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户外知识应用大全.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201075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外知识应用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户外知识应用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utmall户外商城() 户外知识应用大全 本文节译自2002年6月的加拿大户外杂志《EXPLORE》(《探索者》) 技巧1: 如何挑选   把你所有计划要带的东西收集起来,把它们放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想象它们都装在你的包里。哇,这时可以执行第一条:凡是不知道该不该带的东西都别带。这样你的包会变得更紧凑。 技巧2: 如何装包   轻的装备放在下面,重的放在上面。因为任何人在走路时都会向前微倾,这样就把重量 集中在你的臀部而不是你的肩膀上。在底部可以放你的睡袋(睡袋有睡袋套,也可以用塑料把它包起来,这样万一你掉在水里或你的独木舟进水就可以防止被浸湿)。然后是当天你不用的衣服:内衣和袜子,鸭绒衣等。接着是你的睡垫,应该放在里面而不是绑在外面。然后是你的帐篷和防雨布。然后是野炊用品:炉子,油,壶子,杯子和匙子,滤水器和急救包。然后――在*近顶端的地方――你的食品。恶劣天气的衣服放在最上面。最后拉紧口袋绳子。 技巧3: 让包又薄又高   而不是又矮又厚。这就是那些背包带的用处――扎紧它们,用膝盖来压紧它们(当 然不要弄坏了里面的东西)装包 技巧4: 避免悬摆的物件   当你走路,这些东西的摆动会耗费你的体力。那哪些附在你腰带和肩带上的可爱的小 包呢?其实它们是沉重的累赘。当你需要防晒霜和胶卷时,花不了你多少时间把它们从你的背包上层口袋中取出来。唯一的例外是辣椒水喷洒剂。它应该在你触手可得的地方。 技巧5: 把你所有的食品都放在防水包里   当你在晚上把你的补剂藏在远离动物的地方时,你用不着到处乱找这些零碎的东西。至于午饭和小吃,分别用塑料包好放在食品袋里,这样在休息时可以轻易拿出来。 技巧6: 把你的水壶放在包里   不要吊在屁股上,会被太阳晒热的。 技巧7: 防虫剂   喷洒一些在你的劲后和你身上一些暴露的地方。在蚊虫肆虐的季节,还可以喷一些在你的袜子上和裤子的根部上,因为这些小虫虫会从一些长得比较矮的植物上而不是从树上爬到你身上来。喷洒一些到你的手背上而不是手掌上,然后擦在脸上。听上去蛮怪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害虫远离你的眼睛。还要在你的帽檐的下边喷洒一些。 抵达 技巧8: 放松点从但是要有节奏   开始时慢点,让自己的身体慢慢热起来,然后找出你自己的行走速度。 技巧9: 早点抵达   不管你去哪,应该在中午时到,并在其它人陆续抵达前及时地找到露营地点。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支撑帐篷,并在入睡前晒干睡袋。你可以小憩一会儿,随便走走,四处探探,或者手拿一杯茶,好好欣赏一下眼前宜人的风光。 技巧10: 让大家在一起 技巧11: 当你感到疲惫时,你同时也又饿又渴   所以在你休息时,你也要补充食品和水分(当然要开开心心)。不要在你的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时才这样做。 三急 技巧12: 晚上不要喝茶   不管是不是含咖啡因,大多数茶会让你晚上爬起来撒尿。 技巧13: 使用尿壶 技巧14: 用有拉链的袋子装使用过的纸张   人有三急,最好把你的排泄物用旧纸张包起来,并装在有拉链的袋子里,然后在下一个垃圾处理地点(生火点或者简易茅坑)把它们倒出来,而不是就地掩埋。动物喜欢挖人类的粪便(啊,嗯,唔)并把纸张弄得到处都是。 技巧15: 是不是真的要篝火   我不大生。而且在野外最好不要生篝火。因为如果我们不生火,这些木材足够供养一些有机生物,而它们又是在生物链中一些更高级别生物的食品。点一堆火你得收集木材,生火,把自己熏得眼泪水直流,最后浑身一股烟味去睡觉。但是如果你又冷又湿,这就有必要生一堆火了。或者当有重要的事情要当晚讨论时,大家可以围火而坐。 (待续) 技巧16: 有GPS? 你在哪?走了多远?你走了多快?路过了什么地方?何时天黑?类似的问题GPS比指南针有用。 技巧17: 哪里买地图?   大的书店和专业的书店,还有可以在网上查找 技巧18: 很多地图没有详细的细节。 这时就要*GPS了来确定你精确的位置了。而且以后还可以借给朋友用。 技巧19: 检查数据   当你的GPS接受了一份地图,别忘记设置这份地图。 技巧20: 扔了熊铃   熊可以在比你认为的更远的距离的里听到铃声。尽量多用喊叫而不是不停的铃声。 技巧21: 隐性眼镜   以前在旅行时我总是戴眼镜,得忍受眼镜框,摩擦和雾气。现在不用了,有可以长达三个月的不用更换的隐性眼镜。 技巧22: 你不需要的   牙膏(但是你需要牙刷和丝线。)   一块肥皂(一点洗洁精也可以)   一块毛巾(风干的就可以了)   折叠饭盒和镜子 饮食 技巧23: 小吃和午饭   高能麦棒,牛肉干,奶酪,饼干,干果,乳酪,馒头,果酱,花生油,糖果条。