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高胜利(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部)0 前言教书育人一直是高等院校的核心任务,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一直是各校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如何能当好这个工程师呢?许多大科学家给我们做了榜样。1965年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大科学家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就不光是大物理学家,而且是个大教育家。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因其幽默生动、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1986年,费曼受委托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 在国会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就证明了出事原因被传为佳话、广为流传
2、。费曼有一种特殊能力,就是能把复杂的观点,用简单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这使得他成为一位硕果累累的教育家。在获得的诸多奖项中,他特别感到自豪的,是1972年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最初出版于1962年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被科学美国人这样赞誉:“尽管这套教材深奥难懂,但是它的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启发性。在它出版25年后,它已经成为讲师、教授和低年级优秀学生的学习指南。”费曼自己则在前言中写道:“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你们应付考试,也不是帮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奇妙的世界以及物理学观察它的方法”。教育理念和方法、智慧和勤劳,使其成为大师。处于高校教育形势变革和改革深化的年代,
3、我们这些普通高校教师,虽大都成不了大师,但做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总是应该的吧!现在,拟就我们课程小组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是如何追求当好工程师的,以抛砖引玉。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己的综合素质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名牌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学科水平高、科研成果卓著的学校,都是学术大师汇聚的地方。名师造就了名校,没有名师的名校是不可想象的。名师的大旗会弘扬名校的传统和声誉;名师会吸引一大批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培养出高徒,优秀的学生又会反衬出名师的睿智和远见,传承名校的校风;名校、名师和高徒之间互为依存、互为促进、互为发展。三者之中,名师是一个中心环节。从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有名师就会有
4、重点学科,从而建立一流的学术梯队;有名师就会有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就能主持开展各种前沿项目研究;有名师学校就会有品牌和声誉,就能办出特色和优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的发展和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和名师的竞争1-4。礼记学记里说:“正己而后可能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教学生涯使我们体会到:当教师就要读万卷书苦心潜研,乐于清贫耐得寂寞,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教师的人格、品德、专业水平、授课艺术、研究成果等对学生来说都是“课程”。当好教师要独具匠心,要承上启下,更要有自己的风格;更要按“教学名师”的要求去做。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成功的关键。1.1 依据教师法说准则“教学名师”不是“软尺子”
5、。“教学名师”就是要有大家风范。“教学名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真挚的教育感情。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名师”要有扎实宽厚、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教师知识渊博,思维活泼,才能在教学中把握全局,融会贯通。爱因斯坦学识渊博,在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文笔优美睿智,尤其热爱音乐,小提琴拉得极好。在教育方面,爱因斯坦的许多见解都在教育家之上。他富有生活情趣,生性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如此全面和谐发展、充满人格魅力、又贡献巨大的伟人,是人
6、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教学名师”要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教师的观念一方面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一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显著的影响。要善于突破原有的凝固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获取、加工、输出新的教育信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内容,在教学手段、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突出创造性的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2 依据教师法说航标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热爱教师职业的人,才会有追求,才会达到目标。西北大学是百年老校,厚德载物,人才辈出。就从我们身边的人说起吧!几位可敬的老校长。 杨钟健(18971979),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7、。 19481949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北京自然博物馆第一任馆长。他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对我国古脊椎动物研究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设作出了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巨大贡献。1964年11月初,杨钟健先生领导的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这是我国现有的唯一的猿人头盖骨。郭沫若说,蓝田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是我国科学家对研究人类起源的又一重大贡献。蓝田猿人比北京猿人还要早,距离现在已有五六十万年。侯外庐(19031987),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501958任西北大学校长。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
8、、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哲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他一生主要从事社会史、思想史的学术研究,并亲身执教,对教学管理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西北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对我校的教学、科研及学校的扩建与发展有重要贡献。侯外庐先生在长期的革命教育及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提倡实践精神与求实作风;提倡“韧的追求”;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和前进;倡导教学和科研的统一。 张岂之(1927),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部古籍管
