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漫画发展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0072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漫画发展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漫画发展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漫画发展路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快节奏生活的到来促使人们阅读的节奏逐渐开始变化,图像阅读的时代已经到来。图像阅读能够快速直接地传递信息、思想,同时又能让读者得到更愉悦的审美感受,如今图像叙事的张力逐渐被人们所认知。特别是数字化时代下,漫画作为图像叙事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生活中开始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本土漫画文化如何发展成为漫画从业者讨论的焦点,而本土漫画文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上的梳理、优化便成为实现数字媒体时代本土漫画文化构建的核心问题。关键词 数字化;中国本土漫画;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在纸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漫画是从自身的艺术性、传播策略等方面构建起来的,通常是从内到外的传播形式,即从本土出发,再面

2、向世界。无论是在绘画风格还是在故事主题上,本土的、民族的通常是占主导地位的,提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欧洲和亚洲、日本、韩国的动漫文化是在迎合大众和市场的外力作用下传播的,在这种传播逻辑下,他们的动画片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追求的是既要关注本土文化,又要积极迎合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文化。这种接受文化在文化交际中更容易实现输出和识别。在数字时代,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刻地交织在一起,跨文化传播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本土漫画文化必须将中国本土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融入漫画创作中,最终实现中国本土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外化和传播。在这样一种主体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3、面来思考本土漫画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法:首先,中国漫画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有明确的定位,本土漫画的大船才不会迷失在全球文化的海洋中。其次,中国漫画故事的主题需要有限定与细化,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和中国价值观的传播都是以故事题材为母体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故事题材进行限定与细化。再次,中国漫画的风格也需要重构。中国漫画更多地局限于文作者简介:岳帅,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107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漫画发展路径探析化的自我表达,这显然与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传播逻辑相冲突。因此,需要在本土漫画文化的基础上,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构建中国漫画的新风格。最后,可以尝试探索中国漫画传播的多维形

4、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漫画的传播不再拘泥于纸质书籍,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随着声、光、电的介入以及动画与漫画界限的模糊,各种各样的漫画开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多维漫画将需要做进一步的发展。如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梳理优化漫画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以实现数字媒体时代地方漫画文化建设的目标。一、中国漫画的发展定位2000年后,日本开始重视中篇动漫,制作人员的短缺使中国开始参与日本动漫的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动画、漫画制作技术得到提高。在我国人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文化消费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2014年,发行量为世界第三与中国第一的动漫杂志

5、知音漫画,月发行量已经超过 500 万册,“国漫崛起”的口号开始被提及。各类漫画和动漫作品不断涌现,整个动漫市场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在繁荣背后,作品质量却是喜忧参半。在随后的五年中,政府有关部门对漫画作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动漫市场开始变得理性起来。中国的漫画无论是画质还是传播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但要真正“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摆脱模仿,重建完整的漫画范式和艺术风格是“国漫崛起”的第一个标准。事实上,中国早期漫画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标准,但在 20世纪日本、欧美漫画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漫画产生疏离感,这就需要在中国传统漫画的基础上,不断为当前的年轻人寻找一

6、种新的风格和范式。新的风格并不是简单的中外漫画的叠加,而是以中国传统漫画为根本,将中国本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融入漫画中,并在艺术范式上更多地融入东方视觉符号、审美倾向,使观众更容易从中国本土漫画中获得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价值取向和中国美学精神。其次,“崛起”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的逻辑,被市场所绑架。漫画当然需要在市场上流通,但如果全部以市场运作的逻辑为导向,中国的动漫必然会受到强势文化(市场中成熟的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强烈的依赖和模仿文化。因此,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当代中国漫画才能与中国社会文化、中国思想、中国价值观相契合。所以,中国漫画的兴起,需要探索一套完整的漫画范式

7、和艺术风格,这种模式需要遵循市场运作的逻辑,但又不能完全1082023 年第 3 期 艺苑评谭 依附于市场逻辑,而是需要有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中国的价值取向和中国的审美标准。只有这样,中国漫画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这也是本土漫画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二、故事题材的限定与细化在当今以图像为基础的阅读中,漫画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知识的局限性,许多儿童无法通读文本,漫画书成为他们阅读的对象。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速阅读体验使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接受了图像的阅读,漫画自然成了他们的阅读对象,然而,社会对漫画书的需求却难以满足。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年龄段漫画”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全年

8、龄段漫画”的前提是故事题材,故事主题能跳出过去只服务于儿童的桎梏,这是新媒体时代现代漫画向大众文化转型的关键。从故事主题的角度来看,“全年龄段漫画”体系的重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故事题材的限定。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用于漫画创作,只有能够反映中国的文化思想及中国的价值观的故事才可能被用于漫画创作题材;还要具有合乎故事叙述的动人情节、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形象,并且需要有一个内在的价值体系,引导人们积极思考,通过阅读优秀的漫画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故事题材的细化。即使是经典的故事也很难让所有读者都感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甚至

