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 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该题词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是( )A.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B.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C. “两弹一星”战略基本实现D.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2. “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B.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C. 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D. 有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的自由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 B. 中国政府的重视C.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D. 有利的国际环境4. “双百”方
2、针重新成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开始于( )A. 反右斗争扩大化后 B.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C. 粉碎“四人帮”后 D. “三下乡”活动开始后5. 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工作再现勃勃生机的主要原因是( )A. 树立了“样板戏”榜样 B. 破除了“文艺黑线专政”C. 国家号召向人民学习 D. 重新落实“双百”方针6. 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是 ( )A.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D.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7. 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大闹天宫后,怀抱了演员小六龄童并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3、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大改造完成B. 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C.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 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8.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又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政治上与经济上的自立自强,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文化选择影响经济选择和政治选择的方向和性质经济选择是文化选择的基础,政治选择则是文化选择的保障三个选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印证,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构成一
4、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A. B. C. D. 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他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材料二 1965年11月10日,经过毛泽东审定批准,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秘密策划授意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并让全国各报刊转载。文章发表后,立即遭到了历史
5、学界、文艺界及其他各界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姚文元的文章对吴晗的批判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2月21日,毛泽东同陈伯达等谈话时却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缺点是没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这样把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它直接具有政治性质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 分析材料二给文艺事业带来的危害。(3)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指出我们应如何坚持“双百”方针。答案:1. B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6、、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的背景下。2. D解析:学术问题不能当作政治问题对待。3. A解析:紧扣题干“最主要原因”。4. C解析:本题问的是“重新”,故选C。5. 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了“双百”方针,文艺工作再现生机。6. A解析:新时期提出了“二为”的工作方针。7. C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注意时间是在1957年,这一时期文艺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双百”方针的提出,A项为历史背景,发挥的是间接作用,B、D两项是在“双百”方针作用下的结果。8. C解析:一定时期的经济决定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后两者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发展。它们不能互为因果,错。9. (1)提出必须要实行“双百”方针。
7、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伤害了许多知识分子,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3)要正确处理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的是 ( )A. 成立“红卫兵”组织B.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C.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D.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2. 以法律形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是在(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8、义务教育法3. (创新题)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姓名张卫红推荐评语性别男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年龄35岁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 义务教育法实施C. “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动乱,它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 )A. 农业 B. 工业 C. 教育 D. 军事5.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A. 中共十五大上B. 19
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C.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D. 中共十三大上6. (2009广东文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20世纪7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7. 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A.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B. 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C. 将信息化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战略的
10、全部重点D. 实行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8. 下列措施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化根本大计的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C. 坚持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D.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我要亲自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材料二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
11、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 根据材料二指出,江泽民的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3)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7. A解析:本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并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故B项错误;信息化可以作为重点但不能是全部,C项也错误;先发展后治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D项错误。8. D解析: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教育。9. (1)教育是基础,为科研输送人才,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没有教育和科
12、技的发展就不会实现现代化。(2)科教兴国。(3)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把发展教育摆在首位。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选择题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 )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 B. C. D. 2. 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成3.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所依据的方针是( )A. “双百”方针 B. “科教兴国”C
13、.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D. 向科学进军4. 下列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 B. C. D. 5. 有位名人曾放言:“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 )A. 这是“大跃进”时的口号B. 这是类似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口号C. 利用航天技术才能够实现D. 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6.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错误的是( )A. 是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的B. 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C. 成为中
14、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D. 是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指导思想 7. 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是在()A. 1980年 B. 1999年11月C. 2003年10月 D. 2005年10月8. (2010如皋中学期末考试)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不包括( )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 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1965年人工合
15、成结晶牛胰岛素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0 000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 请回答:(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 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4) 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 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
16、多方面的,有党和人民政府的鼓励、支持,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都属于其中的原因。2. C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9. (1)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4)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