9、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等。19851991任西北大学校长。现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50-60年代,张岂之先生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1-2卷,后来又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了宋明理学史,成为史学界著名的侯外庐学派的领军人物。80年代中期以来,他主编的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学说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以及陕西通史思想史卷、中国历史(六卷本)。自著有顾炎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春鸟集、中华人文精神。并主编华夏文化杂志。 几位仍在耕耘的
10、老前辈。 侯伯宇教授,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专于粒子物理和现代数学物理,从事群代数的表示、规范场拓扑行为、可积模型的对称产生算子与几何、规范场的上同调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这位在厨房中构思出来在理论物理界有着重要地位的“侯氏定理”的物理学家,在他领导下的现代物理研究所,培养了不下十位的洪堡学者。何炼成教授,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经济学家。长期进行经济学研究著述,是我国资本论、劳动价值论、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和西部经济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11、,陕西省经济中心副主任、省社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员。武汉大学等20所国内大学兼职教授,美、日、德4所大学客座教授。在首都北京形成了一个活跃的“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群体”,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被誉为“经济学家的摇篮”,他被誉为“经济学界的西北王”。 史启祯教授,国家首届教学名师。曾三次赴美国西北大学与美国科学院院士、原美国化学学会主席巴索洛教授合作、学习,主席称他是“实验艺术家”。 舒德干教授,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1996年以来,先后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1 篇重要学术论文,提出了早期后口动物演化与脊椎动物起源的新假说。将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12、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1999年,舒教授的研究成果被两院院士投票评为该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被科技部评为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我们的体会是: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树人。选择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热爱学生,就会有饱满的热情,热爱研究,就会乐此不疲,热爱教书,就会有更多的快乐。前辈做出了境界,作出了榜样。这样的教师素质,能不培养出好学生吗?2 刺激会让普通教师追求去做合格的高校教师歌德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焦裕禄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信。我们正是在前辈的足迹中找到
13、了刺激,找到了目标和方法。也许我们做不到老师那么好,但是,我们努力,也会向目标迈进的。普通教师能否做成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以我们教学小组(也是科研小组)为例,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承担着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同时努力争取科学研究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这对于争当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是必须的。2.1 积极争取教学研究项目,突出教学研究,探究教学方法表1为小组近些年参与的教学研究项目。表2为小组近些年参与发表的教学论文。表3为小组近些年参与出版的教材。表1 课程小组近些年参与的教学研究项目No.主持人项目内容项目来源完成情况1史启祯,高胜利等“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选题研究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
14、03-20042005已作为“面向21世纪教材”第二版出版2高胜利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多媒体教学研究西北大学2000-20022005年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高胜利,王尧宇普通化学课程改革西北大学2002-2004已完成并获得学校好评4高胜利,王尧宇陕西省和西北大学第一批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普通化学)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2002-20042003年已获得陕西省和西北大学的精品课程,并作为网上资源5高胜利,陈三平,谢钢等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教学指导西北大学专项资助20052005年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6高胜利,陈三平,谢钢“化学元素周期表”编写西北大学专项资助20062006年已由科学
15、出版社出版7史启祯,高胜利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7-2009系列教材第三版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8史启祯,高胜利等“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高教司教高函200723号正在顺利完成9高胜利等“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高教司教高函200720号正在顺利完成更新10高胜利,陈三平,谢钢等通识课程“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材编写西北大学2009-2011正在顺利完成11陈三平,谢钢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及习题库建设西北大学2009-2011正在顺利完成12胡荣祖, 高胜利等研究生教材“热分析动力学”第二版编写西北
16、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2008年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3杨旭武,陈三平等研究生教材“实验误差原理与数据处理” 编写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2009年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4高胜利,陈三平,谢钢等研究生教材“简明无机合成化学” 编写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正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表2 课程小组近些年参与发表的教学论文No.作者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及时间1高胜利,陈三平,谢钢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的制作和应用第五次全国应用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化工出版社,2005,p1352高胜利,陈三平,谢钢“普通化学”立体教材的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6,(10):643高胜利,王尧宇,张逢星开一个窗口
