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用人制度改革的一些看法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看法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保证一个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关键词: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
引言。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则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过程,它是有企业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有的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根本不需要建立什么内部控制制度,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无论什么规模、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应该根据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行企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还不够,舍不得花时间跟财力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认为只要生产销售搞上去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导致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根本就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就一定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完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完整,经营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结果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成本效益的原则,结果成本大于预期收益,得不偿失。由此必须看到,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两个或更多人的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行使控制职能人的知识水平及职业道德有限也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效。所以难以确保每个企业必定成功,这个制度的建立,只能为企业实现内控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国内各类型企业的内部控制
1、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企业。中航油于2001年在新加坡上市,在取得中国航油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但在此期间,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一直未向中国航油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也未曾发现。而之前,中航油曾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据透明度的上市公司;中航油成立了风险委员会,还曾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了公司的《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管理手册》。2004年12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5.54亿美元,不久后就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5年6月3日,普华用到发布了有关中航油巨额亏损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中认为,中航油新加坡
公司造成巨额亏损的因素有一下几点:
(1)2003年3季度开始的对油价走势错误的判断;
(2)不想在2004年披露损失;
(3)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对期权仓位进行估值;
(4)没有正确的在公司财务报表上记录期权组合的价值;
(5)缺乏针对期权交易的适当的及严格的分线管理规定;
(6)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
排除一些从事市场交易活动都难以避免的技术原因,我们从普华永道的报告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不算离谱的结论:中航油从事期权交易业务的决策以及整个交易过程都无视制度的存在,明显的出现了“管理层凌驾”,导致监控机制的失效;直接抵触了内部控制的经营合规性目标和报告可靠性目标。当我们看到该事项为公司赚取了大量利润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可能会有风险存在。但是,中航油的决策者风险意识淡薄,判断、控制和驾驭风险的能力明显偏弱。如果管理者当局在赚取巨大利润的同时,能认清形势,清醒地意识到可能其中存在风险,或许中航油事件就不会发生。
2、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公司)创立于1994年8月,是由XX县区中大工业缝纫机厂、蔡开坚、蔡昌文、李瑞元、沈招荣和姚文献等六位股东设立的,分别是、持有公司的61%、35.5%、1.16%、0.78%、0.78%、0.78%的股权。其注册资本为508万元,法人代表蔡开坚,主营业务为工业缝纫机的生产和销售。2004年7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捷股份公司”。公司现定法定代表人李瑞元,注册资本43678.08万元。公司主要从事中、高档工业缝纫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经营范围为:缝纫机、缝纫机配件、各种生铁铸件制造。
2008年4月22日,中捷股份发布《关于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占用资金导致中捷股份可能呗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称,4月16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局主席蔡开坚向有关监管部门汇报了中捷公司占用公司资金的违规事实,称其在未经任何审批程序及公司董事不知情的情况下,自2006年起指示相关人员多次直接或间接向中捷公司划拨资金,相应资金月平均占用额约2亿元。4月18日,公司被立案调查。4月28日蔡开坚发表了《关于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检讨书》承认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向投资者公开致歉。此检讨书的发表也证实了挪用资金丑闻的真实性,也致使全社会的目光对准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上。
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发现,中介公司经营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内部控制不完善。中捷公司由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让有心人有机可乘,挪用大量资金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能发现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没有对违规行为进行揭示。而且独立董事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如何加强和完善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值得我们深思。
三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建议
〈一〉内部控制的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职部门
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虽然没有统一模式,但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职能,并保证信息通畅流动。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与环境及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职务结构,因此,合理的企业内
部结构设置应当实现一下要求。
①.企业组织的权力分配
②.企业组织权力配置
③.企业直至运行机制的设计
④.组织变革过程的管理
2、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
内部控制的某些要素(如控制环境)更多地对企业整体层产生影响,而其他要素(如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则可能更多地与特定业务流程相关。在实务中,企业应当从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分别设计并评价内部控制。
①.业务分析与流程疏通
②.识别与评价关键控制点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1、任何制度的建立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不例外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该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五项原则缺一不可,要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重点控制,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同时内部控制要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是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内部控制机构或人员要有良好的独立性。
2、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程序
第一要对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第二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企业内部结构;第三确定所属系统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第四形成内部控制制度的文本规定。还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内部控制的企业,在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时,应当充分考虑手工控制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的特点跟差异,不得因实行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免除或减少必要的内部控制。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1、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使各部门、各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企业还应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以便员工能标准正确的完成各项工作;完善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加强各岗位的职责划分,是管理员能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运作;内部控制制度要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去,按相关规定进行奖惩,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
2、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要提高外部独立董事的比重,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避免出现外部董事有名无实,还应解决好外部董事的报酬、来源、工作时间、职责与约束。在董事会下设立主要由外部董事组成的升级委员会,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