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血压的防治及穴位按摩.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46851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血压的防治及穴位按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低血压的防治及穴位按摩 一般成人如收缩压低于10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即称为低血压。 电压偏低主要与体质虚弱、思虑劳倦、情志因素等有关,病机主要在于各种因素导致心阳不振、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所致。低血压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两大类。 生理性低血压多无任何症状,亦不影响生存期。生理性低血压多见于年轻妇女,尤以体型瘦长者多见,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者或办公室工作的女性多见。此时低血压的产生多与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有关。 病理性低血压即我们所说的低血压病又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各种休克和急性心力衰竭;慢性低血压发病原因较多,部分有遗传倾向,或可继发于某些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等。另外,还有原发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为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女性或体质虚弱者;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少年和老年人,表现为突然站立时的低血压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低血压。 低血压的临床表现有全身乏力、头晕、易疲倦、出汗、心悸等,或有手足发凉、失眠、健忘、胸闷等,重者可突发晕厥等。可因低血压出现的快慢、血压变化的程度等有所不同。 原发性低血压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并有家庭遗传倾向、此类患者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病情可有好转,一般无须药物治疗。 其他继发于某些疾病的病理性低血压,如继发于心肌梗塞、大出血、心力衰竭等时,则应在抢救原发病的同时加用升血压药物或补充血容量,此类药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低分子右旋糖酐。 1、低电压验方1则:黄芪白术汤: 黄芪10克,党参9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当归12克,熟地9克,陈皮10克,葛根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功效】本方补益心脾,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低血压,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神疲气短,肢体倦怠,动则头晕目眩,心悸,自汗,食少,面黄少华,苔薄,舌质淡,脉细弱。 2、穴位按摩: 开会、学习、坐车、看电视等等闲暇时间,按摩上肢内侧心包经上的大陵穴;心经上的神门穴(在手腕处);手背上三焦经上的阳池穴(在手腕处)、中渚穴,长期坚持,对缓解低电压成效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