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7263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No.2,2023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徐威【内容提要声乐艺术指导课程作为音乐表演类合作性课程,充分实现合作是教学中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实质,将合作性内容经过科学的剖析进行划分、分解,确定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中的三个“合作点”,即知识的整合、形式的配合、内容的融合。在把握三个“合作点”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深入阐述,

2、梳理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思路,以保障教学效果。【关键词声乐艺术指导合作性民族性二度创作中图分类号:J616.29D0I:10.20093/ki.CN21-1080/J.2023.02.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5 7 3 6(2 0 2 3)0 2-0 0 9 9-6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是艺术类院校音乐表演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性”是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特质。因此,如何精准把握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质,将合作的内容经过科学的析进行划分、分解,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实现充分合作和展现,对于保障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一、分析确定声乐艺术指导合作性课堂中三个

3、“合作点”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思路要依据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作的本质来展开。“音乐表演既作者简介:徐威(1 9 8 3 一),女,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副教授。1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2 年,第1 8 3 页。是作为第二度创作,那么它的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第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它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I以此理清课堂教学目标,从“尊重一度创作,忠实解读原谱”的角度,将其分解成两个“合作点”,学生基于知识的整合实现对原谱的忠实解读,作为课堂合作的前提;教师对于原谱深层次地讲解、分析实现声乐与钢琴形式的配合,作为合作的保障。从“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进行

4、二度创作”角度将内容的融合确定为第三个“合作点”,强调在具备合作能力后如何实现较为高级地音乐表达,是合作的升华。知识的整合、形式的配合、内容的融合三个“合作点”层层推进,是声乐艺术指导课堂逐步100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揭示、表现音乐本质的三个步骤,在此将这三个“合作点”确定为声乐艺术指导课堂中的三个教学环节。依照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方法设计,更有利于实现课堂的“合作性”。二、三个“合作点”的内涵与实现路径(一)知识的整合,完成对作品基础性的梳理知识的整合以作品基础性音乐信息梳理为核心,以规范性表达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和分析其组织手

5、段为基础,深入理解音乐内容表述中音乐性的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两个层面的知识内涵,从而对音乐创作的本质、特点形成初步的认知、理解,为音乐表演环节提供重要的理论、实践依据及情感基础。1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体,夯实知识储备“对于艺术作品这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可以从结构层次上,把它的构成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1 对音乐作品外在形式的研读是音乐处理的基础,理清音乐作品认知顺序,避免只看重音乐艺术处理,而忽略音乐基础理论规范性表述的错误认知。声乐艺术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作为课

6、堂的教学结果,其形成是建立在具备完整、流畅、严谨演唱能力基础之上的,要筑牢音乐理论根基,才能在其后的艺术处理环节有的放矢、有据可依。首先强调音乐基本要素表达的准确性。声乐作品的乐谱内容是课堂学习和教学的依据,其构成是在一定音乐要素组织规律基础上实现的。对于乐谱中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基本要素则是乐谱表象的音乐形式,这些基本要素的规范性、1】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1 年,第3 7 2 页。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2 年,第2 5 3 页。3张前:正确的作品解释是音乐表演创造的基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 9 9 2 年第1 期。准确性表

7、达是音乐二度创作的基础。是否能认真研读、解释乐谱中的音乐基本要素为音乐二度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和重要依据,也是声乐艺术指导课程展开教学的前提条件。在课堂实践中,教学开展最大的障碍是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基本要素表述不准确,如个别音高及音程关系不准、时值不符、节奏型连贯错误等,这些错误性的表达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重视不够,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课前要做好基础性问题的梳理,形成严谨、规范的音乐表达习惯,为音乐组织手段的理解做好铺垫。强调音乐内容理解的全面性,尤其是非音乐性内容的理解。非音乐性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听而产生的想象、联想,另一方面是音乐中的文学性内容。音乐作品在创作手段中蕴藏着诸多显性和隐性的文学

8、性因素。作为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要重视其内涵的挖掘。尤其对于“歌曲”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而言,标题、歌词等要素的运用使作品中的文学性较其他艺术形式更为明显突出,这也可作为音乐作品理解的重要突破口,逐步拓展到了解作品创作背景、词曲家创作特点、歌曲体裁特点等方面,引发对作品深层次的思考。2.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具备“知识整合”能力的音乐思维习惯“学习音乐理论,必须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脱离生动具体的音乐,抽象地背诵许多定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2 “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基本的技能和修养之一,就是要通过对音乐基本理论,例如旋律学、和声学、复调、管弦乐法、作品分析等的学习,来认识和掌握音乐的结