9、不同的地域进行故事题材的划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故事创作。如幼儿图画书的年龄阶段划分得比较细致,应根据该阶段孩子具体的需求进行二次艺术创作,让各种需求都有同类型的绘本呈现,并且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故事分类越细致,越能符合不同漫画阅读者的需求。故事题材限定的目的是使更好的中国文化在漫画故事中呈现出来。对故事题材的细化,使漫画的分类更加细致、科学,也使研究更加深入,更符合特定读者的阅读需求。所以,中国本土漫画体系构建中故事题材的限定与细化,无疑是本土漫画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三、中国漫画风格的再构建漫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夸张、变形、滑稽、幽默的特点,在表达、隐喻、讽刺、批评、赞美现实生活中的人

10、和事等方面,它具有自身的独特风格。然而,不同的地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漫画本身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中国本土漫画也是如此,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中国本土漫画受到了市场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影响也在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如何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形成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呈现中109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漫画发展路径探析国动漫自身的范式,已成为中国本土动漫文化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全球数字化环境下,漫画风格的趋同已成为中国漫画发展的绊脚石,日美漫画的侵蚀对中国漫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消除对日美漫画表层语言的模仿,阐释中国本土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中国漫画产业

11、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中国漫画独特的风格范式,中国漫画就难以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也就不能在市场上传播和交流,展现自身的优势。20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漫画有着自己独特的范式和风格,本土语言和民族风格十分鲜明。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漫画风格特色逐渐淡化,中国元素逐渐消失,美国和日本漫画符号越来越明显。现在重新振兴中国漫画,当务之急就需要有意识地摆脱日美动漫的符号元素,重新构建中国漫画风格的动态范式。首先,中国文化意蕴的融入。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在政策引导上鼓励创作者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面向大众、更接地气的原创作品,让经典作品从群众中脱颖而出,让中国人讲述自己

12、的故事。其次,画面风格的构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门类。这些优秀的艺术形式可以运用到漫画的创作中,例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造型和视觉表现力的中国传统戏曲,可以作为漫画创作的元素之一。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嫁接,它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使漫画与戏曲元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艺术形式。再次,镜头语言的突破。漫画中的镜头语言多借鉴于电影。欧美漫画创作者大量借鉴电影镜头语言,在漫画中运用很多独特的镜头叙事技巧。当然中国动漫在镜头的运用上,也有自己的构图范式,例如借鉴中国写意作品的构图方法。新媒体时代阅读载体主要有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漫画阅读风格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逐

13、渐发生变化。因此,画面的构图过渡、叙事节奏也有了新的表达方式,这些都影响着镜头语言的变化,需要中国漫画工作者科学、大胆地尝试,最终实现中国漫画风格的重建。四、多维度漫画传播的开拓在数字媒体时代,漫画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因此,发展多种媒体传播和跨媒体传播已成为现阶段漫画传播的趋势。(一)多种媒体传播与跨媒体传播的开拓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纸质漫画媒体逐渐向数字化多媒体过渡,网络传播逐渐成为漫画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手机、平板电脑等逐渐成为主流漫画阅读工具,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开始成为漫画传播的主要载体。因此,漫画工作者应该适1102023 年第 3 期 艺苑

14、评谭 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各种漫画传播方式更适合现代媒体,并在此基础上确保满足大众审美和多媒体漫画传播新方式的需要。二是在大数据、新技术的背景下,通过对读者数据的整理,让漫画创作和推送更有针对性,使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准确。自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使得漫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模式极为丰富,多维度漫画传播也成为现实。当然,漫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也对网络安全和动漫传播质量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应完善网络平台规则,规范知识产权运作,发挥资源的互补优势,从而实现漫画在多种新媒体平台中的文化输出,为我国动漫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泛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提倡与开拓所谓泛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类节目的

15、“大白话”,即内容更贴近民众,发布更有效,语气更年轻,表达更多样,技术更时尚,营销更亲民。漫画作为大众消费的对象,离不开泛文化传播。从娱乐的角度来看,漫画本身的内容更加亲民,更加脚踏实地,更加多样化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表达。当然,漫画的传播和创作需要大胆开拓,使漫画以更年轻、更多样、更自由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个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跨文化传播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发展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跨文化传播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开始交流、冲突、碰撞、融合。中国漫画文化的传播也面临着跨文化传播,因此,漫画工作者需要在大众文化的层面上寻找与

16、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方向。在此前提下,我们应该找到多条优化的路径来实现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国漫画需要在内部对多媒体和跨媒体的传播进行大胆的开拓,在外部实现泛文化和跨文化的认同,这样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实现漫画传播的多维化发展。结语综上所述,在数字时代,多元文化融合与冲突的今天,作为中国文化形象之一的漫画文化其发展需要及时作出反应。本文试图从中国漫画文化的发展定位、中国漫画风格的限定与细化、中国漫画风格的构建、多维漫画传播的开拓等四个方面入手,以此作为解决本土漫画文化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但内容措施、具体的技术手段还需要与漫画行业同行一起研究。最后,希望本文能成为中国漫画行业研究者的引玉之砖,大家共同为中国漫画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