不要沙丁鱼和罐头。他们容易把东西弄脏。蜂蜜也不用带。 技巧24: 正餐   速泡汤和面条,还有一些干化的食品。都是一些袋装的和不用再烹饪的食品。倒水时注意,要倒比说明上的水多,因为这些东西很耗水。这些食品的成分中都有蔬菜,而且容易带,还可以长时间不会变坏。记住:双份装的干化食品只能解决一个人的饥饿问题。 技巧25: 早饭吃豆类食品和米饭   把速溶黑豆片或黑斑豆片放入杯中,混上同等量的速溶米饭,用一个小的塑料瓶装一些沙拉和几块奶酪。最上面再放一些玉米片。这样就有一份非常可口的早饭了。它能提供你接下来几个小时里足够的热量。 技巧26: 壶里只放水   我的壶只用来煮水,然后再倒到速溶汤,豆类品和米饭,热巧克力等里:这样可以减少油的消耗,而且喝完了也不用特别清洗。 技巧27: 你所要用的餐具是杯子和匙子。   除非你象我一样喝些糊状的东西,否则你需要刀和*,特弗笼的平底锅等很多东西。 技巧28: 使用煤气炉 技巧29: 回到老路上   如果你发现了一条你喜欢的小路,要不时回到老路上,否则很容易迷失。 睡觉 技巧30: 找一个好地方   因为在野外或者在海拔高的地方,你很难入睡,一个方法是多服一点安眠药片。 技巧31: 戴御寒帽   即使我不是秃子,我也戴。还有戴一双薄手套也有用。 技巧32: 戴耳塞   野外的各种声音可难会令你难以入睡,可能还有别人的呼噜声,所以不妨戴耳塞。 技巧33: 最佳的安营地点      a. 平而干      b. 离小溪或湖泊比较近。这样就比较容易取水。      c. 必须大大高于水位线,以防水位半夜里上涨。 d. 在树林里。这样不但可以挡风,还有地方绑防雨罩,但不要选枯死了在树旁,以防倒下来砸到。      e. 帐篷与帐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防被别人的酣声吵到      f. 附近有厕所的地方,既方便又卫生      g. 远离灯光和噪音      h. 和你喜欢的人在你喜欢的地方 : 必备之物 技巧34: 4人一组在七日中所需要的东西   1个炉子,6个炉架,2个壶,1块防雨布,1个滤水品,1个水袋,1份地质地形图,1把多用途工具,1个急救包,1本自然历史书,1本户外书,1个GPS,1个指南针,2要吊食品的绳子,1个挖简易茅坑的铲子。 技巧35: 个人必备14样东西   1个口哨,1把瑞士军刀,打火机,头灯,食品,水,有边帽,防晒霜,太阳眼镜,小型急救包,手帕(用来擦拭物品和当包扎布用),恶劣天气的衣服,药品(千万别依赖别人),卫生纸。 技巧36: 指南针如何? 愿意的话带一个,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技巧37: 雨伞   在细雨蒙蒙的时候,这个英国人的习惯还在有用的。你可以买那种小的,插在包上, 这样可以让你的包避免打湿,而且还可以空出手来。(个人建议带雨衣而不是雨伞) 技巧38: 花尽可能多的钱在你的帐篷上   你付出多少,你就得到多少。记住一句著名的探险家讲的话:在山区里,最好的也不过刚刚好。  技巧39: 晚上把帐篷的门打开来   关上帐篷的门不但容易在帐篷里面结水,水珠还会结在睡袋上。所以在夏天带上可以挡住0度的睡袋。然后保持空气流通,当然要拉上纹帐。(尤其是在山区里) 技巧40: 带上防雨布   我总是带一个7X9英寸大小的防雨布。每个索扣上绑上一根12英寸长的绳子{共四根},并用一根30英寸长的绳子绑在树当中当帐脊。 技巧41: 如何穿着   明智的穿着 1. 柔软的尼龙T恤,感觉象棉的但更舒服; 2. 不会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中部有拉链的裤子 4. 底部有拉链,可以罩着你的鞋子的防水裤 5. 女士运动上装(女士所用) 6. 抓绒衣 7. 有绳子的帽子 8. 防水鞋 技巧42: 笨拙的穿着 1. 牛仔服(湿了时很可怕) 2. 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任何紧身服 4. 袖口很紧的裤子――适合攀岩,但不适合徒步 技巧43: 雨具   穿上一层厚厚的抓绒衣很有用。下雨时,我总是穿上丝绒杰克,如果是滂沱大雨,我就会穿上粗呢大衣,当然我会出汗,但是丝绒衣会吸干它们,我可以保持温暖。 技巧44: Gore-Tex 袜子   在你一般的袜子外面套上一双Gore-Tex的袜子,可以保证的你的脚步不进水 技巧45: 处理,煮或者过滤   当你煮水时很多有害的生物都会被杀掉。所以在用前不用特别过滤,也不用让水开上五分钟。我个人使用过滤水而不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水,虽然化学处理过的水更好而且可以减掉过滤器的重量。 技巧46: 用水袋去小溪里打水而不是用壶直接去打水。一个好的水袋很轻,可以装10-20升的水。 技巧47: 如果你在野外不得不用水来清洗,请把水带到营地而不是把东西拿到水里去洗。同样你洗脸涮牙洗澡应该这样{这想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了污染整个水源。