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T 155-2021(代替JT∕T 155-2004) 汽车举升机.pdf

上传人:din****188 文档编号:71043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T 155-2021(代替JT∕T 155-2004) 汽车举升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JT∕T 155-2021(代替JT∕T 155-2004) 汽车举升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JT∕T 155-2021(代替JT∕T 155-2004) 汽车举升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JT∕T 155-2021(代替JT∕T 155-2004) 汽车举升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JT∕T 155-2021(代替JT∕T 155-2004) 汽车举升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品分类25 技术要求26 试验方法67 检验规则11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1JT/ T 155202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 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JT/ T 1552004汽车举升机。 与 JT/ T 155200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 1 章,2004 年版的第 1 章); 修改了“汽车举升机”的英文术语(见 3. 1,2004 年版的 3. 1); 修改了“额定举升质量”的英文术语和定义(见 3. 2,2004 年版的 3. 2); 修改了“最大举升高度”的

2、英文术语和定义(见 3. 3,2004 年版的 3. 3); 删除了升降台的要求(见 2004 年版的 5. 1. 1); 增加了液压缸的耐压性要求(见 5. 1. 1. 1,2004 年版的 5. 1. 2. 1); 增加了金属油管连同终端部件的要求(见 5. 1. 1. 3); 增加了液压软管连同终端部件的要求(见 5. 1. 1. 4); 修改了钢丝绳的要求(见 5. 1. 2. 1,2004 年版的 5. 1. 3. 1); 修改了链条的要求(见 5. 1. 2. 2,2004 年版的 5. 1. 3. 2); 增加了平衡用钢丝绳滑轮直径的要求(见 5. 1. 2. 3. 2); 删除

3、了焊接照相探伤抽检的要求(见 2004 年版的 5. 2. 2); 删除了涂装前的要求(见 2004 年版的 5. 3. 1); 修改了涂装表面的要求(见 5. 2. 2,2004 年版的 5. 3. 2); 修改了外观的要求(见 5. 3,2004 年版的 5. 4); 修改了自动停机装置的要求见 5. 4. 2. 4b),2004 年版的 5. 5. 2. 4b); 删除了“手离持续”的规定见 2004 年版的 5. 5. 2. 4d); 增加了紧急停止装置的要求见 5. 4. 2. 4d); 修改了安全装置的要求(见 5. 4. 3. 1,2004 年版的 5. 5. 3. 1); 增加

4、了举升机锁止装置的要求(见 5. 4. 3. 3); 修改了液压系统安全装置的要求(见 5. 4. 3. 4,2004 年版的 5. 5. 3. 4); 增加了举升机防止过载和冲击的安全装置的要求(见 5. 4. 3. 5); 增加了举升机油管泄漏时升降台、托臂下降速度的要求(见 5. 4. 3. 7); 增加了举升机托盘的要求(见 5. 4. 3. 8); 增加了举升机托臂锁紧装置的要求(见 5. 4. 3. 9、5. 4. 3. 10、5. 4. 3. 11); 增加了举升机链条防脱装置的要求(见 5. 4. 3. 13); 增加了举升机防压脚保护功能的要求(见 5. 4. 3. 16);

5、 修改了技术参数的要求(见 5. 4. 4,2004 年版的 5. 5. 4); 修改了噪声的要求(见 5. 4. 6,2004 年版的 5. 5. 9); 修改了温升的要求(见 5. 4. 7,2004 年版的 5. 5. 10); 修改了相对位移量的要求(见 5. 4. 9,2004 年版的 5. 5. 12); 修改了耐负荷稳定性的要求(见 5. 4. 10,2004 年版的 5. 5. 13); 修改了耐久性的要求(见 5. 4. 11,2004 年版的 5. 5. 14); 修改了试验用仪器的要求(见 6. 1,2004 年版的 6. 1); 增加了液压传动系统的试验方法(见 6.

