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新课标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174046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新课标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新课标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交流 注意保存 南街小学新课标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4、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6、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7、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8、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9、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10、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 )和课外学习资源。 12、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13、(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1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5、朗诵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6、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生阅读)。 18、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9、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20、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二、判断题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之下,按l~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阶梯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 × )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 3、第二学段对写作的要求是:对写作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 × ) 4、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 √ )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 6、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 ) 7、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 × ) 8、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 × ) 9、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 ) 10、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 ) 11、为了达到多认少写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 ) 1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     ( × ) 13、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是第二学段提出的。   ( √ ) 14、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 √ ) 1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 ) 三、选择题: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 )。 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1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 B )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 A、 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1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D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1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 )。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 1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 C )。 A.定量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 定性评价 D. 表现性评价 1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 C ) A. 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1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D ) A.诵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1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A )。 A.评价的能力 B.创作的能力 C.仿写的能力 D.体验的能力 2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 C )汉字。 A.3500 B.2500 C.1600 D.800 2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4、《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5、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6、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7、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