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模拟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 (一)积累(共16分) 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入空格。(2分) 不要n烦月亮的如诗如歌、美轮美奂的柔媚,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星星一样悄然 rng入朗朗月色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月夜的静谧、月色的mn妙,你的灵魂深处就永远飘着月光般如梦如幻的迷人音符。 2默写古诗文名句。(9分) 抽刀断水水更流,。 ,愁云惨淡万里凝。 ,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漠孤烟直,。 晴川历历汉阳树,。 ,猛浪若奔。 子曰:“君子坦荡荡,。” 写出初中课本中对崇高人生理想积极追求的一句古诗:,。 3名著阅读。(5分
2、) 选出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贝多芬在双耳完全失聪后没有对命运屈服,他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创作了不朽的作品命运交响曲。 B“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写出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C孙悟空悟性极高,在菩提老祖数十弟子中,是唯一一个能打破祖师盘中迷的弟子,所以当孙悟空打破最后一个迷(戒尺打头三下后背负双手)后,祖师才决定秘传衣钵于他。 D罗曼罗兰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俄国
3、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阅读水浒传选段,按要求答题。(3分) 知县接来拆开,就当厅看了,大惊,对A道:“这是太师府差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A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时知县道:“这东溪村晁保正,闻名是个好汉,他如何肯做这等勾当?”随即叫唤尉司并两个都头,一个姓朱,名仝,一个姓雷,名横。他两个,非是等闲人也。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人物A是,他建议知县夜间派人去捉的目的是为晁保正等人 ,之前他刚给这些人通风报信,从本段可以看出人物A处事。(3分) (二)运用(共9分) 4
4、下面语段的画线处各有一处语病,请在相应的横线上修改。(4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7连胜、6连败、5连胜,5连胜终结这些词汇集中在华裔今年NBA球星林书豪身上。起起落落伴随着纽约尼克斯队,林书豪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在中国也拥有了大批粉丝。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夏天将能看到林书豪等NBA球星本人。记者今天从美中运动协会主席周爱民那里获悉,继去年NBA明星中国之行友好表演赛在中国开办后,今年的活动将邀请林书豪、基德、纳什等16名NBA球星于7月13日至25日,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进行若干场友谊赛。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分) 这学期学校开展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为本
5、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口号。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以内。(2分)答: 阅读下列“围绕清明节祭奠一事”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3分) 材料一: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清除杂草,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材料二: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三:如今祭奠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一种新生的“网上墓园”祭奠方式兴起,纪念者可以网上献花、留歌和留文等,以此来表达怀念和敬慕。2
6、012年“代理扫墓”成为清明节微博上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新浪微博上该话题的转发量已过万,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1分)答: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2分)答: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甲】【乙】两首古诗,完成67题。(共5分) 【甲】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对甲乙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甲】诗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诗人遥望江北的
