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镜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确保危急重患者检查迅速、准确,报告及时反馈给临床、最大程度地节省抢救时间,确保医疗安全。故建立消化内镜诊疗危急值。 “危急值”指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病情变化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急生命时,临床医师及护士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挽救生命。 “危急值”的目的: 引起临床医护人员足够重视,第一时间发现“危急值”,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确保诊疗安全,维护患者生命。 程序及要求: 1,当出现危急值情况时,第一时间报告麻醉科医师,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内镜医师对所作出的内镜诊疗危急值必须及时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3,当处理危
2、急值有困难时,必须及时上报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复核或会诊。 4,复核或会诊医生接到电话后必须30分钟到场,对出现危急值不复核、不报告上级医生造成不良后果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5,当值班医生发现危急值与临床征象不相符时,应再次确认,必要时重新检查,避免误诊 消化内镜中心“危急值”项目表: 1、麻醉意外,心跳、呼吸骤停。 2、巨大、深度溃疡,胃肠血管畸形引起消化道出血及穿孔。 3、上消化道异物引起出血及穿孔。 4、食管或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和/或明显出血点和/或红色征阳性和/或活动性出血。 5、特殊治疗(ercp、esd、poem、notes、巨大息肉切除)引起出血及穿孔。 第二篇:胃镜室危急值报告登
3、记制度胃镜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2013版) 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
4、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
5、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四、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五、质控与考核 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
6、,并将内容在次日早会上交班,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六、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各科室每月一次对“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医院每半年一次根据临床需要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 七、内镜“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胃、肠腔内异物。急性活动性出血。 手术中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无痛胃、肠镜麻醉意外。 在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出现有危及生命并需及时处理的患者 第三篇: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
7、报告程序 1.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st段明显升高或降低)3.急性心肌损伤(t波高耸、st段斜型抬高)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 (2
8、)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二度11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急诊电话: 第四篇: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危急值”项
9、目表及制订“危急值”界限值,并每年对“危急值”项目进行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项目,以逐步建立起适合于我院病人群体和临床工作的“危急值”项目表。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应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同意后检验检查科室修改,检验检查科室将申请保留。应重点关注来自急诊重症医学科、手术室、心血管内科等危重病人较集中科室的标本与检查。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危急值”登记本,对“危急值”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四)各医技科室人员在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进行复核确认,按“危急值”
10、报告流程,10分钟内实行双形式报告(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同时在lis系统上发布报告),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临床接收人姓名(工号)、联系电话、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等。 (五)临床科室人员接收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必须在“危急值”接收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接收电话时间、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检验检查结果、检验检查报告人等。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六)临床医师接到“危急
11、值”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识别,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5分钟内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应立即重新采集标本或通知病人来院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在10分钟内采取处理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危急值报告时间、危急值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分);同时在“危急值登记本”备注栏注明处理情况;若为住院医师应记录有向上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处理意见等。门急诊患者由接诊医生立即电话通知患者,并记录电话通知时间;体检人员由检查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及时
12、通知患者,并记录电话通知时间。 (七)各临床医技科室应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报告程序以及处理措施。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八)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每年修订我院危急值指标,必要时随时修订。 (九)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临床科室的意见,修订我院的危急值常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动态变化)指标如下:o1.检验科结果(成人):检验科结果(成人):(1)血糖glu:22mmol/l,(2)wbc: 30.0*109/l,(3)plt30s,aptt70s,d-二聚体:3ug/ml;(6)血钾: 6.0mmol/l,(7)血钠:160mmol/l,(8)血氯:120mmol/l,(9)tco240mmol/l,(10)尿素:30mmol/l,(11)肌酐600umol/l,(12)钙420u/l、尿淀粉酶1800u/l,(14)血、脑脊液、尿培养阳性、大便霍乱培养阳性、多重耐药菌,(15)肌钙蛋白i(ctni)2.0ng/ml。(16)血气分析:ph7.55,pco2:65mmhg,po2: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