6、2);JT/ T 1552021 修改了钢丝绳的试验方法(见 6. 3. 1,2004 年版的 6. 2. 1); 修改了钢丝绳端和钢丝绳端固定装置的试验方法(见 6. 3. 2,2004 年版的 6. 2. 2); 修改了链条的试验方法(见 6. 3. 3,2004 年版的 6. 2. 3); 增加了焊接与涂装的试验方法(见 6. 4); 增加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 6. 5); 修改了同步装置的试验方法(见 6. 6,2004 年版的 6. 3); 增加了电气系统的试验方法(见 6. 7. 1、6. 7. 2、6. 7. 3、6. 7. 4、6. 7. 5、6. 7. 7); 修改了手离即停

7、的试验方法(见 6. 7. 6,2004 年版的 6. 4. 3. 1); 修改了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见 6. 7. 8,2004 年版的 6. 4. 1); 修改了接地电阻的试验方法(见 6. 7. 9,2004 年版的 6. 4. 2); 删除了手离持续的试验方法(见 2004 年版的 6. 4. 3. 2); 修改了安全装置的试验方法(见 6. 8,2004 年版的 6. 5); 增加了最大举升高度、托臂回转角度的试验方法(见 6. 9、6. 10); 修改了升降速度的试验方法(见 6. 11,2004 年版的 6. 6); 增加了运行状况的试验方法(见 6. 12. 2、6. 12.

8、3、6. 12. 4); 修改了噪声的试验方法(见 6. 13,2004 年版的 6. 8); 修改了温升的试验方法(见 6. 14,2004 年版的 6. 9); 修改了下沉量的试验方法(见 6. 15,2004 年版的 6. 10); 修改了立柱倾斜量的试验方法(见 6. 16. 1,2004 年版的 6. 11. 1); 修改了托臂支承面相对高度差的试验方法(见 6. 16. 2,2004 年版的 6. 11. 2); 修改了托臂支承面相对下降量的试验方法(见 6. 16. 3,2004 年版的 6. 11. 3); 修改了纵梁挠度值的试验方法(见 6. 16. 4,2004 年版的 6

9、. 11. 4); 修改了横梁挠度值的试验方法(见 6. 16. 5,2004 年版的 6. 11. 5); 修改了升降台面四角高度差的试验方法(见 6. 16. 6,2004 年版的 6. 11. 6); 修改了升降台面两端高度差的试验方法(见 6. 16. 7,2004 年版的 6. 11. 7); 删除了钢丝绳及链条突然断裂的试验方法(见 2004 年版的 6. 12); 修改了耐负荷稳定性的试验方法(见 6. 17,2004 年版的 6. 13); 修改了耐久性的试验方法(见 6. 18,2004 年版的 6. 14); 修改了型式检验规则(见 7. 1,2004 年版的 7. 1);

10、 修改了出厂检验规则(见 7. 2,2004 年版的 7. 2); 修改了产品标志要求(见 8. 1. 2. 2,2004 年版的 8. 1. 2. 2); 修改了包装标志要求(见 8. 1. 3,2004 年版的 8. 1. 3); 修改了运输和贮存要求(见 8. 3,2004 年版的 8. 3、8. 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24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公高远汽车试验有限公司、苏州艾沃意特汽车设备有限公司、路

11、特利举升机(海门)有限公司、南通巴兰仕机电有限公司、广州高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皖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富佳、杨小娟、许书权、陈潮洲、邬果昉、张天昊、赵举、焦健、于业清、沈建飞、张远辉、高昌平、余席东、黄春波、张书军、郑立蛟、朱洪亮、张洪兵。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 T 1551994、JT/ T 1552004。JT/ T 1552021汽车举升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举升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额定举升质量不大于 20 000kg 的汽车举升机的设计、生产和检验,其他类型汽车举升机

12、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T 3765 卡套式管接头技术条件GB/ T 3766 液压传动 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GB/ T 3768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 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GB/ T 5226. 1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T 5653 扩口式管接头技术条件GB

13、/ T 5972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 T 6074 板式链、连接环和槽轮-尺寸、测量力和抗拉强度GB/ T 6995. 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 2 部分:标准颜色GB/ T 13306 标牌GB/ 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T 20118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JB/ T 794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JB/ T 10205 液压缸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汽车举升机 automotive lift用以支承在汽车底盘或车身的某一部位,使汽车升降的设备。3.2额定举升质量 rated lifting load汽车举升机在有效工

