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租界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和中国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租用的地段。最早在中国取得租界的是英国。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是其主要目标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租界先后收回。抗日战争胜利后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至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全部由中国收回。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同时将解放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1947年3
2、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孟良崮战役全歼敌整编74师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后敌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东野战军避开敌正面兵力经过近一个月战役,粉碎了敌攻势。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胡适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早年在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
3、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论争。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去台,1962年去世。胡适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国民参政会国民参政会的前身国防最高会议聘请各抗日党派的领袖人物成立的国防参
4、议会。1938.7.6.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在汉口举行,宣告国民参政会正式成立。1947.5.国民参政会在南京召开第四届第三次大会后宣布撤消,前后9年共举行过四届13次大会。国民参政会可以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向政府提出询问和提出建议案,但其决议案最后必须经过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方能生效。国民参政会不是真正的民意机关,也不具备参政的能力,而只是国民政府的咨询性质的机构。但是它在抗战期间,为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公开发表政见的讲坛,提供了一个容纳各党派共商国事的形式,对争取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立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战争的立法。193
5、5年8月美国通过第一个中立法,规定凡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交战国均违法,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1936 年2月底该法期满时,国会随即通过第二个中立法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1937年又通过第三个中立法,除前两法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是否存在,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欧洲战争爆发前后 ,美国于1939 年11月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后美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美国对德意日宣
6、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拿破仑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20世纪初,明治维
7、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十二月党人1825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革命家。起义发生在俄历12月,故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革命家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回国后,他们成立秘密的革命组织,企图按照西方的方式来改造国家。1816年成立救国协会。1818年幸福协会。该会主张实行共和制,探索了采取军事手段推翻专制制度的问题。1821年,先后成立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这两个组织都拟定了自己的纲领。十二月党人试图只依靠军队的力量发动政变。1825年12月北方协会发动起义。尼古拉一世立即调动军队血腥镇压了
8、起义。南方协会会员于1826年1月发动起义,不久也告失败。沙皇政府对十二月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大批党人被害。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美国独立后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涌向西部。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3次巨大的移民高潮。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 ,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普法战争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的邦国在法国支持下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
9、。俾斯麦积极准备用兵法国。1870年7月,战争爆发。战争以法国军队的进攻为开始,但在普鲁士军队的反击下,战场很快就转移到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进行大会战,法国军队再次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法军投降。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870年年底,德意志西南部的4个邦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终于实现统一。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
10、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苏福省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克苏州,建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苏福省,辖有常州、松江、太仓和苏州四州府,由忠王李秀成专理苏福省军政事务。1863年8月,清军进逼苏州城,慕王谭绍光守城,开始了悲
11、壮的苏州城保卫战。10月24日,叛将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刺死慕王,献城投降。苏州失守,使太平天国失去了东南屏障。东南互保 面对义和团在北部中国的反帝斗争,为保护自己在华的侵略权益,各帝国主义国家与东南督抚相互勾结(。在大买办盛宣怀的联络下,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抗”。“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吉伦特派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吉伦特派的
12、主要成员最初属于雅各宾俱乐部,后在俱乐部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派别,因该派领袖人物多来自西南部的吉伦特郡而得名。成员主要是与西部和南部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有较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律师。1792年8月10日起义之后,以吉伦特派成员为主组成临时政府,开始吉伦特派执掌政权时期。吉伦特派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认为法国革命应当止步,恢复秩序。 1793年初法国局势恶化,前线吃紧,市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群众要求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商。吉伦特派则坚持经济自由原则,不愿实行对经济的干涉和管制。吉伦特派逐渐失去民心,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雅各宾派领导巴黎群众起义,迫使议会下令逮捕吉伦特派首领,结束了
