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与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80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与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字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与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字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与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河长制逐渐成为建设幸福河湖、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河长履职不到位、协同治理机制不力、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河长制实施效果欠佳。基于对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河长制管理机制创新中的协同作用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可以与河长制在专业知识、快速响应、协同合作、公众参与和多元联动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为河长制现存问题提供解决路径;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充分的研发经费投入、平衡的人机关系、开放式的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等

2、,建成与河长制工作更适配的数字孪生系统,全面赋能河长制发展。关键词:河长制;数字孪生;水利业务;人机关系中图分类号:TV213.9摇 摇 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摇 摇 文章编号:10039511(2023)04007507摇 摇 河长制作为一项“自上而下冶的水环境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在各地全面推行已 6 年有余,并逐渐成为建设幸福河湖、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20 年 12 月 15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河湖长制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提升队伍能力,强化工作绩效,加快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有名冶“有实冶“有能冶,河长制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不断推进落实,河长制在统筹协

3、调各治水单位、完善水治理体系、推进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使得改革效果不如预期,“有实冶向“有能冶的跨越受到阻碍。目前,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划分为河长、主管部门、公众三方面。从河长的角度来看,存在部分河长履职不到位的现象。部分由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担任的河长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对辖区内的水系的了解,且习惯于担任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将任务下放给基层河长,导致了对本职工作的疏忽。而部分基层河长又倾向于将治水职责推诿给水利部门,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了虚假巡河、应付式巡河、谎报少报等现象1鄄3。李汉卿4以上海市为例,基于行政发包制研究

4、了河长制中的上下级河长沟通间“阳奉阴违冶式的政策冷漠。从主管部门角度来看,河长制面临水利业务协同治理难题5鄄7。由于河长制和传统治水体系的双重领导,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权责边界不清的问题。在规避风险的理性驱使下,一些部门会倾向于关注职能范围内的事务而规避边界模糊的跨部门事务8鄄10,造成各自为营、各司其职的现象。高家军11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了河长制政策执行机构、人员面临的制度困境和行动困境。从公众的视角来看,河长制缺乏相对透明的考核机制和社会公众意见的介入。目前河长制的考核机制没能很好地解决“怎么考、谁来考、如何追究责任冶3 个问题,导致河长的工作考核仍局限于体制内的“自查自考冶12,考

5、核结果缺乏一定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同时,较为封闭的考核制度导致公众对河长工作缺乏了解和监督渠道,公众参与程度也多取决于河长办与有关部门的“自由裁量冶13,在部分地区甚57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至存在权力抑制权力、政治警惕社会、打击污染举报者等极端现象14鄄15。王书明等16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认为河长制中公众参与度低和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乏会形成恶性循环。王园妮等17以湘潭市“河长助手冶中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为例探讨河长制中公众参与的可能与可为。总的来说,学界针对河长制现存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较少有学者对

6、河长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并提出较完善的解决方案。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5G 传输、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爆发式增长为推动水利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在河长制框架下,河湖管护工作对“人冶的依赖度较高。而现有的信息技术无法提升河长的个人工作能力、加强水环境保护的意识等。因此,需要通过融合信息技术与水利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河长工作的精确化、高效化。数字孪生水利技术的出现可以为河长制发展赋能。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数字建模与仿真应用的技术,能够通过大量数据及多种模型对物理实体进行模拟仿真,实现对物理实体的映射预测、验证优化、运行决策。作为一种较为普适的理论技术体系,数

7、字孪生技术在航空航天、产品设计、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均有所涉及18。在水利方面,数字孪生技术能够结合不同的水利专业模型、智能分析模型、仿真可视化模型等,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模拟。国家“十四五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大江大河大湖数字孪生、智慧化模拟和智能业务应用建设。部分学者在数字孪生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应用、模型技术难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鄄20。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已逐步尝试将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于防洪减灾等方面21鄄23,构建支撑水利业务“四预冶功能的数字孪生全流域模拟仿真平台,达到流域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调配等流域治理各项业务的全面覆盖应用,实现“预报精准化、预警超前

