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489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崔宇,范芹: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基础工程,是经济发展之本和财富增长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就业工作如何在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落实到位,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成为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就业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促进就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着力在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积极就业政策

2、。党的二十大报告则着眼于新时期新征程,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行了新的全面部署,明确了就业优先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就业”二字成为各类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无论是各级党政机关还是普通百姓对于就业的关注程度均呈现有增无减的态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还是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这块蛋糕做大,把就业这块蛋糕做大。”1换言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经济发展的“蛋糕”大,就业的“蛋糕”才会大。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较为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取得重

3、大突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突破时空限制,使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因此,如何在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数字经济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融合。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史无前例。数字经济成为全球要素资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崔宇1,范芹2(1.长春师范大学 就业工作指导处

4、,吉林长春130032;2.太原理工大学财经学院 财税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当前稳就业和保就业仍然是“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产生了较为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把握数字经济的内涵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能够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还能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5、,劳资关系或日益紧张;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或逐步扩大;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经济效率或受到影响。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包括:依靠平台经济,扩大数字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关注青年群体,拓宽数字就业选择,增强就业信心;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数字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保障。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就业;新劳动者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2023)09-0052-08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F2115);吉林省教育学会“十

6、四五”教育科学课题“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Z220241)作者简介:崔宇,长春师范大学就业工作指导处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思想政治教育;范芹,太原理工大学财经学院财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思想政治教育。522023年第9期源重组的一支关键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改变全球竞争格局。(一)数字经济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加拿大学者唐泰普斯科特,他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2。数字经济的内涵也随着现实的推进、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数字经济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的重点不同,经历了从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7、与应用到注重多种数字技术综合发力,再到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认识过程。早期研究机构和学者将数字经济的内涵归纳为“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数字经济内涵延伸到整个经济活动,包括在商业、政府事务和非政府事务中的应用3。在数字技术应用领域持续不断拓展的前提下,数字经济的内涵也随之泛化,此时,数字经济内涵被界定为与数字化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学术界也开始将平台经济、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经济的增长、创新和治理等领域作为重点内容展开相关研究。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此次峰会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做出了官方界定,即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以此定义为基础,国内学者蔡跃洲认为数

8、字经济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与数字技术直接相关的特定产业部门,二是融入数字元素后的新型经济形态4。欧阳日辉则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方面对数字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与阐释6。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和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6。2017年数字经济被正式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进一步指出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个方面7。综上,数字经济内涵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被不同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主体

9、所讨论,认识上至今尚未形成完全的统一,不同历史时期的数字经济内涵也不尽相同。这表明在一个动态发展、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都具备了与时代同步的理论素养。(二)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最大的不同在于关键生产要素的差异,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数字经济则以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结构优化为核心动力,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有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动力。以我国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轨为标志,数字经济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活跃起来。从那时起,数字经济经历了

10、三个阶段:萌芽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一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数字化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从 1994 年到 2002年,1994年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基于我国的人口红利,网民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以百度为先锋的搜索引擎、以腾讯为主导的社交媒体等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此时,提供以网页网站为载体的新闻门户网站,开展基于邮箱的邮件收发业务,实现了以搜索引擎为媒介的信息传播与获取,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呈现出相对单一的特点。二是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业务数字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至201

11、2年,2003年上半年,至今仍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淘宝网”一经推出,便以成功的本土化商业模式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互联网用户数量也在持续保持着两位数增长,乘着互联网发展的东风,“淘宝网”逐渐发展为全球最大、品类齐全、用户众多、网络零售额十分可观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第三方支付领域,自2003年下半年“支付宝”诞生之日起,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代名词。此后,随着“博客”“人人网”“微博”“腾讯QQ”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人类的沟通交往方式发生了极大变革。2012年中国网民数量增速首次从两位数下滑至一位数(9.92%),结束了过去十年持续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宣告行业发展和盈利模式将面临挑战。

12、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2亿人,首次出现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人数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的网民人数,这一现象预示着中国的数字化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是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主的数字转型成熟期。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 2013 年至53崔宇,范芹: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今,自2013年起,随着手机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中国数字经济迎来了移动端时代8。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智能手机成为连接互联网服务和日常生活的“桥梁”。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和各项服务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几乎都可以实现,例

