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大学英语独霸现象必须改变近二十年来,在强烈的西化情绪中,在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政策中,英语的重要性被空前夸大,而且在体制中被日益固化。加之,舆论的播撒和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得英语成为中国当代教育中的高杆,左右着知识界和教育界的视线:无论是考大学读硕读博,还是评职称晋级都需考英语。校园里各科专业课堂上,学生们埋头背英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本科生英语四级硕士英语六级的洋高杆必须跳过去,否则学位证书就会失之交臂。所有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将外语看成头等大事,大学四年将近有三分之一时间花费在英语的应试学习上。而硕士博士花在英文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本专业学习的时间,使得近十年中国研究生水平滑坡成为一种既定事实
2、。同时,一大批术有专精的优秀人才被英语考试的高门槛堵在门外。正如有人所说:“英语已然成为第一阶级语言,汉语似乎已沦落为第二阶级语言了。从90年代后期到今天,普及英语似乎已超过了强化汉语的趋势,成为多少中国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学前班学英语、升学考英语,求职、考研、评职称要英语,公交车服务员讲英语,一些名牌大学倡导中文课上用英语,当公务员入门时要考,企业招聘要考,评定工程师、政工师、高工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还得考英语,以致一些社会精英为了评职称、为了加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恶补英语,最后却仍然因英语成绩不合格而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可以说,中国的多种晋级考试中,都
3、将英语而不是汉语的语言水平作为筛选的重要尺度来衡量人才,英文考试似乎成为当代中国的考场中的“新八股”,担当着“新科举”的重任。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在学外语或在外语学校中给自己英文名字以示高雅,而日本学生、韩国学生、印度学生却鲜有如此做法。换一个洋名字的背后隐含着国人无意识中一种怎样的文化自卑主义!这种明显的“英语压倒汉语”的状况仍在被人炒作固化,英语仍在进一步被神化,使大中学生仍成为它痛苦的信徒。英语成为了压倒专业的主体,专业成为陪衬,而母语不再重要。大体上说,全世界大约只有欧美没有过分强调外语教学,而中国学生为了学好英语不得不花十几年时间。试想一下,一个人不将外语作为第一学习要旨,而可以集中精
4、力思考前沿的学术思想,其创新的能力当然有目共睹;而另一个人长期在背单词中讨生活,在思考些词语语法和课文,他能记住什么,其思考又有多少深度呢?所以,美国才出现群星灿烂、思想不断推进,成了全世界的“理论输出国”。尽管这两年,美国教育界开始要求全国的大学生学一门外语,但是仍没有过分强调外语学习的时间。究其实质而言,中国大学对英语的过分强调,表达了一种对母语的不自信,对专业素质的考试性歧视,同时还表现出当下教育制度的严重西化。这种按西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方法来要求人文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做法,其危害程度在未来岁月中将会显现为人才断根、专业深度消逝、母语自卑主义等。二 汉语危机是东方文化危机的表征越来越多的
5、国人,大致有超过三亿的国人都在英语的海洋里浸没泅游,而最终在三亿多花了大量的血本去学习英语的人中又有几个人是真正有意的精通英文的人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实在值得好好反省。我不反对学英语,而认为如果多一门语言肯定有好处。但是有个母语和外语的学习尺度问题,如果是以英语为重来作为我们的高考、硕考、博考惟一的衡量标准其他专业或母语再好,只要英语没过就都算不合格的话,那将是遗害无穷的。在我看来,英语至多能作为一国文化教育的第二衡量标准,母语和专业才是真正第一位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汉字以及汉字思维或汉语思想,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显意识,这使得汉字与汉语具有一致性,汉字与中国文化具有一致性。千百年来
6、,我们的先人用它表征自己心灵的每一丝启示和精神的每一点觉醒,记录民族历史的铁与火、荣耀与灾难,铭刻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和困惑。汉字的“强大阵容”表明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广阔度以及“词与物”(福柯)对应的宽广度。今天的教育制度制定者必须明白的是:汉语文化圈在张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时,并不以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为卑,并不拜倒在拼音文字的强势之下,而是在转型性创造的健康心态中,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交流”和“对话”,以破除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仇外排外心态。在批判西方误读东方的“东方主义”思潮中,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坚持中国本位立场,调动知识和心性来扩充智能和精神,用普遍的中国文化知识和理性方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文化胸襟和生命价值观,弘扬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所蕴涵的生命原动力和超越精神。我注意到,西方近年来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汉语热”,尤其是美国的大学生在选择“外语”专业方向时,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了“汉语”。而中国各大学的对外汉语中心的外国留学生也人满为患,蔚为大观。这对中国文化输出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现实回应。汉语危机本质上是东方文化的危机,汉语危机的消除,是东方文化振兴的前提。只有当21世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成为真正的“人类文化”,才能是世界文化走向精神生态平衡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