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以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发生科室; (2)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5)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6)患者的要求;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领导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2、医院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
2、时内向XX县区卫生局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医院名称; (2)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科支职务任职资格;(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5)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6)患者的要求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医院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医院名称; (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
3、过。 4、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院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 (2)协议执行计划或执行情况;(3)医院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4)医院整改措施; (5)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6)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5、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医务部应当在协商(调解)解决后
4、7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2)双方当事人鉴定的协议书或行政调解书,载明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3)双方当事人鉴定的或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执行计划或执行情况;(4)医院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5)医院整改措施; (6)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7)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六、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院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判决书; (2)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判决执行计划或者执行情况;(3)医
5、院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4)医院整改措施; (5)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6)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一、我院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暂设在医务科,由兼职人员组成,负责本院医疗纠纷投诉受理等工作。 二、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有关医务人员有责任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三、科室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科内调查,并向医务科报告。同时,科室负责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止损坏后果的扩大。 四、医务科应立即启动本院医疗事故处理预案进行调查、核实,有关科室要积极
6、给予协助配合,医务科必须对报告内容、调查核实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向分管院长汇报。 五、医务科与事发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一起,向患方作好解释工作,必要时分管院长亲自参加。 六、导致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以及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医疗事故,医务科除向本院领导报告外,应在1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七、如果发生扰乱医院工作秩序、殴打医务人员、损害公物或有其可能者;事发科室应立即报告保卫科协助处理,必要时保卫科报告公安机关。 八、医务科应将本年度医院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有关情况汇总,以工作软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重大医疗过
7、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一、医疗机构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疗机构名称; (二)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五)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 (六)患方的要求;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逐级报告至卫生部;
8、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发生上述情形的,还应当同时逐级报告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疗机构名称; (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三、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 (二)协议执行计划或执行情况; (三)医疗机构
9、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 (四)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四、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协商(调解)解决后7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二)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或行政调解书,载明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 (三)双方当事人签定的或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执行计划或执行情况; (四)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 (五)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六)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七)省级卫生
10、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五、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判决书; (二)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或者执行情况; (三)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 (四)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上一年度本辖区内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情况汇总,于3月31日前上报至卫生部(见附表略);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事故,
11、也按附表要求汇总后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报的内容包括: (一)按医疗事故等级统计的医疗事故数量; (二)按医疗事故等级和解决途径(双方当事人协商、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统计的医疗事故数量; (三)按医疗事故等级和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统计的医疗事故数量; (四)按医疗事故等级和首次鉴定、再次鉴定、中华医学会组织鉴定统计的医疗事故数量; (五)按医疗事故等级和医疗机构类别统计的医疗事故数量; (六)按医疗事故等级统计的医疗事故赔偿总金额,个案最高赔偿金额、最低赔偿金额; (七)按医疗事故等级和行政处理方式统计的对医疗机构的行政处理情况; (八)按医疗事故等级和行政处理方式统计的对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情
12、况; (九)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按照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系统的要求,建立相应报告制度与运行机制。 二、医院建立与完善医疗不良事件和事故监测网络体系。重点是医疗及护理差错、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所致不良事件等项目的监测、报告、登记、处理制度。 三、报告可根据事件的情况采用书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报告。 四、受理的领导或有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在收到需要批示的请示报告后,应在三日内做出明确的批复。紧急
13、情况当即决定。 五、任何人不得瞒报、漏报、谎报。医务科应做好督查、督办,确保报告程序畅通。 六、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按照有关规定报告者,视情节予以处理。 七、医院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八、7日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1、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 2、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 3、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 第五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
14、修订日期: 一、科室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立刻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应于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科室、病区(医院)名称; (二)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五)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 (六)患方的要求; (七)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院职能部门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卫生行
15、政管理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损害、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 (二)协议执行计划或执行情况; (三)医院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 (四)医院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三、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医院职能部门应当在协商(调解)解决后7日内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二)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或行
16、政调解书,载明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 (三)双方当事人签定的或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执行计划或执行情况; (四)医院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 (五)医院整改措施; (六)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四、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职能部门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做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判决书; (二)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或者执行情况;lc048: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修订日期: (三)医院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 (四)医院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五、科室违反本规定未按时上报,将严格按照医疗纠纷(事故)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加倍处罚。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