如果我们在岸上用,水再渗到地里去,经过自然过滤,再汇合到水里时就过滤得干净多了} 当你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地点 技巧48: 把它作为营地 早上起来时把昨天的衣服和睡袋都摊开来,然后再出去,等你回来时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当然要注意天气不会变坏} 技巧49: 带小孩子 技巧50: 好好把一切都想一下 想一下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室内,在一个没有季节的办公室里,在电话旁,在电脑前。然后想一下你离开它们多久了。因此每天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享受一下你所努力获得的。舒服地呆在在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然后按照一个著名的加拿大自然学家所讲的:静静地坐在自然世界里,忘了你在那里,你会看见,听到和感觉到一些让你惊奇和快乐的东西。这时你就知道你到家了 野外旅行的应急备用箱 旅行备用应急物品应简单、多用途、轻便。一般应备:   1、气体打火机一个(防风火机更好)   2、灯笼蜡烛数支,用于照明、取暖、点火、野外生火煮食;   3、多用小刀一把,切割削之用;   4、细尼龙绳5~10米,捆绑物品、晾晒衣物、扎营等;   5、小型指南针一个,茺野山林失向用;   6、手电筒一个哨子一个,遇险发信号联络用;   7、高猛酸钾一小瓶,既可消毒用,又可作引火燃料;   8、药棉若干, 擦洗和包扎伤口用,也可作引火物;   9、丝巾一块,既可防风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伤口和作止血带;   10、有盖铁皮罐一个(形状不限),既可装上述应急物品,又能作为饮具煮食,还可用其盖反射日光发信号。   应急物品不宜繁杂过多。要注意实用和携带方便。   登山锻炼别忘护膝   登山健身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每到周末,北京周边的山上总是挤满了人,尤其是香山。在享受登山带来的欢愉的同时,您可知道登山也有不利的一面: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岑浩望教授介绍,普通人登山虽然步履缓慢,但它需克服地心引力向上攀登,因此提高了运动的强度。登山作为一种有氧运动,能通过吸入的氧气燃烧体内的脂肪和葡萄糖,达到提高心肺功能和消耗多余脂肪的目的。同时,登山还是一项“有撞击性的运动”,对骨骼的刺激比较大,对延缓骨质流失、促进钙的吸收有很大好处。但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样,岑教授同时指出,登山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与地面行走相比,登山中对膝关节的压力增加了4~5倍。由于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磨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尤其中老年人年龄大,骨质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旦磨损,几乎是无法恢复。许多中老年朋友登山后,感到膝关节发胀、疼痛,甚至无法再登山,就是这个原因。如何既在享受登山健身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膝关节损伤?作为登山爱好者之一,岑浩望教授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指出:在户外登山时,不妨配带一副轻便的越野手杖进行辅助攀登,可大大降低行进过程中对膝关节的磨损。因为一方面,在攀登的行进中,借助手杖的平衡,会由单纯的下肢运动变为加上手臂的四肢运动,使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在攀登的同时得到充分的锻炼。另一方面,在登山时,由于有了两支手杖的配合,可以降低运动的强度,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心肺功能的超负荷状态,还极大减轻了对膝关节的压力,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   在高原上突遇不适怎么办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雪山飞狐,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所向往的,于是拥有着蔚蓝天空、纯净空气的高原便成了许多人期待已久的度假地首选。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秘书长王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含氧量比内地平原低25%至30%,阳光强烈,年平均日照可长达3000小时。冬季漫长寒冷而无盛夏。前往高原工作、生活、旅游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出行时宜穿宽松、保暖的衣服。   