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244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7 月第42 卷第7 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Jul.,2023Vol.42No.7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鲍君惠(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学术部,河南郑州45 0 0 0 3)摘要: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整治河道河堤、栽种柳树和绿化草坪以及开展生态保遗工作等,打造了一条柳青水秀的美丽运河,为通济渠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

2、了借鉴。关键词:通济渠;汴河新柳;郑州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9-49 7 0(2 0 2 3)0 7-0 0 41-0 5柳树别名杨柳,生命力强,用途广泛,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特别是在河堤上,柳树的种植更是常见。因为柳树根系发达,枝干坚韧,耐水湿,可作防洪用料,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河堤安全,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另外,柳树发芽早,落叶晚,枝条轻柔茂密,树姿优雅婆婆,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树种。在河堤种植柳树有一举数得之效。隋朝开凿的通济渠,又名汴渠、汴河、御河等,两岸河堤普遍栽种柳树。元和郡县图志载:“汴渠亦谓之御河

3、,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柳。”1 岸柳成行守护河堤,万千丝倒映河中。运河、隋堤、杨柳,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千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通济渠沿线城市世代传承的重要景观。比如说郑州的汴河新柳、隋堤烟柳,开封的隋堤烟柳,睢县的汴堤柳色,泗县的隋堤烟柳等,也是众多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由此产生的诗文字画作品多不胜数,寄托了深刻的国家兴亡、人事变迁之叹,成为一个显著的文化符号。因为这些景观涵盖了地理信息、自然风貌、历史发展、人类劳动成果、人类情感等丰富内容,是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过程,所以这些城市的沿渠柳景观,可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4、。虽然目前已有众多论著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但从汴河新柳景观着手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笔者拟以通济渠重要节点城市郑州的收稿日期:2 0 2 3-0 3-2 8作者简介:鲍君惠(19 8 1一),女,河南郑州人,馆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汴河新柳”景观为中心进行考察,考证汴河新柳景观的变迁,阐释这一景观与生态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互动关系,为通济渠沿线城市生态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一、汴河新柳景观的变迁(一)隋唐时期通济渠柳景的出现通济渠柳树景观的出现,始自通济渠的开凿。大业元年(6 0 5 年),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

5、淮”2 。大业杂记记载了通济渠的开凿及河堤植柳之事:“大业元年发河南道诸州郡兵夫五十余万,开通济渠,自河起荥泽入淮,千余里。又发淮南诸州郡兵夫十余万,开邗沟,自淮起山阳至于扬子人江,三百余里。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3 由此可知,自洛阳至扬州,通济渠水面开阔,两岸大道上种植了榆树和柳树,“万艘龙绿丝间”4 的美景由此形成。王之渔送别诗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5 罗隐以隋堤柳为题,怀古咏物:“夹路依依千里遥,路人回首认隋朝。”6 最知名的当数白居易的隋堤柳:“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

6、,柳色如烟絮如雪。”7 作为通济渠的重要节点城市“地管御河”的郑州“商旅往返,船乘不绝”8 的繁忙景象和两岸柳景,由此可见一斑。.41.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7 期(二)北宋时期汴河岸柳的种植状况北宋时期的汴河是都城开封的经济命脉。为确保漕运通畅,统治者积极推广河堤栽种榆柳。建隆三年(9 6 2 年),宋太祖连续下诏:“黄、汴河两岸,每岁委所在长吏,课民多栽榆柳,以防河决。”9“沿黄、汴河州县长吏,每岁首令地分兵种榆柳,以壮堤防。”10 这两条诏令明确说明了在河堤栽种榆柳的目的就是巩固堤岸,防止河流决口,显示出宋人已经深刻认识到在河堤栽种柳树的重要作用。开宝五年(9 7 2 年)

7、,宋太祖再次下诏令沿河州县督促百姓种植榆柳及其他适宜树木:“应缘黄、汴、清、御等河州县,除准旧制种艺桑枣外,委长吏课民别树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仍案户籍高下,定为五等:第一等岁树五十本,第二等以下递减十本。民欲广树艺者听,其孤、寡、独者免。”宋真宗、宋仁宗、宋徽宗等皇帝也不断下诏加强堤岸林的建设。为维护汴河堤防和防洪,对于种植榆柳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宋政府还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私自盗伐堤上榆柳的现象,宋会要宋刑统天圣令等典籍中均记载有处罚措施。与唐人相同,宋人对汴河两岸的柳树也有较多的描述。裴湘词日:“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12 吕本中诗日:“尝忆它年出旧京,堤榆柳与船平。”13 传世

