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第六单元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发生在北平B标志着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制定了共同纲领D发生在1954年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是()A三民主义B共产党宣言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这表明()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民主人士对共同纲领表示认同共同纲领确立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建国的大政方针
2、ABCD4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5“这部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6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在()A1954
3、年B1956年C1959年D1964年7下图是某位教师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给学生画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代表选民意向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能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既体现了普遍的宪政价值,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部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体现了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表达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ABCD92010年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文章指出:“要把加快民族地
4、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这体现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民族平等原则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D共同繁荣原则101958年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给了我们民族合作的条件,革命运动的发展也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这一论述()A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权C旨在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D表明我国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11下列对图中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A政府高度重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B改革开放在内蒙古自治区成效明显C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自治区D我国坚
5、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电视连续剧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一边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地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体现了真正的人权B对阶级敌人进行了清算C有助于培养少年们的公
6、民意识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14对下面漫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是()A该画丑化了反动人物,体现了社会正义B该画反映了“文革”期间对刘少奇的口诛笔伐C该画展现了全国人民坚决同阶级敌人英勇斗争的气魄D“文革”严重地歪曲了史实,扭曲了人性15以下属于“文革”结束后法律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果的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ABCD16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7、,这表明()A我国已经做到“有法可依”B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1954年宪法的颁布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18下面这幅漫画讽刺了个别官员违背了中国当下的哪项民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2014年4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的纪念日。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
8、是因为它()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C宣布放弃使用武力统一台湾D实现了国共第三次合作20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其中第四条说:“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人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央人民政府放弃了使用武力统一台湾B实际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理念C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D“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21撒切尔夫人曾回忆:“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理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
9、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撒切尔夫人这样认为是因为()A“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的持续繁荣B“一国两制”允许香港不改变其资本主义制度C“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有效途径D“一国两制”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科学构想222012年7月1日,我国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活动。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B香港特别行政区能独立行使主权C它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D它为澳门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3“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这是在描写()A香港回归B
10、帝国主义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C澳门回归D中国终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4,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了直接“三通”。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三通”的实现使祖国统一的障碍消除B这将极大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C表明台湾当局已接受“一国两制”方针D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25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因此,“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三个地区实施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下列关于其共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归后都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长期不变B都不能单独享有国家主权C都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我国要对三地恢复行使主
11、权26.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 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 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来.源:全高*考*网】27.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 B. C. D.28.“好花终须绿叶扶”、
12、“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 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29、“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 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 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 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载入宪 法 C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
13、”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 改革的重点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30、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性质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 建设成就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
14、(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24分,第32小题16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把普选由个别地方逐渐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就人民政协的性质问题再次指出:“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成为二元了,这样就重复了,分
15、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材料三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五年共提出提案134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992篇,提交大会发言310篇,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贾庆林201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告材料四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
16、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摘编自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主要职能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8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1)材料一是小明在第16届亚运会上看到的两支代表队的旗帜的图片,请分别说出这两面旗帜所代表地区的名字以及它们回归祖国的时间。(8分)(2)请说明造成材料二中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