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日背后的商机
国家旅游局宣布5.19正式成为中国旅游日,定节不定假的“中国旅游日”有何意义?透露出决策层的哪些想法?作为区域旅游的掌舵者们该如何思考?如何应对?如何行动?成为其下步工作的核心。
旅游是涉及国家多产业发展的交叉产业,不懂得政策精神的营销完全就是在浪费资源。而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只有透视“中国旅游日”背后的国家精神,才是一切的前提:
第一条:争当典型,拦截政策红利
这几年,国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可谓不重视,重磅政策频频出台。“中国旅游日”这次由民间到国家的海选运动,更是强烈地反映出国家资源倾斜方向。
大把的政策红利,怎么去抢?争典型,当榜样!国家是这一轮产业运动的最大推手,而抓典型,树榜样是政府宏观改革的一贯激励方式。借鉴“世界旅游日”运作模式,搞一个中国旅游日论坛。光办论坛是不够的,重点是让上面知道你在办。所以,我们行业内有句话叫“认知比事实更重要”。我们千万不要跟领导讲什么是事实,你不可能有这个时间去做这种事情,领导也没有兴趣去听你讲这个事实。所以,做出一届出彩的,有意义的论坛,让媒体主动来曝光你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全国3000多个市县中拔得头筹,自然也就不用愁没有政策红利了。
第二条:做大知名度,练就吸金大法
每年8%以上的GDP增长速度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富人,国家对旅游的重视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发财的机会。我们的城市、景区怎么让这些唯利是图的人打开腰包?引爆品牌知名度!知名度是品牌最大资产,一个缺乏知名度和热度的城市就相当于一支原始股,它的价值在最低点,一支股票只值一元钱,而当一个城市、景区经过高明的操盘手进行巧妙的包装、宣传、炒作后,知名度和人气指数暴涨的城市,就像股票一样快速升值,当它升到50元一股时,整个城市、景区资产及地价就增长了50倍!
小城市、小景区没有钱打知名度怎么办?独辟蹊径——事件引爆!比如推出“中国旅游日1元抢票”“5.19旅游人:今天我们放大假”“中国旅游日大型徒步接力赛”等等。这些投入小、好操作、又古怪的活动一经炒作,知名度必将大幅上扬,到时候的我们完全不用考虑资本的滞后与怠慢,只需要想想到底怎么用这些钱产生更大的价值就行了。
第三条:搞新产品,让游客多花钱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明确指出,中国旅游日不是法定假日,这不免让满心期待的游客失望而归,也让旅游人士颇有束缚之感。但中国旅游日的设立对激发游客的出行情绪有很强的激励效果。以老人群体为例,我们可以推出“5.19,我要游”活动,整合老年群体旅游的服务链(包括餐饮、住宿、医疗、娱乐、购物等服务)。通过做好产品、搞好服务,提高老人的满意度,让老人免费当我们的宣传员,开发更多的潜在游客,让游客花更多钱。
“中国旅游日”蕴藏着惹眼的巨大财富,只有读得懂国家政策、抓得住资本眼球、住得进游客心理的“机会主义者”才能成功抢滩,抢得先机。
(李也旅游策划机构—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