8、化、预演数字化、预案科学化冶,确保水利决策迅速、精准、有效。针对部分河长专业度不足的问题,高度仿真的虚拟体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河长理解,并利用智慧决策为河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在协同治理难题方面,数字孪生技术能统筹规划、协调多方,促进跨部门跨业务的协作;在公众参与方面,数字孪生能够拓宽公众参与河湖治理的重要渠道,搭建多元联动平台。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与河长制的协同作用、数字孪生技术运用到河长制的现实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全面赋能河长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1摇 数字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目前,河长制下的众多问题都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北京

9、、广州、安徽等地数据赋能河长制、信息化助力河长制工作、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实践和苏州工业园区“数字河长冶智慧治水、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打造数字孪生流域“四川样板冶等尝试都为河长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方案24鄄29。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孪生水利技术赋能河长制的实现路径: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的互动性、智能性等特征,进一步深化落实河长制。1.1摇 弥补河长专业不足,辅助解决问题在河长制中,河长通常并不是由专员担任,而是由地区内的各级党政负责人兼职,“非专员冶易产生“不专业冶。部分河长缺乏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水环境治理的相关业务也较为陌生,同时缺少对河流湖泊以及水系分布系统的全面

10、了解,即使能够短时间内对部门和区域进行统筹,也不利于河湖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而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库等技术手段的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算法和深度学习训练对河湖水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决策,并实时将仿真模拟结果反馈给河长,易于河长理解并辅助河长进行决策,实现对河湖水环境的事件响应即时与决策优化。在河长治理工作中,数字孪生水利技术能够为河长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河长的专业不足、考虑不周等问题,辅助河长综合决策。1.2摇 远程了解河湖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兼职河长的地区内的各级党政负责人多是“自上而下冶统筹协调区域流域河湖水环境治理,存在层级过多、上下级层级距离过长等

11、问题,会影响决策与处理速度。当面对河湖生态环境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风险时,河长无法做到即时、快速地响应和处置。而数字孪生技术作为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的重要形式,能够借助自然环境、工程图纸、历史数据等信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对地形、河湖、水库、管道、泵站、闸口等水利要素进行全方位建模,构建一个高度仿真物理世界的虚拟体。该虚拟体可以实时接收物理世界中的信息并更新自己的状态,从而帮助河长远程且及时地了解自己治理的河湖所处的情况及发生的问题。此外,数字孪生系统能直接接收数据、作出判断并发送到河长的接收端,在技术层面跳过了人工判断并层层上报的流程,避免信息流转链条过长和谎报漏报等问题。遇到突发洪水等特殊情况,

12、河67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长也能够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即时做出响应,减少伤亡损失。1.3摇 统筹规划部门合作,避免权责不清河长制旨在整合多方力量解决河湖治理问题。然而,各部门分而治之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根深蒂固,河长只能依靠权力约束各部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九龙治水冶现象,河湖有效治理得不到进一步落实。部门间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仍存在权力交织、多元博弈、协同困难等问题,多方协同流于形式30。数字孪生技术能整合各部门资源并完成多目标任务的指派。数字孪生系统需要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能够收集、存储来自各个部门的众多

13、数据,使各部门的工作得到更好的融合和衔接。此外,数字孪生技术工作可以通过客观的算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构建支撑多部门合作的方案,避免各部门间主观层面上的责任不清。在治理河湖的过程中,数字孪生技术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分配不同部门的资源份额,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因此,数字孪生技术有助于河长进行多方面目标的决策,落实河长对不同部门的统筹规划,减少制度模糊导致的权责不清问题,使河湖治理流程更加高效。1.4摇 创建全民公开平台,实现多元联动公众参与对河长制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河长制作为一种“自上而下冶的河流治理模式,往往强调政府力量在河湖治理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社会公众的意见,致

14、使河长制推行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31。具体表现为:淤信息不对称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大众缺乏对河湖现状、河长执行情况的了解,出现“信息闭塞冶的情况。于目前河长的考核制度主要是体制内部由上而下的“自考冶16,公众参与河长制绩效考核、监督举报、及时反馈的平台建设不完善,易致公众话语权缺失。盂尽管部分地方政府开启了公众协同治水的通道,但更多是一种“民意符号冶,公众参与程度有限。总之,“河长制冶依然是一个相对封闭、单向、统一的传统环境治理系统,存在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狭窄、参与治理空间有限、治理效能不足等诸多问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政府可以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河湖治理的重要渠道,营造“政府主导,公众