14、作行程范围内,能够举升或降下的最大允许质量。1JT/ T 15520213.3最大举升高度 maximum lifting height汽车举升机与汽车相接触的最低支承面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3.4同步装置 synchronizer保持汽车举升机工作升降台同步升(降)的装置。3.5下沉量 descending volume汽车举升机的工作位置自然垂直下降的移动距离。4 产品分类4.1 分类汽车举升机(以下简称“举升机”)按传动方式分为液压式和机械式,按结构分为有柱式和无柱式。4.2 产品型号产品型号表示方法见图 1。图 1 产品型号表示方法示例 1:QJ-Y-J-50A,即表示液压剪式

15、举升质量为 5 000kg、第一次改进的举升机。示例 2:QJ-J-2-30C,即表示机械式 2 柱举升质量为 3 000kg、第三次改进的举升机。5 技术要求5.1 主要零部件5.1.1 液压传动系统5.1.1.1 液压系统设计、安装应符合 GB/ T 3766 的规定,液压缸的耐压性应满足 JB/ T 10205 的要求。5.1.1.2 金属油管及管接头连接处尺寸应符合 GB/ T 5653 和 GB/ T 3765 的规定。5.1.1.3 金属油管连同终端部件的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2. 5。5.1.1.4 液压软管连同终端部件的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安全系数应不小

16、于 3。2JT/ T 15520215.1.2 机械传动部分5.1.2.1 钢丝绳5.1.2.1.1 举升用和平衡用钢丝绳应符合 GB/ T 20118 和 GB/ T 5972 的规定,举升用钢丝绳破断拉力值应不小于最大静拉力的 7 倍,平衡用钢丝绳破断拉力值应不小于最大静拉力的 2 倍。5.1.2.1.2 举升用钢丝绳端和钢丝绳端固定装置的破断拉力值,应不小于最大静拉力的 7 倍。 平衡用钢丝绳端和钢丝绳端固定装置的破断拉力值,应不小于最大静拉力的 2 倍。5.1.2.2 链条举升机使用的链条应符合 GB/ T 6074 的规定,且链条破断拉力值应不小于最大静拉力的 5 倍。5.1.2.3

17、 滑轮5.1.2.3.1 滑轮直径与举升用钢丝绳直径的比值应大于 18。5.1.2.3.2 滑轮直径与平衡用钢丝绳直径的比值应大于 10。5.2 焊接与涂装5.2.1 焊接表面应平整均匀,不应有裂纹、焊穿、脱焊、漏焊等缺陷,并符合 JB/ T 7949 的规定。5.2.2 涂装表面应光洁,不应有露底、破裂、气泡和明显的流痕现象。5.3 外观举升机的外观应清洁、不漏油,不应有裂纹、毛刺、裸露的金属表面及其他缺陷。5.4 整机性能5.4.1 同步装置具有两个以上升降台或托臂的举升机应设有保持其同步升降的装置,在升降的有效工作行程范围内举升机升降台或托臂上升和下降的不同步性应小于 3mm/10s。5

18、.4.2 电气系统5.4.2.1 举升机的电气系统应根据负荷的大小装有断路器,电机控制应有过载、断相保护装置。5.4.2.2 举升机若设有照明装置应采用 36V 以下的安全电压,其电源应与动力电源分设。5.4.2.3 指示灯、按钮和导线的颜色应符合 GB/ T 5226. 1、GB/ T 6995. 2 的规定。5.4.2.4 操作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操作装置的控制电源采用 36V 以下的安全电压。b) 举升机升降台、托臂在上升到最大行程的位置时,具有自动停机装置;机械式举升机在下降到最大行程的位置时,具有自动停机装置。c) 以控制上升及下降为目的的操作装置,采用“手离即停”的方式。d)

19、 操作装置配备紧急停止装置,隔离开关可以作为紧急停止开关使用。5.4.2.5 电气系统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5M。5.4.2.6 电气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明显的接地标志,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5.4.3 安全装置5.4.3.1 举升机应设有防止自然下降的安全装置。5.4.3.2 机械式举升机应在任何工作点都能安全自锁,并设有工作螺母失效保护装置。5.4.3.3 锁止装置应在举升机垂直行程不大于 500mm 时起作用,剪式举升机每两级锁止装置之间举升3JT/ T 1552021行程应不大于 150mm,柱式举升机每两级锁止装置之间举升行程应不大于 100mm。5.4.3