13、如,购买服饰可以在“淘宝网”“唯品会”“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款式挑选和衣物购买;烹饪食物时,可以通过“下厨房”等APP 获取图文并茂的食品制作流程,还可以通过“美团外卖”购买各种水果、蔬菜和色香味俱全的可口佳肴;外出旅行的酒店预订、日常生活的房屋租赁和买卖都可以在线上实现;日常出行可以通过“滴滴打车”等平台实现,总而言之,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种传统服务几乎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是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创新,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从“跟跑”到“并跑”的中国数字经济,在一些领域也实现了“领跑”,数字经济蒸蒸日上,取得

14、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是连接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纽带,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就业工作,当前稳就业和保就业仍然是“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9。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数字转型向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对于就业的双重影响也越发凸显: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另一方面,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劳资关系可能日益紧张;对低技能劳动着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可能逐步扩大;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生产效率可能受到影响。(一)数字经济对高

15、质量就业的积极影响2017年,数字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宣示着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时至今日,我国已发展为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规模大,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和融合创新,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但赋能传统产业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提升,而且还融合到各个领域的产业当中,催 生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产生了很多新的就业岗位

16、。数字经济在孕育新产业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新职业。2022年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与2015年版相比,其新增了158个新职业,2022年版职业大典的一大特点便是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现有职业总数的6%10。此次职业大典的修订,从侧面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也为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以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孪生应用技师、农业数字化技师和机器人工程技师为代表的数字职业不断增加,创造了许多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的新岗位。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创业门槛不断降低,极大激发了“双创”的活力,出现了不

17、少借助电子商务返乡创业的群体,“云复工”“带货直播”等依托数字化平台的新业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就业创业的机会,而且在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中实现了良性互动,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2.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数字经济对传统的就业形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新形态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稳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技术催生就业生态变化,主要体现在就业平台化、就业灵活化和就业无界化三个方面11。第一,就业平台化拓展就业空间。平台雇佣模式便是就业新形态的典型代表,与传统的雇佣模式相比,平台化就业在雇佣关系、组织方式、就业边界等方面展现出独有的优势:平台化用工

18、打破了传统的稳定捆绑式用工关系,技术赋能、创业创新环境使得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择业用工、自主择业更加灵活。例如,直播平台和大型电商平台助力直播,电商平台给予农产品补贴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这些网络平台的出现既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催生了网络运维、物流快递、第三方支付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机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就业生态,而且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积极效应。第二,就业灵活化提供就业机会。灵活就业这种就业形态并非首次出现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542023年第9期今天,在过去也一直存在,人们俗称的“打零工”便是灵活就业的典型代表。过去的“打零工”式的灵活就业具有规模小、范

19、围小的特点,而今天的数字经济时代赋予了灵活就业新的特征,灵活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也在逐渐拓展,并逐渐演变为我国就业的重要形态之一。传统的就业形态具有人员集中、工作场所固定以及工作形式较为单一等特点。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支撑,劳动关系由过去的“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即一个劳动者并非只能在一个工作单位中的固定工作场所从事单一的劳动,而是可以为不同的用工主体劳动以获取报酬。从具体职业来看,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灵活就业群体,例如,网约车司机、电商博主、在线咨询服务师、网约配送员和直播“带货”主播等。灵活化的就业形式打破了以往“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这种就

20、业形式突破了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限制,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工作内容和报酬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工作方式的弹性化程度更高。灵活化的就业形式,符合当代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对于更加自主化、自由化、个性化职业的追求,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还赋予了当代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新空间。第三,就业无界化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市场中既包括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掌握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也包括大量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掌握不足或年龄较大、身体有缺陷等不能从事常规劳动的就业困难群体,例如,大量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残疾人群体等,他们很难在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数字经济催生的

21、无界化就业,能够破除传统就业市场对这部分就业困难群体设置的隐形界限,为他们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门槛低、弹性大、城乡地域限制少,是由数字经济派生出来的就业岗位的一些特点。例如,外卖骑手、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农产品带货主播、家政护理服务人员等,这些数字经济平台衍生出的就业岗位能够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机会。越来越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通过数字化平台售卖农副产品,逐渐成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主力军;一些残疾人群体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来展示自己的特长、技艺,或是通过售卖手工艺品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改善生活。数字经济带来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就业困难群体扫清了障碍,成了稳就业、保民生的重