15、参与冶的制度环境。一方面,政府可以将数字孪生技术与 APP、公众号或小程序等结合32,建立公众参与平台,利用高度仿真物理世界的虚拟体进行信息的可视化,使复杂的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公众实时观测河湖情况、监管河长的工作情况,提高公众参与度;在公众知情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完善河长制监督考核制度,避免出现河长“自考冶现象。政府可以利用公众平台向大众定期推送河长周报,设置线上事务处理版块,在河长履职评分中加入公众意见部分,并通过数字孪生的智能算法综合评估河长工作表现,视情况启动问责机制,做到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体发挥科普功能。数字孪生技术的可视化等功能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可

16、对水资源介绍、水环境保护、水域岸线管控等知识条例进行衍生创作,使其深入人心。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唤醒公众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深化大众对水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的理解,使其自觉主动地维护河湖环境。同时,平台可以接入专家的联系方式,让专家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区域水环境情况并给出建议。2摇 河长制下数字孪生水利技术普及的问题和挑战摇 摇 当前,构建数字孪生水利系统也存在多方面的困境,尤其是在高度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数据库集成度低、模型适用面窄、人机关系处理等诸多问题等都会阻碍数字孪生系统的有效运行33鄄35,新兴的数字孪生技术与河长制的结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2.

17、1摇 系统建立:现有数据无法满足数字孪生数据库要求摇 摇 a.数据质量存疑,收集难。数字孪生系统的数据库对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地区在传感器、检测设备等水利设备上的分布仍存在空白,物理感知采集不全面导致数据缺失。例如长江流域河道外取水工程(设施)有134238个,涉及的取水项目有 91 290 个,但目前流域水资源监控平台的取水用户只有 5375 个21。其次,水利信息化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往往夹杂随机误差和噪音,影响数字孪生系统决策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此同时,上级政府部门习惯于将事务、责任等下放,而基层工作人员又常常面临自身任务繁重、权力有限等问题,上报的数据难免出现

18、谎报少报、避重就轻等情况,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b.数字孪生系统的信息共享难。在河湖治理过程中,全域范围内各部门需提供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以便在数字孪生系统中实现数字的回溯与编辑。但是,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河湖治理过程中彼此信息不通,部分例如手绘设计方案、河道规划、河岸线图等基础数据尚未归拢到统一的信77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息化平台上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信息的完全融合共享,阻碍数字孪生数据库的建设。此外,数字孪生平台涉及多维度、多领域的河湖数据,而数据采集的尺度范围、计量单位涉及时间、物理、几何等

19、参数类型,缺乏统一计量标准。并且各个水利部门之间多采用独立开发的系统,数据存储格式和计量方法存在差异,割裂严重,不成体系,无法构建数据间的内在关系,难以形成综合性的统一数据库。2.2摇 系统使用: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面窄a.纵向适用度窄,系统后续难以更新维护。随着环境改变、人类活动,原始数据中地形地貌、建筑设施、经济社会等基础数据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做到及时更新,虚拟、物理世界的同步交互和后续模型的运行计算都可能会出现偏差。此外,持续运行更新下的数据会增加数字孪生数据库内在关联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需要定期检查修补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这需要有庞大的研究费用投入,但各部门在水环境治理的规划上各自

20、为政,相互之间体制融合较难的现状导致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参与都缺乏相关的制度设计,部门之间协调较为困难,长期有效的投融资管理机制难以建立36。b.横向适用度窄,造成系统存在因地制宜问题。一方面,数字孪生系统的建立需要庞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因此需要以较大的物理流域作为数据来源的基础,从而满足数据全面性和可获得性的要求。然而同一流域下的水系网络环境复杂,不同的河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全流域单位下的数字孪生系统对在同一流域下的不同河湖间的适用性有待考究。另一方面,在模拟推演过程中,数字孪生系统的数据分析主要依靠历史经验、其他地区的数据、人为设定的模型,难以解决细分领域下不同河湖间的特

