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2.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玲玲的画。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幅、
2、评、报、纸”这4个字,会写“一幅画、评比”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理清课文顺序,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会画画的小姑娘,她叫“玲玲”,和她打个招呼吧!(指导读准“玲”的后鼻音)2.识记“玲”字。“玲”是形声字,左边的王字旁,表示美好的事物;右边是“令”,表示读音。“玲玲”是形容玉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题目“玲玲的画”中第二个“玲”读轻声。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玲玲的画,看看玲玲画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用形声字构字的特点
3、认读“玲”字,了解“玲玲”的本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要人物,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课题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板块二初读课文,集中识记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同桌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3.检查字词认读情况。(1)认读带拼音的词语。端详(xin) 评(pn)奖(jin) 报(bo)纸 另(ln)外 催(cu)一催(cu) 来不及(j)懒(ln)洋洋 并(bn)且 糟(zo)了 不肯(kn) 弄脏(zn) 伤(shng)心一幅(f)画指名读,重点指导:“幅”是第二声;文中“端详”的“详”字读轻声,指“仔细地看”。归类识记:“玲、评、另、并”的韵母是“in”。(2)读去掉拼
4、音后的词语。端详评奖报纸另外催一催来不及懒洋洋 并且 糟了 不肯 弄脏 拿起 一幅画(3)开火车读。4.识记字形。(1)归类识记。言字旁:详、评。(2)看图识记:奖、幅、报、脏。奖牌一幅画报纸脏衣服(3)字谜识字。漕粮运走一半。(糟)正月没有初一。(肯)(4)编口诀识记:合手握持就是拿。5.指名分段开火车读课文,相机正音。【设计意图】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地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多层次地练读课文,引导学生读通句子,读懂大意。板块三图文对照,了解心情1.看图感知心情:看到这三幅图,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选一选,填一填。伤心 得意 满意 ()()()2.指名
5、回答,了解玲玲心情的变化。 ( 得意 )( 伤心 )( 满意 )3.这三幅图连起来就是本课要告诉我们的故事,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学生借助图画,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玲玲心情的变化?找出来画上“”。(学生交流后出示相关语句)l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l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l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5.引导交流: 玲
6、玲的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读句子)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1)做动作理解“端详”的意思:请一名学生捧着书,做出仔细看书的样子。相机指导:“端详”就是仔细地看。(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得意”:当你得到老师或爸爸妈妈的表扬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交流:得意、开心、激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让你得意的事?(3)指导朗读:抓住“得意”“端详”等词语,语调上扬,语速轻快,读出玲玲“得意”的心情。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4)学生做动作理解词语:拿起笔,让它掉到桌上发出啪的一声,理解“啪的一声”的意思。指导朗
7、读“啪的一声”时要读得响而短促。(5)小组讨论:玲玲为什么伤心地哭了呢?学生交流玲玲伤心的原因,理解玲玲为什么着急、难过。(6)指导朗读:抓住“伤心”一词,语调低沉、缓慢,读出玲玲很难过的语气。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7)看图思考:画上弄脏的地方和小狗有什么联系?(课件出示) (8)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呢?(9)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上小花狗,她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10)指导朗读:抓住“满意”一词,语调轻快,读出满意的语气。【设计意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8、,借助三幅图整体感知课文,用图画帮助学生了解玲玲心情的变化,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用做动作、现场演示、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等方式,形式多样地读出玲玲心情的变化。板块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书写“幅、评、报、纸”4个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幅、评、报、纸”。(2)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4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3)教师范写“报”。提示要点:“报”是左右结构,右边要先写横折钩,再写竖。(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展评。(5)提醒关键笔画:“幅”字右边的“田”写得又宽又扁;“评”字右边的长横要穿插到左边偏旁中间;“纸”的右边是“氏”,不要多加一点。(6)学生自主练写“幅
9、、评、纸”。(7)同桌互评,全班展评。2.布置作业。抄写词语:一幅画、评比、报纸、电报。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读出了玲玲心情的变化,知道玲玲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下节课我们再来读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看看爸爸是怎样引导玲玲解决问题的。【设计意图】集中识字、写字,教师先范写,再关注易错部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渗透抓关键笔画把字写工整、美观的方法,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2课时 课时目标1.复习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画、奖”等6个字,会写“评奖、另外”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
10、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一幅画、评比、报纸、电报。同桌相互检查、订正。2.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上小花狗,让画变得更美了。这节课我们再次读读课文,看一看:当玲玲遇到问题时,爸爸是怎样帮助玲玲的呢?板块二品读对话,理解句义1.学习玲玲和爸爸的对话。(1)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的时候,爸爸和玲玲说了什么?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把他们的对话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对话。“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3)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导读出爸爸关心的语气;重读“弄脏、来不及”等词语,读出