20、.4 液压式举升机除液压系统能自锁外,还应设有机械锁止装置或等效的保护装置。5.4.3.5 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冲击的安全装置,采用溢流阀时,溢流阀设定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应大于系统工作压力的 1. 1 倍,同时不应大于液压泵的额定压力。5.4.3. 6液压式举升机应设有钢丝绳及链条突然断裂、油管突然爆裂的保险装置,且该装置应安全可靠。5.4.3.7 液压式举升机在出现油管泄漏情况时,升降台、托臂下降速度应不大于 1. 5 倍正常下降速度。5.4.3.8 靠托臂举升工作的举升机托盘销应穿透托臂,托盘在承受大于 1 000N 的水平拉力时不应脱离托臂。5.4.3.9 靠托臂举升工作的举升机应设置托

21、臂回转角度锁紧装置,调整好托臂回转角度后,托臂承载时回转方向应被锁紧。 在托臂完全展开、锁紧装置在某一级锁止状态下,托盘的晃动摆幅应不大于托盘直径。5.4.3.10 在托臂完全展开状态下,托臂每两级锁紧装置之间的托盘移动摆幅应不大于托盘直径。5.4.3.11 靠托臂举升工作的举升机的托臂回转角度锁紧装置在举升机上升时应自动锁止,且不应使锁紧装置人为脱离。 在托臂完全展开时,该锁紧系统应能承受不小于 4. 5% 的额定举升质量的载荷(载荷最低值应不小于 1 500N)而无永久变形,或能承受不小于 6. 75% 的额定举升质量的载荷(载荷最低值应不小于 2 250N)而无断裂。5.4.3.12 举

22、升机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绳槽的装置。5.4.3.13 举升机链条应设置防脱装置。5.4.3.14 车轮接触式举升机,应配备防止车轮滚动的装置。5.4.3.15 门式举升机应配备防止损伤汽车车顶的装置。5.4.3.16 举升机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以实现防压脚保护功能:a) 配备隔离护栏。b) 升降台、托臂底部最小离地距离大于 120mm。c) 升降台、托臂下降到其底部离地面距离小于 120mm 时,能自动暂停或能通过电控报警装置报警。5.4.4 技术参数5.4.4.1 举升机的最大举升高度应小于 2 000mm。5.4.4.2 底盘接触式举升机托臂回转角度应不小于 90。5.4.4.3 举升机在

23、额定举升质量工况的上升速度应小于 150mm/ s,其下降速度应小于 100mm/ s。5.4.5 运行状况5.4.5.1 举升机在无负荷运行工况时,动作状况应平稳、没有异响或异常现象。5.4.5.2 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工况时,动作状况应平稳、没有异响或异常现象,各部分不应有永久变形、破损及其他异常情况。5.4.5.3 液压系统工作应平稳、无振动、无爬行现象。5.4.5.4 操作装置、安全装置动作应有效、灵敏、安全可靠。5.4.6 噪声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时,其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 75dB(A)。5.4.7 温升5.4.7.1 液压式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工况时,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 5 次,

24、液压油的温升不应高4JT/ T 1552021于 40。5.4.7.2 机械式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工况时,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 5 次,其主要传动部件的温升不应高于 40。5.4.8 下沉量举升机将 120%额定举升质量举升到 900mm 高度,在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状态下停放 10min 后升降台、托臂的下沉量应不大于 2mm,举升 8h 后下沉量应不大于 8mm。5.4.9 相对位移量施加不同载荷时,相对位移量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 1 相 对 位 移 量项 目 类 别无负荷状态额定举升质量状态120%额定举升质量状态 升降台、托臂从最低位置 H1上升到最大举升高度位置 H2时的距离为 H

25、,其立柱 H2点向内( -)向外( +)倾斜量(单柱) +0. 006H -0. 006H -0. 008H 升降台、托臂从最低位置 H1上升到最大举升高度位置 H2时的距离为 H,其立柱H2点向前( - )向后( + )倾斜量(单柱) 0. 001H 0. 002H 0. 003H 托臂式举升机各支承面的相对高度差(托臂完全伸展的状态)(mm)1520 距立柱最远点的托臂支承面相对下降量(托臂完全伸展的状态)(mm)4050 当纵梁长度为 L1时,两纵梁的挠度0. 002L10. 003 5L10. 005L1 当横梁长度为 L2时,两横梁的挠度0. 002L20. 003L20. 004

