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关键性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8574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关键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关键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关键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40好日子 教法研究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关键性研究 罗明珠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提倡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方针,其中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而音乐课是极其重要的美育课程。但一直以来小学音乐课堂是单调的,“教师独奏,学生懵懂”,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低,课堂氛围很难被调动。而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增进师生交流,体现学生教学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改进传统的音乐课堂形式,加快音乐课堂学生与音乐的融合,提高师生间的默契程度,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从而改观音乐课堂氛围,提高音乐课堂质量。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课堂质量 在近年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

2、课程标准相关文件中,多次重点要求音乐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有效实施,以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在小学教育中,音乐的学科属性与其他科目截然不同,音乐课不是简单地去让学生听、让学生唱、让学生玩,它更倾向于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感知、美学理解等能力的广泛培育。音乐律动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感知、亲身参与,以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其课堂效率。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更是学生养成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格的决胜期,此时加强小学音乐教育,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感知能力的全面提升,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正面影响。一、律动教学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体态律动的概念

3、源自音乐教育理念发达的瑞士,其强调儿童的音乐学习要从单一的感受转化为肢体、情感、语言,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专注力为支点,加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年龄大部分不超过 13 周岁,处于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初中生有所差距,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学习不能墨守成规,应当对课堂内容形式作出时代性调整,因此,找到适合小学生学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多手段、多方向的教学,是把抽象的、困难的小学音乐课堂转化的基础,把音乐与律动结合,让激情充满课堂,是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方面。(一)律动教学使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更高 在我国的小学校园,音乐课与其他科目还有着很大的不

4、同,首先音乐课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考试,这门课主要起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作用。多数小学生还停留在课堂上“听歌、学歌、唱歌”的单调阶段,这样的课堂形式单一枯燥,教师的教学乏善可陈,学生毫无动力。在音乐课课堂上,假设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来编排、设计符合教学背景的形体律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有节奏、有规律、有计划的身体律动,这种身体节奏变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身体律动过程,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情感,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程度更为深入。学生们在肢体、情绪、感情的和谐配合下,让身体跟随律动,从而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长久以往,学生们掌握了音乐律动的规则、方法,真正成为课

5、堂的主人翁,使得他们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更高。(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对于大部门没有深入接触过音乐的普通小学生来说,音乐的感知是十分薄弱的、困难的,小学们很难跟随音乐的节拍、音节、情感等,在教学现场,对于基础差、学龄段低的学生,教师常感到束手无策,教学工作的效率较低,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也处于“好听与否”的基础上,无法对音乐的深刻内容有所理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加入律动教学,让学生跟着节拍走,跟着旋律动。在这样的律动学习及活动下,即使基础薄弱、低学段的小学生也可以在欢乐的课堂中提高音乐感知的敏感度。(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好习惯 小学生有着学习不够专

6、注、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时,由于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小学生们坐不住、听不下,往往嬉笑玩闹,无法在课堂上静下心来。另外,由于音乐课没有学习压力,学生们认为音乐课就是玩,是一门无用处的学科,学好学差无所谓,使得小学们很少主动学习,认真听课。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律动教学可以“学教做”合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在情感感受中提高兴趣,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提高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专注能力。(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音乐课堂加入律动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交流频率,改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台上正襟危坐,氛围极为严肃,学生的想法教师难以深入了解,学生自

7、己的奇思妙想也不敢告诉老师,即便在相对轻松的音乐课堂,师生间的氛围也有点“生硬”。但在律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一起进行感知音乐,打成一片,教师不再“冷漠无情”,教师融入了学生圈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小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思维,在律动课堂,学生可以把心中 2022 年 36 期41 教法研究 所想告诉教师,和整个班级的学生分享,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成为学生的游戏伙伴,进而成为学生学业上的领路人,这样教师不仅有机会接触到学生心底的想法,学生的诉求也可以敞开心扉,这对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际上,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系统培养,他们的自我提高

