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胶乳制品工艺学名词解释·短篇·.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40934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乳制品工艺学名词解释·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胶乳制品工艺学名词解释·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液:聚合物以乳状液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稳定水乳液体系。 胶乳: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配方设计:据胶乳制品的使用特点,选择适宜的原料,确定配合剂与原料胶乳的配方比以达到所需性能要求的配比方案。 合成胶乳:由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制成的聚合物粒子的水分散体,再采用酸膏化法,附聚法等使橡胶粒子增大而浓缩。 人造胶乳:将溶液聚合等所得的高聚物,再经乳化再分散而得。 胶乳用配合剂:凡在胶乳应用过程中所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 胶乳配合:将各种预先制备好的配合剂的溶液、水分散体和乳化液与已处理过的胶乳进行混合均匀地过程。 辐射硫化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辐射线,使橡胶分子交联的方法。 凝胶:往胶乳中缓慢加入电解质,可使胶乳粒子缓慢去稳定而在个别地方粘合起来,形成网状结构的聚集物。 胶凝:在电解质或其他去稳定物质作用下,胶乳由稳定的水分散体变为凝胶过程 凝固:一定条件下,胶乳由稳定状态向其反面转化的过程。 有机过氧化物硫化法:利用有机过氧化物受热裂解而产生的自由基夺去橡胶分子中的a-次甲基的氢原子,使橡胶分子产生自由基,两个这样的自由基相结合,便生成交联橡胶。 凝固剂:凡能使胶乳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凝胶、凝固的物质 热敏化法:在配合胶乳或硫化胶乳中加适量的热敏化剂,使胶乳在较低的温度下相对稳定。而当胶乳受热,并温度升高至预定热敏温度时,将快速产生胶凝 隔离剂:胶乳制品无论是处于湿凝胶态还是处于干胶膜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粘搭,凡是使这种互相粘搭性减少的物质 两次离心天然胶乳:将氨保存新鲜胶乳先离心一次,在加约一倍清水稀释此离心胶乳,然后第二次离心,进一步除去非胶物质而得 干基配方:以原料胶乳中干胶质量100作基准,配合剂均以干质量份数表示的配方 湿基配方:以胶乳和配方剂湿料的相对质量表示的配方 生产配方:以配合胶乳总质量和总固体含量为基准,求出每次实际需要的胶乳及各种配合剂的湿重和用水量表示的配方 硫化剂:凡是能与橡胶发生硫化反应或使之交联的物质 熟成:胶乳配合后在室温下静置贮存一段时间 胶乳硫化:指橡胶在胶乳状态下进行硫化 表面活性剂:由非极性的亲油基和极性的亲水基两部分组成,能显著降低体系的界面自由能 分散剂:吸附在液-固界面,能显著降低两相得界面张力,使固体微粒能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中,且不再重新聚集的物质 乳化剂:能吸附与液-液两相界面,并显著降低两相界面张力,使两个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均匀而稳定的乳状液的物质 湿润剂:能增加水对粉状配合剂的湿润能力或增加胶乳对织物等的渗透和扩散能力的物质 消泡剂:防止配合胶乳产生气泡,或使生成的气泡不能继续存在的物质 凝胶的脱水收缩:凝胶形成后,将其放置或泡水时,便开始渗出微小的水珠,且逐渐合并而成一个液相;与此同时,凝胶本身的体积缩小的过程 胶乳的成膜过程:指橡胶粒子由分散的不连续性变成连续的胶膜的过程 增稠剂:凡能增加胶乳粘度,改进工艺性能的物质 稳定剂:凡能增强胶粒表面电荷、保护层、水合度以免胶乳产生凝固的物质 1胶乳制品的产品类型可分为纯胶制品和非纯胶制品两大类。