21、殊性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问题,未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变通。c.仿真适用度窄,系统模型运行受阻。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在虚拟体上进行模拟推演,并反馈给物理实体,减少人工判断的时间和人为操作的错误,使治理流程简洁化、精准化。但在现实技术层面上,模型建构中现实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往往超出了数理模型所能覆盖的范围,无法在方程与模型中准确反映,导致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出现偏差甚至决策错误。2.3摇 系统管理:系统与河长、群众的关系难处理a.系统智能化与人工决策权的平衡关系不够稳定。数字孪生技术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数据的理性分析,本质上只是人工智能,而非真正的人类,无法完全理解社会问题并进行全面模拟,无法妥

22、善处理涉及创新、情感等元素的问题。当数字孪生系统给出的结果用于辅助决策时,河长对系统决策的正确性和是否应该将算法作为决策依据缺乏合适的判断方式。河长因过度依赖系统算法而造成的问题处理不当等结果也易使事后的决策问责变得模糊37。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导致数字孪生系统开放设置的权限范围大小仍是难题。如何发挥数字孪生系统的智能决策作用、平衡好数字孪生系统的权限范围与治理流程的简化程度、做到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和人工决策自主权并重仍有待探索。b.数字孪生系统与群众的双向互动不够充分。尽管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持续接收物理世界变化的数据,将数据具象化后映射到虚拟体上,并实时向群众更新,但这仍然只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单向

23、反馈。无论规划得如何亲民便捷,设计出了多少便于公众了解、监督水环境的渠道,数字孪生系统依旧是服务于河长制中自上而下的官员派遣治理模式,本质上只是使河长制的管理流程变得更加精简高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建设数字孪生公共平台只完成了对过去传统公开、监督、举报等手段在媒介形式上的转化,并不能完全实现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公众在河湖治理上的参与感只是从过去的视觉、嗅觉等表面感官认知发展到对水污染指数、水生态质量等专业参数有所了解,但仍然停留在被动接收信息的阶段,缺少主动提出建议、参与河湖治理、发挥公众价值的通道,并不能完全实现中央自上而下的官员管理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双向联系。3摇数

24、字孪生水利技术优化河长制实施的对策建议摇 摇 虽然水利工程在信息化、智慧化方面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探索,但由于其具有大范围、长距离、环境复杂、传感器类型多而复杂等特点,数字孪生水利成为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新形态38。在具体实践中,研究人员针对三峡大坝数字孪生工程的设计、开发、优化全过程提出了组织协调、沟通协商、资金来源等多方位的保障措施39。结合前文提出的问题,数字孪生水利技术的优化须得到从系统内部到外部环境全方位的支撑,以贯彻河长制的推行。3.1摇 系统内部:完善数据管理体系,优化数据处理目前水利系统下的相关数据获取、统一及整合力度不够,无法满足数字孪生数据库

25、的要求。因此,政府首先需积极完善数字孪生信息平台建设,丰富87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现有信息底板。在现有河湖数据的基础上,升级扩展手绘河道规划、河岸线图等信息,确保河湖数据要素齐全。完善流域各网点数据信息联网,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全流域信息融合共享。其次,政府应对共享的河湖数据进行规范性和准确性复核,统一坐标、度量单位等,确保数据度量标准一致,构建流域一体化水利感知网。最后,政府亟须进行纵向及横向双重数据整合。纵向上结合省、市、县间的水利业务各项数据,完善各地区的物理感知及数据收集设备,提高数据精度。横向上结合水利

26、系统、自然环境等各相关单位间的数据,为数据库建设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同时加快速度建设数据管理体系:设计合理的交互边界和数据接口,统一数据管理格式;对上传的异常数据进行自动筛选、剔除,并提供人机交互的数据修正功能;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构建不同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具体措施上,各地政府可以参考 2018 年成立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制度模式和 2021 年通过的上海市数据条例,构建全地区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制定数据资源归类、共享、开放、应用、风险安全等技术标准及管理制度,由中心指导各级单位的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监督、大数据挖掘分析等工作,实现不同层级、部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

