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生约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利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星点:大黄髓部的异常维管束。 锦纹:大黄髓中的线纹称锦纹
云锦花纹:何首乌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
朱砂点:苍术散有红棕色的油点称“朱砂点”起霜:苍术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断口不沿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断面称断口
矿物类生药:1.天然矿物(朱砂、炉甘石、自然铜)、矿物加工品(轻粉、芒硝)、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龙骨、石燕)
颜色:本色: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如朱红色的辰砂。
外色:由混入的有色物质染成的颜色。如紫石英、大青盐等。
假色:某些矿物中,有时可见变彩现象,这是由于投射光受晶体内部裂缝面、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反射所引起光波的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如云母、方解石等
光泽:矿物表面对投射光线的反射能力称为光泽。 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称为条痕
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力机械作用特别是刻划作用的程度,称为硬度。
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的干燥胆结石.
乌金衣: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稍有光泽。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挂甲: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且经久不褪
功效:清心,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生药中各类成分 1.糖类:(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枸杞多糖
2.生物碱类:麻黄碱、小檗碱、贝母生物碱
3.醌类:(蒽醌类成分具有泻下作用)大黄、芦荟、番泻叶
4.挥发油类:薄荷、伞形科、油室、油管碎片、厚朴油细胞。
5.木脂素类:厚朴酚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检品登记——取样——杂质检查——真实性鉴定——含量测定——报告。
生药的四大鉴别法:生药的原药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利于贮运
冬虫夏草: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药理作用: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保护心脏,保护肾脏,雄性激素样作用3功效补益肺肾,止血化痰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2.药理作用:抗肿瘤,免疫增强,抗炎3_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和茯苓三萜;具有抗肿瘤、免疫增强、抗炎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品性平,味甘、淡;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茯苓与猪苓的比较
茯苓:无草酸钙结晶,体重,质坚实;菌丝散在排列
猪苓:有草酸钙结晶,质坚而不实,矫情;有菌丝团
灵芝: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绵马贯众 来源: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维管束:有黄白色维管束5~12个,环列,其外散多有叶迹维管束。有间隙腺毛。
化学成分:主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2药理作用:驱虫作用,抗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抗肿瘤,子宫收缩。
3药效:清热解毒,驱虫止血
绵马贯众:叶柄基部呈扁圆形,维管束5~13个,周韧式,环列,有间隙腺毛
紫萁贯众:叶柄基部断面半月形,维管束排列呈U形,周韧式,无间隙腺毛
天麻Gastrodiae Rhizoma本品为兰科植物赤箭的干燥块茎。
性状: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顶端有红棕色的干枯的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冬麻);或残留茎基(春麻)。末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笃”。表面黄白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由潜伏芽排列成多轮横环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半透明角质样,黄白或淡棕色。气微,味甘。
显微:横切面:表皮有时残存;下皮为2-3层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皮层细胞数层:中柱大维管束散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
含量测定:采用HPLC方法测定,以天麻素为对照品,本品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 20%
粉末:黄白色,木化厚壁细胞多角形,纹孔明显:草酸钙针晶束散在,有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含糊化的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较大可见颗粒,遇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遇水合氯醛融化天麻
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药理作用:抗凉厥,改善循环,增强免疫,镇痛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
伪品:天麻较常见的伪品如下所列
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干燥根:中柱部分可见数至十数轮异常维管束,间断排列成环
菊科植物大丽菊的干燥块根:内皮层外侧有分泌腔散在,有石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结晶。
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干燥块茎:不含草酸钙针晶,而含砂晶,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花鹿茸:锥角、鞍子、 二杠( 一个侧枝)(3年)主枝称“大挺”, 侧枝“门桩”三岔、四岔
马鹿茸:一个侧枝,“单门”(2年)、二个侧枝,称“莲花”(3年)、三个、四个侧枝,“三岔”、“四岔”(4年,5年)
麝香(MOSCHUS):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2药理作用:抗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子宫兴奋作用3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野麝捕获后将腺囊连皮割下,将毛剪短,阴干,习称“毛壳麝香”:除去阴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糜香仁。脱落的内层皮膜(银皮)。麝香仁其中颗粒状者为“当门子”;粉末状者为“散香”
经典收载的经验鉴别方法有: 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迅速抽出,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油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郁。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炙热的堪祸中灼烧,初则进裂,随即融化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成白色或灰白色.
