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858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6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技能训练 Skill training46October 2023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林金雄/湛江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广东湛江 524094摘 要:体适能训练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健康锻炼的重要保障。随着体适能训练模式逐渐成熟、体适能训练的应用更加广泛,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将体适能训练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再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有关体适能训练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文章着眼于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了体适能训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研究了目前体适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强化体适能训练的效果、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关键词:体适能训练;身体素养;体育教学活动体适能是人体最基本的机能之一,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提升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主要是通过身体成分、肌肉适能、柔韧适能、心肺功能四个维度实现身体健康发展。1体适能训练对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还能够使大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体育锻炼技术和能力,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体适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也需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体适能

3、训练知识,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理解和认识体适能训练,加强学生对体适能训练的了解,这样当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就能够清晰地了解不同体适能训练的优缺点、作用等,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从目前体育教学来看,教师对体适能训练缺乏足够的认知,在教学活动方面存在着训练模式单一、教学方式简单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重视学生的体适能训练,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考查学生的训练进度,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效果。一、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一)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养正确的体适能训练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体和优质的生活,它是学生开展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4、,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2高校将体适能训练应用到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转变了体育教学的传统理念;教师将体育理论知识、身体健康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体育实践经验都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训练安排,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种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体适能训练,学生养成了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将大学时期学习到的体适能训练方法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学生养成了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二)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传统的体育教学以身体锻炼为主,学生会根据教师

5、的要求进行跑步、深蹲、高抬腿等活动,但是学生只是简单模仿教师的动作,很多动作不到位,不仅起不到锻炼的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原有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了体适能训练,并带领学生研究了体适能训练模式,分析了不同训练方式的作用和特征,使学生了解了各种各样体育锻炼方式,知晓了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养成了主动锻炼的好习惯。3体育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会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锻炼方式的特点为学生安排不同的锻炼方式,使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同时,教师在介绍不同类型体适能训练之后会给学生安排自由训练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大大增

6、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增技能训练 Skill training47October 2023加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三)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紧跟时代的发展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体适能训练的优势纷纷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适当增加了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了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将体适能训练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会详细地介绍不同体适能训练的发力重点、锻炼方式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会将理论教学和体育锻炼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体适能训练的认知,使学生了解更多体育训练模式,使学生对体

7、育锻炼形成正确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这样当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时也能够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同时,高校还延伸体育课堂的时间、空间,会设置乐跑、夜跑等活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而体育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在教学平台上上传自己训练的视频和数据。高校将体适能训练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改善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了体育教学课程,丰富了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体适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二、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对体适能训练的认识不足,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简单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一般采用开合跳、折返跑、仰卧起坐、俯卧撑、长跑

8、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身体技能,但是这种训练模式过于单一,而且学生无法掌握动作要领。虽然从表面看学生在做运动,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由于体能下降而不得不放慢训练速度,这不仅严重制约了体适能训练的效果,还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体适能训练本身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心肺耐力、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肌肉力量、身体耐力、爆发力等,它是一个训练过程,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训练效果,使得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这样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二)教学方式简单高校体适能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但是由于教学方式较为简单,使得体适能训练十分枯燥,很多学生在最开始时还能够坚持

9、完成训练内容,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烦心理,到最后直接放弃了体育训练;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也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身体示范为主,对于训练理论、训练标准、肌肉发力点等只会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就会要求学生开始体育训练。同时,体育教学场地一般是操场,操场过于空旷,没有很好的教学设施,后排的学生根本看不到教师进行的动作示范,他们只能够简单地模仿前一排学生的动作,这样很容易会出现训练动作不标准的现象。很多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很有可能学到的是错误的动作要领,使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三)教学模式不完善体适能训练关乎学

10、生健康意识的养成,高校十分重视体适能训练,但是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体适能训练和体育教学的融合效果并不好,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并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得体适能训练的各项政策、设备等没有落实到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强,严重影响了体适能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于体适能训练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教师只是将体适能训练作为课前热身活动。在体育课之前,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拉伸和锻炼,这样能够使学生提前进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但是体适能训练并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也没有被纳入期末考核机制中,使得学生对体适能训练不够重视。而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着重对学生的各项

