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降解染料废水实验方案1.如何制备沸石/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1.1 沸石的预处理 称取一定量80目过筛斜发沸石微粒,用5%NaOH溶液浸泡、超声振荡30min,除去吸附在沸石表面及内部孔道中的CO2. 经NaOH溶液清洗后的沸石微粒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pH中性后,放入烘箱中120摄氏度下烘干,备用。 1.2 TiO2沸石的制备 磁力搅拌下将不同量的钛酸正丁酯分别加入均为38 mL的无水乙醇,10 min后再加入025 mL的乙酰丙酮,形成溶液A;另取一定量的硝酸逐滴加入22 mL的无水乙醇和38 mL蒸馏水组成的混合液中,形成溶液B;再剧烈搅拌将B逐滴加入到A中,滴完后继续搅拌
2、30 min,形成溶胶。将过100目的沸石投入形成的溶胶中,浸泡4 h后取出,将凝胶和浸渍后的沸石一并放在8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取出后将制得的干凝胶研碎,与颗粒一同放人马弗炉中以7 oCmin 的升温速率升至450 oC,焙烧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1.3 光催化剂中TiO2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量lg TiO2沸石,放入浓H2SO4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mH2SO4m(NH4)2SO4 =12930),加热至沸腾使TiO2溶解,分离出沸石,定容后,ICPMS(Elan DRC II,美国PE公司)测定Ti含量,以此计算出TiO2的含量2.催化剂的性能表征方法(只能测几个)对这个
3、的方法很不理解,具体使用原理不清楚。物相鉴定:XRD法,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中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晶体的晶相、粒径等结构参数。表面化学表征:IR法,根据探针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基团特征频率和变化情况,对催化剂表面酸性、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测定。表面形貌和几何结构:TEM、SEM法,根据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所成图像对催化剂粒子大小、孔结构和活性组分分布进行观察。3光催化剂复合物的吸附及光催化试验3.1 吸附试验 将50mgL染料溶液200mL移入具塞锥形瓶,加入TiO2沸石,使得TiO2的浓度为1.0gL,将锥形瓶20恒温振荡,每隔1h取样,测其光密度3.2 光催化试验试验 以2
4、50W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反应液温度为(20土2)整个装置包裹了1层锡纸,在增加反射的同时防止紫外光灼伤皮肤在50mgL的染料溶液中,按TiO2浓度为1.0gL加入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反应,定时取样,样品经5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层清液,测其在最大吸收峰处的光密度计算脱色率计算公式为:Y=( Ao-A)100式中:Ao为初始光密度;A 为反应一定时间后的光密度每组实验重复进行3次,结果取平均值3.3 光催化剂失活与再生 将使用过的光催化剂粉末进行活化处理:用lmolL盐酸清洗,除掉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钙镁碳酸盐、HCO3-,然后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过滤,将粉末放于马弗炉中450煅烧1h
5、,清除光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有机物在紫外光催化系统中,考察催化剂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4. TiO2硅藻土吸附染料的影响因素选择碱性品红作为降解产物。4.1TiO2沸石的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改变TiO2沸石的用量,分别加0.25g,0.5g,1g,1.5g,2gTiO2沸石于100mL 100mg/L染料水溶液, 振荡24h后,过滤,得到吸附后的平衡溶液。4.2吸附等温实验TiO2沸石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mL浓度分别为10,20,30,40, 50,60,80,100mg/L的染料水溶液,振荡24h后,过滤,得到吸附后的平衡溶液。4.3TiO2沸石和染料的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在有光源和无光源条件下(防止沸石本身吸附染料分子),分别于振荡1.5h,3h,5h,6h,7h,8h,12h后,取5mL染料废水过滤,滤液测定吸光度。4.4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染料废水的初始pH值, 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调节pH值为4, 5, 6, 7, 8, 9, 10,求出不同pH值下染料吸附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