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清区“东区五校”物理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
中考中的常规实验:力热光的实验
编制人
邵承美
使用人
使用日期
编号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中考热点概括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平面镜成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5.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与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实验探究。
6.滑轮组机械效率。
7.探究摩擦力实验探究题。
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探究题。
9.探究比热容的实验题。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点会详细考察,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考查的实验方法: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对应考点考试题]
1.平面镜成像
下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_造成的;
(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2.凸透镜成像规律。
(2011年)(6分)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2 3 4 5 6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1)开始时,小军和小敏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明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入图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请你帮他列出来: 。
(2)观察完毕,小军和小民进入深入的研究。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不断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但无论如何沿光具座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烛焰的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解决了上述问题后,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小敏同学决定重点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他和小军依次选取了物距为50cm、40cm、30cm、20cm的几种情况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的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立或倒立
像的虚实
像距v/cm
1
50
缩小
倒立
实像
12.5
2
40
缩小
倒立
实像
13.4
3
30
缩小
倒立
实像
15.1
4
20
放大
倒立
实像
20.3
他们在分析了上述实验数据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三倍焦距以外时,成缩小、道理的实像。
请就小民和小军的这一探究过程和实验结论发表你的见解和建议。
。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35所示。
甲 乙 丙
图35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图35中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 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3)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小明认为将图35的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会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调整后测得的牛奶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前测得的牛奶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下面的思考:设想在撑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水球A,如图所示。因为他在容器中是静止的,所以它受到的其他部分水对它的浮力F浮与它自身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用一个大小相同的其他球体替换水球A,那么该球体收到的浮力应当与水球A受到的浮力F浮完全相同。由此他提出了对浮力大小的一种猜想。
(1)小军的猜想是:浸没在水中的球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跟它大小相同的水球A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民想:如果小军设想的不是“水球”二是“水立方块”或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的水块”,他的猜想也可表述为:浸没在水中的任意形状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
的水块所受重力的大小。
(3)小民进一步推断:不管你设想的“水块”在容器中水的哪个部位,甚至是在靠近水面或容器壁的地方,上述的猜想都应该是正确的。于是,他又把这个猜想补充为: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总是与跟它浸在水中的那部分体积相同的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
(4)小军和小民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请你就该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
(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浮力大小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他们还必须换用几种不同的 进行实验。
5.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s
A
B
h
甲
乙
(1)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时,它是通过观察 速度木块被推动的,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进行乙实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起始 相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 距离来判断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受到阻力的大小;
(3)根据乙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如果甲实验的水平面绝对光滑,则甲实验能否进行,并说明理由: 。
6.滑轮组机械效率。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
7.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探究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题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11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9.探究比热容的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