2.因为高原地区普遍日照强烈,人们最好戴上墨镜、太阳帽并涂抹防晒霜以免紫外线灼伤皮肤。   3.初到高原进食切莫过量,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在早上活动前喝足水,最好不吸烟、不喝酒。   4.另外,晚上休息时应开窗户以保持空气流通。   ■特别介绍   严重高原反应怎么办   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从而引起高原反应。高原病的常见症状是呕吐、耳鸣、头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发烧、睡意朦胧,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定、精神亢奋、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1.对高原病患者而言,给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处理,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注意失温及其他并发症。   2.应将病患移至无风处,并立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同时严禁大量饮水。   3.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止痛。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一般而言,出现高原反应的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虽然如此,严重的患者仍需送医院处理。   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1.无论是乘车还是游览观光,口袋里要备几粒糖果,巧克力、水果糖比较好。要按时吃早餐,一旦没有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太少而在午餐前出现心慌、饥饿感,就马上吃几粒糖果,大约10至15分钟就会恢复正常。   2.如果有条件,可马上冲一杯浓的砂糖水喝,如是在旅途行进中,身上未携带糖果,可喝些含糖饮料或吃些其他食品,也能恢复正常,只是在时间上稍微慢一点。   3.如果旅伴出现低血糖并突然晕倒在地,应立即让其平躺仰卧休息,松解其衣服扣子和裤腰带,让其服些浓糖水或甜饮料、果汁之类,一般都能很快缓解过来。假如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均无法使低血糖症状消失,应考虑患有其他疾病,要毫不犹豫地送当地医院诊断治疗。   腿脚出现浮肿怎么办   初到高原,人们也许会由于海拔高、行程过于紧张而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此时不要惊慌,以下方法可以适当减少或舒缓浮肿的程度:   1.要妥善安排旅游的时间和路线,不要赶得太紧,游完一个景点后要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   2.途中要注意体位的变化,站立和行走一段时间后,要坐一会或平躺一会,并把两腿跷起来。长时间坐车时,要把两腿抬高,便于腿脚的静脉血液回流。   3.外出旅游需要长时间行走时,最好打上松紧合适的绑腿,或用宽布带在小腿上缠几圈,用别针固定住。   4.每天旅游完以后,用热水烫脚,使脚部的血管扩张,便于血液回流。   ■特别情况   高原行车抛锚怎么办   1.如果汽车在高原遭遇抛锚等意外时,应及时通过手机、海事卫星电话等通讯手段向相关部门报警,如出现手机没有信号或未携带其他通讯工具的情况时,应积极向往来车辆示警,如挥手叫后面来的车辆靠路旁停下,迎面驶来的车辆也要截停;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或浅色围巾截停车辆。   2.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所以人们在行车遇到意外时,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否则会增加吸氧量,加大体热的消耗,并会导致身体疲惫。   3.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被困者应保持车厢内空气流通,并每隔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四肢,例如活动脚趾、转转手腕、伸伸肩膀和颈部,促使血液循环。   4.不要经常打开收音机或车灯,以节省电池电力。