26、5L2 当升降台面外沿两端 A 点到 B 点的长度为 L3时,升降台四角的高度差0. 001L30. 002L30. 003L3 当升降台面中心两端 C 点到 D 点的长度为 L4时,升降台 C 点与 D 点的高度差0. 001L40. 002L40. 003L45.4.10 耐负荷稳定性5.4.10.1 在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托臂完全伸展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分别按 64 和 46 的载荷分布比例施加额定举升质量 120%的载荷,部件不应有破损以及其他的异常情况。5.4.10.2 在托臂完全伸展的状态下,升降台、托臂达到最大举升高度位置后,机械锁止装置工作和未工作的两种状态下,在前后方向分别按

27、 64 和46 的载荷分布比例施加额定举升质量150%的载荷,部件不应有永久变形、破损以及其他的异常情况。5.4.11 耐久性在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举升机全行程往复工作 1 000 次,各零部件不应失效,焊接件应无开焊、电动机应无故障、液压系统应无故障。 累计全行程往复工作 3 000 次,举升机应运行安全可靠。5JT/ T 15520216 试验方法6.1 试验用仪器设备6.1.1 试验用仪器要求见表 2。表 2 试 验 仪 器 要 求序号名 称量 程准确度等级或分度值序号名 称量 程准确度等级或分度值1水准仪5m 以上2mm/ km9标尺0mm 500mm0. 1mm2经纬仪0 360 测

28、回水平方向不大于 6,测回垂直方向不大于 1010标尺0mm 1 000mm1mm3声级计25 dB(A) 140 dB(A)1 级11钢卷尺0m 10m1 级4绝缘电阻测量仪500V500M1M12游标卡尺0mm 150mm0. 02mm5接地电阻测量仪0 100113外径千分尺100mm 300mm0. 01mm6数字温度计-40 1001. 514外径千分尺50mm 150mm0. 01mm7电子秒表0h 9h59. 99s0. 01s15万能角度尺0 36028数字万用表40V0. 01V16拉力试验机0kN 1 000kN1 级6.1.2 试验用仪器设备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6.2

29、液压传动系统6.2.1 使用外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油管的管接头螺纹外径尺寸和卡套式管接头卡套端的 24内锥座、扩口式管接头扩口端圆柱的外径尺寸。6.2.2 使用爆破试验机对金属油管进行抽检试验,爆破试验机对金属油管加压过程中记录压力表数值,计算压力表数值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值,比值大于 2. 5 应持续 1min。6.2.3 使用爆破试验机对液压软管进行抽检试验,爆破试验机对液压软管加压过程中记录压力表数值,计算压力表数值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值,比值大于 3 应持续 1min。6.3 机械传动部分6.3.1 钢丝绳使用拉力试验机对举升用钢丝绳和平衡用钢丝绳进行破断拉力抽检试验,记录钢丝绳破断

30、时的拉力值。 最大静拉力为额定举升质量除以举升用(或平衡用)钢丝绳数。6JT/ T 15520216.3.2 钢丝绳端和钢丝绳端固定装置使用拉力试验机对库存举升用钢丝绳端和钢丝绳端固定装置及平衡用钢丝绳端和钢丝绳端固定装置进行抽检试验,记录钢丝绳端或钢丝绳端固定装置破断时的拉力值。 最大静拉力为额定举升质量除以举升用(或平衡用)钢丝绳数。6.3.3 链条使用拉力试验机对库存链条进行抽检试验,记录链条破断时的拉力值。6.3.4 滑轮使用外径千分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6.4 焊接与涂装人工检视举升机焊接与涂装表面。6.5 外观人工检视举升机外观及金属表面。6.6 同步装置同步装