13、吉伦特派统治。在恐怖时期,吉伦特派首脑人物被大批处死或自杀。热月政变后,该派残余势力构成热月党的骨干。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主,一般来说,“开明专制”出现于资本主义已有发展,但革命条件尚不成熟的地方。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开明专制”始终是封建贵族国家的政策。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大陆开始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个制
14、度的生死搏斗,一切伪装都无济于事,“开明专制”时代连同其改革差不多都一起消失了大清洗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开展的一场全国性的大规模的肃清反革命运动。斯大林把阶级斗争形势看得过于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上缺乏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个人崇拜的危害,因此错捕和枉杀了许多无辜。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都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处决。当时还有不少党、政、军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逮捕或处决,有的普通党员和公民也受到牵连。大清洗运动的后果非常严重,影响十分深远,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四洲志四洲志,清林则徐编,一卷。本书是林则徐
15、在广东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辑而成。书中所记为世界五大洲中30多国的地理和历史,是当时中国一部较有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后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以此书及其它资料为基础,编撰了海国图志。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的和平谈判。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通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就和平建国等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多次商谈。有关问题的具体谈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等之间进行。由于国民党本来没有和谈的诚意,没作谈
16、判的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蒋介石对这次谈判的方针是,准备在政治上作出一些关于开放民主自由的空头许诺,但一定要在“政令军令统一”的名义下取消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存在。因此他对于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地位,却坚决不予承认。这些问题就成为谈判中争论的中心问题。为使谈判能获得进展,中共方面先后作过多次让步,但国民党方面执意不作任何松动,以致双方无法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协议。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予以发表。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
17、了国共双方的见解。但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以及接受日军投降等问题上双方仍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再造派1928年1月,蒋介石重握大权后,胡汉民、孙科被迫出国考察。拥胡、孙的王昆仑、谌小岑、梁寒操、钟天心、周一心、程元斟等人聚集上海活动,创办再造旬刊、民众日报,以为国民党患了“疯瘫的病症”,“党的生路,只有再造”,故称为“再造派”,成员大多来自孙文主义学会北方分会。胡汉民任立法院院长后,即以立法院为基地,强调立法权,制约行政;提升党权,约束军权。紫石英事件1949年4月20日,就在我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云集长江北岸,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横渡长江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的时候,在南京附近江面上,
18、围绕着一艘闯入长江的英国护卫舰,发生了一系列相当激烈的水陆炮战,及历时数周的交涉活动,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中英南京事件,即紫石英号事件。交战的规模虽不甚大,但其影响却是十分深远。在中国,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涉及到本国主权时决不动摇的决心,而在英国,这次事件则被视为大英帝国在中国实行了百年的炮舰政策的最终收场,也被视为列强时代在中国的终结。巴西会议1935年9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张国焘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的危险处境。毛泽东等同志一致认为,在此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
19、,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立即率红一、三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会议还决定以后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并委托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三三制政权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在此之后,各根据地都按此原则,先后对原有政权组织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
20、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上,为了认真实行“三三制”原则,王维舟等共产党员宣布退出候选人。选举结果,在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林伯渠、徐特立等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了1/3。于是,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经大会通过由党外人士白文焕补上。在这次会上,林伯渠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开明绅士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教育厅、建设厅、民政厅的厅长,也都吸收了进步或开明人士参加。“三三制”的实行,使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胡漢民胡漢民(18791936年),国民党元老。1905年加入同盟會。從此,他追隨孫中山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東奔西走,對三民主義
21、多有闡發,是當時頗有影響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家和宣傳家。因此,他一直得到孫中山的信任,也成為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之一。孫中山去世後,他在政治上與蔣介石走到了一起,1927年4月出任國民政府主席等職。後因受蔣介石排擠,曾被軟禁於南京湯山,九一八事變後獲釋,不久赴廣州,後居香港。1936年1月在赴歐洲養病。2月在發表的談話中,指責蔣介石、汪精衛誤國,主張團結抗日,群策群力救國。同年1936年5月去世。联省自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湖南等省地方势力为维护地盘和统治权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是湖南军阀谭延闿。谭延闿、赵恒惕提出的省自治和联省自治先后得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和奉天
