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估及影响机制——以陕西省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577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估及影响机制——以陕西省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估及影响机制——以陕西省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强包容性,充分保障每一位公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成为当前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重点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业是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对促进区域发展、增进就业、产业扶贫以及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1。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案例都表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能让更多的人群受益。因此,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包容性增长中的独特作

2、用,通过包容性旅游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2。包容性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3。虽然目前关于包容性旅游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指的是那些通常被旅游业边缘化或排除在外的群体通过参与旅游生产或消费活动从而分享利益的变革性旅游4。传统的旅游业被看作是一个排他性的产业,包容性旅游试图打破这种偏见,让旅游业更包容,向那些传统上被排除的弱势群体开放。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估及影响机制以陕西省为例王瑞,李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摘要】包容性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文章以陕西省为案例,通过构建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陕西省

3、地级市尺度包容性旅游发展状况,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城市分为包容性旅游高度发展地区、中度发展地区、低度发展地区和欠发展地区等四个类型,其中西安市为高度发展地区,榆林为中度发展地区,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和延安市为低度发展地区,其余城市为欠发展地区。(2)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总体较为缓慢,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呈现北强南弱单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关中地区包容性旅游发展潜力巨大。(3)空气质量状况、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景区数量、交通运输客运量住宿餐饮业的投资是包容性旅游发展的重要影

4、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陕西省可持续旅游发展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包容性旅游研究提供参考。【关 键 词】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估;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陕西省【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23)08-0050-08【收稿日期】2023-01-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项目治理研究”(717340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高质量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研究”(21JZD034);贵州省社科重大课题“新时代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推进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21GZZB28);陕西

5、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基于都市农业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与治理响应”(20JT038)【作者简介】王瑞(1998-),女,山东济宁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李云(1998-),女,陕西宝鸡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李云为通讯作者。生产力研究 No.8.2023区域经济生产力研究 No.8.2023輩輮包容性旅游提出以后,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围绕“包容谁?在什么方面?有什么意义?”等关键问题,全球学者们开展了理论与实践探索,试图寻找使旅游业更具包容性的方法和路径2。国内对包容性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

6、,大多关注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衡量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研究尚未深入,研究尺度大多基于国家尺度,以单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因此,构建包容性旅游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基于省域视角,分析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陕西是中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禀赋突出,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陕西省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 1 万余处,世界文化遗产 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6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 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6 家,国家水利风景区 38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 80 处,3A 及以上景区 416家。改革开放以

7、来陕西省旅游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3 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仅有 2.85 亿人次,到 2018 年吸引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 6.26 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 5 994.6 亿元,在旅游的拉动下服务业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贡献达 61.1%5。但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整体竞争力有所下降。结构单一、产品老化、资源开发层次低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旅游业的包容性不足,影响旅游业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包容性旅游发展成为陕西省旅游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和新挑战。因此,本文以陕西省为典型案例,构建区域包容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估,并通过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陕西省包容性旅游

8、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推动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也为其他地区的包容性旅游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一、包容性旅游研究进展2007 年亚洲银行正式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随后包容性增长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内涵进行了阐释,亚行首席经济学家 IfzalAli 和 Hyun Son 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结果是可持续的和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赋予权能以及安全6。RobinBiddulph 认为包容性增长是指参与机会平等的增长,既注重创造发展机会,又注重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得到这些机会4。黎蔺娴和边恕(2021)7认为包容性增长要使人民平等参与、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成

9、果,不仅要增加家庭货币收入,更需要改善家庭间福利分配的不平等。陈家付(2011)8从社会公平角度讨论包容性增长,包括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规则共享和发展结果共享。任保平等对中国经济包容性水平进行了测度评价,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9-10。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落实到旅游领域,一方面,旅游业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拉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但存在旅游开发中对当地农民的利益考虑不周、垄断经营旅游产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11,因此旅游业同样需要谋求包容性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创造条件让相关利益主体平等的参与旅游,公平分享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并能够推动国