7、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B.【乙】诗“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C.【乙】诗“愁心”二字蕴藏丰富,既有对老友王昌龄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D.【甲】诗“冰心”比喻心的纯洁,寄望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乙】诗李白的笔下,明月也是纯洁的有情物,表现李白王昌龄的心灵如明月般纯洁。 7两首诗歌画线句都采用的表现手法,作者还采用了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的手法,韵味无穷。请在画线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沉潜不沉沦一文,完成811题。(共10分)
8、 南极的企鹅,没有灵活的双足,也没有健壮的翅膀,却能从海底腾跃而起,在冰天雪地中演绎出一段完美的弧线,它沉潜的智慧,令人叹服。于沉潜中窥探人生的真谛,获益颇多。 沉潜是为了蓄势。 沉潜并不是沉沦,不是甘于平庸,沉于安逸。沉潜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成功路上必要的准备,是蓄势。就像撑竿跳,用力将竿压弯,是为了跳得更高;挽雕弓如满月,是为了射程更远。更像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而助跑,他距离沙坑看似更远了,但却可以获得冲刺的空间和机会,在越来越快的奔跑中,他又渐渐接近目标,并最终完成完美的一跃。 沉潜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的选择。 许多人幻想一夜成名,不愿隐忍,不甘用暂时的后退换取长远的进步
9、,实际上是固执,更是糊涂。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没有雄厚的积累,成功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有在喧嚣的尘世,辟一席心灵的宁静之地,于沉潜中不断蓄势,积跬步,积小流,汲取知识的甘露,丰满稚嫩的毛羽,才能鲲鹏展翅随风起,万里长城一梦遥。席慕蓉曾说:“我争夺到手的,也就是我拱手让出的,我以为我从此得到的,也就是我从此失去的。”太过急功近利的人永远不会明白沉潜中蕴藏的智慧。 少年时期锋芒毕露的苏轼,在饱受打击之后学会沉潜,在静默中充实自己,参透人生,才有充满睿智与哲思的赤壁赋。 苏秦先以连横说秦,“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履,负书担橐,
10、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面对失败与世态炎凉,苏秦发愤沉潜,“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于是以合纵说诸侯,终佩六国相印,此沉潜之功也。 没有沉潜的耐心,天资聪颖的仲永也会“夭折”;没有沉潜的恒久,大名鼎鼎的江淹也会才尽。 著名主持人杨澜、实力派歌星田震出名后,又淡出,沉潜,蓄积,进一步提高自己,待复出后是更热烈的掌声。如果我们缺少冷静的沉潜,没有必要的蓄势,却幻想拥抱成功的鲜花,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只能给人美丽的狂想。 不要只惊羡成功的花儿现时的明艳,没有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没
11、有厚积,哪有薄发,愿我们于沉潜中参悟到人生的真谛,在静寂中蓄势待发。 8通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9本文第段以南极企鹅沉潜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10第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第段中苏轼在饱受打击之后学会沉潜才有充满睿智的赤壁赋,请你也来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要求:论据典型,语言简明通顺不超过60字。(3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7题。(共16分) 阅读愚公移山选段,按要求答题。(8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12、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毕力平险()汝之不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
13、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下面的劳动场面。(2分) (他们)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4下列对课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句中的“之”意思不同。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一句表明愚公妻子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中的“笑”是嘲笑,是轻蔑,显得既傲慢又武断。 D选文中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和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8分)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
14、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 15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但取精铁()虽百炼不耗矣() 1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泥封炼之,锻令相入。
