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城》教案设计定稿.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51716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案设计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城》教案设计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城》教案设计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城》教案设计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城》教案设计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城教案设计执教者:胡琴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7课,这篇课文的后两篇是颐和园和秦兵马俑,这三篇文章反映一个共同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让学生了解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而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

2、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表达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气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气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在上课之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长城的资料,现在有哪些同学愿意把你找到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呢?(设计意图:培

3、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互联网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长城,了解长城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由发言。师预设: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说明你们在课后做了大量的功课。为了进一步地了解长城,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游览一番。板书课题:长城齐读课题,注意“城”是后鼻音。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话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句,你找到了没有?(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同学们理解什么叫奇迹吗? 指名回答 (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4、(设计意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过渡:同学们,那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1)品“长”,感悟气势。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游览长城,去解开这个疑团,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奇迹吧!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这幅图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作者由远及进的观察方法)指名回答:在远处板书:远看 谁来读这段话?指名读(出示第一段)长(第二句话)提问:长城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儿?(山海关 嘉峪关)出示课件。(师指出地图上长城7个省份)在这里你体会到什么?(长城的长)板书:长 追问:(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你知道多长吗?(举例

5、理解一万三千里的长度。)据报道:几年前,有位年轻人徒步走完长城,走了500多天,也就是一年多,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带着这份理解,能不能读好?齐读。气势(第一句话)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一个蜿蜒盘旋就写出了长城的形态。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谁愿意来读读这句生动的比喻句?指名读。(设计意图:在朗读中体会长城的长)再齐读第一段。(评价:不错,美中有气势。)

6、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品“高大坚固”,感受巧妙。(课件出示第二段)过渡:刚才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瓦,来触摸它,感受它。近看长城,长城又有何特点呢?你能用这个段落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自由轻声读。(设计意图:培养概括能力)指名回答:高大坚固。板书:近看 高大坚固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再一次浏览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体现长城高大坚固的句子?(让学生自由发言)女生齐读体现长城高大坚固的句子。(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特点)同桌之间合作:看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设置?你能在

7、图中找到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及作用)面对这样的设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体会古代劳动任命的智慧)虽然我们没去过长城,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不由对他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四、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面对这样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从全篇文章的结构上来看,它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过渡句)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作者想到了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不易,你能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体现修筑长城难度大的句子吗?

8、(设计意图: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不易)课件出示: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男生朗读听了男生的深情朗读后,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生自由回答预设:(沉重的脚步、痛苦的呻吟、响亮的号子、尸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无限的感慨: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齐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由衷的赞

9、叹)品味语句:比较这两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准)生回答预设:原句好,原句写出了修建长城的不易,困难多,难度大。让我们怀着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师总结: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无怪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游览了万里长城后欣然题词:课件出示: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课后作业:这么美,这么伟大的长城想不想介绍给全世界人民听?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并为本单元的习作写导游词作铺垫)七板书设计: 17 长城 远看 气魄雄伟 近看 高大坚固 构思巧妙 联想 古代劳动人民 血汗和智慧凝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