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C】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答案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导向、协调、激励、评价。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应当涉及【C】。A高等教育、中档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答案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3教育活动中
2、的主导性因素是【A】。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 【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动。所以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B】。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的教师资格证考试 【答案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内容目的、买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献,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5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认可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在教学
3、过程中具有【C】的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知、情、意统一D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答案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反映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当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6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是【C】。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答案解
4、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称之为中小学的“双基”教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7思想教育重要是对学生进行【C】。A道德行为习惯教育B政治态度和立场教育C对的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解析】:思想教育重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8教师根据一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D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解析】: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规定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
5、工作目的的方法。9在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C】。A教研组B年级组C班级D班级小组 【答案解析】: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规定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10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答案解析】: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学生在多样性教育中学会选择、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积极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1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C】。A凯洛夫的教育学B柏拉图的抱负国C昆体良的雄辩
6、术原理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答案解析】: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说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或译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此书反映了罗马帝国的教育实践。也总结了他长期从事学校教学的经验,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教学方法的论著。12下列属于考试的核心环节的是【B】。A选择题型B命题C拟定评分方法D阅卷【答案解析】:试题编写基本流程如下:明确测验目的一设计测验双向明细表一拟定题型和试题难度一命题。命题是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13提出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教育家是【B】。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答案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最早是
7、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14下列哪项不是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规定?【B】A公平、对的、合情合理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D注重宣传和教育【答案解析】:B项是陶冶法的规定,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公平合理、切合实际;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15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进一步提问的策略是【C】。A突出道德争端B询问“为什么”问题C澄清与总结D使情境复杂化【答案解析】:ABD是引入性提问的策略,只有澄清和总结是属于进一步性提问策略的范畴。 pag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在欧洲
8、中世纪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即 _教育和_教育。2通过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重要途径。3人对环境的反映是_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_作用。4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_教育向_教育转变的思想。5学生发展的也许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 之间的互相作用。6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规定,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_ 的基本规定。7学生以学习_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 经验为基础。8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9根据一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
9、德育方法是_,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10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置于中心地位。11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 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12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尔的影响相比,_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13CIPP评价模式涉及背景评价、_ 、过程评价、成果评价。14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_,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15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_ ,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填空题答案1教会骑士2培养人才3能动 主导4应试素质5个体
10、与环境6发展性7间接直接8赫尔巴特9品德评价法l0彼得麦克费尔 道德情感的培养11基本领实12学校教育13输入评价14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5基本组织形式pag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初中教育个体发展的任务是什么?【答案解析】:初中教育个体发展的任务是:(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抱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对的的自我结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2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答案解
11、析】:(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3什么是直观性教学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规定是什么?【答案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测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过程的清楚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可以对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规定是:第一,对的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简述素
12、质教育及其基本内涵。【答案解析】: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规定,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线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积极地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5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案解析】: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毕教学任务而采用
13、的办法,它涉及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规定;(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简述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及其种类和基本规定。【答案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规定向学生提出问题,规定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基本规定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
14、归纳、小结。page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善?【答案解析】:(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行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保证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行班级控制,以保证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
15、为教师实行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2)班级管理制度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限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立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当作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当作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少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行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盼望及
16、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的。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可以持久地激发学生积极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保证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积极和谐的发展。(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长“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
17、;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2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答案解析】:教育的发展分古代教育(涉及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教育(涉及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原始形态教育的特性: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朴,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性: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性: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限度和水平日益提高。(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性: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