如果所处地区气候寒冷,建议每小时开动引擎和暖风约10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燃油,更重要的是引擎开动时间过长,废气涌入车中的危险也较大,同时过于温暖的环境也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防止冻伤 拒绝寒风--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   珠穆朗玛峰,藏族人称为“生命的恩赐者”,因为高峰上披挂的冰川化成的水汇成了养育大地的河流;但也有的人把他叫做“夺命鬼”,因为许多登山者,包括世界著名的登山家和世代生活在珠峰南坡的夏尔巴人,都葬身在它的怀抱之中。   从1921年英国探险队首次征服珠峰以来,已有600名左右的登山勇士先后踏上了这座 世界最高峰的峰顶。其间,也有140人为此献出了生命。1996年5月中旬发生的灾 难,写下了有史以来人类征服历程中最惨烈的一幕。在36小时之内,有8人遇难,其 中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家。   痛定思痛,人们在仔细地分析了悲剧发生的原因后终于认清了在高山一威胁生命的 几种因素。它们包括:   严寒:这是在高纬度和高寒地带致人死地的“头号杀手”。今年5月中旬,本该是攀登珠峰的黄金季节,但突然而至的暴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使顶峰一带的气温骤降至- 40°C,给登顶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极度的寒冷能够使人因身体的热量大量丧 失,心脏运动减慢,最后导致死亡。   为此,一些发达国家为登山运动员特制了良好隔热层的防寒服,以减少人体热量的 散失。人体在运动、肌肉抖动时可以产生热量,保护心脏和肌体。 氧气丧失:据测定,珠峰顶峰处的大气中氧含量仅为海平面大气中氧含量的三分之 一。氧缺乏会使人容易疲劳,在低海拔处,人每分只需呼吸12次,而在峰顶附近, 必须呼吸50次才可保证人体的正常氧需要,确保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以增加体 内的氧含量。   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登山项目,大多数登山探险队员都装备了轻巧而牢靠的氧气 瓶,用来增加登山时的安全性。   干风:虽然高峰处常常被冰雪覆盖,但那里的风却是十分干燥的,登山者每次呼吸 都会损失体内的水份。据测算,攀登像珠峰这类高大山峰时,因呼吸而造成人体内 血液中水分损失可过15~40%。在高纬度地区,血液中红血球的增加会使血液变得粘 稠,这样就可能增加冻伤发生的机会。而且,干风也往往与严寒相伴。 在常规的登山活动中,登山者除了在带足水以外,还往往携带着方便、有效的炉 子,以便溶雪化水,及时补充人体水份的损失。   判断的失误: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对人的大脑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造成人情绪的不 稳定。易产生慌乱心理,导致判断失误,甚至发生自残行为。这些不良因素,在准 备登山时充分考虑到。   有经验的登山队,在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通常都采用结组攀登的战术。这样在遇 到危险时,队员之间可以密切配合,互相照顾、到相激励,共同克服困难,勇敢上攀、安全下撤。   外出旅游防止脚掌起泡的简单方法   外出旅游,脚泡的发生比较常见,它会影响旅游的顺利进程,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感染。   预防脚泡的发生必须注意:   一、鞋袜要合适,鞋子不宜过大或过小,最好穿半新的胶鞋或布鞋,女同志不要穿高跟硬底皮鞋,鞋垫要平整,袜子无破损、无皱褶,鞋内进沙应及时清除,要保持鞋袜干燥;   二、徒步游览应循序渐进,先近后远,脚步要均匀,落地要稳,不可时快时慢;   三、临睡前要用热水烫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足掌部位应用手按摩。   若发生脚泡,首先用热水烫脚5—10分钟,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对脚泡局部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流出。另外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消除旅游疲劳的六大秘笈   旅途操对于消除疲劳颇有效果,做法如下:   1.颈部伸展坐姿,双手抱头,两肘内颊夹,稍用力下压使颈部前屈,然后颈部用力尽量后仰,做8次,每次静止1~2秒。   2.肩部伸展坐姿,十指交叉上举,掌心朝上,然后由慢到快用力后振10次。   3.胸背伸展坐姿,两臂屈肘前平举含胸低头,然后两臂向侧后平行伸展,抬头挺胸,做10次。   4.体侧伸展坐姿,一手插腰,另一手臂伸直上举,上体稍侧屈,手臂用力向侧上方伸展5次,然后换另侧做,每次静止1~2秒。   5.腰腹伸展坐姿,两手抱头,体前屈,然后上体后仰,肘关节外展,尽量把身体伸直,保持3~4秒,慢速做5次。   6.腿部伸展坐姿,双腿屈膝置于胸前,然后两腿同时伸直,脚尖前伸,做10次,每次静止1~2秒。   此外,快步走路也是消除疲劳的妙方。