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17-宋词四首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04067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7-宋词四首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17-宋词四首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17-宋词四首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17-宋词四首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17-宋词四首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7 宋词四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填空。(1)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_”。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_。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望海潮”和“雨霖铃”是_。柳永写词最善于使用_这种形式。(2)北宋时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_,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_;开拓题材领域,突破音律束缚,创立豪放词风的是_;南宋初期豪放派的首领是_;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_,字_号_。答案:(1)诗余 长短句

2、词牌 慢词(长调)(2)柳永 柳屯田 苏轼 辛弃疾 姜夔 尧章 白石道人2.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解析:苏轼和辛弃疾都为豪放派词作家,所以,含这两个人的项皆不符合要求。答案:A3.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强虏灰飞烟灭( )卷起千堆雪(雪花)B.羽扇纶巾()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C.早生华发(发白的头发)料峭春风吹酒醒(形容微寒)D.一尊还酹江月(lei,把酒洒在地上)解析:A项中的“雪”是比喻用法,指浪花。B项中的“纶”的正确读法是“u

3、n”。D项中的“酹”读音是“”。答案: C4.雨霖铃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情感?你认为写得最妙的句子是哪些?试述理由。解析:词的上阕写离别的情景,下阕写别后的种种设想。这首词比较浅显,多读两遍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离情别绪。至于妙句,文中不少,只要能言之成理就行。参考答案:写离别之事,抒离别之情。妙句及理由略。5.声声慢一词上下片各表达了什么感情?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解析: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无心看花,也无心摘它赏它,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独坐无聊,等着天黑,听三更雨,道出离情正苦。参考答案:上片写寂

4、寞凄凉之中的思乡之情;下片继续写孤独忧伤、憔悴愁苦的心情。突出的特点是铺叙。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1)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_。(2)执手相看泪眼,_。念去去千里烟波,_。(3)乱石穿空,_,_。江山如画,_。(4)大江东去,_。(5)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解析: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默写。答案:(1)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2)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4)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各句所用修辞与“强虏灰飞烟灭”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A.举酒

5、欲饮无管弦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终岁不闻丝竹声 D.干戈寥落四周星解析:例句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A、C、D三项与例子相同,B项用的是比喻修辞格。答案:B2.属于李清照诗词中的名句的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 C. D.解析:句是李清照词中的,句是柳永词中的。答案:C3.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的“绿”

6、“红”分别代表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解析:本题选用了婉约派李清照的词作名篇进行训练,词中亦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四个选择项分别考了词语的含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都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要素。A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A项是正确的;B项是对炼字炼意的分析,这里“绿”“红”“肥”“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也是正确的;C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

7、情层次,分析正确;D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因而D项分析不当,应选D项。答案:D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词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解析:联系上下文内容及寓意去思考。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告诫当朝统治者凡事要有充分准备,不可仓促从事。答案:D5.

8、“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是以_,表现周瑜当年_,_的_。解析:因为周瑜年少得志,作者倾慕他的破曹伟业,为了表现自己年事已高而一事无成的内心痛苦,就塑造了这么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答案:美人衬托英雄 春风得意 英气焕发雄杰气概6.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本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把下面句子颠倒的语序改过来。(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答案:(1)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9、。(2)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3)犹记四十三年,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叠字有何妙处?解析:开端三句以用一连串叠字为特色,这与乐调音节有关,但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恍如有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儿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儿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所以这一句应用逗号点断。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

10、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参考答案: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十四叠字,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惨遭国破家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怀。用铺叙、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优美。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雨霖铃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11、。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如何理解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怎样理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1.答案:开头三句,如果简单看成叙事,好像只从送别的时间、地点说起,而其实,既没有像后面的“清秋节”明确指出时间,也没有像后面的“都门”明确指出地点。如果简单看成写景,也好像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而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即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

12、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应该说,这主要是抒情,是融情入景,是即景抒情,从抒情写景中可以看出时间和地点,不能简单作叙事或写景理解。试想,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 2.答案: “念”字一直贯注到下半片别后心情的描写。“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是波面像轻烟笼罩着,和“金波”相反,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汴河以南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所以说“楚天阔”。这两句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也是融情入境、即景抒情的写法。时间接近黄昏,景色

13、模糊了,而离别的情绪也是黯淡的。在这种景色中,那黯淡的情绪就变得越发黯淡了,更何况渺茫的前程?于是就把所有的景色都涂上了更加黯淡的色彩,复加以必要的扩张,说“千里”,说“沉沉楚天阔”。这么一来,给予读者的感觉就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3.答案:词句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种景象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

14、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4题。浣溪沙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却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4.参阅词的上片“芳草”“天涯”等景物,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劝君莫上最高梯”。下片中“杜鹃啼”是诗文常用典故,请回答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二)4.解析:这首词的主题很普通,无什么特殊处,而作者写来有景有情,景中含情,将广阔的空间与推移的时间交相为用,抒写曲折有致,含蓄委婉。强焕云:“美成词抚写物态,曲尽其妙。”用来评价这首