27、提下,最大程度促进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赋能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3.2摇 项目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a.各级水利部门需将数字孪生技术作为重点项目进行落实,拓宽数字孪生系统的适用范围。各部门向上级领导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科研力度,并联合当地政府推进数字孪生系统的建立,在政府财政中增加研发投入的资金预算,为数字孪生水利系统全域数据电子化和系统可持续更新维护等提供资金支持。b.水利部门需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为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水利部门需要丰富人才类型,打破传统“强专业、强水利冶人才观念,拓展人才的专业覆盖面,引进更多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

28、型人才,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人才熟悉制度建设、治理环境、落实工作,为数字孪生系统的因地制宜问题解决、模型建立、后续完善发展提供保障。3.3摇 外在关系:平衡人机关系,促进技术改良在数字孪生时代,技术智能化增强,人类能动性减弱,人类与数字孪生技术之间将不再是简单的使用者与工具间的利用关系,而是复杂的协作共生关系。如何处理好数字孪生技术使用过程中人与系统的关系,界定好河长的职责范围与孪生水利的权限边界成了新的问题。淤在数字孪生技术中,系统的开放可见度至关重要。虚拟体决策的过程必须每一步是可知的,指令是清晰可操作的,事后是可溯源的。从而确保决策者能够了

29、解决策的过程与原因,实时监测到虚拟体的动态决策变化,减少系统存在的固有偏差、安全风险和决策失灵等,做到事前规避、事后改善。于数字孪生技术只是辅助手段,系统决策应该与河长决策协作互补。当涉及情感、创新等人类与数字孪生技术的中间模糊地带的问题时,河长应处于主导位置,自主决定方案,确保人工自主性不被系统干扰,并在实操过程中对系统的模拟决策进行判断,确保决策的现实可解释性,达到以人为核心的决策目标。而数字孪生技术拥有的云计算、大数据等能力,可以完成数据处理、逻辑推理、迭代更新等任务,减轻河长负担,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盂面对新兴的数字孪生技术,政府应该抛弃技术创新与风险之间此消彼长、零和博弈的想法,

30、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形成技术创新与风险规避并重的观念,由事后问责转为事前规避,不断促进数字孪生技术的改良优化,使其做出更智能的决策。3.4摇 外界合作:打造开放式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加快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破封闭单向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拓宽公众与政府的交流渠道,赋予公众更加多元化的参与表达和沟通渠道,实现数字化模型的共享与共建。在 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大众平台上线的数字孪生服务平台,不仅要为公众对河湖、水利设施的了解提供渠道和对河长的事后监督提供帮助,还需要嵌入实时反馈、民意征询等公众反馈意见想法的事前治理通道,使得

31、公众能对河长进行满意度评价并对河湖治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实现河长与公众的互动40鄄41。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能够将收集到的信息直接反馈到各级河长端,由河长直接采取行动推动公众社会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平台能将社会问题、公众意愿诉求等通过模型计算、数字量化等转为机器语言输入数字孪生系统的终端,在数据库中实现公众意见与理性信息的融合,在河湖治理的过程中考虑公众的需求,实现河长行为被看见、公众心声被听到的双向互动,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协同交流机制,加深纵向交流合作与需求对接,打造注重民意、公开透明、多元互动的新治理模式。地方政府应当持续深化和完善公众参与河湖治理机制,精简优化公众参

32、与流程,降低协调沟通成本,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公众参与的全民97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治水新格局。4摇 结摇 论虽然河长制在中国已实施多年,但在实际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孪生技术的交互性和智能化特点可以为河长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帮助。本研究从河长制中的不同参与者的角度讨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河长制中的作用。从河长的角度来看,数字孪生技术可以为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辅助决策;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避免信息流链过长和误报等问题,简化治理流程,帮助河长及时了解自己管理的河湖情况,及时反应。

33、从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协助河长进行多目标决策,减少系统模糊带来的权责不清的问题。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来看,政府可以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河湖治理的重要渠道,创建全民公开平台,实现多元联动。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系统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将阻碍数字孪生系统的推进。在建立系统时,现有数据质量低、共享难,无法满足数字孪生数据库要求;在使用系统时,还需解决系统更新维护、因地制宜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等问题;在系统管理中,系统的智能化与人工决策权的平衡关系不够稳定,与公众的双向互动不够充分。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些优化数字孪生水利系统的政策建议:在内部系统建设前期,政府应建立