正确的方式是一定要快步走,而且要持续15~20分钟,这样才能平衡全身肌肉、帮助大脑运动,进而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户外活动、探险与自助旅行的书目   野外活动常识类:   冒险图鉴 - 野外生活与生存(中国标准出版社)   野外生存(解放军出版社)   野外生活手册(中国登山协会)   野外旅游生存自救(中国旅游出版社)   生存手册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要威教程(华文出版社)   生存指南 – 中国人的城市生存与野外生存技能大全(兰天出版社)   野外旅行 – 完全实用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   摄影类:   彩色风光摄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疆   天山问穹庐(山东画报出版社)   《中国西部探险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罗布泊之谜   与彭加木同行   楼兰 – 一个世纪之谜的解析   最后的罗布人   尼雅之谜(中国书店)   “有限背叛” – 一群都市人的罗布荒漠行(上海人民出版社)   魂系罗布泊(北京出版社)   无声的塔克拉马干(山东画报出版社)   大漠明珠 – 丝绸古道上的秘宝(四川教育出版社)   西上天山的女人(作家出版社)   丝路探险记 – 亚洲探险之旅 (新疆人民出版社)   西域劫踪 – 中国西部文物被盗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国西部四十年(鲍大可)(东方出版社)   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新疆人民出版社)   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天界 – 西北边塞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西藏   西藏的地平线(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的诱惑(安徽文艺出版社)   聆听西藏系列(云南人民出版社)   以纪实的方式   以散文的方式   以小说的方式   喜马拉雅(人民文学出版社)   喜马拉雅寻觅(山东画报出版社)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现代出版社)   拉萨踏古(西藏人民出版社)   发现西藏书系(关于西藏的名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消失的地平线 – 寻找理想国香格里拉的神奇之旅   失落的古格王朝落千丈- 一个西藏神秘的兴盛与衰记亡之谜   西藏历史地位辨(民族出版社)   青藏苍茫 –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三联书店)   亲历秘境 – 首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最后的秘境 – 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作家出版社)   无人区历险记(解放军出版社)   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人民日报出版社)   西藏风土志(西藏人民出版社)   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西藏人民出版社)   藏行记实(进军西藏日记)(中国藏学出版社)   森林女神(江苏文艺出版社)   康巴旧闻(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藏墨脱的诱惑(东方出版社)   珠峰密语(李乐诗)(香港聚贤馆)   呼吸明天(曾哲)(中国青年出版社)   西藏秘行 – 亚洲探险之旅 (新疆人民出版社)   雪域东部神秘的喇嘛教 (南海出版公司)   川藏日记(陕西旅游出版社)   生命在藏北(西安出版社)   闯入世界屋脊的人(西藏人民出版社)   离天最近的地方 – 藏北无人区科学探秘(民族出版社)   漫游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之旅(马丽华)(花城出版社)   走过西藏(马丽华)(作家出版社)   藏北游历   西行阿里   灵魂像风   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马丽华)(湖南教育出版社)   终极风景(马丽华)(时代文艺出版社)   云南   雪山寻梦(沈阳出版社)   雪崩 – 中国登山史上取悲惨的一页(中国书籍出版社)   中国原始社会最末一朵玫瑰 – 沪沽摩梭人(中国青年出版社)   南北极   南北极探险史话(中国旅游出版社)   雪龙闯北极(中国财经济出版社)   长城   长城梦(江西美术出版社)   北京   