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83016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 1. 概述 XXX剂是我公司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称号的一种液体制剂。该产品的特点是药效明确,药性稳定、安全、卫生、外观澄清。因此在该产品的整体工艺设计上采用了非最终灭菌方式,并用棕色半透明塑料容器盛装。 我们拟采用的工艺方案如下: 原药液 → 粗配液 → 精配液 → 除菌过滤 → 无菌灌装 → 成品。 为此,我们验证小组对所用的除菌过滤系统进行了验证,以确保按本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稳定、安全卫生,且外观澄清度也符合规定。 1.1验证对象 液体制剂车间配制岗位所用的除菌过滤系统, 1.2验证方法 我们采取前验证方法进行验证。 1.3验证目的 除菌过滤系统在我们整个工艺流程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通过它来达到药液中除菌的目的。这套系统本身的合理性对产品质量保证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对该系统作前验证,来建立有科学依据,且有可靠质量保证的过滤除菌系统,以维持全套工艺流程的稳定性。 2. 验证小组结构 2.1参与部门 生产部、质量保证部 2.2 参与人员 职 责 人 员 职 务 负责过滤系统的操作 生产部、工人 负责对过滤系统微生物采样及培养 质量保证部、质检工程师 负责对过滤系统滤出溶液的成份分析 质量保证部、质检工程师 负责整个验证方案实施、协调 生产部、工艺工程师 负责检查、确认验证结果 质量保证部、主管工程师 3. 验证需用的硬件、软件 3.1硬件 3.1.1过滤系统组件及设备 过滤系统组件及设备的构成如下: 序号 名称 功用 数量 1 0.45μ聚丙烯筒式滤芯 作为预过滤,截留大的沉淀 1支 2 0.22μ聚醚砜筒式滤芯 除菌过滤 1支 3 圆筒式滤筒+底座(带压力表) 滤芯支持物 2支 4 不锈钢自吸泵 输送药液 1台 5 不锈钢连接管路、辅助零件 输送药液 若干 3.1.2计量仪器一览表 计 量 仪 器 型 号 数 量 上次校正时间 转子流量表 2个 秒表 2个 电子天平 FA1104 1台 比重计 3支 压力表 P0.6 4只 温度计 D100 2支 液相色谱仪 LC-10AT 1台 分光光度计 751GW 1台 3.2工艺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验 证 内 容 可 接 受 标 准 1.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菌量 107个/㎝2过滤面积 2. 无菌过滤后液体带菌量 ≤10个/ml 3. 活性成份含量变化情况 过滤后有效成份≥97%过滤前有效成份 4. 澄明度 无异物 5. 卫生安全性指标 见过滤器厂方所附资料 6. 滤芯起泡点压力(临界压力) ≥0.31Mpa 4. 验证过程 对本过滤系统工作的验证,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a.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 b.对有效成分的截留验证。 c.滤膜完整性验证起泡点试验。 d.可溶出成分的卫生安全性验证。 4.1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 4.1.1验证目的 用过滤含有定量指示细菌的培养基,模拟实际过滤工艺的方法来确认除菌过滤器的过滤能力。 4.1.2指示菌 a. 缺陷假单孢菌ATCC19146(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该菌平均直径0.3μm。它不能穿透孔径为0.22μm的滤膜。 指示菌量=过滤器膜面积(㎝2)×107个/㎝2 我们所用0.22μ聚醚砜滤芯的有效过滤面积为0.7㎡ 故所需指示菌量为: 7000(㎝2)×107=7×1010个 b. 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缺陷假单孢菌规格为1010个/菌片,所以我们投入的指示菌量为七片菌片。 4.1.3试验压力及流量 a.0.2MPa b.2L/min 4.1.4试验装置示意图 4.1.5试验用培养基 胰蛋白大豆肉汤培养基——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4.1.6试验环境:10000级HAVC系统环境 4.1.7试验步骤 a. 