10、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12。旅游业的包容性增长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郑向敏将可持续旅游、扶贫旅游等旅游发展概念进行剖析,提出包容性旅游的概念13。李炳义从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出发,侧重探讨了旅游业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14。学者们也通过包容性增长的视角研究不同国家地区的包容性旅游的发展。王超和骆克任(2013)15以包容性增长的视角研究泰国旅游发展,得出旅游管理的善治与政府相关机构高效运作、旅游经济的稳定增长与生产性就业的增加、旅游社区社会包容性与均等经济发展机会、旅游对弱势群体扶贫安全保障四个方面,构成了泰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模式的核心的结论,并且又通过印度旅游扶贫模式的研究,提出我国贫

11、困地区包容性旅游发展模式16,以湖南凤凰古城门票事件为案例研究包容性旅游发展地方政府的作用17;黄燕玲等(2016)18通过对广西进行研究得出基础性决定包容性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弱势群体面临着旅游经济利益的缺失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极不平衡的结论;刘红梅等(2016)19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提出武夷山区脱贫策略,对山地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旅游进行研究,提出发展路径20。国外学者 Simpson 提出旅游包容性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特殊弱势人群,特别是残疾人也应该享有旅游的权利。此外通过研究旅游业中的社会企业发现企业为贫穷的和边缘化的人民创造了宝贵的新机会,并且包

12、容性旅游能够通过利益参与者之间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确保旅游业惠及那些过去被排斥在旅游业生产和消费之外或被其边缘化的人21。輩輯包容性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对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估,讨论包容性旅游发展的评估有利于明晰我国包容性旅游发展的阶段,促进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包容性旅游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意图解决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却是老问题。因此,对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和讨论,实际上也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评价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构建评价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是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的关键。借

13、鉴其他领域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从包容性旅游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现有的包容性旅游的研究,遵循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数据的可获得性等选取指标的原则,从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内涵和陕西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出发,构建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旅游经济包容性和旅游资源环境等 3个维度。3 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包容性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旅游活动参与者指标,主要反映旅游参与者之间的利益相关性,选取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内人均旅游花费 5 项具体指标;旅游经济包容性指标,主要反映旅游经济发展的包容度,选取人均地区

14、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客运量 3 个具体指标;旅游资源环境指标主要反映发展旅游的资源禀赋,选取 A 级景区数量、空气质量状况和星级饭店数量 3 个具体指标。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 3 个维度 11 个具体指标。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表 1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构成包容性旅游是将包容性增长引入到旅游业的结构,借鉴其他领域包容性增长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从包容性旅游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现有的包容性旅游的研究,遵循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数据的可获得性等选取指标的原则,从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内涵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出发,构建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

15、标体系,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旅游经济包容性和旅游资源环境等 3 个维度。利益相关者参与是一个地区旅游业获得成功的关键27,为衡量旅游活动参与者对旅游业参与行为的包容性,这里我们仅研究当地社区、政府和旅游者,采用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城镇登记失业率、国内人均旅游花费三个具体指标进行,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衡量政府对包容性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就业机会平等;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是减贫、减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条件28,因此旅游经济包容性是衡量旅游业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维度,本文采取以下三个具体指标来体现旅游经济的包容性: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交通运输客运量,其中,

16、人均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旅游经济水平和结构,交通运输客运量衡量城市旅游交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环境维度反映旅游发展基础,本文采取星级饭店数量衡量城市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情况,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空气质量状况衡量城市生态环境。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 3 个维度 9 个具体指标。包容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二)研究方法1.熵值法。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目的是消除人为主观判断随机性的问题。熵值法目前广泛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评价等方面22-24。信息熵主要是度量系统不确定性程度。对 m 个待评价项目、n 个评价指标构成的矩阵 X 中,信息熵值越大,提供