双休日自助游(兵器工业出版社)   驾车游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双休日北京周边旅游指南(测绘出版社)   环北京休闲旅游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长江魂 – 一个探险家的长江源头日记(岭南美术出版社)   敦煌   敦煌 – 天下第一说(敦煌文艺出版社)   九十春秋 – 敦煌五十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敦煌之恋(人民文学出版社)   伊斯兰文化   以笔为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其他   在路上-漂泊笔记丛书(天津教育出版社)   离别北京的天花板- 西路人信札   太阳之下   与江河一道   平原动物上高原   骑马找马   苦行九州长- 九州方圆万里行   漂泊者之旅(长春出版社)   西路无碑(曾哲)   独守苍茫(范春歌)   走进墨脱(曹华波)   荒原有爱(尚昌平)   十年旅痕(孙心圣)   漫长的路 – 潘文石在大熊猫中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壮士中华行 – 余纯顺风雨八年日记(上海文艺出版社)   壮士中华行 – 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上海文艺出版社)   余纯顺挑战罗布泊纪实摄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险纪实系列 – 众生丛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走进神农架   远征北极纪实 – 极地心路   寻踪揭谜 – 四十年考古探险纪实   猎人影记丛书(江西美术出版社)   长江情结   黄河落天走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绝境的地图 – 一个人的死亡之旅(经济日报出版社)   万里海疆第一走 – 刘华徒步走中国大陆海岸线纪实(广西人民出版社)   旅游必备药品   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可是,在外地他乡,如果你突然出现了一些不适,而你又没有任何准备,那可真是太糟糕了。这里,为你介绍一些在旅游中必备的药品。希望你的旅游生活有备无患,更加丰富多彩。   旅游的必备药,首先要说特需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特殊健康状况将药品带上,如有心脏病、哮喘病史的人一定要带上对症的药。然后,要考虑在旅游时普通常见的病症。   感冒:于这种病症,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中药制剂:可以应付一般的感冒症状,而且较少有副作用,解热镇药:可以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组胺拮抗剂:可以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并有轻微的镇痛作用。   过敏:息斯敏和扑尔敏:适用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药物或食物过敏。与解热镇痛药同服,可以控制感冒时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消化不良:应付这种状况,可以选择食母生或乳生这些维生素类、有益菌类的消化药,但不能与抗生素、抑菌剂等合用。或者选择中成药。还可以选用由慢性胃炎等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等的药。   腹泻:一般选用黄连素片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腹泻。或者选用中药类丸剂治疗。   细菌感染:对付旅游途中发生的身体各系统细菌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药。腹泻严重时,可以和黄连素片同时使用。   晕车:可以选用乘车、船、飞机等运动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的晕车药。   上火:旅游时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可以准备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可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等。   准备了以上药品,还不是足够的,还要准备这些药品: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清凉油,用于应付蚊虫叮咬、头晕;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入眼;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它们都是应该带的。   