8、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开封汴河两岸的近200棵树木绝大多数是柳树。画中的柳树结较多,树干粗壮,枝条极细,显得古老而苍劲,这正是人们为了保护河堤,促使柳树向地下扎根而故意把树枝截短所形成的特殊现象。(三)明清时期郑州的汴河新柳景观两宋之交,天灾战乱不断,汴河无法得到正常维护,河床逐渐淤塞断流。元代总治河防使贾鲁在治理黄河的同时,连接、疏通汴河故道,郑州人感激其治水之功,称修浚后的汴河为贾鲁河。贾鲁河流经郑州及属县荥泽县,两地方志将贾鲁河沿岸的烟柳景观列人当地的八大景观之一。顺治荥泽县志中记载“隋堤烟柳”一景日:“树夹两畔,夏月阴浓,一望迷人,近虽河冲,新筑沙堤依稀当年光景矣。”14 盛赞堤岸烟柳景

9、象如同隋唐时期的风光。康熙年间郑州学正徐杜称贾鲁河两岸“万柳布荫,既直且稠。参天浮碧,一望清幽”15 13 8 3。郑州学者张怪在汴河新柳一诗中对堤岸新柳的美景赞不绝口,并称这一美景发挥着护卫黄河和汴河(贾鲁河)的重要作用:“翠黛凝烟水滨,隋堤柳色一时新。遥看屏翰两河者,遍把浓阴覆下民。143.42.清末郑州学正朱炎昭也以汴河新柳为名作诗 16 。这些诗歌,既展现了当时绿柳拂岸的汴河美景,也表达了郑州人对汴河新柳景色的喜爱之情。至今郑州贾鲁河南岸仍有“柳林”等地名印证着明清时期郑州的汴河新柳美景。19世纪末,黄河再次泛滥,紧邻黄河的贾鲁河郑州段淤塞严重,沿岸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烟柳美景也逐渐消失

10、。进入2 0 世纪,地处两大铁路交会处的郑州,迅速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壮大,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而作为运河城市的郑州,却因时代久远、贾鲁河淤塞、汴河新柳景观消失渐渐被世人遗忘了。二、汴河新柳与生态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互动关系(一)汴河新柳与生态文明在通济渠正常发挥水运作用的唐宋时期,沿线城市的生态环境整体较好。以郑州为例,这里土地肥沃、植被状况良好,一派兴旺发达的繁盛气象。祖咏笔下的郑州田园美景:“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17 王维连写两首诗返歌郑州因运河而繁荣,其早人荥阳界称荥泽县为“雄藩”:“泛舟人荥泽,兹邑乃雄藩。河曲间阎隘,川中烟火繁。”宿郑州云:“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悲

11、,雀喧禾黍熟。”18 都说明了唐代的郑州,因运河而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商业繁盛。北宋时期,郑州作为国家大动脉汴河的上游,同时也是汴河与黄河连接之地,郑州人因地制宜,种植榆柳,兴建水利,开展淤田建设。宋代也在这里设置了马监作为牧马之地。马监设置于邻近国都的郑州,一方面便于政府调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郑州的生态环境较好,适合放牧。明清时期,贾鲁河两岸也是一派绿树成荫的宜人景象。清代郑州的大学问家张调元就生活在贾鲁河南岸,即现今通济渠郑州段索须河南岸大堤外的贾河村,道出家乡的地名由来:“吾村隶白鹿保,相传以为明时有白鹿出焉,因得名。”19 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喜吃草、嫩枝和幼树苗,善游泳。白鹿的出现

12、充分证明了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好。至于人文方面,明代中期一位官员在诗中称郑州西来驿路临京水,东去人烟接汴河”2 0 ,说明了汴河两岸交通繁忙,人口众多。清代荥泽县东的惠济桥,建在贾鲁河上,“附居者烟火千家,往来贸迁多汇于此”2 1,两岸杨柳摇、层楼叠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7 期不过,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夺汴河(贾鲁河)河三、现代郑州汴河新柳景观的重塑道侵人淮河,汴河(贾鲁河)郑州段紧邻黄河,深受其害。19 3 8 年,黄河又一次夺贾鲁河河道人淮河,为时长达9 年。黄河泛滥将两岸的泥沙冲人河中,导致洪泛区土地肥力突然下降,土地沙化、盐碱化情况严重,不再适宜原有动