22、要支撑。3.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就业技能结构的改变是由数字技术进步所推动的。数字经济与数字化技术、互联网、信息数据等高科技应用紧密相连,无形中会对不同技能的劳动者产生“优胜劣汰”的筛选效应。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随着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而大幅增加。中国数字化服务迭代升级,数字化产业发展气象万千,数字经济火热发展,从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到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助残等重点领域,都能够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社区等就业新形态应运而生,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依赖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23、、5G 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随着支撑新业态的“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对于具有“数字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谓“数字素养”,是指为了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数据安全等,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或利用数字设备生产、获取、分析、传输信息的数字化能力与素养”12。这就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就业结构得到优化。就业性别结构的改变是由数字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在传统就业市场中,女性劳动者由于承担着哺育和教育子女、开展家庭事务劳动等任务,以及生理、心理上的差异,在与男性劳动者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数字经济

24、提供了女性就业打破传统领域壁垒的可能性,借助数字技术和平台就业市场出现了更多适合女性的岗位,在帮助女性提升劳动技能、平衡工作与生活、增加劳动收入和提升社会地位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数字化经济使女性提高劳动技能变得更为便利。数字平台能够为女性提供种类多样的就业创业资源,许多技能培训课程在网上就能够找到,女性还能够通过数字平台获得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辅导和技术援助等服务从而提升劳动技能。第二,数字经济可以更好地帮助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居家办公和弹性办公兼顾工作与家庭,此外,数字经济还可以打破区域壁垒,让偏远地区的女性能发挥优势参与到就业创业的领域55崔宇,范芹:

25、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中。第三,数字经济有利于女性增加劳动收入提升社会地位。一方面,女性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取招聘信息,从而快速找到与自身职业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女性还可以兼职多份对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要求较为灵活的工作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女性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不断拓宽社交范围,在利用数字化平台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认可和肯定,从而不断提升家庭存在感和社会参与感,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地位。(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消极影响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是符合时代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新的经济形态,为我国经济

26、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数字经济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数字经济对就业产生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不同群体、地区、行业之间的差异性效应。1.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劳资关系或日益紧张数字经济时代催生了许多突破传统受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等条件限制的灵活就业形式,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数字资本无形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一方面,现有的劳动法及相关条例,已经无法为数字经济时代产生的新劳动者提供全面且有效的保障,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社

27、会化大生产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呈现小型化、非组织化的趋势13,劳动者的工作方式也逐渐由过去的“固定化”向“自雇型”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脱离了传统的工作岗位开始直接参与社会化大生产,于是产生了大量以灵活就业为主要谋生方式的劳动者。与以往相比,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修订速度却有所滞后,这就造成了一些劳动者不能及时拿起有效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数字资本无形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发生转变。数字经济时代,随着零工就业群体的不断壮大,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由过去的“雇佣”转为“交易型服务”。劳动者可以通过数字化的

28、平台经济获取基本的招聘信息、实现资源调度,以最快的速度获取适合的就业岗位;还可以流转于不同行业之间以获取更高的报酬。但与此同时,平台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缺乏双向制约机制,在新型的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从表面来看,劳动者脱离了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固定的工作时间束缚,摆脱了传统关系中的压榨与剥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大多数垄断平台兼职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无法落实。例如,平台组织不会保证兼职劳动者能够获得最低工资标准之上的薪资待遇,也不会与劳动者商讨工作待遇、补贴福利、社会保障等传统用工形式下所必需的相关事宜,这就使得传统劳资关系中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部分被削弱。此外,数字化的零工经济平台

29、往往通过“用户评分机制”等形式对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进行侵占。以某“叫车”平台为例,平台会根据用户对司机服务的评价和司机接单的数量等为“派单”依据,平台司机为了获取更多的积分,常常会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以获取优先派单权,这就使得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无形侵占。2.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或逐步扩大数字经济时代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加。数字经济对不同的劳动群体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使得那些知识水平不高、从事简单劳动的低技能工作者的需求大大减少,使其在就业市场中被淘汰。例如,大量流水线工人被工厂中的高科技生产机器取代,过去由餐厅服务员从事的送