17、,窥视再版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高校化学教学成果.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4陈三平,谢钢,高胜利我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教学名师”高教发展研究,2005,(3):295陈三平,谢钢,刘萍等如何进行“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改革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6,36(增刊):1606谢钢, 陈三平,刘萍等小论文写作是提高理科学生素质的好方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增刊):1497谢钢,陈三平,高胜利新编“化学元素周期表”简介高教发展研究,2006, (3):348高胜利,陈三平, 谢钢等西北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的教学改革工程与成果中国大学教学,2008, (7):649高胜利
18、,陈三平, 谢钢等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创建与成效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2007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p139-14210高胜利陈三平, 谢钢等理科大学一年级“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3次浪潮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8: 7611高胜利, 陈三平氯化镧与L-丝氨酸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综合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p57-6112高胜利, 陈三平新型添加剂氨基酸锌的制备和性质.综合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p57-6113陈三平,谢钢,高胜利提倡大纲式教学方式,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
19、2007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p470-47314谢钢,陈三平,高胜利做好化学习题 奠定扎实基础宁夏大学学报,2007,28:10515陈三平,谢钢,高胜利 “化学元素周期表”说明简介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8: 8516陈三平,王尧宇,谢钢等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大学化学,2009,24(2):1417高胜利,陈三平, 谢钢等讲课比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国大学教学,2009, (5):4918陈三平,谢钢,高胜利本科高年级应开设“合成化学”课程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2009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正在印刷19高胜利,陈三平,
20、 谢钢等关于稀溶液依数性讲解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大学化学, 正在印刷20陈三平,谢钢,杨奇等努力把化学与社会发展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国大学教学, 2010,(5):2821陈三平,谢钢,杨奇等加强元素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高等理科教育,正在印刷22高胜利加强科研训练 努力提高素质高教发展研究,2007,3:68表3 课程小组近些年参与出版的教材No.编著者教材名出版社及时间1史启祯主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高胜利主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高胜利等制作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
21、54高胜利,陈三平, 谢钢编著化学元素周期表科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2007第二版;书后小表,20105胡荣祖,高胜利,赵凤起等主编“热分析动力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6杨旭武主编实验误差原理与数据处理科学出版社,20097高胜利,陈三平主编简明无机合成化学科学出版社,2010,正在印刷8陈栓虎,高胜利编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果品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陈栓虎,高胜利编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谷豆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陈栓虎,高胜利编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蔬菜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我们的体会是:教师首先要搞好教学,不但必须,而且必要。 纵
22、观历史,大多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高校学校中的教授,他们首先是教育家,才是科学家;能有建树的科学家哪个不是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技术弄得滚瓜烂熟?连同我们所做的每一篇科研论文,最终的解释和提升无一不是归结于教科书中的基本教义。 国家之富强,国民素质之提高,首先在于高等学校每年百万毕业生是否达到。讲好课是教师的头等大事,是自己体现价值、成就事业、亮丽人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之本。 搞好教学就得有一个平台,要像搞科学研究那样,积极争
23、取教学研究项目,突出教学研究,不断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耕耘和奉献就会有收获,我们在教学方面的努力,首先是锻炼了自己,使青年教师很快在教学岗位上站住了脚;同时也得到了肯定:以课程组工作为主要力量之一,获得了首批国家教学团队,主持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先后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也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2 积极争取科学研究项目,配养优秀研究生,为建设研究型大学而努力科学研究中,我们发扬光大我校有特色的相化学和热化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一直能追随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思路和方法,研究小组已形成团队精神,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经费,也成为了一个有
24、力的博、硕士生指导小组。表4为研究小组近些年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表5为研究小组近些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另外,还主持陕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多项科学基金。表4 研究小组近些年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No.主持人承担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编号及经费(万元)任务来源1王惠,高胜利高储量、低成本过渡金属铁氧化物储氢材料及其储氢新技术2008.1-2010.122007AA0521190.00国家科技部国家“863”计划2杨旭武葡萄无籽化早熟多效剂应用推广研究2005.1-2006.122005BA901A1480.00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高胜利固体推进剂及其新型组分的热分解特性与燃烧