17、的信息越小,该项指标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小,权重也越小,系统越不均衡;反之,信息熵值越小,提供的信息越大,该项指标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越大,权重也越大,系统越均衡。所以,可以根据熵值大小,也即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计算出权重。其主要步骤如下。(1)首先选取 m 个地区,n 个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 X=(Xij)m伊n,对于某项指标 Xi,指标值 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目标层包容性旅游发展准则层旅游活动参与者旅游经济包容性旅游资源环境指标层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内人均旅游花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

18、客运量A 级景区数量空气质量状况星级饭店数量指标属性正向正向负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輩輰(2)数据标准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正向指标计算方法,Xij=(Xij-minXj)/maxXj-minXj);逆向指标计算方法,Xij=(maxXj-Xij)/maxXj-minXj)。式中,Xij为第 i 个样本第 j 项评价指标,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minXj和 maxXj分别为所有地区中第 j 项评价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第 i 个样本第 j 项指标值的比重:Yij=Xij/移mi=1Xij第 j 项指标信息熵:ej=-k伊移mi=1(Yij伊lnYij),令 k=1lnm,有

19、0ej1信息熵冗余度的计算:dj=1-ej式中,dj越大指标越重要。指标的权重:wi=dj/移nj=1dj单指标评价得分:sij=wi伊Xij第 i 个城市的综合水平得分:si=移nj伊sij基于以上计算步骤,认为综合水平得分越高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越高。综合水平得分越低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越低。2.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方法是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主要用于分析系统中各种因素关联程度,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间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程度25。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两个系统内各种因素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度来反映因素之间关联性强弱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

20、程度较高,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26-29;反之,则较低。灰色关联分析法被提出来后得到广泛的应用。为辨识系统内对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陕西省各地级市的所选指标进行关联度计算。灰色关联分析的核心是计算关联度,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分析系列:参考现有研究灰色关联度的实证模型,本文设定国内旅游者人均消费支出为系统特征母序列组,记为 Xi,陕西省各地级市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客运量、A 级景区数量、空气质量状况和星级酒店数量为相关因素序列组 Yj。(2)

21、对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因为原始指标数据量纲和数量级不同,为了方便比较,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之前,采用了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Xi=(Xi-Xmin)/(Xmax-Xmin)(1)Yj=(Yi-Ymin)/(Ymax-Ymin)(2)(3)计算关联系数:关联系数其实就是两个相比较的序列在第 t 个区域的相对差值,数值众多,信息比较分散,难以对两组序列进行整体上的比较。计算公式是.孜ij(t)=miniminj|Xi(t)-Yj(t)|+籽maximaxj|Xi(t)-Yj(t)|Xi(t)-Yj(t)|+籽maximaxj|Xi(t)-Yj(t)|(3)式中:孜ij(t)为

22、陕西省 t 市第 i 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与第 j 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系数;miniminj|Xi(t)-Yj(t)|分别为陕西省 t 市第 i 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与第 j 区域经济指标的标准化值,maximaxj|Xi(t)-Yj(t)|为绝对差最大值;籽 为分辨系数,其作用是提高关联系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一般取值 0.5。(4)计算关联度: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

23、关联度 yi公式如下:酌ij=1kkj=1孜ij(t)(k=1,2,n)(4)(5)依关联度排序。通过比较关联度 yij的大小,可以分析出哪些因素与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系统关系密切,而哪些因素对包容性旅游发展系统作用不大。关联度 酌ij的取值范围是 01 之间,即 0酌ij1,酌ij值越大,关联性越大,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值越大,说明该影响因素对国内旅游者人均消费支出影响越大,即其对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影响越大;反之,则影响越小。3.数据来源。本文选取陕西省 10 个地级市(不含杨凌示范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地区和地级市两个层面开展研究。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住宿和輩輱餐饮业投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