9、构规律和表现方式,并把它运用于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和解释之中。”3 这里强调音乐表演者在学习训练中应具备的两种重要知识技能,即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依据作品个性特点将音乐理论合理运用于实践的音徐威: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101乐分析能力。作为课堂作品学习的路径,在打牢音乐基础性表述的同时,注重音乐分析、解释的引导,使学生在自我学习阶段有高度、有深度、有质量、有思考,通过课程的积累,逐步使学生从资料收集、筛选、归纳分类到实践应用形成整合性思维习惯,增强文化理解与音乐表达的结合能力,增强学生音乐理论与演唱实践之间的转化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第一合作点主要采用学生录音方式提交,教师对录音

10、作业进行点评。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发挥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优势,强调学生深度思考、自我纠正的重要性,加深预习深度。在自身知识储备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知识建构,提高自身读谱质量,加强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能力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通过“知识的整合”完成对基础性问题的梳理与解决,为接下来合作性课堂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形式的配合,完成对作品规范性的讲解形式的配合,指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具体合作的方式,即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形式的配合”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展体现为“合伴奏”的教学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细致读谱,打牢音乐表达规范性的根基;在形式配合中,通过合作性

11、读谱加深对伴奏乐谱理解及解读是实现歌唱与伴奏合作的前提;通过进一步对演唱与伴奏乐谱关系的解读为音乐完整性表达提供重要保障。1.强调“合作性读谱思维”的训练乐谱作为“一度创作”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价值丹庸置疑。作为合作性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性读谱思维,关注、掌握钢琴伴奏曲谱发挥的重要作用。日常学习中,学生对歌曲练习通常以研读歌曲演唱曲谱为主,在知识整合环节,教师对曲谱的解读建立在规范演唱曲谱音乐要素基础上,要将分析伴奏曲谱中的音乐语言作为讲授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性”的音乐思维。在演唱学习中,一方面横向读谱,将自己演唱所在声部仔细研读;另一方面纵向读谱,对同时进行的伴奏乐谱进

12、行解读。明晰掌握钢琴伴奏语言音乐走向、气口提示、起伏推动、段落对比等乐谱读谱技巧,通过伴奏曲谱音乐的诠释获得作品艺术处理启发及直接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合作理解度、契合度。(1)从歌曲体裁定位解读钢琴伴奏曲谱的外部特征歌曲创作中,体裁作为服务表达内容的外部形态,它是分析作品风格特征的出发点与艺术定位依据,体裁自身的特征给作品艺术处理提供准确的定位与范围。在不同作品体裁中,钢琴伴奏发挥着不同作用,体现不同的特点。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与歌词、旋律结合得当,三者处于同等地位,文学诗词与音乐艺术融合渗透,演唱与伴奏艺术价值对等;歌剧唱段中钢琴伴奏发挥的乐队功能使其在伴奏织体、声音效果及对人物音乐形象塑造手

13、段的运用上具有生动性,尤其中国民族歌剧戏曲板腔体的运用中,钢琴伴奏在节拍、织体、速度衔接方面具有突出特点;民歌演唱中钢琴伴奏对民族乐器的模仿、不同地域音乐连接、音乐旋律组织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等。由此可见,在原创型钢琴伴奏、编配型钢琴伴奏、乐队缩编型钢琴伴奏等不同类型中,隐藏着不同的合作技巧、规律及特点。从体裁宏观特点定位作品,对演唱与伴奏合作的声音比例、合作技巧有较为清晰的风格判断,是把握作品方向、体会合作关系的良好途径。(2)完整性读谱对作品内涵理解的重要性在声乐艺术指导课堂中逐渐建立包含前奏、间奏、尾奏在内完整的读谱习惯。歌曲的前奏、间奏、过门、尾奏等是为了歌曲内容地完整表达,使演唱者能

14、够更充分地表现作品,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但在歌曲演唱学习中,这些常常被省略与忽视,它们其中蕴含的音乐速度、力度、音高、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及旋律线的连接与转换,体现了作品的主要音乐风格,对于演唱声部的进102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入起到提示、转折、烘托等作用,使演唱的各段落连接成一个整体。注重对音乐作品整体结构的分析与掌握,有助于学生把握音乐进行的逻辑性及掌握作品发展脉络。演唱声部在不同段落间做好情绪连接与音乐连接,是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音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读谱习惯不仅有利于使学生自身学习理解更为深入,更利于在合作过程中清晰

15、必要的提示,使演唱者在呼吸、情绪等方面有所准备。(3)读懂乐谱中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合作关系对于中国声乐作品而言,乐谱中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丰富细腻,除了基本的演唱与伴奏乐句间的提示、补充、转折、连接等关系外,需要根据不同作品挖掘钢琴伴奏乐谱创作中蕴含的文化深度,尤其是延续传统音乐合作方式上对钢琴化语汇转化功能。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歌唱与伴奏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如戏曲中的拖腔保调、垫头裹腔,说唱音乐的随腔伴奏、接腔伴奏和托腔伴奏等伴奏手法的呈现,都体现了伴奏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法通过钢琴音乐的写作技法转化得到保留及发展,在乐曲中形成相应的音区、力度层次、伴奏织体等节奏特点来表现音乐情绪、音乐关系;尤