31、置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 升降台、托臂在任意位置,使用水准仪分别对所有升降台、托臂和立柱设定可分辨毫米单位的原点位置标志。b) 在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举升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启动举升机的同时使用秒表计时。c) 使用标尺测量,举升机上升 30s、下降 20s 时各升降台、托臂的上升和下降距离。6.7 电气系统6.7.1 人工检视举升机电气系统是否配备断路器,电机控制是否有过载、断相保护装置。6.7.2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举升机照明装置电压并检查照明装置电源与动力电源。6.7.3 人工检视指示灯、按钮和导线的颜色。6.7.4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操作装置的控制电源电压。6.7.5 启动举升机,当升降

32、台、托臂在上升到最大行程位置时,观察举升机运行状况;当机械式举升机的升降台、托臂在下降到最大行程位置时,观察是举升机运行状况。6.7.6 启动举升机使其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将手离开操作装置,观察举升机运行状况。6.7.7 人工检视举升机是否配备操作装置紧急停止装置;启动举升机,按下紧急停止装置开关,观察举升机运行状况。6.7.8 用 500V 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动力电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电阻值。6.7.9 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外部保护导线端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电阻值。6.8 安全装置6.8.1 人工检视举升机是否配备安全装置、滑轮防止钢丝绳跳出跳槽装置、链条防脱装置、隔离护栏,液压式举升机是否设有

33、机械锁止装置或等效的保护装置,车轮接触式举升机是否配备防止车轮滚动装置,门式举升机是否配备防止损伤汽车车顶装置。6.8.2 人工检视机械式举升机是否设有工作螺母失效保护装置;启动机械式举升机,在任意工作点暂7JT/ T 1552021停,检查举升机锁止状态。6.8.3 锁止装置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 在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 H1点的立柱测量面中心位置安装钢卷尺。b) 在举升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启动举升机从最低位置向上运行,在举升机锁止装置作用时刻暂停举升机,记录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 H1点的垂直移动距离。c) 在举升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启动剪式举升机从任意位置运行,在举升机锁止装置作用时刻

34、暂停举升机,记录升降台最低位置 H1点的垂直移动距离;再次启动举升机继续运行,在下一次举升机锁止装置作用时刻暂停举升机,记录升降台最低位置 H1点的垂直移动距离。d) 在举升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启动柱式举升机从任意位置运行,在举升机锁止装置作用时刻暂停举升机,记录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 H1点的垂直移动距离;再次启动举升机继续运行,在下一次举升机锁止装置作用时刻暂停举升机,记录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 H1点的垂直移动距离。6.8.4 人工检视举升机液压系统是否有防止过载和冲击的安全装置;核查具有溢流阀的举升机油缸最高工作压力。6.8.5 在额定举升质量、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状态下,液压式举升机在一定

35、举升高度位置时,模拟断开钢丝绳(或断开链条、油管泄油),观察举升机运行状态。6.8.6 在额定举升质量、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状态下,液压式举升机在最大举升高度位置时断开油管并用秒表计时,用钢卷尺测量举升机下降高度,举升机的下降速度应按照式(1)计算。d= h/ t(1)式中:d 举升机下降速度,单位为毫米每秒(mm/ s);h 举升机下降高度,单位为毫米(mm);t 举升机下降时间,单位为秒(s)。6.8.7 人工检视举升机托盘销是否穿透托臂;沿水平方向对托盘施加大于 1 000N 的拉力,观察托盘与托臂的相对位置。6.8.8 调整托臂回转角度锁紧装置,检查托臂在承载额定举升质量时回转方向的锁紧

36、状况。6.8.9 托盘摆幅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 使用钢卷尺测量托盘直径。b) 托臂在完全展开并锁止状态下,沿托臂垂直方向施加水平力,将托盘中心点设为原点标记。c) 沿相反方向对托臂施加水平力,测量托盘中心点距原点的摆幅。6.8.10 托臂完全展开并锁止状态下,将托盘中心点设为原点标记;将托臂旋转至下一级锁止状态,测量托盘中心点距原点的摆幅。6.8.11 在托臂未锁止状态下,启动靠托臂举升工作的举升机上升,在任意位置暂停,检视托臂回转角度锁紧装置的状态;向托臂施加水平拉力,检视锁止装置的状态。6.8.12 在托臂完全展开并锁止状态下,向托臂施加不小于 1 500N 的,额定举升质量的 4.

