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二)过程与方法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二、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四、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和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叫生态系统?【导入新课】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进行新课】同
2、学们请考虑一个问题:鱼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情况良好?在什么情况下生命又会受到危险呢?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什么是环境?【讲述】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鱼的生活。大家猜测一下?对,有阳光、空气、水、温度、植物、动物、人等。【提问】根据大家的经验,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几大类?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它是否有生命,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生物因素,它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请同学们看图(P161-6)进行归纳【讲述】同学们归纳的很好。生物之间彼此的影响分为二类,一是同种之间,一是不同种之间的(举例说明)同种之间有种内互助、种内争斗。不同种动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讲述】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同学们看书P15进行小组组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你组的实验方案,课后按照方案,实施实验,下节课进行交流。(学生讨论。)教师提示:1、选取的材料应湿润,营养物质丰富。2、实验中只探究一个可变因素的作用,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这一个因素来观察该因素与被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3、作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