16、其是钢琴多声性、和声性、复调性、交响性特点,更便于钢琴对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的音色、旋律性模仿,对这些伴奏技法的深入分析研究是在作品风格性挖掘基础上实现的。以上三点为乐谱分析重要方向与定位,从具体声乐作品出发,从作品实质理解演唱与伴奏的深层次关系,对合作的契合度有极大的帮助。抓作品伴奏音乐内涵,寻找钢琴乐谱表现规律,是随着曲目逐步深入拓展、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的音乐素养。2.强调“合作性听觉思维”的训练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听”是获得音乐感知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美国声乐教育家戈登认为,人的内在听觉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中国声乐教育家王士魁提出:“从事声乐的师生,只有坚持以听

17、觉为基础并提高有关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佳境。”1在演唱学习的不同阶段,听觉思维的训练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听觉感受是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的着力点与突破口,挖掘科学的听觉训练手段对音乐素养的提升及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连贯性配合。(1)加强听觉在音乐理论知识中的科学应用在演唱的实践过程中,音乐理论知识的应用作为对专业基本功的基础性检验,能体现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及音乐素养。在作品学习初级阶段对演唱旋律声部视唱、组织音乐过程中,学生大多依赖教师课堂纠正而忽略自身听觉的校正作用。通过自身听觉对自我演唱进行判断、纠正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及良好习惯。强调听觉的重要性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

18、手段。作为一个连贯的音乐学习过程,读谱不仅是意识上读准音乐信息,更强调实践的准确应用,将理论灵活地运用于不同作品之中。在读谱阶段,加强自身纠正的能力及听觉参与度,在二度创作之前,强调对一度创作作品的规范性读谱,从音高、音程关系、节奏性表达等做到思想上理解与实践中规范的平衡,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尤其对于中国声乐作品中风格性较强的民歌作品、戏曲风格作品中典型性的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基本要素地准确性表达,逐渐注重丰富听觉积累,为之后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培养听觉在合作关系中的理解能力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将诸多音乐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时间的艺术,听一首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较比读谱过程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9、更为直接与明确,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在声乐艺术1王士魁:声乐教学中的耳朵话题,中国音乐2 0 0 4 年第4 期。徐威: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三个“合作点”的探析与实践103指导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听觉在作品理解中的积极作用。从作品伴奏的实际音响效果中去体会音乐,获得直观性、真实性的音乐感受,在音乐理论普遍性规律与具体音乐作品个性化表达之间寻找平衡点,在一度创作的乐谱中将音乐鲜活而立体地转化为有情有感的音乐,从而增强学生在歌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不停滞于对演唱作品无感化的视唱而唤起学生本身乐感性表达。在读谱过程中,将伴奏技巧从伴奏织体(如柱式和弦、琶音、旋律型、节奏型等)具体化讲解与弹奏效

20、果结合进行示范,体会不同织体对演唱情绪发挥的不同作用;从音乐层次的布局性表达通过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效果具体变化,体会演唱作品段落结构的构成规律及情绪转换;突出伴奏与演唱关系的音响化讲解,在实际音效中将合作关系(如烘托、对比、推动、互补等)具体化,从实际音响中听懂演唱与伴奏的合作方式,将读谱技巧具体化,从音乐内涵上理解气口、语气、情绪的音乐化表达,这种合作性听觉的训练使音乐表述更为具体真切,将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融为一体,使音乐表达更为生动有力。(3)提高听觉审美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歌曲学习、认知过程中,提升听觉审美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课堂科学独立分析、实践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经典版本的赏析是加深

21、作品理解、提升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经典演唱版本作为艺术家二度创作的成果,体现了个人对作品的独特见解与作品认知,在音乐处理、演唱技巧中都蕴含极强的音乐逻辑性,且不同艺术家对同一作品在作品配器、音乐表达、情绪定位等多方面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诠释。课堂上结合作品具体表现手段加以分析、讲解,对学生艺术审美做出积极的引领,并通过对同一作品不同版本、同一体裁不同作品、不同体裁不同作品的声乐赏析,在乐谱分析与具体演唱中找到艺术表达的途径,逐渐提高自身音乐审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听觉积累形成个人对声音色彩、音乐风格、艺术处理、1】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汤蓓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1 2 年,