37、 5% 的水平拉力,或向托臂施加不小于 2 250N 的,额定举升质量的 6. 75%的水平拉力,检视锁紧系统的状态。6.8.13 使用标尺测量举升机升降台、托臂最小离地距离和防压脚报警装置工作高度。6.9 最大举升高度使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状态下运行到最大举升高度并用钢卷尺测量举升高度。6.10 托臂回转角度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举升机托臂回转角度。8JT/ T 15520216.11 升降速度在常温、举升额定举升质量、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的状态下,使用秒表分别测定举升机在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与最大举升高度位置之间上升和下降的全行程累计时间,测定 3 次后计算其平均值。6.12

38、 运行状况6.12.1 观察举升机在无负荷运行工况下,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 3 次时的运行状况。6.12.2 观察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 3 次时的运行状况。6.12.3 观察液压式举升机在无负荷运行工况和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 3 次时的运行状况。6.12.4 在逐项检查操作装置、安全装置时,观察举升机运行状况。6.13 噪声举升机在额定举升质量、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状态时,全行程连续升、降,使用声级计在距离地面高度 1. 5m,距离举升机噪声源 1. 5m 处按 GB/ T 3768 的方法测量噪声并进行修正,记录其最大值。6.14 温升举升机在额

39、定举升质量运行状态时,从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到最大举升高度位置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循环 5 次,之后液压式举升机使用温度计测量储油箱内的油温,机械式举升机使用温度计测量丝杠、螺母的表面温度。6.15 下沉量在托臂端部、升降台两端的 1/2 处安装可分辨毫米单位的标尺,在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状态下将120%额定举升质量举升到 900mm 高度,使用水准仪设定原点位置,停放 10min、8h 后分别测定升降台、托臂的下沉量。6.16 相对位移量6.16.1 立柱倾斜量6.16.1.1 在升降台、托臂最低位置 H1点和最大举升高度位置 H2点的立柱测量面中心位置,分别安装可分辨毫米单位的标尺,使用经纬

40、仪测量各立柱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无负荷状态时 H2点向内( - )向外( + )向前( - )向后( + )的倾斜量(单柱测量)。6.16.1.2 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并分别在额定举升质量状态、120% 额定举升质量状态下,升降台、托臂在最大举升高度位置时测量 H2点向内( - )向外( + )向前( - )向后( + )的倾斜量(单柱测量)。6.16.2 托臂支承面相对高度差在托臂端部安装可分辨毫米单位的标尺,托臂上升到水准仪便于测量的高度位置,举升机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时,使用水准仪分别测量无负荷状态、额定举升质量状态和120%额定举升质量状态下4 个支承面的相对高度差。6.16.3 托臂支承

41、面相对下降量按 6. 16. 2 的方法测量距每个立柱最远点的托臂支承面的相对下降量。9JT/ T 15520216.16.4 纵梁挠度值在升降台两纵梁两端部和两端的 1/2 处分别安装可分辨毫米单位的标尺,纵梁上升到水准仪便于测量的高度位置,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时,使用水准仪分别测量两纵梁在无负荷状态、额定举升质量状态和120%额定举升质量状态下的挠度值。6.16.5 横梁挠度值按 6. 16. 4 方法测量升降台两横梁的挠度值。6.16.6 升降台面四角的高度差升降台面四角高度差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 沿车辆在举升机上停放的前后方向,取一侧升降台外沿两端对称点为 A、B 点,测量 A、B

42、 点之间的距离。b) 在两个升降台外侧四角处分别安装可分辨毫米单位的标尺。c) 使升降台上升到距地面 1 000mm 1 200mm 的高度位置。d) 使用水准仪测量升降台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时,分别在无负荷状态、额定举升质量状态和120%额定举升质量状态下的升降台面四角的高度差。6.16.7 升降台面两端的高度差升降台面两端高度差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 沿车辆在举升机上停放的前后方向,取一侧升降台中心两端对称点为 C、D 点,测量 C、D 点之间的距离。b) 在升降台面的 C、D 点分别安装可分辨毫米单位的标尺。c) 使升降台上升到距地面 1 000mm 1 200mm 的高度位置。d)