此外,还要根据旅游的时间和内容准备有针对性的药:夏日应准备仁丹应付中暑,冬天去北方要准备防冻伤的药。   有了以上的准备,你的旅游就不怕出甚麽意外了。放心的你,一定会玩得更加尽兴。   溪谷运动的伤害与预防   综观人类的文明发展,无不以溪流为起源,因此人类与溪流的关系,自古以来即相当之密切,就以现代文明社会而言,溪流依旧扮演着孕育人类的重要地位。也由于人类长久以来依赖河流生存,因此难免会有一些溪谷伤害发生,而其伤害类型也因各地族群所居住的地理环境、气候、社会、经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就针对近年来与登山界互动较为密切的溯溪运动为主题向各位报告,又因个人接触溯溪运动不久,溯过的溪流也屈指可数,因此无论在技术或经验上都还在学习阶段,所以在内容上有所疏漏、错误或不适当的地方在所难免,还请各位前辈、先进不吝指正。   台湾的溯溪运动乃是于民国七十一年由日本大阪草鞋会茂木完治先生所引进。而于民国七十二年由彰化县登山协会黄孟宗老师创立国内第一个溯溪团体「彰化溯溪俱乐部」,两年后中华民国山岳协会亦成立「台北溯溪俱乐部」,共同推展台湾的溯溪运动。   若是要将台湾溯溪运动勉强分阶段的话,则大略可分为引进期、推展期、扩张期、颠峰期及衰退期。自日本人开始来台溯溪至溯登台湾的旧五岳为止,可说是为引进期,此期主要是以台湾的溯溪前辈由启蒙到完全吸收日本的溯溪技能及观念为重点。而从国人陪日本队完成台湾旧五岳溯登后至今,可说是已进入了推展期。几年来在溯溪前辈的不断推展之下,台湾的溯溪人口也急遽的增加,因此有心从事溯溪运动的山友,也开始在探讨溪谷运动的伤害与预防,如台湾山难救助协会每年都会定期的举办溪谷搜救训练,借由各界的经验与技术交流,期能将溪谷运动伤害减至最低,让台湾的溯溪运动更趋成熟。   第一章 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   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大致可分为因技术、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伤害及因人为疏忽所造成的伤害两种。此两种伤害又往往相互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疏忽,有时是因个人或团体的技术及经验不足所造成的,相同的,经验、技术及个人的心态也常引发疏忽而造成伤害。常见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有:坠落、溺水、滑倒、误入支流、密丛迷途、失温及其它外伤等。   第一节 坠落或滑落   坠落或滑落原因相当多,以下介绍几种较可能发生之种类。   一、于岸边攀爬或行走时滑落   原  因: 大多为岩石湿滑,无良好之把手点及踏足点。   因应方式: (1) 选择良好牢靠之把手点及踏足点。   (2) 运用器材辅助确保通用。   (3) 避开湿滑困难路线,采行小高绕方式通过。   二、高绕时坠落   原  因: 会采行高绕大都是遇到困难点,如瀑布、大深潭等,而往往在瀑布、深潭两旁大都为陡峭的岩壁,因此高绕时很容易发生因攀爬而坠落,所以瀑布高绕是溯溪活动中,相当危险的因素之一。   因应方式:(1) 高绕时尽可能退回下游一段距离,在两岸较不陡峭之地型再行高绕。   (2) 高绕时应注意把手点及踏足点是否牢靠。像枯枝及松动之岩石都是相当危险的。   (3) 高绕下切时,必须注意因失去平衡而坠落,尤其是背着重装高绕时。   (4) 必要时最好做绳队确保。   三、攀登坠落   原  因: 溪谷岩壁大都湿滑不易找到良好之把手点及踏足点,且因穿著溯溪鞋对攀爬并不甚理想,因此增加其困难度。攀登可分为上攀、下攀及横攀,溯溪最常采用的是上攀及横攀,而其中又以横攀最为常用。   因应方式: (1) 攻击手应卸下不必要之装备以方便攀爬。   (2) 先观察研拟最安全可行之攀爬路线,必要时可用望远镜观察把手点。   (3) 利用器材及绳索确保通过,必要时应使用岩钉、岩契、马蹬或钻打膨胀锚桩加以确保。   (4) 固定点架设距离不可太长。   (5) 退回下游采行高绕。   第二节 溺水   溺水是溯溪活动中最可怕的伤害因素,当一个人溺水时,其它人员必须赶紧采取救援行动,而无太多时间加以研讨如何救人,因此溺水救援应于平时即加以演练,并有一套模式,待真正救人时则可马上采取行动,而不会不知所措或用错方式影响到救人的时效。   当将溺水者救起后,若发现溺水者已无心跳呼吸,应先以C.P.R心肺复苏术给予急救,并尽速的送医院观察,在将患者送医途中应注意其保暖及避免患者于途中二次溺水。若救起之溺水者仍意识清醒,则先让其休息观察有无异状,再行决定是否继续往前溯,若是患者咳嗽不止,应先送医检查,以免肺部引发感染。   一、因坠落滑落而溺水   原  因: 请参考第一节各项之原因。   因应方式: (1) 拋绳给落水者,将其拉出。   (2) 利用钓杆或树枝将其拉出。   (3) 救援者先以绳索确保,再入水救人。   (4) 平时练好泳技,可自行脱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