22、等省地方军阀的响应。在直系军阀吴佩孚推行以武力统一的局势下,西南各省军阀都高唱“自治”,以图割据自保。卢永祥为巩固皖系势力控制浙江,用自制省宪等办法抵制直系的侵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首次直奉战争失败后,也曾宣布自治,并出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要求省自治一些团体。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联省自治的主张无人再提。直皖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首领、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同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及奉系军阀张作霖发生冲突。1920年7月14日,直奉两系联合对皖系发动战争。战事在北京周围的涿县、高碑店、琉璃河、杨村一带进行。至18日,皖军战败,
23、段棋瑞通电辞职,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宁都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举行的武装起义。1931年12月14日下午,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按计划指派部队控制电台、指挥机构等要害部门和通往苏区的交通要道,加强城内城郊的警戒。是日晚,赵博生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在总指挥部开会,讲明形势和第26路军的处境及出路后,宣布起义加入红军。同时,派部队将第25师师部包围缴械,除该师师长越墙逃跑并带走驻城北石上的1个团外,全军1.7万余人携带武器2万余件参加起义。在此期间,还逮捕了宁都县县长、靖卫团长等反动官吏和逃居宁都县城的地主豪绅。宁都起义,打击了蒋介石
24、“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增强了红军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起了重要作用。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一个包括通商航海设领等内容的条约。简称中美商约。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于同年11月4日由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署该条约。条约共三十条六十八款。主要内容是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
25、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此方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彼方领土的自由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开入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而实际上由于当时中国的远洋运输不发达及生产落后根本无法与美国平等地实现其中规定的权利。通过条约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开放。美国企业在华享有种种特许的待遇使中国部分地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沿海及内河航行权。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宋庆龄等人联名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6、案;杨虎城等人提出了西安方面关于抗日救国8项议案;李宗仁等人提出保障言论自由、保护爱国运动、解放群众及加强救国运动案等。会上,尽管国民党没有放弃反共立场,但在对内政策上基本确定了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的原则。这次会议是国民党向着和平和抗日的方向转化的开始,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战争开始,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家主义派 即中国青年党,由曾琦、李璜等于1923年12月在法国巴黎成立,初名为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 1924年秋,曾、李等返回上海,与余家菊、陈启天、左舜生等人相结合,形成中国青年党在国内最初的组织。他们创办醒狮周报,随后又出版多种书刊,因此被称为醒狮派。又因为他
27、们初期活动的一切主张,均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的名义发表,所以社会上又称其为国家主义派。国家主义派借用五四时期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口号,鼓吹反苏反共;强调全民国家,否定国家的阶级性;宣扬全民革命与阶级合作,反对阶级斗争等。为揭露国家主义派理论的反动本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团,通过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对国家主义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国民党左派也开展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1926年下半年后,国家主义派的影响日益缩小。马日事变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日益动摇,反动军官准备公开叛变。21日晚,许克祥率叛军分头袭击
28、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国民党省党部等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事变后,许克祥与国民党右派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继续在长沙及各县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至6月10日,被杀害者达1万多人。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是武汉汪精卫集团开始叛变,并准备与南京蒋介石集团合流的信号。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指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决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党的历
29、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结论。主要是对“左”倾错误的历史教训作了深刻的分析。决议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决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明了今后进行党内斗争应采取的正确方针、态度和方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集中了全党的智慧,统一了全党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增强了党的团结,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实行。 主要内容是: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民族工商业;设立人
30、民法庭。依据该大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直鲁联军为了共同对付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盘踞直隶的奉系军阀李景林和盘踞在山东的奉系军阀张宗昌于1925年12月将所部联合改称“直鲁联军”,李任总司令,张任副总司令。不久李景林被国民党打败,退守山东。1926年李景林下台,张任总司令,张部褚玉璞任副司令。1927年初,直鲁联军南下,进驻上海镇压了上海工人第二次起义。同年3月,上海工人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直鲁联军被赶出上海。1928年9月,直鲁联军在河北滦县一带被国民党新军消灭。加拉罕加拉罕(1889-1937),俄国人
