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现代农业的范本文 / 香港文汇报特约记者 康庄严 记者 茅建兴编者按:“传承稻作文化,成就时代经典”,这是对宁波现代农业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宁波农业人敢为天下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神话与经典。尤其是近几年来,宁波农业勇立潮头,创新发展,书写了宁波农业精彩的篇章。宁波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也受到了媒体广泛关注。香港文汇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宁波日报等媒体先后在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本刊选载了近期香港文汇报和宁波日报头版的报道,以飨读者。宁波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农业物产丰富,种
2、类繁多,山有竹木茶果桑之盛;海有鱼虾蟹贝藻之丰,因此,先贤们曾留下四明八百里,物产甲东南的著名诗句,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农业在时代的春风里乘势而上,勃发生机,农业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跨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农业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精彩缩影。现代农业新格局已经形成 全面小康实现度居浙江第一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宁波农业已步入现代农业的崭新发展阶段。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农村经营体制发生
3、深刻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到2011年底,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6%,位居浙江省第一。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18元,增长15.8%,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农业龙头企业凸显带动能力 农产品出口连续8年全省之首 目前,全市已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3家,吸纳农民就业达15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1710家,联系带动农户40万户,55%的耕地集中在农业经营主体实行规模经营。全市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132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农业外向度达125%,全市农产品进出口额27.73亿美元,连续八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市出口总额超千万美
4、元的企业有43家。 十大主导产业展露风情 一圈两带四区块彰显特色 如今,宁波山海资源丰富,蔬菜瓜果、林特花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四大产业带风采展露,形成了具有宁波独特风格的出口蔬菜、榨菜、蔺草制品、竹笋、茶叶、水果、花卉、生猪、禽蛋、名优水产等十大主导产业和产品。全市已建设万亩以上农业特色产业基地104个,粮食功能区416个,以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为特征的一圈两带四区块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科技强农硕果累累 农产品产量屡破纪录 宁波市近年积极实施科技强农,科技兴农战略,全市每年引进粮食、蔬菜、畜禽等新品种200余个。全市水稻、畜禽等主导产业优良品种应用率在95%以上,宁波自主培育的甬优
5、12号水稻以最高田块亩产943.1公斤创浙江省晚稻亩产的农业吉尼斯纪录!自主选育的镇海巨高长毛兔群体产毛量创世界纪录!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精品名品不断涌现 宁波市十分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行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农业品牌战略。宁波市政府专门颁布实施了宁波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目前,全市共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1133个,面积170万亩,全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45个,浙江省名牌和著名商标126个,宁波市名牌155个,深受广大海内外消费者青睐。 此次2012宁波(香港)优质农产品展,由宁波市副市长马卫光率团,共有51家企业带来了加工蔬菜、粮油制品、茶叶、畜产
6、品、水海产品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这些优质农产品,都是宁波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许多是香港市民所喜爱的宁波传统名优农产品,相信这些展会上的宁波名优农产品一定会成为香港市民餐桌上的美食佳肴。 四明八百里扬誉天下 物产甲东南久负盛名 粮油制品久负盛名:甬优系列良种已成为国家级超级稻品种,米质和产量均高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塔牌、义茂年糕,寓意我们的生活年年高;宁波汤团,象征千家万户团团圆圆。 畜产品享誉海内外:浙东白鹅肉质鲜美,外形俊秀;慈溪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茅;獭兔皮质量领先全国;长毛兔产毛量居世界第一。 果蔬加工产品驰名国内外:余姚榨菜,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余姚慈溪杨梅,奉化水蜜桃甘醇久远。 水产品闻名遐迩:东海四大鱼类,味道鲜美;徐龙烤鳗,出口量与质量全国第一;泥螺、蛏子、紫菜回味无穷。 名茶荟萃香飘四海:早在东晋时期,宁波就是我国著名历史名茶产区,唐宋以后为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港埠。印雪白茶,香郁久远;瀑布仙茗,盛名远扬;望海名茶,色翠汤香。(注本文原刊香港文汇报2012年8月14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