15、词也颇恰当。参考答案:只怕触景生情勾起无法排遣的怀乡之情。蕴涵了羁怀旅思,抒发了浓烈的思归之情。(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5题。渔家傲 记梦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漫有:徒有,空有。三山:传说古代东方大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5.上片“闻天语”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梁启超评论本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对梁启超的评论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三)5.解析: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南渡

16、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参考答案:起过渡作用,将上片梦境描写与下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联系起来。这首词用浪漫主义开篇,描写神奇梦境,中间写与天帝对话,末尾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之情。全词气象壮阔,感情豪迈,不像她的婉约词,而有苏辛词的豪放风格。梁启超的评论是恰当的。(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6题。踏莎行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17、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6.苏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足见此两句所抒之情感人至深。它们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四)6.解析: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参考答案:首先对郴江绕郴山一去不返的自然景象和

18、具体形象,赋予象征比喻之意,借以抒发远谪思乡之苦,生动传神;其次用“幸自”把自然山水拟人化;同时还用“为谁流下”的反诘语气强调了情感的浓烈程度。(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题。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7.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决定了全词的情调。请问:这首词的情调是愉快的还是愁苦的?请简述理由。运用的又是怎样的艺术手法?(五)7.解析: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鹧鸪天写的是早春乡村景象。上半片“嫩芽”“

19、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下片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像是在写景,又像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全词的情调。参考答案:这首词的情调是愁苦的。从表面看,似乎是愉快的,全词的景物多是春日清丽之景,但是欣赏词作须知人论世!“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至“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落日

20、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8.苏轼苏辙兄弟都与张偓佺(即张怀民,字梦得)是朋友,以上两篇作品是他们同写黄州快哉亭的姊妹篇,都表

21、现了人物共同的精神世界。试结合作品内容简析之。9.从虚实手法角度简要分析苏轼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写景特点。(六)8.解析:苏辙文译文: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妨害性情,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现在,张君不把贬谪当做忧患,在办完了公务之后,便任情漫游山水之间,这大概是因为他的心胸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片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浴,迎送西山的白云,竭尽耳目所能取得的快乐而使自己畅快呢?参考答案:从苏轼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句和苏辙文“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不以谪

22、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将何适而非快”等句可知张偓佺(怀民)的精神世界:不管身处何等境遇,只要心中坦然,胸中有浩然正气(气节、节操),泰然处之,不求名利,到哪里都能无限快乐。9.答案:卷帘远望所见美景,都是以快哉亭为立足点所见,从正面直接描写,属于实写。“长记”以下五句是以回忆平山堂之胜景来类比快哉亭美景,是侧面烘托快哉亭,属于虚写。虚实结合,使诗歌描写手法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也拓展了诗歌思维空间,丰富了内容。创新应用10.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答案: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词的下片作者很

23、自然地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11.(原创)补写出空缺部分。 品茶先要泡茶,品诗也要“泡”诗。品茶须细啜慢品,方知真味;读诗要涵泳体悟,才得要旨。这涵泳体悟就是“泡”,“泡”出作者沉淀的情感、浓缩的生命。

24、好诗不只要“泡”,还要咀嚼,而且非咀嚼不足以达其妙。在这样的咀嚼涵泳中,我仿佛看到了行吟于汨罗江畔的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两行清泪;_;_;_;从陆游的示儿里,我仿佛读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不甘“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诗便工”,诗人把自己的一生浓缩成了一首首生命的绝唱。答案:我仿佛听到了浣花溪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吟;从岳飞的满江红里,我仿佛读出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忧愤;从辛弃疾的破阵子里,我仿佛读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无奈。12.(原创)认真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句话填写在空缺处。 古人荀况在荀子劝学中说:“_。”没有想到,这句话在

25、北京顺义奥林匹克公园成了现实:200万立方米的沙土堆成了小山,四周挖出来的河道成了激流回旋的赛道。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好运北京”测试赛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皮划艇选手都对这里的赛道给予了高度评价。答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3.请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畅叙自己的人生理想。写作提示:我们常说“未来是一个梦”,现在为什么又说“我的未来不是梦”?这篇习作正是要求我们从这矛盾的说法中,悟出对人生的新的理解和体会。写散文写作较容易发挥。高考链接14.(2007全国高考,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 超然台作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

26、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表达了苦闷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27、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15.(2007四川德阳高考模拟,12)细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秋望杜 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本诗是怎样以“秋望”贯穿全篇的?结合全诗对此简要赏析。答案:本诗以“秋望”贯穿全篇。首句“楼倚霜树外”,点明秋望的地点是在紧靠着霜树的高楼上;“霜树”二字已触及秋望所见,领起次句。第二句写秋望所见的景物。仰视秋日蓝天,如明镜般纤尘不染。第三、四句继续扣住秋望写南山所见之景,并融入了作者的感受。终南山高高耸立,与秋天天空之高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全诗始终扣住秋望,由秋望之地到秋望所见,再到秋望所感。快乐时光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到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7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