24、公园绿地面积、国内人均旅游花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客运量几项指标的数据来自 陕西省统计年鉴 2019、陕西省各市2019年统计年鉴、陕西省各市 2019 年统计公报;A 级景区数量指标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 年发布的景区名录;星级饭店数量指标来自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2019 年发布的全国星级饭店名录;空气质量状况指标来自中国空气质量在线检测分析平台;行政区划矢量数据来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少数未统计数据利用插值法补齐。三、结果分析(一)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表 2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1.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测度。根据熵值法,对陕

25、西省 10 个地市按照 11 项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相应权重值,进而分析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表 2 给出了 11 项指标的信息熵值、信息效用值和权重值,从指标的权重排序来看,比重前三的指标依次是星级酒店数量、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 14.79%、14.74%、14.19%;其次比重较大的指标依次为交通运输客运量、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住宿和餐饮业投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 11.68%、9.00%、8.58%、7.31%;比重较小的指标依次为国内旅游者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登记失业率、A 级景区数量,分别为 5.53%、4.81%、

26、4.69%、4.68%。从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各个维度来看,旅游活动参与者比重为 38.35%、旅游经济包容性为 34.87%、旅游资源环境为 26.78%。陕西省包容性旅游三个维度之间差距不大,表明包容性较为均衡,但旅游产业参与者较为活跃。此外,从排名靠前的指标可以看出,陕西省尤其是西安市作为“网红城市”,在旅游宣传和接待方面的工作较为突出。与此同时,利用陕西省 10 个地市 2019 年的数据对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如表3 所示。总体上看,西安市综合评分最高为 0.807,安康市综合评分最低为 0.145,其次榆林市综合评分仅次于西安市为 0.452,但与西安市仍有较大差距,

27、大部分综合评分落到 0.20.4 之间,表明西安市发展水平远超榆林市、咸阳市等其他市,呈现一枝独秀的单中心格局。表 3陕西省各市包容性旅游发展综合评分及排名2.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空间分布特征。陕西省按照地理环境和人文民俗30-31被划分为陕北、关中、陕南等三个地区。其中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延安两个市,关中地区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五个市,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市。借助ArcGIS 软件将 2019 年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可视化展示(见图 1)。通过自然断点法按照综合评价得分划分为四种类型:包容性旅游高度发展地区(0.452,0.807、包容性旅游中度发展

28、地区(0.333,0.452、包容性旅游低度发展地区(0.242,0.333、包容性旅游欠发展地区(0.145,0.242。从陕西省 2019 年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陕西省的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分布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呈现北强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见图 1)。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市域和地区两个尺度,从市域尺度看,西安与其他市之间的存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基于包容性旅游发展的综合评分,西安市远远领先其陕西省其他市。表明西安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及其他市。从地区尺度看,陕北地区、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的包信息熵值 e0.80870.88860.93920.93750.9282

29、0.81580.88320.84830.93920.90520.8087信息效用值 d0.19130.11140.06080.06250.07180.18420.11680.15170.06080.09480.1913指标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内旅游者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客运量A 级景区数量空气质量状况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权重系数 w14.74%8.58%4.69%4.81%5.53%14.19%9.00%11.68%4.68%7.31%14.74%综合得分0.8070.4520.3330.3160.2950.

30、2890.2420.2230.1800.145地区西安市榆林市延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商洛市铜川市安康市排名12345678910輩輲关联度0.9970.9960.9960.9960.9950.9950.9950.9680.7110.637评价项空气质量状况住宿和餐饮业投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景区数量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星级酒店数量交通运输客运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排名12345678910 容性旅游发展水平也具有较显著的空间差异。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较高水平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和关中地区,陕南地区的包容性旅游高度发展速度与陕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

31、距。包容性旅游高度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包容性旅游中度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仅有榆林市,包容性旅游低度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关中地区,包括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和延安市四个城市,而包容性旅游欠发展地区只分布在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等三个城市,关中地区的铜川市也是包容性旅游欠发展地区。这充分表明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征在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图 1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注:基于陕西省测绘局陕 S(2021)023 号标准地图绘制,底图边界无修改。(二)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区域包容性旅游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度方法对