11、机能进行测量和记录,只是按照相关文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在学生看来,体适能训练似乎是为了体质测试和体育教学服务,学生没有意识到体适能训练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三、体适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化措施(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延伸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内容安排之外,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体育锻炼,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将体育锻炼思想深深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在课外也可以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可以将体适能训练应用到具体体育教学活动中,先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体适能训练知

12、识,让学生了解不同训练指标,加深学生对体适能训练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将体适能训练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然后,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情况为学生制定运动计划,并指导学生开展锻炼活动,以十五分钟为一个训练节点,训练之后让学生对锻炼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机能和健康体质之间的差距,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体适能训练。比如,很多学生耐力不足,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头晕眼花、气虚胸闷、呼吸急促等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为其进行针对性教学安技能训练 Skill training48October 2023排,循序渐进地增加体育锻炼难度。虽然说长跑是提升耐力的好方法,但是教师要安排学

13、生进行跑前拉伸,先进行高抬腿、过膝跳、折返跑等基础训练,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长跑。在长跑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调整呼吸、注意节奏、保留体力等。如果遇到呼吸困难等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适当放慢速度,最后进行慢走来调整身体,切记骤然停止,直接蹲坐在操场周围,这样很容易会加剧身体不适,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因大脑出血而产生的昏厥。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训练情况设置不同的课后训练作业,通过外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二)利用体适能训练丰富体育教学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以教师展示和学生模仿为主,体育教师会根据教学安排向学生讲述不同的体育运动理念、方式和技能,然后向学生展示不同体育运动的发

14、力点、标准姿势、运动方式等,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体育锻炼。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学生可能在模仿过程中对一些动作有疑惑,不能及时地反馈给教师,等到锻炼完之后,学生可能已经忘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之处,这样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适能训练创新教学方式,需要在体育课上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和锻炼技巧,先让学生从理论角度理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要求、发力标准等,和学生共同探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水平,然后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完整的教学内容分割成细小的模块,根

15、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学习完一项锻炼技能之后,教师要留下答疑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对该锻炼方式的观点和问题。通过这样细致的教学,学生对体适能训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体育教师可以制作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平台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不同体育运动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三)完善体适能训练模式,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课程内容枯燥,而且教学手段单一,严重打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体能跟不上而掉队,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将体适能训练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的特

16、征设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学习有关体能训练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的锻炼活动中。体适能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减少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概率,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同时,经过课上系统的体适能训练,学生能够基本把握基础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理解体适能训练对自身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去学习不同的训练技能和锻炼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积极的锻炼意识。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适能训练完善体育教学模式,根据训练难度和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训练对学

17、生的学习压力进行适当的疏解,让学生逐渐适应体育锻炼、爱上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教师也可以将体适能训练延伸到课后练习,为学生安排好课后锻炼的内容和方式。此外,由于体适能训练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会随着学生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运动质量而改变,传统的体育考核模式难以考查学生的体适能锻炼情况,因而教师还需要创新考核标准。为了强化体适能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各项体能进行测试和记录,并每个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考核,考核情况、学生的日常训练情况、训练作业完成情况等会作为学生的日常成绩;在学期末的时候,体育教师会再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考核,进步大的学生和体育锻炼认真的学生会获得较好的期末成绩

18、。四、结语体适能训练需要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出发,以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为重点、以体育教学为渠道,为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性别、年龄、需求的不同规划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科学的锻炼方式和锻炼技巧,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同时,教师要注意转化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以多元化体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体育锻炼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教师还要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深度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适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参考文献:1关英凝,徐晓阳,谢敏豪.“Physical Fitness”的中译与辨义J.北京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01):69-73.2吴键,袁圣敏.19852014年全国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动态分析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19,42(06):23-32.3朱琳,苏煜.美国青少年体适能测试解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 报,2019,39(01):98-102.作者简介:林金雄(1983.12)男,汉族,广东电白人,本科,湛江科技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