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渠县:盘产业家底 挖振兴潜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110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县:盘产业家底 挖振兴潜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渠县:盘产业家底 挖振兴潜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8四川省情渠县渠县:盘产业家底盘产业家底挖振兴潜力挖振兴潜力文/江虹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达州市渠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衔接万达开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切实做到响应时代新要求、挖掘资源新能级、明确产业新方向、绘制产业新蓝图,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格局,推动渠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式发展。盘家底:“2+N”构筑农业新格局渠县“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以特色黄花和蜂糖李、柑橘等特色水果作为两大首位产业优先发展,粮油、生猪、水产、双椒、竹产、苎麻、中药材、茶叶八个特色产业同步推进,强化

2、创新引领,聚集资源要素,纵向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横向拓展农业功能价值,构建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特色黄花:渠县拥有“黄花之乡”全国名片,也是中国第四批特色农产品(渠县黄花)优势区。渠县黄花有早、中、晚花期多个品种,能延长鲜花市场供应期,特别是中晚花期黄花品质更好、价格更高、带动农民增收更明显。目前,全县种植黄花3万余亩,年产鲜黄花约6万吨,产值约3.8亿元。主要分布在清溪、望江、青龙、贵福、东安、有庆等乡镇。特色水果:渠县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长江中上游柑橘优势区域重点县、全省晚熟柑橘重点县、甜橙生产核心区,2022年渠县柑橘种植面积超过 13 万亩,产量达到 19 万吨以上,占达州市柑橘总

3、产量的60%以上;蜂糖李种植面积超3500亩,在新市镇建有渠县新市蜂糖李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超8000亩,蜂糖李种植规模潜力巨大。粮油:近年来渠县依托“天府菜油”项目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确保全县粮食和油料产量稳增,粮油金字招牌不断擦亮。截至 2022 年底,粮食产量已连续三年保持在65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保持在 4 万吨以上,切实端稳粮食安全饭碗。生猪:渠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生猪一直是畜牧经济主导产业。2022年,渠县生猪出栏95万头,产值达22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49.7%,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 15%。截至2022 年底,有生猪养殖场 806 个,其中年出栏500头及以上的规模生猪养殖

4、场 292 个、年出栏 500 头以下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专业户514个。水产:渠县境内有大小河流306 条,总长 839.9 千米。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渠县大力开展绿色健康养殖示范、渔业机械化创新、集约化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大水面经营模式创新等,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22年近年来渠县不断擦亮粮油金字招牌。图为当地农民翻耕农田准备播种。经济地理ECONOMY GEOGRAPHY62四川省情2023.08四川省情全县水产品产量突破 2 万吨大关,渔业产值更是稳步提升,达到4.8亿元,增长4.8%。竹产:2022年渠县竹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林业产值达到6.1亿元,增长8.2

5、%,造林面积的扩大使得产值增长明显。截至2022年4月,全县共有 26 个乡镇(街道)114 个村(社区)实施竹林营造工程,共计营造巨黄竹 2 万亩、新建巨黄竹育苗基地2000亩。同时,为方便竹区抚育管理和今后的采伐、集材、运输工作,2022年全县规划建设竹区道路 150 公里,已建成竹区公路和生产便道18公里。双椒、苎麻、中药材、茶叶:截至2022年,渠县辣椒种植面积超过7000亩,产量约1.4万吨,辣椒种植面积占蔬菜总播种面积比重较2021年增加了0.2个百分点,面积自2013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花椒种植面积 4 万余亩,产量超过 2000吨,产值超过6000万元;苎麻种植面积达到5450

6、亩,产业发展迅速;中药材种植面积 26535 亩,产量6689 吨,其中规模种植面积 6000亩以上,超过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茶叶种植呈现小而精的特点,茶园面积达7050亩,其中实际采摘面积4290亩,茶叶产量达290吨。品质较好的黄金芽(奶白茶)能达到 4000 元/公斤,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看问题:产业发展矛盾逐步显现资金投入不足,土地利用不充分目前,渠县在生产条件改善、产业发展等方面资金缺口相对较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受比较效益低、生产条件差、流转困难等多因素制约,现有土地林地一季式、单品种式等粗放型经营面积占比较大,插花式、连片

7、式土地撂荒相互交织,导致部分普通农户“无人种地”和部分新型主体“无地可用”。产业规模小,加工能力较薄弱渠县农业经营规模小,特别是两大首位产业之一的黄花,实际种植面积仅 3 万余亩,呈现出产业“优”而无“势”,产品“特”而不“强”。同时特色产品集约化程度低,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偏弱,精深加工比重更低,全县34家在库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只有8家企业产值超过1亿元,大部分农产品还以初级原料的形式进行销售,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配套设施待完善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差、竞争能力弱,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全县年营业收入超过 1 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8、只有 8 家。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且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物流网点的缺失,电子商务平台大多未成规模或者沦于形式,利用度不高,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建立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特别是产前信息技术服务、产中新型种养技术服务、产后加工贮藏技术服务等明显不到位。3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8家投入了企业研发费用,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链条延伸、市场竞争等普遍较弱。谋发展:培育龙头强基础做好科学规划,统筹长远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结合优势自然资源,合理规划适度规模的生产基地,明确阶段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长期发

9、展的总体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引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统一技术、标准、品牌、销售、管理等,逐步建立高端高效的农业特色产业经营体系。完善产业体系,推进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稻田养殖、种养结合等复合经营模式,最大限度节约单项种养业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投资收益。以提高农业外向度和关联度为目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能源、休闲观光、冷链仓储、物流货运、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竞争能力。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积极吸纳高素质农技推广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工作,依托龙头企业开展优良品种培育和优质高产栽培、管护技术研究推广,有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作者单位:渠县统计局)编辑:唐佳莹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