32、评价指标体系内各指标和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关联分析,从而识别和评估各指标对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影响。根据因子分布情况(见表 4),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中,超过半数指标关联度较大,大部分影响因子均在 0.9 以上。其中,关联度最高的是空气质量状况,关联度为 0.997;住宿和餐饮业投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景区数量个数三个指标关联度相同,为 0.996;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星级酒店数量三个指标关联度相同,为0.995;影响因素中关联度最低的是文化旅游和传媒支出,关联度仅为 0.637。1.旅游活动参与者因素分析。旅游活动参与者是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

33、动可视为通过旅游通道在客源地与旅游区之间发生人、财、物的空间流动与再分配。旅游活动参与主体有政府、企业、居民、消费者等。政府制定政策做保障和引导发展,企业作为开发主体,居民和消费者平等参与,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生产性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缩小贫富差距。王京传(2017)32提出旅游业包容性发展要消除空间层面对某个或某些群体的排斥,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实现弱势群体增权,保障公众参与机会公平。政府为旅游投资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政策保障,是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旅游投资增长质量对旅游业高速发展和产业转

34、型升级至关重要33。政府投资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旅游项目经营打基础,企业则是开发地区住宿餐饮业等大型项目的投资主体,对旅游区进行开发经营,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开发地区的居民创造收益。西安市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游客到访率和旅游开放度高,自然是旅游投资富集区,“磁力效应”高于其他城市,而贫困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更大,对其进行投资则能给更多边缘化的人带来益处,因此需要重视对其他区域的旅游投资。表 4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结果2.旅游经济包容性因素分析。旅游经济包容性为輩輳包容性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保证所有成员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参与到旅

35、游发展中,平等的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福利,就要以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为基础。包容性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提高旅游经济的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和增进社会福祉同步发展。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传统第三产业发展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旅游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更多机会。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高铁发展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有效提高了区域间的交通通达度,增强了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4。但基于关联性研究结果来看,交通的便利性并不是影响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说明交通便利有助于旅游业发展,但对包容性的提升作用有限。3.旅游资源环境因

36、素分析。旅游资源环境是旅游业包容性发展的主导因素,空气数量状况和景区数量分别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衡量指标。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地生态环境是包容性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特定地理区位上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垄断度和集聚度等禀赋,是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35。包容性旅游发展强调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保障旅游景区居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要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包容13。除资源禀赋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游客旅游体验的质量,同时也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进程。基于关联性研究

37、结果来看,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否存在综合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四、结论与讨论本文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陕西省 10 个地级市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了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法识别了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一是本文把陕西省分为包容性旅游高度发展地区、包容性旅游中度发展地区、包容性旅游低度发展地区和包容性旅游欠发展地区等四个类型。西安市为包容性旅游高度发展地区,榆林为包容性旅游中度发展地区,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和延安市为包容性旅游低度发展地区,其余城市为包容性旅游欠发展地区

38、。二是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总体发展较为缓慢,空间差异显著。陕北地区和关中地区发展水平高于陕南地区,西安市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呈现北强南弱单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发展较快的地区普遍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齐全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三是关中地区包容性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关中地区除了西安均为低速发展状态,但以西安为中心的经济圈正在逐步成型,拉动了周边市县的经济状况,依靠西北交通枢纽的便利加上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四是空气质量状况、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景区数量、交通运输客运量住宿餐饮业的投资是包容性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

39、因素。空气质量状况是影响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旅游业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内容,以生态环境换取经济与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陕西省将来应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机制,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承载能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下的主要矛盾,通过发展包容性旅游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增长,让更多人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是当前领域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方向。首先将研究尺度放到地级市这一尺度,能够更深入解释市域尺度包容性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了驱动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因素,为陕西省制定促进包容性旅游正常