25、特性的关联2003.4-2005.351455010105QT2011,12.00武器总装备部预研项目4陈三平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高压下能量释放规律与燃烧性能的关系2005.4-2007.351455010105QT3001,20.00武器总装备部预研项目表5 研究小组近些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主持人承担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编号及经费(万元)任务来源1高胜利高能钝感金属盐类含能燃烧催化剂及其催化燃烧性能研究2008.1- 2010.12207710893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高胜利含氮杂环金属盐类含能燃烧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2005.1-2007.122047104725.0
2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高胜利稀土硫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相关热过程研究2002.1-2004.12201710361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4高胜利锌盐与-氨基酸配合物的相化学、热化学研究1999.1-2001.122981023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陈三平双四唑类含能金属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及催化燃烧规律的研究2009.1- 2011.1220893100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6谢 钢三唑类功能配合物的抑菌量热学与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研究2011.1-2013.1221073142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7高胜利化学热力学及热分析战略研讨会2010.8.21-24210
27、41401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这些课题研究使我们在Dalton Transactions, European J. Inorg. Chem., Inorg.Chim. Acta, Polyhedron等国内外杂志发表专业论文4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20多篇;主持的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次,三等奖 6 次。通过在职硕士、博士、进博士后流动站、出外进修等方式,使研究组的5位青年教师1位博士后流动站出站,4位博士毕业,1位晋升为研究员,3位晋升为副教授(1位已为陕西省三五人才),成为研究组的中坚力量,为完成国家研究项目和研究生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体会是:教师一定要走
28、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提倡“让教学和科研两只翅膀都硬起来!” 我们认为忽视教学的教师不是一名好教师,不搞科研的教师,不会是一名优秀教师。援引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的话:对一个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就像两只翅膀,像鸟一样,一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如果没有较强的学术功底,就谈不上对教学的深层次认识,就不会发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就不会有教学内容的更新,就不会把课讲“活”。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 如何搞好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体会孙子兵法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我们普通教师虽不能成为大师,但做好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还是有机会的。3.1 如何搞好教学研
29、究 实实在在“把四当五做”。 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学,面对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毛主席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只要我们认真了,就能把教学搞好。 实例一:努力把“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5 我们把这一事当成一项工程抓。首先抓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解读精品课程“五个一”的含义和特点,精心组织、认真规划,一切要有特色、有个性,落脚在校级、省级、国家级各层次的建设上。史启祯教授亲任主编,历经十年磨砺,出了4个版本,带动出版了3个辅助教材,建立了一个网站。终于在2007年,立体化教材获得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课程获得国家级
30、精品课程,成果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该项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申泮文、郑兰荪的好评。 实例二:努力建设好通识课程“化学与社会发展”6通识教育无疑是促进大学本科教育完善和改革的催化剂。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所涉及的领域方面,应涵盖主要的学科领域,同时照顾到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已取得共识。我们在1998年就对文、史、公、管、法等院系开设了化学与社会通识课程,并专门组织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课两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和一名讲师参加的教学小组,两次在学校立项。12年的教学实践,积极围绕“科学地界定本课程的目标、目的”、“ 科学地设置本课程的内容框架”和“科学地改革教学方式”3个主题进行研究,
31、力求尽快将化学与社会发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例三:精心编写硕士生和本科高年级用“简明无机化学合成”教材我们在培养研究生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上,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学习了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些叙述内容,就一定有能力了吗?”研究使我们明白:学生缺乏一种综合训练,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一种浮想联翩的想象力,一种应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很强的动手能力。而现代化学的发展、内容的充实,绝不是单单专业基础课就能解决的。我们萌生了给他们开设小课时“合成化学”(包括无机合成、有机合成和化学生物学合成)的思想。在围绕开设合成化
32、学课程“是学科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目标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3个议题下,投稿第四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获得组织者肯定。在学校研究生处和教务处的支持下,在申泮文院士的亲切关怀下,目前我们已完成把科学研究思想贯穿于教学中的“简明无机化学合成”教材(科学出版社正在印刷出版)。合成化学提倡和宣扬的是一种科学文化。 如何撰写好的教学论文。就像情书是心灵的表白一样,教学论文的产生也是教学理念的流露。我们常想:一个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那不就成了废人一样?多思考、多钻研、多讨论、多交流,就会产生火花、想法、课题。也许“业精于勤”的道理就在这里。做法一:多了解国家宏观教育指导政策,