30、餐工作也逐渐被数字化智能化的送餐机器人替代。马克思在论述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时曾经提到资本家在组织生产时,“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否定必要劳动”14。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纯体力性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被机器人或是数字化的机器替代,就导致大量的劳动者被替代。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资料作为机器出现,就立刻成了工人本身的竞争者。”15总而言之,中低端劳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极易被机器替代。数字经济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替代效应会使这部分群体面临失业的境遇,尽管这些劳动者可以去从事其他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但这类工作大多收入较低且不稳定。而高技能人才的就业机会多、报酬高,这就使得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

31、动者之间的562023年第9期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推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这里所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但是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中低技术工人的结构性失业16,则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3.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经济效率或受到影响18世纪60代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从欧洲大陆逐步拓展至全球,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随后经历了以电气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今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已经开始迈入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每一次工业革命

32、带来的产业变革和转型升级对就业结构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数字经济对于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增强了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的第三产业持续不断地提供新岗位和新的就业机会,使得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就业岗位占比位居三大产业占比之首。数字经济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使二者实现了“1+12”的效果,同时也促使第三产业成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速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持续下降17,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不利于我国发挥制造业优势,还会阻碍产业升级速度进

33、而影响经济效率。一方面,第二产业的中低技能劳动者被数字化智能化的机器取代,使得就业人数下降;另一方面,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数字化高技能人才相对缺乏,反过来制约着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实际上要高于第三产业,更多的劳动者聚集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使得经济无效率问题严重化,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一)依靠平台经济,扩大数字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18,而互联网平台是当前我国壮大数字经济、拓展灵活就业的重要载体,在优化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作用明显。应该以发展平台经济为基础

34、,持续做好稳就业,特别是针对广大青年群体的就业改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组织优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依托互联网的赋能,各类平台型企业突破传统的商业模式,可以兼容和联合更多灵活性的合作团队与小型组织,为创新就业形式提供更为广泛的要素支持,同时发挥结构优势,促进不同团队、部门相互协作、共享数据,提升发展效率。二是持续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政策支持,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加大对数字平台发展方面的税收、融资、土地使用等支持力度,鼓励各级政府在促进平台稳就业上的政策支撑,通过投资或与发展成熟的互联网平台合作等,孵化更多的不同类型服务平台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有效扩大就业机会。三是大力

35、支持互联网平台的社会发展,宣传平台经济对就业的正向效应,鼓励全社会依托平台创新创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收入。加强金融资本对平台经济发展的保障,引导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发展前沿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资,创新政策,有效破解小微平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注重引导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发展,通过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处理好平台稳就业、平台社会责任、劳动权益保障三者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使劳动权益保障的责任和成本完全由平台一方来承担,需做好平台在就业创造与就业保障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突出引导,强化监管,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管体系,防止互联网平台无序扩张、操纵资本,侵占其他市场主体利益,忽视甚至漠视劳动者权益,

36、引发劳资对立等社会问题。(二)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职业教育结构、劳动者培训体系都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当前社会上的大量传统劳动者,由于技能和专业的限制,无法直接匹配数字经济对劳动的需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显示,2025 年中国制造业 10 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超过3000万人,成为制约数字化就业的关键发展瓶颈。因此,要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积极适应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57崔

37、宇,范芹: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及其实现路径经济时代,对当前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根据当前需要,各阶段、各层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加强对数字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深刻分析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学科设置、课程内容等环节中较为落后的问题,以培养高端数字技术人才、加强数字经济素养等为导向,改革教育体系,制定和实施劳动培训计划,帮助各类劳动力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第二,加大力度培养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使之在数量上有新的提升,质量上有显著提高。国内高校应以数字经济发展现实需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本科院校应着力于培养理论型和研究型的数字人才,高职院校应着力于培养实践型和工匠型的数字

38、人才。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专业设置,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强化技能型人才储备。第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准确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形势,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办学、企业参与”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体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加大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扶持力度和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普惠性。强化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增强劳动者对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风尚和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提升自身素质,切实降低失业风险。(三)聚焦青年群体,拓宽数字就业选择,增强就业信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年群体的职业选择带来了

