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608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看历史 2023 年第 2 期 EYEONHISTORY 2023No.2历史之美46浅谈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潘红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 江苏 泰州 225300【摘.要】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和载体,不仅具有展览、研究、教育等功能,更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使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所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和独特的价值。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同质化的文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阐明博物馆如何通过展示、保护、研究和传播等多种手段,推进传统文化

2、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使之具有更广泛、深刻的影响力,为文化传承的多元化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博物馆;传统文化传承;积极作用【中图分类号】G260.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通过收集、保管和展示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资料,来弘扬和传承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引导观众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博物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展示和收藏文物,而是在其丰富的教育功能中潜藏着更为深远的意义。1 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收藏各类文化艺术品和历史文物,以便供后人参观和学习。它们被认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地

3、点,因为它们是保存有关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信息的场所。接下来,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首先,在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展品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文化和历史。这些展品追溯到我们的祖先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们过去的生活和文化。因此,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承的重要场所1。其次,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其文化艺术品和历史重要性的机会。博物馆展览通常会对文化艺术品和历史进行探索,通过观察、读取解释、参观游览和研学等方式提高观众对每个展品的认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背后故事。第三,博物馆是一个学习和教育场所,走进博物馆就可以让大家了解和学习周围的世界。它是一个探索未知

4、、答疑解惑的地方,因为它吸引着各式各样的人群,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并可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第四,博物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每个博物馆都收藏有不同的文化艺术品和背后的历史故事,当游客们参观它们时,可以加深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文化交流和多样性的记忆。总而言之,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博物馆历来是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和历史的文化场所,这种传承定位也将贯穿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博物馆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在不断显现。2 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博物馆一直扮演着保存、展示和传

5、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角色。从最初的私人馆藏到现代的由国家、地方政府和民间基金会共同管理的各类博物馆,博物馆一直拥有着独特的资源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分别从展品展示、文化交流、教育传播三个方面谈论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2。展品展示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博物馆为传统文化传承做出积极贡献的重要方面。博物馆通过物品展示,将文化艺术作品、历史遗物、民俗传承等多元文化内容呈现在人们面前,为观众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例如:博物馆通过展出文物和艺术作品,使观众通览城市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群体。并且很多博物馆都是从保护其中的文物与工艺品和历史

6、性建筑中出发着手进行博物馆展览。例如: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古埃及文物,以及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千里江山图 清明上河图等都是广泛受人瞩目的文物汇集之所。文化交流是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博物馆搭建了超越地区、民族和语言障碍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从而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例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作者简介:潘红(1966.11),女,汉,籍贯:江苏泰州,本科,研究方向:博物馆学。看历史 2023 年第 2 期 EYEONHISTORY 2023No.2历史之美47的各类专题展览和特别展、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各类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同时博

7、物馆不仅可以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和研究,学者们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符合现代需求的元素,延续文化的生命力。许多博物馆也致力于通过新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将文化艺术品与历史故事进行现代化的呈现,以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并促进文化传承3。教育传播是博物馆传承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通过博物馆的导览和展览图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与各个文物和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和全貌。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均为学生团队提供了历史文化教育、民间文化科普、艺术与人文知识等专业培训的服务项目。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在开设课程和讲座方面发挥作用,与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进行互动,向学生群体普及传

8、统文化知识、发展艺术审美素养和文化教育。综上所述,博物馆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作用巨大。它们通过展品展示、文化交流和教育传播等途径,向观众传递从从古到今的文化艺术、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多样文化遗产和传统,推动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博物馆可以延续和保留文化遗产使之得到文化传承,只有继续强化博物馆的展品展示、文化交流和教育传播能力,才能使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发挥更为广泛、深远的作用。3 当前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博物馆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博物馆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从文化传承意义、博物馆展示方式和公众参与度等方面探讨

9、当前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3.1 文化传承意义不够凸显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博物馆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一些博物馆并不能凸显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很多博物馆侧重于陈列文物或者展览当代艺术等,导致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地位沦为次要。这不仅会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足,而且还会降低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3.2 博物馆展示方式过于单一博物馆展示方式的单一也是当前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一个方面。目前大多数博物馆以展示文物为主,缺乏互动与体验性的展示方式。而展示模式的单一严重制约了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博物馆应积极建立富有互动性和体

10、验性的展示模式,例如模拟传统生活、民俗风情和游戏体验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参观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这样的展示模式也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4。3.3 公众参与度不足公众参与度的不足是当前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另一个问题。很多博物馆仅仅只是向公众展示文物,并且往往将文物放置在展柜中,限制了人们的观看和接触。这种展示方式虽然能够保护文物的安全,但也让公众参观时缺乏互动性,阻碍了公众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传统文化,公众的参与度至关重要。3.4 遗传效应有限遗传效应有限也是当前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许多文物或文化材料的受众面狭窄,难以产生足够的社会受