15、17“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揉面,则面筋乃见。”写出句中采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 答:(4分) (四)阅读沉淀在父亲眼中的京秋,完成18-21题。(共14分) 秋晨,枯叶窸窸窣窣铺满路面,苍苍然的日光点亮了枯树上透明脆弱的蝉蜕。父亲站在空旷的大道上,肩上背着沉重的包,微屈的背在清晨刺凉的寒风中有颤颤的痕迹。这场奔赴千里的见面,没有想象中的狂喜与激动,空气中悬浮着干燥的尘埃,缓缓急急地在鼻息处迫近。他合了合敞开的领口,遂用力握住我的手,笑意便在脸上打开了。 北京的秋,对于来自南方的我们,有着难以适应的燥凉和干涩。父亲一笑,褶
16、皱便在眼边横亘开来。没有水润光泽的眼睛,一抬头便是几许萧索。 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到北京来看我?我不会问,我知道他也不会答。父亲是太过于坚强的人,沉默而隐忍,把所有的泪水吞进心里,咸涩成坚强的颓石。不懂得丝毫圆滑世故,跌跌撞撞在世间行走,对所有的苦难缄口不言,默默扛起心的大山,似是不知疲惫。所有冰炭难置的心思,终成不眠,却仍是不肯倾吐。不知不觉,路越走越多,越走越远,反复涂抹成隐忍的惯性,不肯倾吐心中苦涩。许久未见,这次再与他说话时,语气里竟是温柔的宠溺。忆起从前强硬的他,固执得不肯表露丝毫感情,高大魁梧如同大山,于是恍然才发现,父亲已步入秋天。 我将他温厚的大手放在我的两掌之中摩挲着,抚摸着他
17、掌上的厚茧、跟他互勾小指、轻刮着他的手背,或是细细观察。他的粗糙的强大的手,他的青筋遍布的手,干燥的掌纹毕露无疑,那些深刻而又遒劲的痕迹,源起于岁月的风霜,亦镌刻了我的成长。 选择到北京念书,离家千里,相见的时光愈加稀疏可贵。他不再魁梧的身姿已经撑不起震慑的魄力,言语间甚至带着些小心翼翼。曾经固执到认为自己所做一定正确的父亲,如今也只能报以无奈的叹息。现实抛给我们磨难,亦给予我们宁静。踟蹰于昼夜交替的过程中,非得要经历过昼的暴躁才可爱上夜的薄凉,同样,只有受过千沟万壑的磨砺,感过千疮百孔的疼痛,才能学会如何褪去伪装。他问我:“最近还好吗?还有什么需要的吗?没生病的吧?”萧索的寒风中有颤颤的尾音
18、,我看见风沙盘旋的树上有一片枯叶悄然落下我的心被这片枯叶砸出的巨响,苦凉干涩得想哭。 忆起来,似乎是在我上大学以后,父亲开始很爱给我买东西,但凡听说我有喜欢的,他便会格外欣喜。我向来节省,也不觉得自己缺少什么。他便不停问我:你需要这个吗?你喜欢那个吗?我说都不用,他便时常自作主张,买些他认为我会喜欢的东西。面对时间,父亲越来越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才能维护我们相隔遥远的情谊。当初的小女孩逐渐挺拔,对他的需要越来越少,相见的机会愈加稀疏,他竟是惶恐到想要用物质的给予证明父亲的存在。 他唯知道我在远方承受的艰难,却不知我同样为他担忧。他生病,我眼见着病魔与他弄斧耍戗,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心疼,无能为
19、力。相隔千里,一个看不见父亲在衰老,一个看不见女儿在成长,想近不得近,该是怎样的锤心痛首。他疼着,我却只能看,近不了身,交付不出这一腔赤诚。 又是一阵携卷狂沙的寒风,他用手搓搓眼睛,又合了合领口,双手互相摩擦着,时不时向手里吹吹热气。干涩的目光里融进了秋天的苍凉,再无傲人的神采,再无强硬的霸气,却多了一份苍苍的释然。独自一个人在高高的迎风口站了那么久,他终于也愿意弯下身来,向我倾诉他一个人的生活。父亲,在我面前竟开始像一个期待被理解的孩子。那干涩而无力的眼,亮了一下,又黯淡下去,黯淡下去,沉淀为隐忍的爱意。 这次短短两日的相处后,他又将离开。未曾说出口的思念,羞于说出的担忧,寂静不语的陪伴,我
20、们谁也没有对谁说出诸如“我爱你”之类情深意浓的话语,只是在这异乡的秋瑟中,让心越来越靠近。并不期许感伤,一切的道别都需有再相见的笃定,正如一切的相遇都算不准能扩散进未来的几多边际。不知如何表达这份不舍,两个人默默走在北京瑟瑟的秋风中,直到目送他的背影。这一次,我却一反往常的沉默,在他身后憋足了气喊:“注意安全!”他已走得有些远,回过身来看我一眼,又混淆在空气悬浮的尘埃中。 京秋黄昏,父亲回过身来看我一眼,生命的秋天便静静沉淀在他苍茫的双眼中,澄明的、释然的、无力的。他是不是枯树上那只迟迟不忍飞去的蝉,留在树上的是他的蝉蜕,那金黄而脆弱的过去浸没在秋阳里,温柔无比。 18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1、?请用原文中的话概括。(3分) 19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他的粗糙的强大的手,他的青筋遍布的手,干燥的掌纹毕露无疑,那些深刻而又遒劲的痕迹,源起于岁月的风霜,亦镌刻了我的成长。 那干涩而无力的眼,亮了一下,又黯淡下去,黯淡下去,沉淀为隐忍的爱意。 20你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踟蹰于昼夜交替的过程中,非得要经历过昼的暴躁才可爱上夜的薄凉,同样,只有受过千沟万壑的磨砺,感过千疮百孔的疼痛,才能学会如何褪去伪装。 21文章第段最后一句“他是不是枯树上那只迟迟不忍飞去的蝉,留在树上的是他的蝉蜕,那金黄而脆弱的过去浸没在秋阳里,温柔无比。”有何作用?(4分)
22、第三部分作文(50分) 22根据要求完成作文。(50分) 小时候,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其实只要你每天微笑多一点,快乐自然多一点。 请以“快乐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2分,答对4个得2分)腻qio融m曼 2(9分,1空1分)举杯销愁愁更愁;瀚海阑干百丈冰;沉舟侧畔千帆过;长河落日圆;芳草萋萋鹦鹉洲;急湍甚箭;小人长戚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23、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5分)(2分)A(是第九交响曲)(3分)宋江(1分);赢得出逃的时间(1分);谨小慎微(或不慌不忙,随机应变,处事周全等,意思对即给分)(1分)。 4(4分)“今年”调到“集中”前;“起起落落”放到“尼克斯队”后面,再加“的”;“今年夏天”前加“中国的球迷们”;“开办”改为“举办”;(改出1处得1分,4处得4分。) 5(5分) (2分)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文明永远相伴”“以读书提高我们的学养,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等,答题要点至少要用一种修辞,口号中要有文明或素养的内容,如答“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只给1分。 (
