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差错事故讨论、上报规章制度.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7068085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错事故讨论、上报规章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差错事故讨论、上报规章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差错事故讨论、上报规章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差错事故讨论、上报规章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差错事故讨论、上报规章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差错事故讨论、上报制度 1、各护理单位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发生差错、事故后,本人应立即向护士长口头报告,护士长即刻逐级上报。 3、发生差错或事故后当事者要如实反应情况,以便采取积极正确的抢救措施,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如检验报告、药品、器械、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弃掉,以备鉴定,并及时登记差错、事故的发生和后果。 5、为了弄清差错、事故的真相,应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要求本人参加,允许其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须慎重,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6、发生差错或事故后,按性质、情节、后果,可分别组

2、织病房、科系或全院有关人员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大家。并确定事情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发生差错或事故后,护士长必须于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将差错、事故发生经过处理结果报告护理部。 8、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果有意隐瞒或不报,一经发现,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9、护理部应定期组织人员讨论、分析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的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 协和医院 护理部 第二篇:护理差错、事故上报及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上报及管理制度 1.护理部(护理质控中心)建立差错事故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全院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差错事故性质,提出整改意见。 2.各科室建

3、立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护士长及时登记发生差错或事故的日期、责任者、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差错性质、后果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 3.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 4.各科室严格执行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有意隐瞒、掩盖和拖延不按规定时间报告,按情节轻重予以处分。 5.发生护理事故后,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护理部主任报告:护理部要即刻逐级上报(主管院长及护理质控中心),发生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协同医院进行事故调查。如果发生严重差错应逐级上报,时间不得

4、超过24h. 6.对发生事故及严重差错的科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按规定详细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上报护理质控中心。 7.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有关药品、物品等均应按条例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8.差错、事故发生后,护理部(护理质控中心)根据其性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并制订整改措施。根据差错事故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确定差错、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9.护理部(护理质控中心)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差错、事故分析会,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和代表性

5、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同时将共性问题及时公布,以警示全院护理人员避免发生同类错误,保证病人的安全。护理部每季度(护理质控中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人员护理缺陷研讨会,提高全员防范意识,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第三篇:护理差错、事故上报及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上报及管理制度 1.护理部(护理质控中心)建立差错事故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全院(全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差错事故性质,提出整改意见。 2.各科室(医院)建立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护士长及时登记发生差错或事故的日期、责任者、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差错性质、后果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 3.在工作中,如果发生

6、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各科室(医院)严格执行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医院)和个人,有意隐瞒、掩盖和拖延不按规定时间报告,按情节轻重予以处分。 5.发生护理事故后,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护理部主任报告:护理部要即刻逐级上报(主管院长及护理质控中心),发生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协同医院进行事故调查。如果发生严重差错应逐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4h.6.对发生事故及严重差错的科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按规定详细

7、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上报护理质控中心。 7.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有关药品、物品等均应按条例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8.差错、事故发生后,护理部(护理质控中心)根据其性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并制订整改措施。根据差错事故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确定差错、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9.护理部(护理质控中心)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差错、事故分析会,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同时将共性问题及时公布,以警示全市护理人员避免发生同类错误,保证病人的安全。护理部每季度(护理

8、质控中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全市)护理人员护理缺陷研讨会,提高全员防范意识,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事故上报制度事故上报制度 1、事故隐患的范围,危及加油站的不安全因素。 2、加油站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台账,台账设在加油站安全管理部门。 3、隐患整改必须严格遵守“五定”原则,即定临时防范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方案,定整改负责人,定资金来源。 4、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必须优先安排事故隐患整改计划。整改项目一经确定,必须认真抓好资金、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的落实,加油站的隐患整改计划必须在每年1月30日前报站长。 5、安全技术措施资金必须优先解决事故隐患的整改。 6、站长对事故隐患整改负

9、组织领导责任,对自检自查和有关管理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立即组织和落实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7、内部自检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负责人,督促立即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和复查情况要详细记录在案。 隐患排查治理制 一、事故的分类和分级 凡在加油站区域内或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物资财产损失均称为加油站事故,按事故类型分为: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作业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伤亡,按事故性质分为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或破坏事故。 二、事故报告 1、发生事故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站长,紧急情况要报警,伤亡、中毒事故,应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抢救

10、人员及财产,重大火灾、爆炸、跑油事故,应组成现场指挥部,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凡属二级及以上事故,加油站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后15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初步分析、已采取措施等情况以电话、电报或传真方式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由于油品质量、跑油、火灾,爆炸等原因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应迅速报站长。 4、发生涉及死亡的特大、重大和一级事故,应积极配合调查部门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隐瞒、拒绝。 三、事故调查 1、外包工程乙方发生的事故,由乙方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2、加油站应配合事故调查部门进行调查,提供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四、事故

11、处理 1、事故调查和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五篇:防止差错事故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制度 一、防止接错患者 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患者接

12、送单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 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二次核对 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第一助手第三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 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 运送途中,拉上床档,患者头在后利于观察和保护患者,搬动患 者时动作要轻、稳,防止意外摔伤。 2、卧床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等待手术或护送时,应有护士 在床旁守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进行安全 知识教育。 3、全麻诱导期的患者

13、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肢体位置,防止挤压 撞伤,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 4、经常检查转运车性能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三、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1、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及疝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 上注明哪一侧。 2、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核对患者,并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 核对手术部位。 3、手术室护士在摆放体位时应再次核对手术部位。 四、防止烧伤、烫伤患者 1、使用热水袋时,要有外套讲瓶盖拧紧,保证不漏水,清醒、能活 动的成人水温为4050,小儿、昏迷、麻醉及瘫痪患者为3040 ,接触部位隔一层毛毯或薄被,经常检查皮肤色泽及温度。 2、使用电灼器时,正确连接电源,电极板紧贴患者皮肤

14、,固定于远 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 避免与手术床的金属部分接触。 3、使用化学药品时,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烧伤皮肤。 4、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 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五、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 1、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 暴露,不影响呼吸、循环的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2、患者侧卧位时,胸垫与腋下应间隔10cm左右,俯卧位时,腹部、 会阴部勿受压,上肢外展小于90,双腿保持功能位,骨隆突处 垫软枕,防止受压。 3、约束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止神经损伤。 4、加强术中观察,每15

15、分钟一次,并观察肢体末端皮肤颜色及血运 情况。 六、防止病理标本遗失 1、器械护士应将取下的标本放于盐水纱布内,妥善放在器械台上。 较大的标本可用盐水纱垫覆盖,防止干燥。 2、做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应立即放入容器内,贴上标签, 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取材部位,立即送病 理科。 3、器械护士将标本交给医生,由医生填写病理申请单,放在指定位 置。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标本送检,送检前再次核对标本、姓名、 床号、住院号、部位等并签名。 4、病理科接到标本后,再次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 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制定日期:2010年11月 修改日期:2012年6月执行日期:2012年7月第11页 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