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强化习题(五)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是 。相对于1991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的修订中明确增加了 、 、 。2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教育目的具有 的传统。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主张教育同 相结合,拓宽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3二战后,教育平等的内涵已由最初的就学权利平等扩展为 、 、 共四个方面。4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 为基本教材,侧重于 的发展;体谅模式则以 为基本教材,侧重于 的体验。5首次提出“隐性课程”一词的学者是 ;率先提出综合课程主张的学者是 ;杜威在教育实践中亲自践行的课程类型是 。61936年,中国学者 撰写
2、的 一书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学著作;建国后, 对中国教育学尤其是教育学教科书建设的影响最大。二、概念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1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3教学与上课4教师与教育者三、简单操作题(6分)1请按照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形式和行为目标表述法的基本要求,编制一份教育学导论第十章德育的教学目标。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一位官员说,目前我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应全力发展经济。国家富强了,才能有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请运用教育学理论解释这一观点。2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排在第10位(共14门课),在最不喜欢的课程中
3、排在第3位。有近1/10的初中学生将思想品德课列为最不喜欢的课程。请分析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因素。五、实例分析题12002年9月,12岁的林凌迈进了师大附中的校门。开学了,老师让大家作自我介绍。林凌心想,这可是自己进入初中后在大家面前头一次亮相,一定要不落俗套。林凌爱看金庸的作品,于是最后一个站起来,抱拳当胸,转了一圈:“我乃山东人氏,姓林,单名一个凌字。12年来习得读书、拉琴、下棋诸般武艺,号称五十步天下无敌的林凌是也。”不出所料,林凌的这番话在同学中引起一阵轰动。但却引起班主任吴老师心头一震:这哪是学生,分明是个社会油子啊!吴老师向全班同学说:“当学生要有当学生的样子,不能像他这样流里流气。”
4、自此,吴老师几乎每天要训他一通,动不动就出去罚站,弄得他在班里一个朋友都没有,根本无心学习。期中考试后,林凌的成绩由入学时的第5位直降到第37位。后来,林凌便开始生起病来。每天早饭后总说胃疼,呕吐,越来越瘦。在与老师大吵一次后,林凌拒绝上学了。心理医生告知,林凌已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请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解释这一案例。六、文献品析题(20分)“知识如果不合于这个或那个学生的心灵,它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树木或动物之各不相同一样大;这个必须这样去对,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绝不应该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摘自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53页。请问这段文献论述了 的教育基本原理。请对此原理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