11、众效应,导致文化传承效果有限。此外,也存在一些文物或文化材料的传承困难,需要博物馆根据特定的展示转换方法进行创新性、有效的传承。3.5 教育性不足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更需要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同时体现教育性。但是,当前一些博物馆展示文物的方式单一,缺乏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和讲解,导致的结果是文物展示单纯而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严重影响了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3.6 整体策划不足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还存在整体策划不足的问题。一些博物馆因为文物收藏与陈列毫无核心导向,而使得整体策划缺少相关知识性的体现,缺少对传统文化逐渐演变历程的全面展示,降低了关键观众对博物馆

12、和表现文物的信任和认可,影响了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4 如何更好的利用博物馆来传承传统文化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展品、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强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文化、历史和艺术等领域的重要资源。博物馆不仅是保存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本文将详细介绍博物馆如何通过展品陈列、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5。4.1 优化陈列展览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而如何更好地陈列展品,让观众能亲身感觉到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脉动,使得观展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文化遗产,这对博物馆至关重要。因此,在陈列展览方面,博物馆需要注意以

13、下几个方面:4.1.1 清晰呈现历史背景改变传统的展陈模式,展品应该能够清晰地呈看历史 2023 年第 2 期 EYEONHISTORY 2023No.2历史之美48现出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注释文字和多媒体展示等方面做好解读。该工作有利于观众更深刻地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4.1.2 提升陈列展览的展示手段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需提供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和展示内容,不应局限在仅仅对展示品进行简单堆积的方式,还需要向观众提供更具调子和故事性的展览方式。同时,博物馆也应该着重展示具有代表性和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以及与公众有着紧密联系的文化遗产等。这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参与情绪。例如,英国伦敦自然历

14、史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展、法国巴黎奥塞博物馆的名画展等都是充满故事性、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展览,吸引千百万观展者前往参观。4.1.3 推广虚拟现实技术,增加观展互动性与传统的文物陈列不同,将虚拟现实技术和互动技术引入博物馆展览,可以让参观者沉浸在更加逼真的历史背景中,并积极寻找自身与历史文化的联系。例如:对于展览橱窗中的虚拟历史人物、古老的广告招牌等等,如博物馆采用大型投影设备或互动科技设备来展示,就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参与。4.2 加强科学研究博物馆的建立和管理,需要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和热爱文博事业的群体,尤其是众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学及其他领域的博物馆,要想起到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性作用,需要进行充分

15、的科学分析和研究。4.2.1 提高文物的姿态对于博物馆馆藏文物,需要对其进行高水平的保护和研究,包括对文物的保存与保护、鉴定与修复等,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专业技术、实验验证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究其历史底蕴,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的机制,以期更好地传承文化遗产6。4.2.2 将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对接起来科学研究将作为博物馆的创新平台,要真正地做好传承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科学研究还需要将专业和民间相结合。博物馆可以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大众公开和展示,让更多的观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能够拥有基础的认识和专业的理解。4.3 加强社会教育力度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收藏与保护场所,同时

16、也是进行社会教育的很好平台。博物馆依据自身的优势,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和体验式手工作坊等方式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度。利用强化讲解、创新展览和进社区互动等举措,使公众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喜爱,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4.3.1 增强社区和学校教育功能博物馆在社区和学校教育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例如通过建立传统文化解说员和讲解员团队,走进社区和学校,定期开展公共课堂,以实物(展品)为载体,用易接受并能参与的方式,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的事业中。4.3.2 推动远程教育博物馆可以采用在人才、知识、信息等领域远程教育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传递

17、文化知识,并促进社会土壤的文化基础。例如美国自然博物馆在全国联播的远程教育项目,介绍了大量有关古生物学、自然历史、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综上所述,博物馆能够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博物馆通过展品陈列、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的手段,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更为广泛、深刻的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博物馆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和保护水平,在立足本地文化传承的同时借助多种社会力量,更好地把优秀文化遗产,传承给每一代人。5 结语博物馆通过展览、教育、研究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保障文物的安全,避免了时间和历史的侵蚀。通过文物和藏品的传承,博物馆

18、倡导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博物馆也为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和对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窗口。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用,支持和鼓励博物馆在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廉明琪.浅谈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70(23):124-125.2 刘恒.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探讨 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 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0:5.3 王欣平.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分析 J.参花(上),2021,961(08):73-74.4 孙月.新时期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89(18):110-112.5 关晓磊.博物馆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J.名作欣赏,2020,682(14):101-102.6 陈旸.博物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博物馆优秀设计案例透析 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8(17):76-77+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