33、找出议题。例如积极参加全国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教学会议,我们抓主题、找议题、产生学术观点,就完成了表1中的大部分论文。做法二:对课程精益求精,产生了“加强元素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关于稀溶液依数性讲解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等论题。做法三:教学小组成员多研讨,多小结,就产生了“西北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的教学改革工程与成果”、“ 努力把化学与社会发展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讲课比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等论题。老子道德经63章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应牢记啊! 在教学研究中,初步体会到了费曼大学写作
34、文时的小诗内容7:“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常要知道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3.2 如何搞好科学研究普通高校教师即便再普通,也是要搞科学研究的。这不光是自身提高的必要,更是当今教育形式之要求。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要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特点。在文献查阅、综合、理解的基础上,选择的研究课题要清楚“三个解决”,即“应该研究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的特点是什么?”实例一:上世纪90
35、年代,研究和开发食品添加剂成风。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无机学科的特色是热力学研究方法,就从这里入手申请课题。选择第三代补锌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必需而非自生的10种-氨基酸和各种锌盐在水中的热力学相图,为新型补锌剂的制备寻找热力学依据,用热化学手段测定和计算其热力学常数。后来于1999年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锌盐与-氨基酸配合物的相化学、热化学研究”。实例二:20世纪初,研究材料热起来了。倍半硫化稀土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优异的光学性能、与生俱来的宽带高电阻半导体特性、色泽鲜艳、性能稳定且无毒性,被广泛的应用在远红外传输材料、激光、荧光、闪烁和光学磁性仪器制造、新型无机颜料、塑料、涂料、
36、玻璃制品和陶瓷材料制备中。但是它们的制备成为瓶颈。我们用软化学方法,通过热化学循环先制备含有稀土-硫键的前驱体,继而加热分解得到纳米级倍半硫化稀土。这中间有很多热力学问题,正是我们的特点。于2002年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稀土硫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相关热过程研究”。研究中,又启发我们对热分析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研究生教材“热分析动力学”8。 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追求研究小组要勇于接受挑战,营造研究平台。随着战略战术导弹武器及空间技术的发展,要把大自重的飞行器送到指定位置,迫切需要使用大推力的高能固体推进剂。提高推进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对推进剂燃烧性能进行调节(在低压区产
37、生燃烧平台和燃速的提高)。其核心和重点则是实现推进剂的催化燃烧。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我们试图从研究燃烧催化剂入手。结合结构化学、配位化学知识,解决燃烧催化剂研究中的“如何实现高能与钝感的统一?”、“如何解决推进剂组份的氧平衡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就可能从分子设计入手,关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合成出新型燃烧催化剂,组成新型推进剂配方。这样,接连申请到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要求不断进行创新。注意研究课题的不断创新,就是要注意在研究中产生“三个新”:new idea,new method,new result。在我们近几年的同类课题研究中,遵照了这个,就可不断取得新结果。焦
38、宝娟博士主要解决“高能与钝感的统一”,选择高氮配体双四唑类5,5-偶氮四唑离子(ATZ2-)和N,N-二四唑胺离子(BTA2-),或单配或引进共轭碱邻菲啰啉(o-phen)及2,2-联吡啶(2,2-bpy)合成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燃烧催化性质9。杨奇博士则同时考虑“高能与钝感的统一”和“推进剂组份的氧平衡问题”10。硕士王伟涛则侧重于该类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联11。 李白将进酒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的体会是:普通高校教师既不要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广大普通高校教师通过努力,依然可以做好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虽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只要平心静气地去认真学习和工作,还
39、是有机会的! 参考文献1 计金标. 为“教学名师”喝彩J. 中国大学教育, 2003, 10: 242 张效文.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J. 中国大学教育, 2003, 9: 83 潘懋元. 基础课程教学也能出名师J. 中国大学教育, 2003, 9: 94 徐子健, 王乘. 教学名师工程: 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 1: 245 陈三平,谢钢,刘萍等. 如何进行“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改革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6,36(增刊):1606 陈三平,谢钢,杨奇等. 努力把化学与社会发展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中国大学教学, 2010,(5)
40、:287 约翰格里宾,玛丽格里宾.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江向东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9):618 胡荣祖,高胜利,赵凤起等主编. 热分析动力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089 Baojuan Jiao, Sanping Chen, Fengqi Zhao, et al. A new high-nitrogen compound Mn(ATZ)(H2O)42H2O: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7, 142, 550-554.10 Yang, Qi, Chen, San
41、ping, Gao, Shengli. An unexpected 3D (6,8)-connec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u-5(trz)(2)(mal)(2)(fma)(H2O)(4)center dot 2H(2)O(n):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thermodecomposition for ammonium perchlorate.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9,12(12): 1224-1226 11 Weitao Wang, Sanping Chen, Shengli Gao,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 of Lead(II) N,N-bis-(1(2)H-tetrazol-5-yl)-amine Compounds and Effects 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mmonium Perchlorate, Eur. J. Inorg. Chem. 2009, 347534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