34、一个完善的数据资源系统;水利部门要加大对数字孪生技术的科研力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数字孪生即使提供内部支持;在与外界的关系协调上,政府应明确河长的责任和数字孪生系统的权责边界,并考虑公众的需求,打造开放的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平台。参考文献:1 颜海娜,曾栋.治水“最后一公里冶何以难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83鄄97.2 颜海娜,曾栋.河长制水环境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反思: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2):7鄄17.3 沈坤荣,金刚.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基于“河长制冶演进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8(5):92鄄115.4 李汉卿.行

35、政发包制下河长制的解构及组织困境: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114鄄120.5 任敏.“河长制冶:一个中国政府流域治理跨部门协同的样本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3):25鄄31.6 徐娟,马佳骏,邵帅,等.“河长制冶能实现地方政府跨域间的协同治理吗:基于“碎片化治理冶的视角J.南方经济,2022(4):50鄄74.7 许光建,卢允子.论“五水共治冶的治理经验与未来: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J.行政管理改革,2019(2):33鄄40.8 史玉成.流域水环境治理“河长制冶模式的规范建构:基于法律和政治系统的双重视角J.现代法学,2018,40(6):95鄄109.9

36、 周建国,熊烨.“河长制冶:持续创新何以可能:基于政策文本和改革实践的双维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4):38鄄47.10 曹新富,周建国.我国基层政府河长制执行偏差: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及其矫正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3):33鄄40.11 高家军.“河长制冶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视角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7(3):39鄄48.12 郭兆晖,钱雄峻,张弓.河长制在河流治污实践中存在的难题分析J.行政管理改革,2020(8):50鄄55.13 杨明一,秦海波,乔海娟,等.如何完善河长制:基于与流域综合管理比较的视角J.中国环境

37、管理,2022,14(1):78鄄84.14 詹云燕.河长制的得失、争议与完善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4):93鄄98.15 马鹏超,朱玉春.河长制视域下技术嵌入对公众治水参与的影响:基于 5 省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6):165鄄174.16 王书明,蔡萌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河长制冶评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8鄄13.17 王园妮,曹海林.“河长制冶推行中的公众参与: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以湘潭市“河长助手冶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9(5):129鄄136.18 陶飞,刘蔚然,刘检华,等.数字孪生及其应用探索J

38、.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24(1):1鄄18.19 蒋亚东,石焱文.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2019,35(11):5鄄9.20 周超,唐海华,李琪,等.水利业务数字孪生建模平台技术与应用J.人民长江,2022,53(2):203鄄208.21 黄艳.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关键技术与试点初探J.中国防汛抗旱,2022,32(2):16鄄26.22 夏润亮,李涛,余伟,等.流域数字孪生理论及其在黄河防汛中的实践J.中国水利,2021(20):11鄄13.23 刘昌军,吕娟,任明磊,等.数字孪生淮河流域智慧防洪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防汛抗旱,2022,32(1):47

39、鄄53.24 郭昊淼,杜军凯,白雪飞,等.信息化体系对北运河流域河长制的支撑与探索J.中国水利,2020(8):37鄄40.25 龚海杰.以信息化助力广州市河长制工作的实践J.中国水利,2021(2):19鄄21.26 周新民,杜冬阳.广州市“数据赋能河长制冶 新实践J.中国水利,2021(2):22鄄25.27 汪振宁.安徽省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升级完善探08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析J.中国水利,2020(8):34鄄36.28 苏州工业园区融媒体中心.“数字河长冶智慧治水赋能河湖 长 制 工 作 迭 代 升

40、 级 EB/OL.2022鄄12鄄08http:/ fe9edf40ace4.shtml.29 河湖中心.省河长制办公室打造数字孪生流域“四川样板冶 EB/OL.2022鄄04鄄26.http:/ 李正升.从行政分割到协同治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创新J.学术探索,2014(9):57鄄61.31 沈晓梅,姜明栋.基于 DPSIRM 模型的河长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人民黄河,2018,40(8):78鄄84.32 陈璐,赵培培,沈晓梅,等.河长制下江苏居民水环境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水利经济,2022,40(3):82鄄86.33 胡春宏,郭庆超,张磊,等.数字孪生流域模型研发若干问题

