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单位:隆昌县斧光九年制学校 姓名:郑阿刚
电话:13990557557 邮箱:87057694@
学习活动分析(含课标、教材、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
2、前面已经学过了关于金属与酸的反应,学生金属活动顺序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对比金属与酸的反应来进行对比性学习。
3、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中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思路的最佳素材,学好该内容对今后的化学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学习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置换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措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讨论,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拨,从而认识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教学方法
演示法、说教法
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相关课件,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
稀硫酸以及试管、镊子等。
活动环节
师生活动过程
活动设计目的分析
学习活动过程
活动引入
复习:〔投影酸、盐溶液的电离效果图〕在酸溶液和盐溶液中都具有阳离子,它们分别是氢离子和金属离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溶液中的H+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那么,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否置换出盐中的金属离子,产生新的金属吗?
故事:江西上饶“苦泉”具有神秘色彩的新闻。
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激情,并学习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现规律和问题。 以存在“问题”为后续探究留下悬念。
活动的展开与深化
活动展开
1、对前面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引出本堂课的重点。
2、以故事为开端引导同学们展开对盐溶液的学习。
掌握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强弱为金属和盐的学习打基础
提问: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部分金属的化学性质,哪位同学能用方程式表示?
2、 通过学习我们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哪位同学又能起来叙述?
3、 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引出金属活动强弱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深化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通过这九种不同的实验展示,细心观察每种实验的现象,能够合理的说出六个实验现象,培养同学们观察实验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让同学们从不同的现象中总结出金属活动强弱!
5、明白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考虑的因素(注意强调铁和酸、盐溶液反应时显+2价,生成亚铁盐)。
1
Zn片和CuSO4溶液
锌溶解
,有红色固体析出
溶液蓝色变浅
Zn排在Cu的前面
2
Zn片和AgNO3溶液
锌溶解
,有白色固体析出
溶液蓝色变浅
Zn排在Ag的前面
3
Zn片与NaCl溶液
无明显现象
Zn排在Na的后面
4
Fe丝和CuSO4溶液
铁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Fe排在Cu的前面
5
Fe丝和AgNO3溶液
铁丝表面出现白色固体
Fe排在Ag的前面
6
Fe丝与NaCl溶液
无明显现象
Fe排在Na的后面
7
Cu片和CuS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8
Cu片和AgNO3溶液
铜片表面出现白色固体
Cu排在Ag的前面
9
Cu片和NaCl溶液
无明显现象
Cu排在Na的后面
小结
相关化学方程式:Fe +CuSO4=FeSO4 +Cu
Zn +CuSO4=ZnSO4 +Cu
Cu + 2AgNO3 = Cu(NO3)2 +Ag
Zn + 2AgNO3 = Zn(NO3)2 +Ag
Fe+2AgNO3=Fe(NO3)2+2Ag
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活动总结与评价: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强化了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学习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在
3.该置换反应中还应考虑的因素。
1)铁和盐溶液反应,显+2价,生成亚铁盐。
2)盐必须是盐溶液,金属不能和固体的盐反应。
3)钾、钙、钠的金属活动性太强,放入盐溶液时和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和盐反应
捋通各环节、回顾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
2012年9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