43、使用水准仪测量升降台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时,分别在无负荷状态、额定举升质量状态和120%额定举升质量状态下的升降台 C、D 点的高度差。6.17 耐负荷稳定性6.17.1 在机械锁止装置未工作,托臂完全伸展的状态下,按照车辆在举升机上停放的前后方向分别按64 和 46 的比例举升额定举升质量的 120%的载荷,升降台、托臂从最低位置到最大举升高度位置往返升降 3 次后,检查举升机部件的状态。 为保证安全在试验时应安装防止载荷滑落的安全装置。6.17.2 使托臂完全伸展,当升降台、托臂达到最大举升高度位置后,在机械锁止装置工作和未工作的两种状态下,按照车辆在举升机上停放的前后方向按 6 4 和 4

44、 6 的比例举升额定举升质量的150% 载荷停留 10min 后,检查举升机部件的状态。 为保证安全在试验时应安装防止载荷滑落的安全装置。6.18 耐久性6.18.1 在额定举升质量工况下举升机全行程往复连续工作 1 000 次,其中连续两次往复行程之间停机时间不应超过 5min,检查举升机各零部件、焊接件、电动机、液压系统的状态。6.18.2 在1 000 次试验的基础上,举升机继续工作到3 000 次,其中连续两次往复行程之间停机时间不超过 5min(不含换件、加油等时间),检查举升机的运行状况。 允许更换易损件(如轴套、轴承等),允许添加液压油和润滑剂。01JT/ T 15520217

45、检验规则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1 型式检验7.1.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第 5 章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a) 新产品投产前;b) 产品设计工艺和材料有重大改变时;c) 产品转让或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d) 正常生产每两年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产品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产品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1.2 抽样方法:抽样基数应不少于 5 台,抽样数量为 1 台。7.1.3 判定原则:型式检验如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应在抽样基数中再抽取 2 台,进行全部项目的重检,如任何 1 台出现不合格项时则判定本次产品型式检验为不合格。7.2 出厂检验7.2.1 举升机

46、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2.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3,检验比例为 100%,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表 3 出 厂 检 验 项 目序号检 验 项 目技 术 要 求试 验 方 法1焊接与涂装5. 2. 1, 5. 2. 26. 42外观5. 36. 53电气系统5. 4. 2. 4 中的 b)6. 7. 55. 4. 2. 4 中的 c)6. 7. 65. 4. 2. 4 中的 d)6. 7. 74安全装置5. 4. 3. 26. 8. 25. 4. 3. 146. 8. 15运行状况5. 4. 56. 12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8.1 标志8.1.1

47、安全标志在举升机醒目位置应设有符合 GB 28942008 相应规定的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提示标志,还应设有表 4 中的禁止标志,且禁止标志应符合 GB 28942008 中 4. 1. 2 的要求。11JT/ T 1552021表 4 禁 止 标 志编号图 形 标 志名 称说 明4-1禁止使用 禁止单轮、单轴使用4-2禁止站人 举升机在有负荷上升或下降的运行状态时,托臂、升降台下禁止站人4-3禁止超负荷工作 举升机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禁止超过额定举升质量工作8.1.2 产品标志8.1.2.1 产品铭牌应固定在举升机醒目的位置,并应符合 GB/ T 13306 的规定。8.1.2.2 产品铭牌应

48、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厂名及商标;b) 产品名称及型号;c) 额定举升质量;d) 最大举升高度;e) 外部电源、气源等动力要求;f) 制造日期;g) 出厂编号。8.1.3 包装标志包装图示标志应符合 GB/ T 191 的规定,并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厂名;b) 产品名称及型号;c) 箱号;21JT/ T 1552021d) 毛重、净重;e) 体积(长 宽 高,单位);f) 喷制“向上”“防雨”等图示标志。8.2 包装8.2.1 包装应符合 GB/ T 13384 的规定。8.2.2 装箱时具有下列技术文件:a) 产品使用说明书;b) 产品合格证书;c) 装箱单。8.3 运输和储存8.3.1 产品运输中应采取防潮、防振和防冲击措施以免损伤,不得与腐蚀性物质一起运输。8.3.2 产品上可移动的部件均应固定,并用软包装物垫好。8.3.3 产品在室内存放时,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措施。8.3.4 产品在室外存放时,应有良好的遮盖保护,以防风吹日晒雨淋。31JT/ T 155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