24、1分)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传统走向现代)。(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分)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倡导文明祭祀的理念)(观点1分)。“绿色祭奠”、“网上祭祀”等形式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论证1分)。(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6(2分)D(不是寄望友人冰清玉洁,而是比喻自己的内心冰清玉洁。) 7(3分)虚写(或想
25、象)(1分);赏析答题要点(2分):方法(1分),感情(1分) 【甲】例1:诗人用比喻(1分),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1分)。 例2:作者自比冰壶(1),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乐观坚强性格(1分)。 【乙】例1: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1分),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1分)。 例2: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1分),而且也意喻只要明月还在,他们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1分)。 8(2分)中心论点是“人生应懂得(或学会)沉潜”
26、。我们(或人)应懂得(或学会)沉潜也可以,如答“沉潜不沉沦”“沉潜是为了蓄势”“沉潜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的选择”都不得分。 9(2分)开头是从企鹅的“沉潜”引出(1分,答“论证”不得分)人生的“沉潜”这个话题或论题(1分,答引出“沉潜,是为了蓄势”这个分论点也可得分)。 10(3分)运用引用论证方法(引证法)(1分);证明太过急功近利的人永远不会明白沉潜中蕴藏的智慧(或论证“沉潜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的选择。”(2分)。 11(3分)答题要点:典型人物(1分),围绕中心“沉潜是为了蓄势”写下事例(1分),表达简明通顺,不超过60字(1分)。 例1:姜子牙在乱世中暗藏于深山中,直到遇到真主来展示自
27、己的才华;例2:诸葛亮在群雄中隐在茅庐中,只为刘备三顾一展自己鸿图。 12(3分)险峻的大山;同“慧”(0.5分),聪明(0.5分);尽(1空1分) 13(2分)他们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加入描绘语句的给1分,只翻译的给1分。 14(3分)C(A“之”意思相同,都是放在主谓之间;B表示关心,提出疑问;D没有节选“感动天帝”这一情节) 15.(2分)只(只是,只要),仅(1分);即使(1分)。 16.(2分)用泥封好烧炼(1分,“泥”翻译不准确不得分),锻打使它们相互渗入(1分,“令”或“入”翻译不准确
28、不得分)。 17.(4分)打比方(1分,答比喻不给分),生动形象(1分)地说明了精铁经过百次锻打,才能成纯钢(百炼成钢)(1分);我们应多揉多摔打(1分)。 18(3分)大过于坚强的人;沉默而隐忍;不懂得丝毫圆滑世故。(1点1分) 19(4分) (2分),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将父亲的手刻画得细致入微)(1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怜惜之情(0.5分),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0.5分)。 (2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0.5分),描写了父亲的眼神(或神态描写)(0.5分);表达出我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了父亲对我的爱(1分)。 20(3分)意思是人只有经历过岁月的磨难,才能磨平自己的棱角,还原原先的
29、自己(或让自己平静下来,倾听对方的心声)(1分);就如文中曾经固执到认为自己所做一定正确的父亲一样,在经历了现实的磨难后,性格不再强硬(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紧凑)(1分)。内容上,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的表现出父亲已经步入生命的秋天(1分);曾经的一切都已如“金黄的蝉蜕完成了它的使命”,父爱成为一种记忆,定格在生命的历程里,点明中心(1分)。(意思对即可,如答最后犹如一幅画面定格在我们脑海里,让人回味亦可给1分,给满4分为止) 22.(50分)(参考中考作文批改要求)明显的抄袭10分以下;转叙别人的文章,叙述还清楚的10分到20分;写自己的生活体验,但中心不明确有明显的偏题现象20分到30分;围绕题目,记叙较为清楚,写出自己对幸福的认识,但未写出人物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31分到38分;写出人物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或对事物认识态度的变化,议论文中心论点准确,论证条理清晰,作文切入分38分以上;如果语言较为简洁流畅,文中有细腻的描写或者合理有效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议论文论证中心明确,有层次性,44分以上;如果记叙文中心明确,语言优美,立意深刻鼓励打满分;议论文论据充实,采用分论点等形式,逻辑性强,论证有力鼓励打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