其所用的原料胶乳可分为天然胶乳,合成胶乳,人造胶乳等三类 2增稠剂主要用在厚壁侵渍制品,织物涂料,为防止配合剂沉降和胶乳渗透过程的配合胶乳,它对胶乳增稠的作用机制有液相增稠,形成结构网增稠,胶粒水化膜脱水增稠 3胶乳制品工艺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热空气干燥,高频电热干燥,红外线干燥。最常用的硫化方法有热空气硫化,直接蒸汽硫化,热水硫化法,红外线硫化法 5配合剂加入胶乳前要事先加工,其目的是降低配合剂粒径,使在胶乳中分散均匀。不同类型配合剂可分三类情况加工处理水溶性配合剂制成水溶液,不溶于水的粉状配合剂制成胶状水分胶体,不溶于的液体或半流体配合剂制成乳化液。主要加工设备有球磨机,振荡球磨机,胶体磨,砂子磨 6用离子沉淀法成型时,胶乳沉积由快速凝固,过渡阶段,缓慢凝胶三个阶段组成 7理想热敏剂应具备的条件是1常温工艺性能不发生变化2升温时能使胶孔很快变成结构均匀的凝胶3对制品物理机制性能无影响4价格低廉,货源充沛 8对浸渍制品的制造工艺中,要使胶乳在模型上完全湿润,固体模型的表面能必须大于胶乳的表面能。这也是生产浸渍制品选择模型材料的理论根据 9配合胶乳的除泡方法有加消泡剂,静置让气泡上浮而溢出,放在减压设备中促进气泡溢出 10模注制品的制造方法主要有热敏剂制品,多孔模型法制品 11胶乳海绵制品工艺中的胶乳起泡方法可分为机械起泡法,化学起泡法两种。其中,按使用起泡机不同又分为间歇式气泡法,连续式气泡法两种 12输血胶管配方中,大都采用促进剂TMTD和DM并用体系,其TMTD的适宜用量为0.5-0.7,DM的适宜用量为0.4-0.6 13天然胶乳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因为胶粒表面具有饱和的保护物质,同时,天然橡胶大分子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运动性。 14人造胶乳是指将溶液聚合等制得的高聚物再经乳化再分撒而值的胶乳。如以下两种:丁基胶乳,乙丙胶乳。 15用硫磺硫化法,以天然胶乳制造鲜色、透明的凝固剂浸渍制品,原则上应选硫磺作硫化剂,选氧化锌作凝固剂 16用NH4Cl配制热敏化胶乳,所用胶料中须含有适量的锌盐。配合后之所以具有热敏性,是因为其中生成了锌铵络合物 17制造医用胶管的胶料配方中,常采用以下两种促进剂并用:秋兰姆促进剂噻唑类促进剂,这是为了取得较平坦的硫化曲线和较好的耐老化性能 18胶乳用配合剂可分两大类,其中一类的作用是提高物理机械性能:另一类的作用是:改善工艺性能 19为使浸渍用的胶乳保持均匀,恒定的适宜温度,浸渍糟应配有冷水套:而使糟内胶乳缓慢循环,其作用是防止胶乳结皮,克服配合剂沉降 20如使用水溶性高分子热敏剂进行浸渍加工时,浸渍胶膜用冷水沥滤比用热水好,因为这种热敏剂既有逆溶性 21羧甲基纤维素在使胶乳增稠的同时,还降低其化学稳定性,因为分子中含有羟基对多价阳离子很敏感,使胶乳化学稳定性降低。 22与天然胶乳相比,丁苯胶乳胶膜耐老化性能较好,因为丁苯胶乳的饱和度比天然胶乳大,丁苯胶乳中苯环存在对双键具有屏蔽作用,使双键活性降低 27用秋兰姆硫化胶乳的体系中,秋兰姆与硫珉的适宜用量比试3:1 1.胶乳制品的配方设计是指:根据胶乳制品的使用特点,选择适宜的原材料,确定各种配合剂与胶乳用量以达到所需性能要求的配方方案. 2.以水玻璃作天然胶乳水泥的稳定剂,其作用为,湿润水泥,对胶乳有稳定作用,快凝作用,提高粘着力. 3.酪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分散作用;KOH:提高PH值,稳定剂作用;促进剂ZDC:促进硫化,提高胶膜耐老化性能;促进剂TMDM和氧化锌并用:硫化剂;硫脲:促进剂;羊毛脂:抗蹼剂防止或减少指叉间形成蹼泡;油酸钾:起泡剂;硫酸铵:促进生成锌氨络离子;硅氟化钠:胶凝剂;TMTD,ZDC:促进剂; 4、球磨机在分散配合剂时的分散能力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取决于球磨罐的旋转速度、瓷球大小及比例、装胶量和瓷球所占体积之比等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