41、思考J.中国水利,2022(20):7鄄10.34 张绿原,胡露骞,沈启航,等.水利工程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与探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1(11):58鄄62.35 衣俊霖.数字孪生时代的法律与问责:通过技术标准透视算法黑箱J.东方法学,2021(4):77鄄92.36 沈晓梅,刘熙宇,夏语欣.河长制下农村河道治理资金保障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9,19(2):17鄄19.37 向玉琼,谢新水.数字孪生城市治理:变革、困境与对策J.电子政务,2021(10):69鄄80.38 李文正.数字孪生流域的内涵、体系结构及模型J.中国水利,2022(20):25鄄27.39 余慧,刘阳哲.数字孪

42、生三峡建设思考与实践J.中国水利,2022(23):39鄄42.40 姜明栋,沈晓梅,王彦滢,等.江苏省河长制推行成效评价和时空差异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8,16(3):201鄄208.41 沈晓梅,姜明栋,钟冠宇.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战略环境分析与对策J.水利经济,2018,36(3):35鄄38.(收稿日期:20230211摇 编辑:余迪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蕚)(上接第 65 页)下,需要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借助高新科技的带动将部分线下工作有效衔接为线上17,相关部门聘用更多技术人才,为疫情等突发状况准备应急、高

43、效的解决方案,使得太湖流域的治理能够常态化进行。参考文献:1 杜晓磊.河长制体系下常熟市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指标和标准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S1):341鄄342.2 谷树忠.河湖长制的实践探索与完善建议J.改革,2022(4):33鄄41.3 张桠婷,张馨用.水污染的跨界协同治理机制研究:以太浦河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21(5):51鄄56.4 罗平安,罗布,沙志贵,等.河湖长制下跨界河湖联合管理保护对策研究:以太湖为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39(5):10鄄14.5 廖陇飞.湖北省实施多元主体参与河湖长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6 王丽丽.赫尔

44、曼哈肯“协同学冶哲学思想评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3):469.7 魏巍.“高位推动冶模式下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时空演进:以 20142019 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文本分析为例J.长白学刊,2021(1):82鄄90.6 宋晓娟.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7 水利部太湖管理局.2020 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EB/OL.2022鄄06鄄11.http:/ 徐娟,马佳骏,邵帅,等.“河长制冶能实现地方政府跨域间的协同治理吗:基于“碎片化治理冶的视角J.南方经济,2022(4):50鄄74.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45、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0 李锋,顾睿哲.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长江流域河长制研究J.水利经济,2021,39(4):41鄄45.11 江月.区域内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理论J.财富时代,2021(3):135鄄136.12 容志.结构分离与组织创新:“城市大脑冶中技术赋能的微观机制分析J.行政论坛,2020,27(4):90鄄98.13 彭欢,韩青,曹菊萍,等.太湖流域片河湖长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水利,2019(6):11鄄15.14 孙晓黎.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J.学术交流,202

46、0(10):141鄄149.15 王太盈.协同能力理论文献综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3):18鄄19.16 胡丽条,黄琴,毕军,等.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指标达成效率评估和预警研究J.环境监控与预警,2021,13(4):6鄄13.17 陈国权,孙韶阳.线上政府:网络社会治理的公权力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7(7):34鄄40.(收稿日期:20220611摇 编辑:胡新宇)18水利经济,2023,41(4)摇 E鄄mail:jj 摇 http:/摇 电话:02583786376摇boundary lake chief system is an important gua

47、rantee for the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basin.Theintrinsic mechanism is studied through the attribution analysisof the multi鄄player game between lake chief and enterprises,intra鄄regional lake chief and inter鄄regional lake chief to thegovernance dilemma of Taihu Lake.It is found

48、that theinternal caus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lake chief system inTaihu Basin lies in the interest correlation of rational economicman,and a win鄄win situa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externalelements.By referring to matrix organization framework andintegrating the hierarchical system of lake chiefs and thesynergy theoryofeachregioninthebasin,amulti鄄dimensional framewo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