11、玲玲着急的语气。2.理解爸爸的话。(1)读课文第7自然段,爸爸是怎样说的呢?(出示句子)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指导朗读:范读,语调上扬,读出反问的语气。 思考:爸爸给了玲玲怎样的建议? 学生小结:爸爸建议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点儿什么,巧妙遮住弄脏的地方。拓展练说: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你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可以画上爬楼梯的小乌龟、滚落的足球、圆滚滚的小花猫(2)读课文第89自然段,理解爸爸的话。(出示句子)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
12、,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指名读句子,理解“糟”的意思。(坏) 小组讨论,交流:课文里的“好事”和“坏事”分别指什么?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呢?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爸爸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你能像玲玲一样动脑筋想办法帮他们解决吗?.妈妈的衣服破了一个洞(妈妈在破了洞的地方绣了一朵花,衣服变得更漂亮了)b.爸爸买给我的鞋子小了,穿不了(送给妹妹)(3)评价: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爸爸?预设:这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爸爸。【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理解爸爸话中的道理,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拓展练说,让学生思考“弄脏的画还可以怎么办”,既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
13、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也不再枯燥乏味,学生的参与度会高出许多。板块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指导观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怎样写才美观。(出示 “拿、奖、及、画、另、并”6个字)2.教师范写,强调笔画较多的字“拿、奖”和独体字“及”的书写要点。拿、奖:上下结构,笔画较多,上下两个部件写得扁一些。及:注意笔顺,起笔是撇,第二笔横折折撇一笔写成,撇和捺要舒展。3.学生书写“拿、奖、及”,教师展示评价,学生再次练写,同桌互评。4.自由练写生字“画、另、并”。5.拓展作业:回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玲玲的画 教学反思玲玲的画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本课的教
14、学,我觉得有以下优点:1.随文识记生字词。教学中我抓住“端详、啪、糟”等重点字词进行识字教学。从读文到找出重点句子读通读顺,在句中发现生字,然后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记、理解,扩词说话,最后又把生字放回课文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2.抓关键词理清脉络。玲玲的心情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刚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关键词,使全文脉络清晰。再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习得了概括课文大
15、意的方法。3.联系生活懂道理。课文中爸爸说的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那么,如何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呢?我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帮老师想想办法,生活中遇到类似这样的“坏事”该怎么办呢?学生们兴趣盎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纷纷出谋划策。这样的设计,既帮助学生理解了爸爸富含哲理的话,又搭建了语文和生活的桥梁。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jng lng yu x b chng zhu wi(_) (_) (_) (_)zh yo sh jn p gu xng yn(_) (_) (_) (_)二、 比一比,再组词
16、。妆(_) 注(_) 员(_) 植(_)壮(_) 住(_) 圆(_) 直(_)三、 汉字分析、书写我能行。(1) 写“冲”字的时候,要注意部首是_,它的读音是_(2) 我们在写“处”时,“捺”要写得伸展,不要写成了“外”。它有两个读音,在“处理”中读_,在“到处”中读_。(3) 我们在写“绿”时,右半部分下面“氺”的笔顺是_,这个字共_画。四、 想一想,用尺子连一连。一块 鲤鱼 弹 泥人 聪明的 小熊一片 蛋糕 荡 铁环 狡猾的 风娃娃一条 鸭子 滚 棉花 笨笨的 狐狸一群 花园 捏 秋千 可爱的 曹冲五、 选词填空。发明 发现1爱迪生(_)电灯。2我(_)树上有几只小鸟。忽然 仍然3直到现在
17、,世界各地(_)在使用邮票打孔机。4(_)她听见了喵喵的叫声,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从房里跑出来。六、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笨(_)笨(_) (_)(_)勃勃 (_)羊(_)牢赏(_)悦(_) (_)(_)不舍 引人(_)(_)(1)天快黑了,同学们才(_)地离开了公园。(2)在植树的人群里,八十三岁高龄的邓爷爷格外(_)。七、 连词成句1一回到家 妈妈 就 去 急忙 厨房 做饭_2打开 东东 拿出 书包 认认真真地 语文书 课文 读起了_3出现了 雷雨 美丽的 天边 彩虹 过后 一道_4提高了 耐心 小红的 经过 辅导 成绩 老师的_5就 下周一 如果 明天 推迟到 跑步比赛 下雨
18、 进行_八、 阅读展示台。智慧与力量从前,有个大力士,见人就夸自己力大无穷。有一天,一个聪明人要和他比力气。大力士嘲笑他说:“舞文弄墨,我不行,要比力气,你可不是我的对手。”聪明人(淘 掏)出块手怕,说:“人不可貌(像 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能把手帕扔到墙外去,就算谁的力气大。”大力士不以为然,夺过手帕用力朝围墙外一扔,没想到手帕又飘了回来。他使出吃奶的力气连扔了几次,都没能成(工 功)。聪明人说:“别白费力气了,看我扔吧!”他捡起一块石头,裹在手帕里,随手一扔就扔过墙去了。大力士正在发愣,聪明人对他说:“力量要用在点子上,光凭蛮劲是不行的,力量只有与智慧结合在一起才是无敌的。”1用“”画去文
19、中不合适的字。2请你说说,聪明人是怎样把手帕扔到墙外的。_3聪明人最后对大力士说了什么话?请你用“_”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人不但要有强壮的体质,还要有聪明的大脑,做事情不但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两者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做事情不只要有力气,还要勤奋勇敢才能无敌。 九、 看图写话 图中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看图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把句子写通顺,让别人看明白。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_参考答案1、精灵 游戏 补充 周围 炸药 使劲 屁股 幸运 2、化妆 注意 员工 植树 壮士 住院 圆柱 直尺3、(1) 冫 chng(或chng) (2) ch ch (3) 11 4、
20、5、发明 发现 仍然 忽然6、手 脚 兴 致 亡 补 心 目 依 依 注 目 依依不舍 引人注目 7、妈妈一回到家就急忙去厨房做饭。 东东打开书包拿出语文书,认认真真地读起了课文。 雷雨过后,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小红的成绩提高了。 如果明天下雨,跑步比赛就推迟到下周一进行。8、1淘 像 工2聪明人将石头包裹在手绢里;再将其扔出墙外的。3力量要用在点子上,光凭蛮劲是不行的,力量只有与智慧结合在一起才是无敌的。9、例文: 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猴、小猪、小熊要比赛搬运木头。小熊扛着木头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小猪用鼻子来滚,它汗流浃背地滚着木头,鼻子都滚红了,而小猴呢?它把木头放在水里轻轻松松地拉着木头。小猴兴高采烈地说:“金牌非我莫属!” 最终,聪明的小猴利用大自然中水的力量,轻松的运送沉重的木头,得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