39、更多的可能性,也为青年群体多元、深度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一是要增强对青年群体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职业规划。高校、人社部门、工会及青年群团等单位及社会组织,应积极协调制定数字经济领域青年创业就业与职业规划的指导性政策。要根据从事数字经济有关职业的青年群体现状,完善在创业就业扶持、数字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法律援助、调解等方面的政策保障,缓解青年职业发展焦虑,引导形成青年群体在职业规划中的积极态度。二是要强化数字经济时代对青年群体就业发展的“乘数效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乘数效应”使职业更新速度加快,将不断催生出更多可供年轻人选择的新职业,未来社会的主要工作模式将是人机协同、人机共生的职业

40、场景。应当依据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打破传统学科专业范式,创新建构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数字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保障新的就业形式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灵活的雇佣关系、碎片化的工作内容、弹性化的工作方式以及互联网化的创业机会等方面19。因此,适用于传统工业经济,特别是采取科层制用工模式的劳动保障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各类新的就业模式与现实情况。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为新劳动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以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主播和网络模特等为代表的新职业者所展现的劳资关系与传统劳资关

41、系差异较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完善现有的劳动法,并出台与数字经济时代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要开展法律普及工作,让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劳动者能够真正知法懂法用法,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二是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式下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依法指导和督促企业合规用工;要求企业与符合法律规定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三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工会等主体要协同配合、积极作为,做好从事新职业劳动的权益保障工作,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支持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等方式不断增加新职业劳动者的安全感。参考文献:1习近平.习近平在天

42、津考察时强调: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N.人民日报,2012-05-16(01).2许远.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面向新时代的我国数字技能开发策略及展望J.教育与职业,2023(3):59-67.3CHAROEN D.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putersJ.Ijaber,2015,13(6):4495-4510.4蔡跃洲.数字经济的增加值及贡献度测算: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与方法框架J.求是学刊,2018,45(5):65-71.5欧阳日辉.数字经济的理论演进、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J.广东社会科学,2023(1):25-35+

43、286.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 2021 29号)Z.2021-12-12.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路径与思考R.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1-10.8胡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J.网信军民融合,2018(6):18-22.582023年第9期9郭启民,李志明.“十四五”时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实践意义和重点路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优先的重要论述J.新视野,2021(4):22-29.10李心萍.新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N.人民日报,2022-11-15(01).11牛禄青.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J.新经济导刊,2017(1

44、0):28-33.12崔秋立.提高技术工人队伍的数字技能J.中国培训,2022(2):16-17.13王爱华.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多维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2(3):80-87.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J.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5.16马相东.人工智能的双重效应与中国智能经济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2):59-66.

45、17王跃生,张羽飞.数字经济的双重就业效应与更高质量就业发展J.新视野,2022(3):43-50.18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先锋,2022(3):5-7.19李鹤,王玉琳.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N.人民日报,2023-05-10(01).The Dual Effects of Digital Economy on High-quality Employment and its RealizationCUI Yu1,FAN Qin2(1.Office of Employment Guidanc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

46、gchun 130032,China;2.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Abstract:Employment serves as the cornerstone of people s livelihood and a source of wealth.At present,thepriorities of achieving“six stability”and“six gu

47、arantees”emphasize the need to stabilize and ensure employ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cts as a catalyst for high-quality employment,with the burgeoning digital economy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its realization.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ual effect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high-quality employment,anal

48、yz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On one hand,the digital economy expands the employment“reservoir”,generating novel opportunities,establishing a robust employment foundation,and diversifying the employment ecosystem.Moreover,it revolutionizes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like a“magic cube”.On th

49、e other hand,the digital economy also presents challenges to high-quality employment,such as inadequat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heightened labor tensions,substitution effects for low-skilled labor,and the potential widening of income disparities.Furthermore,its impact may vary acr

50、oss industries,affecting economic efficiency.To attain high-quality employment within the digital economy paradigm,several approaches can be adopted.These include:a.relying on platform economy,expanding digital employment posts,and innovating employment forms;b.improving the education system,pay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