化学成分:主含麝香酮(香气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麝香酮不得少于2.0%
理化鉴定:取细粉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少许共研,香气恢复
药理作用:抗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子宫兴奋作用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蟾酥:Bufonis Venenum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药理作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升压,对心急缺血的影响;抗肿瘤作用,消炎镇痛.局部麻醉
3药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常见矿物生药 钙化合物类:石膏、寒水石、龙骨、钟乳石、古解石、柴石英 汞化合物类:朱砂、轻粉、红粉(剧毒)。
砷化合物类:雄黄、雌黄、信石(剧毒)
朱砂:HgS 不能煅烧,具金刚光泽,条痕红色,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雄黄:As2S2 条痕淡橘红色,不能煅烧。功效:杀虫解毒
麻黄Ephedrae Herba: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
药理作用:收缩血管,平喘抗炎,抗病原体,解热发汗,利尿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要成分:有机胺类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
草麻黄:显微特征 类圆形,边缘有波状细棱脊18~24条,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被厚的角质层,两棱脊间有下陷气孔,皮层宽,在棱脊处有下皮纤维束,其他三在少量纤维束,中柱鞘维管束新月形,纤维束8~10个,韧皮部窄,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类三角形,偶有环髓纤维,表皮细胞外壁,皮层细胞及纤维壁中均可见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中麻黄:棱脊18~28个,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髓薄壁细胞壁微木化,环髓纤维较多,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棱脊13~24个,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髓薄壁细胞壁木化,无环髓纤维
粉末特征:草麻黄:(1)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筒状;
(2)皮层纤维长,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
(3)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连,端壁具多个圆形穿孔,称麻黄式穿孔板。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1来源:毛茛科植物华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2.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腹泻作用,抗炎和免疫促进竹用3.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星点:大黄髓部的异常维管束 锦纹:大黄髓中的线纹称锦纹
比较三种大黄的差别: 掌叶大黄:根茎中韧皮射线3~4列细胞,近形成层的韧皮部中可见大型黏液腔,木纤维少量存在
唐古特大黄:根茎中韧皮射线2~3(8)列细胞,多数射线弯曲,韧皮部的大部分为大型黏液腔占有,近形成层处黏液腔环状排列成2~4环,无木纤维 药用大黄:韧皮射线1~2(4)列细胞,无黏液腔,无木纤维
牛膝:2~4l轮异常维管束小点
毛茛科的药材种类:黄连、川乌、附子、白芍、威灵仙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2药理作用;泻下作用,抗菌作用,止血作用,保肝护肾
3功效:清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过桥(杆):又称“过江枝”,指黄连根茎中段有细廋、光滑如茎杆的节间
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存在于根茎中
理化鉴定:粉末加稀盐酸或30%硝酸,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消失
取黄连细粉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①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显樱桃红色。②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乙醇溶液2一3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显深绿色(检查小檗碱)。 TLC
味连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稍延长。②韧皮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长梭形
雅连:与味连相似,但石细胞较味连多。 云连:无石细胞,无韧皮纤维。
川乌:(有剧毒)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等是主要毒性成分
厚朴:木兰科药用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外侧可析出小结晶
木栓细胞数层,有可见落皮层,栓内层为2~4层石细胞。皮层散有石细胞群,有的石细胞分枝状,油细胞散在,呈椭圆形,壁木化,内含油状物,韧皮部射线宽1~2(3)列细胞,向外渐变宽,油细胞较多,单个散在或2~5个相接,韧皮纤维束众多,薄壁细胞稀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石细胞分枝状;纤维多成束;油细胞多单个散在,类圆形或椭圆形;筛管筛域较大,筛孔明显;偶见细小草酸钙方晶,有木栓细胞
肉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或近于连续的环带。含挥发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延胡索:含20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
板蓝根(金锦玉兰)断面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深棕色, 作用:抗病毒,抗菌,解热抗炎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苦杏仁:含苦杏仁苷 功效: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豆科:除黄芪外均有晶鞘纤维 黄芪、甘草、番泻叶、葛根、山豆根
甘草;来源: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与根茎.药理作用:抗溃疡,解痉,抗菌和抗病毒,肾上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抗过敏,止咳止痰,解毒。药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比痛,调和药性七
番泻叶:主要有效成分为番泻苷A、B、C、D。均为蒽醌类成分。有较强泻下作用
黄柏:粉末:分枝状石细胞较多,形大。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鲜黄色晶纤维,多成束
主要成分:小檗碱 功效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沉香: 【显微特征]横切面:①木射线宽1一2列细胞,充满棕色树脂。②导管圆多角形,直径42一128 μm ,有的含棕色树脂。③木纤维多角形,直径20一45μm,壁稍厚,木化.木间韧皮部呈扁长椭圆状或条带状,常与射线相交,细胞壁薄,非木化,内含棕色树脂;其间散有少数纤维,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
切向纵切面:①木射线宽1 -2列细胞,高4 } 20个细胞。②导管多为短节导管,两端平截,具缘纹孔排列紧密,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③纤维细长,壁较薄,有单纹孔。木间韧皮部细胞长方形。
径向纵切面: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细胞为方形或略长方形。余同切向纵切面
丁香: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三副合沟。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人 参Ginseng Radix et Rhizoma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东北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 的根。栽培者称“园参”,野生者称“山参”,“林下参”,“籽海”。
