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程性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869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性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程性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程性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53 科学视界/2023年8月(上)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一、全程性情境教学的理论意义为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最新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顺应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化学学科具有知识体系庞大,学习着重科学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要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置身于形象具体的情境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置身于在情境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死学”变“活学”,不断思考并提出问题,发展了探究与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充分体现

2、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由此可见,全程性情境教学符合核心素养倡导的理念,不断完善了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策略体系。二、全程性情境教学研究现状在我国“情境教学”最先由李杏林提出,他明确指出情境教学要“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李杏林老师作为“情境教学”的主要倡导者,为后续学者们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我国情境教学的研究愈发成熟和细致。刘建林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提升科学素养的研究中指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和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利于实现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国内对于情境创设的研究各有千秋,但通过查阅文献得知,绝大多数情境创设都是仅限于片段式教学内容制定的,有关于全程性情境教学的创设研究极少

3、。2017 年,在“认知情境”教学:对主题情境教学的审视和优化一文中,王延东肯定了全程性情境的创设。2019 年陈美奇在高中化学情境素材的有效性研究中特别强调情境教学全程性是一种思维理念,情境素材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更为自然,不死板生硬。2021 年林妍君在高中化学全程性情境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中对全程性情境教学创设方式进行新式的探索。可见,关于全程性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研究也开始发展起来。但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以“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为篇名搜索,近十年共有 34 篇,在此基础上继续搜索“全程性”,只有 1 篇,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研究全程性情境教学的研究很少,是很具有探索性的。三、全

4、程性情境教学应用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一线教学大都只是在导课环节创设情境,或者将情境作为问题情境,呈现片段化,环节之间的衔接性较弱,不能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还有一些教师创设了过多的教学情境,情境之间无关联,使教学情境呈现片段化、碎片化。教师在呈现教学情境后,学生无法通过“沉浸式”体验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片段式的情境教学难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鉴于此类现象,基于全程性原则下进行情境创设,目的是创设一种贯穿整个课堂的情境,加强环节之间的衔接性,使教学情境发挥出更大的功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吻合学生认知特点,更易发展和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充分利

5、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彰显了对学生的化学素养、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全程性情境教学策略(一)创设问题串情境,深化学生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问题的探知会激发起学生内心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深入的思考,逐层剖析探求问题的本质,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的性质知识时,联系生产实际展示两种硫酸储罐,结合储罐材质,思考浓硫酸和稀硫酸分别储存在哪种储罐中;为什么稀硫酸储存在碳钢外壳内衬树脂储罐中?为什么浓硫酸储存在整体碳钢储罐中?为什么常温下稀硫酸与铁产生氢气,为何浓硫酸与铁发生钝

6、化反应呢?浓硫酸泄漏后为什么有烟雾出现?植物为什么会变黑?刺鼻的气体是什么?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既能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注意问题的连贯性,整体性,避免片段化,把学生置身于一个连贯的情境中,活跃学生思维。(二)创设故事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全程性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王泽甲(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学,河北廊坊,065200)摘 要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研究了当前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及课堂应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针对教学

7、情境片段化,结合全程性原则,提出教学情境全程性解决方案,介绍全程性情境的创设方法,并总结情境创设策略及评价方法。关键词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全程性;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21(2023)22-0253-03 254 科学视界/2023年8月(上)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利用故事情节将整节课的内容连接起来,使课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学习抽象深奥的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硫的性质内容时,以集“邪恶与天使”为一身的二氧化硫为主题,用新闻报道、图片展示了解二氧化

8、硫引发的环境问题,同时展示葡萄酒的配料表添加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到底是坏还是好?学生转化角色化身法官,去探寻公正的答案。教师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进行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认识二氧化硫;接下来,二氧化硫又化身为魔术师,展示会变色的“神秘红酒”,分析变色原理;最后二氧化硫又变身“生产生活小明星”;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二氧化硫的功与过,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化学观,引领学生用思辨的角度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正确认识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三)创设生活实例情境,使化学生活化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是教学的目的,应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化解实际问题才是教学的宗旨。

9、例如,氨和铵盐的性质学习中,首先展示厕所臭味的卡通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厕所的臭味从哪里来,如何消除臭味?为何厕所里该气味久久不能散去?保洁人员常用洁厕灵(成分是 HCl)来消除气味,为什么?农业谚语:“粪混灰,灰混粪,粪灰相混损肥分。”体现了什么化学原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由此感受到化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让呆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立体,从而体会到知识不仅仅是静止的文字、难懂的概念,更像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是防治污染的绿色环保大使,是新型材料的未来战士,是造福人类的能源超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发展了社会观。(四)创设实物真