31、。1905年随父母离开高加索移居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后被捕,1917年2月革命后获得自由。不久正式加入布尔什维克组织。十月革命后,被任命为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其间,他曾两次发表了由他签署的苏俄对华宣言,声明废除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1923年7月,他奉命来华谈判恢复外交关系事宜。1924年,他出任苏联驻中国第一任大使。他任职期间,曾多次与孙中山接触和书信联系,积极支持中国北方的革命运动。1926年8月离任回国,他为了发展苏中关系,支持中国革命做了很多工作。新疆三区革命指原新疆省的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3个专区1944年秋爆发的一场
32、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争取民族平等和民主政治的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政权,史称三区革命五口通商大臣清末派驻广州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设立。由两广总督兼职。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上海强学会被扼杀后,会员黄遵宪、汪康年等倡议以学会余款创办报馆,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出版时务报,由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编。该报以变法图强为宗旨,梁启超连续发表
33、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颇受读者欢迎,对宣传维新起了很大的作用。 “百日维新”中,康有为想利用时务报进一步推动变法,乃通过光绪帝宣布改时务报为官报,并派自己督办时务官报。汪康年在张之洞支持下,于1898年8月改时务报为昌言报。旋因戊戌政变,时务官报流产,昌言报亦停办。中华革命党原指民国初年由孙中山组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指1928年由谭平山等人成立的国民党左派组织。1914年 7月,孙中山召集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国民党员组建中华革命党,以讨袁革命为己任,要求铲除帝制,维护约法,恢复国会,重建共和。1919年10月,孙中山
34、将中华革命党改建成中国国民党。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同年底,谭平山在上海发起组织了“国民党左派联合办事处”,开始筹组新党的工作。在筹组过程中,决定为继承孙总理革命的遗志,拟采用在二次革命失败时代孙总理所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作为新党的名称。1928年春召开了成立大会,邓演达被选为党的总负责人。成立后不久通过的中华革命党宣言草案,既谴责了国民党,认为它是敌党,对共产党也进行了批评。活动范围仅限于文化教育界,组织上缺乏统一领导。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同年8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这标志着中华革命党的结束和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正式建立。孙中山伟大的资产阶级革
35、命先驱。1866年孙中山出生,早年学医,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
36、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逝世。轮船招商局 清末最早设立的最大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正式成立。总局设上海。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光绪三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扩大经营,但始终受帝国主义在华航运业的排挤。1885年经
37、盛宣怀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30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改为国营。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事业的机构。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主张兴办近代化的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主张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主张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等。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张謇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
38、推动作用。强学会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维新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8月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强学会。陈炽为提调,梁启超为书记员。学会每隔数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又刊行中外纪闻,翻译西方和日本书籍,宣传维新主张。一些官僚和外国传教士捐银入会。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由北京发展到上海,声势愈大。1896年1月,慈禧下令封闭北京强学会。加富尔撒丁王国首相、意大利王国第一任首相、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资产阶级自由派领袖。主张依靠撒丁王国的外交与军事行动,实行上层联合逐步统一意大利。1852年出任首相。大力推行自由贸易
39、政策,采取整顿财政、修筑铁路、改革税收制度、强化国家银行职能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854年参与英法同盟对俄国的克里木战争,1856年2月率团出席巴黎会议,提高了撒丁王国的外交地位。1859年1月与法国拿破仑三世签订秘密条约,缔结反奥同盟,规定:法国邦助撒丁王国击败奥地利,建立北意大利王国;撒丁把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作报酬。当年4月撒丁与法国联合对奥开战,取得胜利,收复伦巴底,但将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遭反对,被迫辞职。1860年复首相职,利用高涨的人民革命形势,推动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和罗曼那与撒丁王国合并;又利用加里波第对撒丁国王的忠诚把已获得解放的南部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
40、。1861年3月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建立,被任命为第一任首相。同年病逝。督政府法国大革命后期的中央行政机构。1795年8月22日热月党人组成的国民公会通过共和三年宪法,宪法规定建立两院制的立法机构,行政权属于由五位督政官组成的督政府。10月27日巴拉斯等5人当选为督政官,是为督政府时期的开端。这一时期法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督政府的政策左右摇摆,这种摇摆政策在历史上称作“秋千政策”。督政府的统治基础十分狭窄,没有使人瞩目的政绩。1798年第二次反法同盟组成后,法国在军事上节节失利。1799年11月,拿破仑借机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法绍达事件这是英
41、法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1896年,法军从法属刚果向东推进,1898年7月到达苏丹的法绍达村。同年9月,英军从苏丹东部到达法绍达村,升起了英国国旗。英军以武力威胁,要求法军撤走;法军以“有效占领”为由,拒不撤军,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以尼罗河和刚果河为界,英国占领苏丹东部和尼罗河流域,法国占领苏丹西部。三级会议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有僧侣、贵族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是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集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