8、意识还很薄弱,只有重复地讲解,反复的叮嘱,学生们才能听进去,做出来。尤其在低学段,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相当欠缺,课堂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阵地,教师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依靠。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习主体应当是学生,在音乐课堂加入律动教学,把教学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起来,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频率增加起来,把音乐教学的主题明确起来,形成“动静结合”“相互帮助”“探究合作”的课堂形式,低学段的学生能够释放学习创造力,中高学段的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二、律动教学对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影响途径 律动教学对学生创造性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如音乐课堂比较重要的课型创编课,这类课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对学生

9、的音乐素养培育有着独特优势,在律动音乐课堂上,学生根据新曲目、新节奏、新片段设计动作,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是即兴创作,充分调动学生所学音乐知识,还可以充分刺激学生想象力,使得肢体语言更为贴切,学生情感更为愉悦,让创作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让创造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的乐感足够丰富,思维足够敏捷,教师的教学得以事半功倍。律动教学对学生创造性学习有着如下影响:(一)小组协作,齐力创编 当学生根据所想所练完成自己的动作设计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律动编排。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进行课前导入,使学生明确本次课程内容及主题,每个学生通过自身进行独立舞蹈动作编排,独立创编之后,由课前划分的小组内成员进行动作选

10、择,每个人分工不同,每个人的动作要领不同,相互交流中完成任务选择及完成。在完成小组内的创作后,小组成员要团结一致向全班进行展示,并相互讨论。这样的合作小组形式的创编教学活动不仅在激发学生个人的思维,促进个体的发展,同时也锻炼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及集体协调能力。学生们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问题剖析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高学龄段参与学习红歌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声部进行动作编创,通过相应的肢体变化体现到歌曲中波澜壮阔的民族大义。这样学生在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也实现了合作能力的提升。(二)放飞想象,让学生在教学基础上创编 对一些音乐基础薄弱的小学生而言,音

11、乐课堂上的内容抽象,逻辑思维强,他们的学习新歌曲、新曲目十分困难,对于歌曲内涵的理解更为不易。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形体动作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及专注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一定的创编动作。这样的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抽象转化为具体,逻辑转化为形象,复杂转化为简单,他们以自己的思路联想歌曲的内容,以自己的理解实现行为的转化,并以具体的动作展示心中所想所感,即使学习的歌曲是有所难度的,学生也能在自己感悟的基础做出更好的歌曲体会。(三)通过歌曲的内容来编配动作 音乐课不是一种单一的唱歌课程,它实质上更是一门综合门类的课程,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培养小学生一定的乐理、伴奏、

12、舞蹈、创编技巧,从而让学生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即便是单纯的歌曲鉴赏,也需要在德育层面实现歌曲背景、内涵、意蕴的理解、感悟。一堂时间不长的音乐课,首先要分析歌曲的内容,解析歌词的大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简单的歌词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想到了什么样的生活,心中有什么样的想法。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歌曲意蕴,能够掌握歌曲思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肢体在节奏中动起来,让肢体在感觉中动起来,让肢体在编创中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们不仅可以对肢体活动进行编创,对歌曲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四)通过歌曲的旋律来创编动作 大部分小学生在不参加艺术培训的情况下,五线谱、音节符、

13、节拍是不熟悉的,所以传统的音乐课堂要教师“逐字逐句”教给学生,学生在反复跟唱中失去了兴趣,学生的音调也难以控制,造成了曲目不停演唱的窘境。而我们通过曲目优美的旋律进行动作编创,一边动,一边学,一边唱,一边练,形成了多重记忆,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掌握。尤其是学生在编创完自己的动作后,已经对旋律有较深刻的了解,在后阶段的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不自觉跟随哼唱歌曲,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五)律动和舞蹈两者的融合 舞蹈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它新奇、有趣,富有生命力,尤其吸引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在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舞蹈动作融入形体律动中,形成独具风格的编创动作,这将大大增加编创的律动,