13、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正常居住,汴河新柳景观也随之消失殆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贾鲁河得到了综合治理。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贾鲁河及其支流索须河作为郑州市区的主要排涝河道,河道水面窄、局部淤塞、河道内出现违章建筑和垃圾等问题突出。大运河申遗之前,贾鲁河及索须河水量小,水质被污染,两岸植被覆盖率低,自身状况堪忧,不仅严重影响了郑州的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到了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二)汴河新柳与大运河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遗产,其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离不开文化遗产所处的生态环境。离开生态环境,遗产就成了无本之木。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使大运河文化遗产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

14、会的发展。通济渠开凿已有千余年历史,沿线地区的水文气候、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等已经与通济渠丰富的人文充分融合在一起。鉴于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通济渠沿线地区既应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特别是河堤柳景这一历史景观的重塑,又应将当地特有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作为重要一环融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当中,以遗产与生态的相互促进,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与生态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有机结合,虽各有侧重,但彼此融会贯通,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见图1。汴河新柳经济发展通济渠自然生态图1通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与生态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互动关系通济渠郑州段两岸历史上种植很多柳树,

15、曾形成了汴河新柳这一美景。为重现这一历史景观,郑州市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清于水,还绿于民,让汴河新柳美景再现。(一)规划先行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指导方针和实施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遗产运河文件和国际运河古迹名录等相关国际文件为指导,在大运河申遗前后,河南省及郑州市编制完成多部大运河保护规划,探索适应于大运河遗产的科学管理机制。2012年,河南省在各市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大运河河南段遗产保护规划(2 0 12 2 0 3 0)。2015年郑州市编制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管理规划及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景观展示规划设计等,进一步细化了遗产建设控制地带管理

16、规定和有关保护措施。2 0 2 2 年郑州市充分利用大运河与黄河空间并行、文化叠加的双重优势,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规划统筹起来,编发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将大运河郑州段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郑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这些规划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郑州城市发展中发挥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是重塑汴河新柳景观的前提。(二)河道、河堤整治大运河申遗时期,郑州市实施大运河河道治理,为大运河成功申遗及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保障。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运河水工遗存全长约19公里,包含河遗址段和索须河段。汴河遗址段全长约

17、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生态文明遗产保护人文生态余部分均埋于地下,被大量的村庄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占压。大运河申遗之前,在探明汴河故道位置、发掘出部分河堤、修缮惠济桥的基础上,郑州市对惠济桥区域开展了环境整治工程,对周边影响整体环境风貌的多处民居和厂房进行了拆迁,并开展污水管网、水网的迁移和碑廊碑亭建设等,使之成为运河遗产的典型展示场地。根据考古发掘清理出惠济桥南北侧运河河道,以有效展示惠济桥及河43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7 期道关系为原则,将惠济桥南北清理部分区域作为展示河道(展示河道总面积为2 6 0 0 m,宽2 0 3 0 米,深度2.5 一4米),并于南北两

18、端采用散铺鹅卵石嵌草的形式作为河道延伸展示。对于全长15 公里的索须河段,郑州市严禁向其河道内排放工业及生活污水,加强周边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在线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经过一系列河道、河堤整治工作后,目前索须河部分河段河面宽达40 余米,河堤基宽2 0 余米、顶宽近7 米,河床宽2 0 0 一3 0 0 米不等,成为郑州市西北部的承担泄洪、排涝以及景观功能的河道,水质较好。这些工作是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基础,也是重塑汴河新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栽种柳树和绿化草坪根据通济渠郑州段的研究成果和现场调研情况,郑州市在大运河河堤两侧种植柳树、槐树等,进行环