10、实情境,建立模型认知实物推理和模型认知有助于有效把握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构建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将隐藏的化学微观世界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来掌握知识,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化学的微观世界是无比的神秘与深邃,语言不足以描述微观粒子的变化莫测,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也不足以在头脑中构想出来,此时借用实物模型就可以将神秘的微观世界变成摸得到看得着的实物模拟,并加以讲解。把视觉和听觉相融合,弥补了语言表达不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效果的缺憾,而直观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以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为例,知识抽象难以理解,而实物模型可以建立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直观认识,开展利用

11、实物搭建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的活动,使分子结构由抽象变直观。例如采用橡皮泥或黏土和牙签等材料制作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采用形状、大小相同的4个气球模拟原子轨道的杂化过程。同学们在展示制作的分子空间结构模型过程中,增加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思维的碰撞,变微观为直观,有利于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杂化轨道理论的意义,发展了抽象思维。五、全程性情境教学评价方法全程性情境教学的课堂效果如何,怎样进行评价,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非常重要。评价方法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情境素材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确立以及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最终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我认为应从学生、情境本身

12、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二)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所有的出发点都应该从学生本身开始,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情境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或者演示实验那么简单,而是真正做到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自己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情境要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并发展和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会生活生产实际及环境、科技的发展与知识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同时关注到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

13、性还是仅仅几个同学参与,是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是否在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能否捕捉到学习的重点,有没有沉浸在情境中并参与问题的解决等等。总之,一切宗旨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情境的有效性情境要连贯。一个成功的全程性教学情境,应该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将所要学习的核心化学知识融合在情境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化学的世界,就像是游戏中的关卡体验一样,让同学们在轻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产生认知冲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不断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推理验证、得出最后结论,这就要求各情境之间一定要注意关联性。情境的功能不仅限于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多的是要服务

14、于知识的传递实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情境的功能要指向明确。要避免“为了引入情境”而引入情境,情境要服务于知识,因此必须和知识关联紧密,就像是文章的摘要,要涵盖全文并引领读者读下去。情境要围绕核心的概念或者方法展开,让学生能够轻松获取教学任务。情境素材的选取要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原则,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情境的选取要贴合实际。化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知识原理虽然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 255 科学视界/2023年8月(上)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式却是多样性的,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绝对不是会背方程式或者能做对书本上的题,

15、而是利用知识这个武器去面对变化万千的真实世界。因此教学情境要有温度有情绪,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客观事实,把学生带入到熟悉的环境中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综上所述,与片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相比,全程性情境教学创设一种贯穿整个课堂的情境,环节之间连接紧密,充分发挥出教学情境的功能,引领学生深入课堂,同时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情境中落实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全程性情境教学创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开发课程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更关注学生的经历与感受,合理创设故事情境、实物情境、问题情境等,引导学生们对化学

16、保持浓厚的兴趣,成功突破重难点知识,不断加深对化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M.成都:教育出版社,1995:34-35.2 李玮.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3 王延东.“认知情境”教学:对主题情境教学的审视和优化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04):28-30.4 陈美奇.高中化学情境素材的有效性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5 林妍君.高中化学全程性情境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21.6 杨秋玲.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优

17、化策略 A.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7):71-72.7 欧晓梅.主题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9.8 牛秀华.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J.学周刊,2022(23):21-23.9 袁红娟.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A.课程教育研究,2017(19):162-163.10 陈美奇.高中化学情境素材的有效性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双流程”情境教学模式从“主线”和“细节”两个角度着手,旨在实现对初始情境的补充、延伸、拓展、探究等,尽量减少与之联系较少的新情境的出现,更加关注情境所带来的服务体验,坚持知识应当来

18、源于情境而反馈于情境,用“问题+活动链”的方式推动课堂进度,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单元整体导向下展开高中生物学“双流程”情境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选择,利于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传统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情境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情境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情境中应当包含实实在在的学科知识,如此才能够发挥出情境的教育价值。但在传统的情境教学中,部分学生会为了创建情境而创建情境,情境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对课堂教学毫无促进意义,学生无法从情境中获取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学生的精力,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二)情境与学生活动不合适情境具有鲜明的真

19、实性和实践性,所以往往情境的设置会连接学生的实践活动,以便实现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的提高。但在常见的情境教学中,仍存在少部分教师用落后的、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活动,认为情境教学的目的只是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念,而忽略了学生活动、实践,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单元整体导向下高中生物学“双流程”情境教学设计分析徐鹏飞(合肥市第七中学,安徽合肥,230000)摘 要 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优化与实践过程中,情境教学得到了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关注,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会存在情境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情境与学生活动不合适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开展单元整体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双流程”情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积极探究“双流程”情境教学策略,将初始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支点,由此出发,将流程图的创建作为课堂脉络,回顾初始情境,引导课外延伸,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单元整体;高中生物学;“双流程”情境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21(2023)22-025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