14、通过舞蹈动作展现音乐的旋律、节奏、情感,会让学生记忆犹新。在学习少数民族歌曲时,可以将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动作和律动相融合,相结合,相适宜,形成具有民族色彩的校本音乐课程,这样学生的律动课堂不仅有舞蹈还有歌曲,在对少数民族特点有所熟悉的基础上,还激发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三、音乐律动应用在课堂中的价值(一)让学生更好把握音乐节奏 对于音乐基础普遍薄弱的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最困难的就是该曲目的节奏和节拍。由于乐理的相对缺乏,简谱和五线谱并不是每个孩子能够熟知的,即便能够简单跟唱该曲目的旋律,但对于节奏的掌握是任重道 42好日子 教法研究 远的事,对于节拍的组成小学生也不容易形成相关理解。

15、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避开专业术语,只能用其他的方式、方法、途径让学生明白乐理常识。而在音乐课堂加入律动教学后,节奏创编成动作,拍子成为动作单元,在鉴赏音乐旋律之美过程中,用肢体动作变现出单拍、独奏、多拍、双排、重奏等旋律变化,使得学生产生身体律动感,这种形式让抽象的旋律转化为具象,复杂的节拍变化转变成简单肢体动作。在课堂律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辅助工具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拍子内涵,让学生更直接感触拍子奥妙。在实现对学生一首或多首曲目的教学后,学生会对节拍、节奏有浅显的认识,这是音乐启蒙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学习中,律动将成为一种学习方法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跟随歌曲的节奏。(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

16、力 美育尚美的情怀,是审美的情趣,是鉴美的情感,是综合素养与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美育进行学生审美、尚美、爱美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观的重要手段。在音乐课堂引入律动教学,给予了学生发现美的窗户,赠予了学生感悟美的心理,提高他们在美学面前的鉴赏能力。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动静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亲切感、美感,体会到音乐对心灵的升华,逐渐学会自主鉴别音乐、鉴赏音乐、鉴定音乐,从而在音乐中汲取力量。例如:在低学段学生学习动物说话这一歌曲时,利用律动教学鼓励学生模仿动物,影响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习红色歌曲时,在激情澎湃的动作帮助下,学生的心理受到歌曲旋律的感染,迸

17、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三)使得音乐教学富有乐趣 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已经身心疲惫,如果在音乐课堂上不能愉悦心情,那么音乐课堂的教学将陷入停滞,而在音乐课堂加入体态律动,让音乐游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多元化的游戏环节与枯燥的乐理相结合,让多层次的游戏关卡与单调的歌唱相结合,辅助以音乐剧、舞台剧、接龙、猜谜等形式,在欢声笑语中将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时,学生们通过分别扮演蜗牛、黄鹂,通过滑稽可爱的表演,让本歌曲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当游戏律动与课堂现场的结合,学生们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在快乐中得到提升,在不停地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极大缓解了学生们在其他课程中的焦虑、疲惫。

18、(四)体态律动促进教学的连续性 体态律动实际上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体态律动不能过于超出学生的日常生活范围,一旦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体态律动的概念将对学生的成长毫无意义,比如,舞蹈编创动作不能太过复杂,太显情感张力,要符合大部分小学生的身体水平。基于小学生的生活场景,是教师开展律动教学的前提,只有选择生活实践活动,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点,只有律动的题材较为真切,深刻融入教学内容,形成动作与生活相吻合、相融合的状况,保证律动的连续性,才能让律动在音乐课堂发挥别样的生机,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五)增强学生对音准的认识 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技巧、环境、乐器,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

19、音准因为内容枯燥、专业性强、学生难以深入学习,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音准掌握情况,学生也少有机会真正去锻炼音准,这就造成了小学音乐教学专业技巧薄弱,内容浅显的局面。要想把音乐的种子植入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打破空间上的束缚,音乐课堂可以选择在宽阔的操场,根据音乐课堂上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词,让学生边活动边哼唱,感受到音乐的格调变化,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的关注目光,从而解决音准教学困难,。四、反思与总结 音乐教学是小学生美育的催化剂,对小学生思维、品行、习惯都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正是成长中的未来,我们应从小抓起他们音乐素养的培育,要看到音乐在育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他们能

20、够拥有鉴赏美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把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放在第一位,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美学鉴赏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律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训练他们的思维跟随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刘艳鑫.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体态律动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1,12(07):114-115.2高渝君.探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7,30(08):372.3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张凤莲.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大观,2019(03):60.(作者单位:东昌府区梁水镇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