22、第1 2 9 页。作品特点等的判断,对内容融合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内容的融合,为作品创造性地表达提供空间“内容的融合”是指在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对艺术形象的共同塑造中二者在音乐的理解、诠释中实现对等性。通过课堂教学,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实现从传授者向合作者的重要角色转换,这是声乐艺术指导课堂教学区别于其他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音乐表达的融合度是合作的艺术价值与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逐步使学生在知识储备、音乐判断上形成较为完善、独立的认识,从而形成合作的对等性,这是合作性课堂教学的升华。作曲家“在写下作品之前或写下作品的同时,体验到自已必须要表达的真正重要的东西,而写在谱子

23、上的即兴部分,是创造性过程的核心。但对诠释者来说,作品和这样的即兴则是完全相反的:作品是符号和形式的外壳,如果诠释者想深入到他所要演奏的作品中,就必须刺穿这一外壳。”1 这段话表明乐谱在词曲作家、音乐表演者之间的关系及音乐表演者二度创作的内涵,重视乐谱但不拘泥于乐谱,在音乐创作中挖掘乐谱背后的内涵。1以探寻作品个性特点、梳理音乐逻辑性表达为本质展开的教学实践对声乐作品个性特点、风格性的把握是二度创作的实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演唱作品音乐内容、音乐创作的分解与剖析,即对作品基本情绪、风格体系、精神特征、音乐创作表达的时代精神、思想内涵、创作手段、音乐与情感等方面,完成了对音乐作品基础性、规范性合作

24、规律、合作特点的梳理,这些是学生音乐表现的重要依据,演唱与钢琴伴奏具备了合作的前提。在对作品认知的逐步深入过程中,将所运用的艺术处理技巧熟练掌握并形成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使演唱中的设计不是某个模板的照搬与生硬的模仿套用,需104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要在作品个性特点中做深入、透彻地挖掘,逐渐形成学生对作品个性特点、风格性的理解与运用,使个人演唱风格逐渐建立与成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作品表达内涵留有足够的提升空间。课堂上教师将基础性、规范性教学向创造性教学做好过渡引导。尊重原谱,尊重词、曲作家音乐创作内涵,在作品表达上找准具体作品诠释的切入点,在具体个性化作

25、品实践中将规律性的音乐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性、系统性思考。理清各音乐要素的组织方式,规范音乐表达中“点”的定位;从旋律、歌词、伴奏三方面理清音乐发展逻辑,做到“线”的连贯;从旋律与歌词的关系、演唱与伴奏的关系等方面将作品立体化,做到“面”的逻辑连接,形成完整、科学的音乐进行,从合作性的视角将作品在演唱与伴奏时作为一个整体理解音乐内涵,逐渐培养学生建立起适合的科学分解、逐层深入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2深入挖掘中国音乐文化内涵,实现对歌曲“创造性”地探索随着课堂上对演唱歌曲讲解与实践的逐层深入,中国声乐作品的特有韵味与艺术魅力也逐渐展现出来。在音乐理解、风格把握、经典范例赏析的过程中,体会到中西方音乐

26、的碰撞与交融。如五线谱作为西洋记谱法传入中国并成为记录中国乐谱的方式,西方音乐理论是否能直接运用于中国声乐作品之中;中国民歌、戏曲风格等体裁声乐作品用五线谱记谱,节拍、速度在记谱过程中有哪些规律特点,在具体读谱中应有哪些调整和规律性的艺术处理规律;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韵味如何透过五线谱记谱得以重新认知与展现等。课堂上针对作品中的代表性乐句或段落进行深入探讨式实践,如部分作品中类似散板的引子如何在伴奏织体中把握速度与节拍;如何从乐谱、伴奏音效中分辨出中国民族音乐散板类音乐中震音伴奏织体的乐句韵律和乐谱中速度提示的乐句表达分寸感;如何从中国戏曲节奏中理解不同乐句气口的进入感;如何在戏曲板式变化

27、中理解段落速度的转换、对比等,这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宝贵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乐句、乐段做音乐片段性的深层次讲解与实践,作为提高学生在二度创作中“创造性”表达的突破口。声乐艺术指导课堂要透过谱面的表象,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我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的音乐实质,探寻音乐文化中蕴藏的神韵,展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风格性表达的深厚根基。“内容的融合”就是将这种思考带入课堂,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领悟能力、学习思维等方面不断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勇敢实践,为学生创造性音乐表达打开新的思路。结语作为合作性学科,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的合作难点,经过对“合作性”内容的分解,可以降低合作的难度。三个步骤层层深入,紧密相连。通过预习、授课、思考,保障学生为主体,增强授课互动,体现合作性,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刘辉中国民族声乐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1 0.2张前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 9 9 2,4.3】李庆森戏曲伴奏的手法 J.中国音乐,1 9 8 3,2.4刘聪,韩冬,新编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9.5罗晓杰.说课及其策略 教育科学研究,2 0 0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