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64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8世纪之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被明确为“立德树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引导学生发展方向、传播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独特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略性作用,国家领导指出思

2、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分析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三个方面,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完成实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的途径和方法。一、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承担着

3、高中学校教育中德育主渠道、主课程的重要使命,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思想政治课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以及内容政治性和手段灌输性的表现让许多正值“拔节孕穗期”的高中生望而生畏。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特殊,社会生产的大发展带来的利益格局的变化、国际形势的激荡引起价值观的碰撞、互联网的普及使交流便利化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价值判断更加多元,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的思想行为愈发呈现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的生长阶段特殊,高中生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且由于处在人格塑造时期,周遭环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选择会对他们产生显著影响,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要想贯彻

4、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以自己为中心创设“辐射场”,以自我角色转变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2.加快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推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但是目前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存在思维固着、能力亏欠的问题,主要是自身能动性尚未发挥、学校、社会支持不足、保障不够等原因导致。因此,只有把握症结、“对症下药”,从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坚持守正与创新,坚持“六个要求”、“八个统一”,始终以人为本,才能不断强化浅谈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5、李芳(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保定071100)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密切结合实际,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新需要,进行有创造性的角色转变,以此更好地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分析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三个方面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完成实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

6、师角色的转变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149探索与交流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新的时代背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研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主体条件,尊重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内在需要,更要让学生知会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的密切融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而奋斗终身。而教师的一言一行、所想所为都将对处在“拔节育穗期”的高中生产生深刻影响,只有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才能实现党和国家赋予的教育任务。二、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

7、的要求1.由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维护自身作为课堂权威者的形象,或是维护正常班级秩序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过多的约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克服其自身刻板形象,努力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角色转变。教师作为激发者角色,尤其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其背后的兴趣所在,并引导其通过探索获取答案。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身想法,教师要充分发挥氛围塑造中的引领作用,尊重学生每一个真实想法,并积极给予其回应,同时,对于学生探索问题中缺乏的条件,教师应给予一定帮助来满足。如此一来,学生从“释疑”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其对于未知

8、事物充满的积极性得到了恰当保护。2.由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从“权威者”向“知心人”的角色转变,主要是强调教师与学生良好心理基础与和谐共处关系的建立。“权威者”的教师角色表现为师生之间更多地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它让教师与学生之前有一堵看不见的“围墙”来隔离了双方的情感互通与心灵互动,学生也因此对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戒备。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转变,努力成为学生同行的知心人,不断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会用温柔、温暖、温和的交谈与学生共情,获得学生信任,用始终如一的善良和温情去化育学生的内心,以更好实现指引人、启发人、发展人的育人目标。3.由课堂教学的包

9、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新时代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化,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早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这个单一渠道,其信息接触量的爆发式增长也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已不能完全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求。课堂教学中要求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而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协作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不再是包办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合作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但这里所说的平等不是绝对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即教师既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又要发挥自身经验和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在每一堂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充分自由的发展开辟道路。

10、4.由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学中的知识来源于三个方面:由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提供的知识;教师自己拥有的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新知识。其中第三方面特别重要,而且内容会随着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课堂动态性的资源。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敏锐地洞察客观环境的变化,专业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和资源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教材的编写顺序具有较强的逻

11、辑结构,但是由于普遍适应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所以不可避免地缺少特殊性考虑。但教师作为最了解学情的角色,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例如,在“两会”召开期间,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进行组合讲解,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思维,提升育人效果。三、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会影响到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看法和在教学中的决策及实际表现,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新课程中,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是现代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传递只是教师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

12、并不是唯一责任。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它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彰显教学的道德性。道德的教学是要教人学会生活,并且过好生活。所以,教学不能缺少道德的光辉,不能缺少对学生生活的人性关怀,否则,教学换来的只能是杯水车薪,甚至南辕北辙;以人性教化的名义来换取反人性的片面发展,最终人成为技术的奴役、意识形态的工具。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处处时时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做到的,教师更应该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2.掌握科学的教学

13、策略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等因素在教学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教学必须是鼓励并引导师生共同探究与创造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首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以后,整齐划一的教育必然将转换为个性化的教育。不同的学生有着150世纪之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风格,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症下药”,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应自己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其次,创设教学情境,教会学生发现。通过自然对话的教学、理解的教学、阐释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获得的知识、

14、真理转化为个人内在智慧。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要用心去领会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从求知中获得喜悦,体验自信、自尊和成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深刻的人生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3.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从教师的素质构成来说,教师既要掌握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知识;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较高的教学监控技能等。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真正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和教育的研究者,就必须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时代发

15、展,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就需要进行持续的学习,以扩展教育视野,获得广博的综合知识。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还需要树立科学精神,增强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分析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有机结合,探究出新方法,新措施,提高自身的教学以及创新能力。4.坚持守正创新新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承担起自身守正创新的责任与义务,

16、首先要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易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渗透影响。有学者曾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当立足国家意志与社会利益的高度,在真学、真信、真教三方面下功夫,切实承担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使命”。这表明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正”,坚持学校办学的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话语权,培养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行、真用,守住高度的政治站位,守住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有坚定的

17、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是开好思想政治课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区别所在。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决定了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守土尽责,做意识形态教育的坚守者,还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应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之中,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做课堂教学的探索者,创设思维课堂,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才能一方面解决思想上不断出现的“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等意识形态上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了解当今中学生出现的思想困惑,寓价值观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

18、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启发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结语新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继者谁来培养,这个重大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无法回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转变将一直是进行时,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将一直在路上。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理解“教师角色转变”这一概念,并形成新的教师角色转变理论。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就看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否转型成功,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课教师这个职业在以后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参考文献1李亮.感知新变化 领会新要求

19、 争取新作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研读体会J.教学月刊 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09):18-21.2李丽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多样性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No.326(26):85-86.3张亚峰.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4刘梦婷.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5李志友,徐占春,周红.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01):117-119.6郑金洲.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变化J.人民教育,2004(02):32-33.7赵显莲.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02):3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