性状: 多年生草本,掌状复叶,成熟时鲜红色(习称亮红顶)
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艼,锦皮细纹珍珠须 生晒参:横环纹,珍珠须、芦头、芦碗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层扁列细胞,栓内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
有树脂道散在,树脂道径向排列,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淡黄白色。①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③淀粉粒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④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⑤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可见
化学成分:主含达玛烷型人参皂甙、人参多糖、人参挥发油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力,中枢神经作用,心血管作用,其他作用.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智含量测定:采用HPLC方法测定,本品按千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普Re的总量不得少于0. 30%,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0.20%0
人参伪品:商陆:商陆科和美洲商陆的干燥根。断面具数轮同心环,人参无,含针晶,人参为簇晶
蓼科:都有草酸钙簇晶,蒽醌成分 大黄、何首乌、虎杖茄科:华山参有砂晶无簇晶 豆科:野红豆的根。无簇晶,有纤维,树脂道紫茉莉科:紫茉莉的根,有针晶束,异形维管束,无簇晶和树脂道
菊科:山莴苣的根,有菊糖,乳管,无簇晶和树脂道 三七:来源:五加科植物田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及根茎
粉末:树脂道碎片黄色,淀粉粒极多,网纹导管较多见,酸钙簇晶稀少,棱角宽钝,木栓细胞淡黄色
性状:铜皮铁骨狮子身2.药理作用:止血,抗炎,镇静,抗惊厥,镇痛,免疫增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功效: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当归Angelicae Sinensis Radix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当归的干燥根。
粉末:多油室及油管碎片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龙胆:粉末: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内皮层细胞巨大,表面观类长方形或方形
薄荷Menthae Herba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粉末:腺鳞由头、柄部组成,头部顶面观球形,侧面观扁球形,由6~8个分泌细胞组成,柄极短,单细胞,基部四周表皮细胞10余个辐射状排列可见小腺毛与非腺毛 功效:宣散风热,清头目,利咽,透疹
丹参:主成分 丹参酮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心安神
洋金花 Daturae Flos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 的干燥花。习称南洋金花
粉末: 花粉粒类球形或长圆形,表面有条纹状雕纹,具3孔沟; 2 非腺毛1-5细胞,壁具疣状突起,腺毛两种,头部与柄部均为1-6胞;花冠表皮气孔不定式,可见钙簇晶、方晶、砂晶 功效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金银花Lonicerae Flos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粉末: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部略平坦 ;另一种头部呈类圆形至扁圆形,较小 ;腺毛头部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 薄壁非腺毛长而弯曲,有微细疣状突起;厚壁非腺毛较短,具壁疣,有的具单或双螺纹 花粉粒众多,黄色,球形,外壁具细剌状突起,萌发孔3个。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棱角细尖
桔梗;薄壁细胞中的菊糖结晶多呈扇形乳汁管连接成网状梯纹、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木薄壁细胞端壁细波状弯曲
红花:粉末:橙黄色,分泌细胞管状,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 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柔毛状。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方晶
苍术:茅苍术: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断面黄白色,呈纤维状,并散有红棕色的油点称“朱砂点”。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疙瘩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黑色,质较疏松。断面纤维性,散有黄棕色的油点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ca catect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错入组织(槟榔纹):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系红棕色种皮向内伸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而成)
半夏:粉末: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或圆多角形脐点裂缝状,人字状或晶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多,散在或成束状存存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有螺纹及少量环纹导管 棕眼:凹窝周围密布棕色麻点状须根痕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药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药理作用:镇咳祛痰,降压,对平滑肌作用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和不紧,习称“观音合掌”
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较粗糙,常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
显微特征:粉末:松贝 类白色。①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或略作分枝状,直径5~64 μm,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形、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半复粒较多,可见2一4个脐点;复粒少,由2分粒组成。②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圆形或扁圆形。③螺纹导管直径5一26μm 。④草酸钙方晶少数,直径约至13 μm
炉贝①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直径约至60μm,脐点人字形、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②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③气孔长圆形,直径约至61μm,副卫细胞4一6个。
麦冬: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干燥块根。
显微:横切面: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根被为3-5层细胞,皮层宽;外皮层间夹分泌细胞,内皮层外侧有1-2层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小;中柱鞘为1-2层薄壁细胞;韧皮部束15-24个,与木质部束相间排列:髓薄壁细胞类圆形,非木化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