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社会公平正义学院 年级 班 学号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这使我们对制度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逐渐由注重生活指标的时代进步到注重社会公平的新时代。而这个时候,人们更多的关注于权益是否平衡,人们是否得到非歧视性的待遇。所以消除制度性歧视、弥补制度的缺失,根据公平正义原则来改造事关公民基本经济社会权益的制度,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援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来
2、促进社会公平,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将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实现公正正义,如何改善社会制度,如何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将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关键词:社会公平正义;制度改善正文论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在字典里的含义就是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这使我们对制度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
3、深远影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经济实力日益增长,社会福利逐步改善,民生问题持续关注,中国已经得以开始进行复兴,进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新阶段,进入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社会公平正义为问题却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自动解决。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之后公众的社会公平感每年都在减弱。为什么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而逐渐的提升,反而每年都在减弱呢?这并非说明经济发展完全没有惠及民众,而是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逐渐由注重生活指标的时代进步到注重社会公平的新时代。而这个时候,人们更多的关注
4、于权益是否平衡,人们是否得到非歧视性的待遇。所以消除制度性歧视、弥补制度的缺失,根据公平正义原则来改造事关公民基本经济社会权益的制度,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援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来促进社会公平,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将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对于公平的判断标准会有差异,但都是以人的最基本权利的平等为准则进行的判断,而这些最基本权利平等状态及程度通常又能客观地反映出相关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前社会对社会公平正义认可度降低,关键在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权益失衡,使得不同群体的公众所获取的社会权益、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等差距拉大。所以,解决权益失衡
5、问题是提高公众社会公平感的最佳途径。而解决权益失衡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制度。受自然原因、历史原因、区域经济不平衡原因、个人原因、职业原因、 家庭原因,收入原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够拥有的财富、机会存在差异,也就是天然的具有起点的不平等。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然的。但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与科学的公共政策给予的平等权益,又是可以弥补起点的不平等。科学合理的运用相关制度平衡经济、社会、政治权益分配来实现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群体之间不平等的缩小需要依靠制度安排来平衡。从现实出发,基于公众社会公平感的低落,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的制度安排,并根据公平原则来完善现行制度与政
6、策体系,弥补现行制度安排的漏洞与不足。就拿人们关心的收入权益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来说,市场经济竞争中,人的能力有强有弱,承担的风险有大有小,付出的努力有多有少,收入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虽然有差距是正常的,但却不能仅仅只关注与这一差距,要了解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要了解收入差距是否超过一定限度了。对于正当竞争所产生的高收入是应受到欢迎和接受的;但是如果收入差距是由于制度上的缺陷与不足所引起的,则需要我们将其完善。而且对于低学历、残疾或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应有相应的保障制度予以保护,以保障人生健康的权利。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只有可以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才能得
7、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遵守,才能成功的调整和权衡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制度的最关键作用就是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制度用激励、惩罚、约束、协调等功能,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调整着人们之间地位及相互关系,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不能逾越的红线与应当遵守的模板。只有当所有社会成员都遵守制度,按制度行事,才能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公平正义,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快速转型与经济的变革时期,政治经济的改革、利益结构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社会公平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将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而要改变这个问题,则应着眼于构建稳
8、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的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而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解决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的层面上。应该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使社会公平正义能够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创造了根本的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根源,为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的不公平正义根源于制度安排的不平等与权益失衡,也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和调整来加以化解。从有漏洞和不足的制度安排到能够公平地赋予全
9、体公民以平等权益的制度安排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当前社会所客观存在公平问题及其的两面性,在积极促进社会向公平发展的同时保持理性,力争在构筑公民基本权益底线公平的基础上,有序提升公民的经济社会权益与政治权益,最终建成以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公平普惠为主体性标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和谐社会。参考文献【1】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载光明日报,2005年3月22日.【4】郑功成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