将过滤系统灭菌; b. 用空白培养基浸润过滤器,之后进行过滤器的完好性试验; c. 将此溶液用一阴性对照用无菌过滤器过滤,培养并检查无菌; d. 将事先标定浓度的微生物悬浮液装入适当容器,并对待试验的过滤器。进行挑战试验,操作同上; e .进行过滤器完好性检查,确认试验过程中滤膜没有损坏; f. 培养观察结果; g. 结果评价。 如阴性对照过滤器获得阳性结果,则试验无效; 如挑战试验的滤液中长菌,则过滤系统不合格。 4.1.8试验记录及表格 实验 次数 日期 所用微 生物菌种 微生物挑战性菌量 所用滤芯 过滤后液体 带菌量(个/ml) 阳性对照生长情况 规格 类型 1 2 3 4 5 4.2滤膜完整性验证 4.2.1验证目的 用于确定使用的过滤系统滤膜孔径与验证规定使用的孔径相符,完整性达到要求。 4.2.2试验方法 4.2.1.1滤芯的“预湿润” 为增加流通量,过滤芯子要用表成张力较低的液体“预湿润”。尽管湿润可能过增大压力强制进行,但为了安全,不使滤膜破损及保证充分湿润,滤芯还是应该预先浸湿。 4.2.2.2试验装置示意图 4.2.2.3起泡点试验步骤 a.装上滤筒后关闭阀1; b.旋转取下压力表,将纯水慢慢倒入过滤器; c.当液体溢出时,将压力表装好,保证密封; d.开启压缩空气或氮气,开启阀1,阀2; e.缓慢加压到0.31kg/㎝2,控制30s,观察滤器的气泡处。例如,筒体连结处及O型密封圈安装不严密或者滤膜没有被完全弄湿,则将有连续气泡出现,这时应检查所有所有连接处或调换O型圈或重新弄湿滤芯; f.若无气泡产生,则连续加压,直到在烧杯中观察有连续或稳定气泡来出现,此时所显示的压力即为最小起泡点压力。 4.2.2.4压力保持实验 将微孔滤膜过滤器用纯水充分浸湿后,逐步加大气体的压力至发泡点临界压力的80%,将系统密闭,在10分钟内观察并记录压力的下降情况/。继续升压,直至在过滤器下侧浸入水中的管中有稳定的气流发生。记录气泡第一次出现时压力的读数。 4.2.3压力保持试验及起泡点试验均以溶液表面的毛细管现象为基础。在压力保持试验中,一旦过滤系统进入正常测试状态,过滤膜充分湿润,加压并将系统封闭后,当系统施加一定的压力时,气体会从高压一侧缶低压一侧扩散,造成高压力的下降,这一现象与不同压力下气体在液体的溶解度不同有关。因此在压力保持试验中,规定了压力下降的范围,气体扩散问题将在下节作进一步的讨论。如在规定时间内压力下降值超过标准,则说明滤膜孔径超标或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或系统出现其它漏点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在压力保持试验结束后,继续升直至在过滤器下侧浸入水中的管道中有稳定的气流发生,以确认临界压力值。此外,还应用产品进行试验以确定待过滤产品的起泡点,不应把厂方的参考数据作为唯一的判别标准。 4.2.4试验记录及表格 实验次数 所用滤芯 起泡点压力值(Mpa) 压力保持时间 压力下降值 规格 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4.3对有效成份的截留验证 4.3.1实验对象 以药物中的XX甙为验证对象,考察其在过滤前后成份含量的变化。 4.3.2可接受标准 见上面“工艺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表” 4.3.3实验方法 见质量部XX成品检验方法。 4.3.4实验表格及记录 实验次数 实验日期 实验批量 过滤前有效成份含量 过滤后有效成份含量 1 2 3 4 5 4.4.可溶出成分的卫生安全性验证 4.4.1实验目的 验证药液经过滤系统后,过滤系统是否会对药液的卫生安全性产生影响。用该验证来保证经该过滤系统过滤药液,是安全可靠的。 4.4.2实验方法及结果 见过滤系统厂家所提供的,符合GMP规范要求的验证文件。 4.5对过滤液体澄明度的影响 4.5.1过滤系统虽然对药液有效成份及微生物的影响各不相同,但过滤系统对液体澄明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故本验证还包括了对过滤液体澄明度的检查。关于澄明度的指标见上面“工艺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表”。 4.5.2过滤液体澄明度检查结果 实验次数 实验日期 结果 1 2 3 4 5 5. 结果分析及评价 5.1结果分析 5.2评价 从实验结果来看,本过滤系统符合预定要求。 6. 最终批准 验证领导小组已审阅上述所有结果及评价分析意见,准予合格并交付生产部投入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