资源描述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012-4-7
知识整理
一、生物的呼吸
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呼吸道:
肺: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2、呼吸运动:(实现肺内外的气压差)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肺泡内气压变化 :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3、气体交换的动力:
4、呼吸作用表达式:
5、呼吸作用的实质: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③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5、回顾“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几个重要实验过程、原理和方法。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活细胞都能进行
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巩固练习;
1、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验获
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的颜色最好是
A.白色 B、无色 C、黑色 D、红色
2、.检验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过大的最佳方法是
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带入一支燃着的蜡烛
C.带入一个手电筒 D.带入一株绿色植物
3、如右图所示,光照条件下,一只大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B气体。对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是O2,B是CO B.A是CO2,B是O2
C.A是N2,B是O2 D.A是N2,B是CO2
4、下列各项表示平静呼吸时的吸气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C.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D.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休进入肺
5、如下图(甲)所示,在天竺葵的叶上,用两片相同大小的铝箔纸盖住相同位置的上下叶表皮,这是为了 。在阳光下4小时后,经用酒精处理(图乙),滴加碘液(图丙),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
6、在温室中种植蔬菜,适当增加空气中的 的浓度,可加速 作用的进行,提高蔬菜产量。水稻、小麦的种子应干燥贮藏,以减弱其 作用,保持品质。
7.在北半球植物繁茂的中纬度地区,一年中大气CO2含量相对较高的季节是( )
A、冬季 B、夏季 C、秋季 D、春季
8.如图为四种植物(I,II,III,IV)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
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
A、I B、II C、III D、IV
9、温室里栽培西瓜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A、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物积累 B、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加速有机物运输
C、降低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过程 D、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10、将密封的小生态鱼缸中的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光合作用增强 B、水中氧的浓度增加 C、植物生长迅速 D、植物死亡
11、要使温室栽培的蔬菜获得高产丰收,对温室内温度的控制应该是:
A、白天、黑夜都应低 B、白天高,晚上低 C、白天、黑夜都应高 D、白天低、晚上高
12.下左图所示表示每次呼吸肺内气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 )
13.小刚在学习两栖动物时,课本中提到青蛙用肺呼吸,皮肤有
辅助呼吸的作用,由此小刚对青蛙的呼吸进行了探究。
(1)实验装置如右图,取一个5升的无底玻璃瓶放在平板
玻璃上,瓶内放入青蛙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底用凡士
林密封,瓶口用插有带刻度的细长玻璃弯管的单孔橡皮塞塞
紧,将玻璃管的另一端放入水中,该玻璃管粗细、刻度都均匀。
(2)实验步骤:
①将甲、乙、丙三只青蛙分别放入三套图示装置内,装置完全相同,记录此时玻璃管内的液面刻度;隔6小时再记录玻璃管内的液面刻度。
刻度值 青蛙
时间
正常青蛙
涂油脂青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实验开始时
22
23
20
19
18
20
实验终了时
79
83
99
55
56
66
②取出青蛙饲养几天,恢复青蛙的体能。
③将三只青蛙全身涂满油脂,再放入原来的
装置内,记录此时玻璃管内的液面刻度;隔
6小时再记录玻璃管内的液面刻度。
(3)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
两次实验测得的结果如右表,分析实验 数据可知:青蛙的皮肤呼吸在整个青蛙呼吸中平均所占的比例约为 %。
14.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
生长?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毫克。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15、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 甲图表示的过程为
(2) 血管B内血液的pH值 血管D内的血液的pH值。(填“﹤”“﹥”“=”)
(3) 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
(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
16.如图中的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
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
变化示意图。在左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
气压比大气压 (选填“高”、“低”或
“相等”)。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A→B状
时间
大气压
气压变化
V W X Y Z
A
B
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
一段 (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
17.下图显示一人处于静态状态平静呼吸时,肺泡内
的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点时,膈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B、从V到X期间,肺排出空气
C、从V到X期间,肺完成了一次呼吸 D、B点时,肺内气体量最少
18.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面积,叶面积指数
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将减产
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l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
A、23:9 B、l6:9 C、32:9 D、46:9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l8
l0
2
2l
反应后质量/g
0
l2
l5
待测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g 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
3、1.69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4、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5克该样品与1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冷却(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时间T2、T3、T4后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克)
4.24
4.16
4.08
4.08
(1)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 (填“是”或“否”)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