40、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将地理学应用到旅游发展研究中,有效的揭示了包容性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陕西省包容性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探析,旨在寻找对包容性旅游发展更为科学性的解释,丰富了包容性旅游研究的方法。本文也仍存在一些不足:(1)影响因素的综合识别。本文只从单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未来需要对包容性旅游发展的多因素的集成作用机制进行深化分析。(2)研究区域的局限性。本文仅研究陕西省包容性旅游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东中西部和南北方的包容性旅游发展的过程格局和影輩輴响因素是否一致,这个问题需要更多案例更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对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包容性旅游也有重要意义。

41、(3)研究尺度。本文基于地区和地级市尺度进行分析与探讨,由于存在尺度效应,不同尺度的分析结论可能会有所不同,未来需要进行更多尺度下包容性旅游发展的研究,以检验结论的一致性和规律的空间性。【参考文献】1 张佑印,马耀峰,高军.中国典型区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3):435-441.2 Biddulph R,Scheyvens R.Introducing inclusive tourismJ.TourismGeographies,2018,20(4):583-588.3 StreimikieneD,SvagzdieneB,JasinskasE.Sustainable

42、tourismdevelopmentand competitiveness:The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SustainableDevelopment,2020,29(1):259-271.4 Scheyvens R,Biddulph R.Inclusive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Geographies,2018,20(4):589-609.5 陕西省统计局.统计年鉴 2020J.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6 王京传,李天元.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内涵、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J.旅游科学,2011,25(5):10-22.7

43、黎蔺娴,边恕.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包容性增长的识别与分解J.经济研究,2021,56(2):54-70.8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1):5-12.9 马强文,任保平.包容性增长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经济可持续的视角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2,22(7):101-108.10 魏婕,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的测度:1978-2009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5-14.11 张凌云.现阶段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J.旅游导刊,2017,1(1):108-109.12 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4):558-

44、560.13 王超,郑向敏.我国包容性旅游的发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9):39-43.14 李炳义.试论旅游业在经济包容性增长中的重要作用J.商业时代,2011(11):126-127.15 王超,骆克任.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泰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3(5):41-46.16 王超,王志章.我国包容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印度旅游扶贫的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5):65-69.17 王超,骆克任.基于网络舆情的旅游包容性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古城门票事件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161-167.18 黄燕玲

45、,黄亚冰,罗盛锋.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广西旅游经济发展质量评价J.企业经济,2016(3):105-110.19 刘红梅,杨素丹,刘金梁.武陵山片区包容性旅游脱贫开发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4):71-75.20 刘红梅,杨素丹,高瑜.山地民族地区黔江濯水景区包容性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9):92-96.21 Biddulph R.Social enterprise and inclusive tourism.Five cases inSiem Reap,CambodiaJ.Tourism Geographies,2017,20(4):610-629.22

46、 张卫民,安景文,韩朝.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5-118.23 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31(7):1305-1316.24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36(5):38-45.25 吴武林,周小亮.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测算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8(1):27-37.26 吕锋.灰色系统关联度之分辨系数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6):50-55.27 吕林正,吴文江.灰色模型 G

47、M(1,1)优化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8):92-96.28 罗党,刘思峰,党耀国.灰色模型 GM(1,1)优化J.中国工程科学,2003(8):50-53.29 李茂林,魏勇.灰色 GM(1,1)模型的一种优化组合方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40-44.30 徐长玉.新时代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榆林与延安的比较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4):77-83.31 郝俊卿,曹明明.基于时空尺度下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及形成机制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6):35-39.32 王京传.基于空间正义的旅游公众参与机制与包容

48、性发展J.旅游学刊,2017:8-9.33 苏建军,孙根年.中国旅游投资增长质量的时序动态变化与地区差异J.人文地理,2018,33(3):152-160.34 杨懿,汪洋周颖,赵子晨.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2):67-75.35 Bornhorst T,Brent Ritchie J R,Sheehan L.Determinants of tourismsuccess for DMOs&destination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5):572-589.(责任编辑:TDS校对:CR)輩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