42、少,各有一票表决权。法国大革命前夕,由于国王财政困窘,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重新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要求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表决。提出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的建议 。在遭到拒绝后,第三等级于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至此以等级为基础的三级会议完成了历史使命。俄国二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是发生在1917年3月3日(俄历2月18日)的一次民主革命。被认为是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经济衰退,1400万劳动力应征入伍,导致全国缺少劳动力。加上军事上指挥不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1917年3月3日,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起义,逮捕沙皇政府的官员,罗曼诺夫皇
43、朝就此结束。二月革命后,工人和士兵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而资产阶级、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则成立了临时政府,造成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李尔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等派的领导人,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他主张: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人人都享有天赋的权利。在政治上应消灭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实行成年男子普选权。在经济上取消垄断专卖权、什一税。同时实行宗教宽容、言论自由等,多次被捕。随后,李尔本和他的同道者们拟订了平等派的纲领性文献人民公约。后克伦威尔惧怕他的影响,把他驱逐出国。1653年4月回国后又遭监禁。1655年获释。1657年卒。著有英国的天赋权利、人民公约、揭露英国的新枷锁等。瓦尔兰法国革命家。巴
44、黎公社主要领导人之一。左派蒲鲁东主义者。1865年参加第一国际并成为巴黎支部领导人。法国九月革命后当选为巴黎二十区中央委员会委员、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1871年3月18日参加领导巴黎无产阶级起义。后当选为公社委员;历任财政、粮食和军事等委员会委员。曾指挥公社军同凡尔塞军作战,后被捕遇害。凯末尔土耳其总统(19231938)。曾参加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革命。历任高级军职。19191922年领导反对外国侵略者,维护国家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11923年创立人民党(后改称共和人民党)。同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执政期间,实行行政、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许多改革,并开
45、始实施工业发展计划;对外争得对两海峡的主权。被誉为土耳其国父。劳动解放社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1888年9月由普列汉诺夫等人在日内瓦创立。其宗旨为在俄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民粹主义,深入研究俄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曾参加第二国际的活动。劳动解放社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型。明确提出工人阶级的目标是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其先决条件是要取得政权,成为后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的基础。在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已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宣告解散普列汉诺夫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875年同民粹派秘密组织建立联系。1883年在日内瓦创立并领导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
46、义团体劳动解放社。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批判民粹主义。1900年同V.I.列宁 一起创办无产阶级报刊火星报和曙光杂志,草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纲。1903年主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党的总委员会主席,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多次参加第二国际代表大会,长期担任国际局委员。1898年上半年最早起来批判伯恩施坦主义,后又同米勒兰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进行斗争。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转向孟什维克,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1905 1907年革命失败后,大多数孟什维克成了取消派分子。普列汉诺夫反对取消派,同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结成护党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47、发后,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以条件不成熟为由,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但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拒绝参加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反革命叛乱。和平法令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列宁起草,1917苏维埃通过并颁布。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规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
48、义国家的根本区别。巴贝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平等派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主张取消个人财产,土地公有,建立平等者共和国。后转入地下活动,1796年3月策划发动武装起义,推翻督政府。并决定 5月10日起义 。但起义前夕,因秘密泄露,巴贝夫等主要领导人全部被捕。1797年5月被处死。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政治派别,因集会地点在雅各宾修道院故名。俱乐部成员及许多支持他们的代表构成雅各宾派。1791年俱乐部曾几经分化。1791年7月马斯校场事件后,大资产阶级立宪派分子退出。第一共和国成立之初,国民公会内山岳派与吉伦特派矛盾不断激化,10月吉伦特分子也先后退出。至此,雅各宾派成为主要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罗伯斯庇尔等人成为主要领袖。该派不以实现共和制度为满足,要求彻底摧毁封建制度,实行民主的政治、经济措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对财产的不平等,要求限制财产权,并主张以严厉手段对付革命的敌人。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策动和领导了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开始雅各宾派专政。专政期间,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制度;击退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攻,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专政后期内部发生分裂,罗伯斯庇尔先后镇压了忿激派、埃贝尔派、丹东派,该派本身也大大削弱。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