19、境修复。柳树采用垂柳,种植密度约为每5一10 米1棵。河堤两侧地面主植草坪,间植紫叶小檗和紫花地丁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河堤附近区域采用疏林草地的形式进行绿化,遵循以树木为本、花草点缀,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原则,采用郑州当地树种(槐树、柳树、杨树)和草种(迎春、白头翁等)绿化。疏林草地上层为稀疏的乔木,其郁闭度在0.4一0.6 之间,并以下层草本植物为主体,增加了景观层次。总之,对运河两岸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藤本植物进行科学搭配,提高了绿地的绿量和生态效益,让传统植物配置风格和现代草坪融为一体,提高了绿地的绿量和生态效益,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河城市的环境质量,对运河生态

20、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效推进。(四)开展生态保遗工作2017年郑州市提出将文物保护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为主要方式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即“生态保遗”,出台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实施方案,采用生态绿化模式,促进遗址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协调做好文物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各项工作。通济渠郑州段的生态保遗工作目前已经融人大运河文化区和惠济区新区建设,生态遗址文化公园设计方案编制、建设、日常管理均与大运河文化片区建设、文物考古、文化展示等工作统筹协调,形成了.44生态保护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优化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共赢的局面。此外,郑州市对大运河还开展了展示宣传、标识

21、系统建设以及休闲游憩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整治工作,“系统地考虑了防洪、生态、文物保护、景观文化等要素,将城市发展需求与大运河遗址的保护利用相结合,塑造别具一格的生态景观型河道”2 。截至目前,大运河已经成为群众休憩娱乐的绝佳去处,发挥了文化遗产的社会效应,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一项惠民工程,切实做到了保护成果为民众感知、共享。总而言之,通济渠历史上曾经杨柳依依,诗情画意。鉴于河柳景观已经成为通济渠沿线城市重要的历史记忆和重要景观,笔者认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以汴河新柳为切人点,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另一方面,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加

22、强沿线城市的生态建设,就地取材,充分表现通济渠沿线城市所蕴含的地方自然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实现多种文化元素与场地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营造独特的地域性滨水环境,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生态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 8 3:13 7.2魏徽,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 7 3:6 3.3杜宝.大业杂记辑校 M.辛德勇,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 0 0 6:2.4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 6 0:10 5 5 9.5陈伯海.唐诗汇

23、评 M.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074.6罗隐.罗隐诗集篓注M.李之亮,注.长沙:岳麓书社,2 0 0 1:10 7.7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86.8刘昀,等.旧唐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 7 5:2 48 3.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7 2.10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 5 7:7 5 46.11】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 7 7:2 2 5 7.12】吴处厚.青箱杂记 M.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110.13吕本中.东莱诗词集 M.沈晖,点校.合肥:

24、黄山书社,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7 期2014:233.19张调元.张调元文集 M.张惠民,陈斌,校点.郑州:中14段补圣.顺治荥泽县志M.李招,沈士秀,纂.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4:3 9 6.州古籍出版社,2 0 0 9:3.20徐恕.嘉靖郑州志M.王继洛,纂.郑州:中州古籍出15张.乾隆郑州志 M.毛如选,纂.韩富荣,校点.郑版社,2 0 0 2:2 5 7.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5.21崔淇原.乾隆荥泽县志点校注本 M.张万钧,李刚太,16周秉彝.民国郑县志 M.刘瑞磷,纂.李红岩,校点.郑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6:47.州:中州古

25、籍出版社,2 0 0 5:6 6 8.22王晓鹏.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生态治理设计 J.河南17 何锡爵.康熙郑州志M.徐杜,纂.孙玉德,校注.郑水利与南水北调,2 0 18(5):16-17.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2:447.18王维.王维全集M.曹中孚,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9 7:19 -2 0.【责任编辑湛贵成Inheritance of New Willows Scenery along the Bian RiverBao Junhui(Academic Department,Zhengzhou Songshan Civilization Research Ins

26、titute,Zhengzhou 450003,China)Abstract:Aft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Tongji Canal in the Sui Dynasty,willows were planted on both sides toprotect the river embankment,and the willow scenery along the river was initiated and inherited in later genera-tions.New Willows Scenery along the Bian River has c

27、reated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Zhengzhou and hasa good interaction with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Grand Canal.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 landscape,Zhengzhou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improved the beautiful canal with green water through formulating relevant plans,reno-vating river embankments,planting willows,greening lawns,and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protection,which providesa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along the Tongji Canal.Key Words:the Tongji Canal;New Willows Scenery along the Bian River;Zhengzhou.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