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财政性存款的要求
•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二十一条 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及其他财政存款。财政性存款的支配权属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并由总预算会计负责管理,统一收付。总预算会计在管理财政性存款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
管理财政资金的原则
• 一、集中资金,统一调度。各种应由财政部门掌管的资金,都应纳入总预算会计的存款账户。调度资金,应根据事业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保证满足计划内各项正常支出的需求,并要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资金用活用好。
• 二、严格控制存款开户。财政部门的预算资金除财政部有明确规定者外,一律由总预算会计统一在国库或指定的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不得在国家规定之外将预算资金或其他财政性资金任意转存其他金融机构。
• 三、根据年度预算或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拨付资金,不得办理超预算、无用款计划的拨款。
• 四、转账结算。总预算会计的各种会计凭证不得用以提取现金。
• 五、在存款余额内支付,不得透支。
暂付款及应收款项
• 第二十三条 暂付及应收款项属于往来结算中形成的债权,包括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上下级财政结算形成的债权以及对用款单位借垫款形成的债权。 暂付及应收款项应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并应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财政收入
• 第三十七条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来源;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
一般预算收入
• 第三十八条 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由国家支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预算收入项目的具体划分和内容,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办理。 各级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报解,应通过国家金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 第三十九条 一般预算收入一般以本年度缴入基层国库(支金库)的数额为准。 未建乡(镇)国库的地区,乡(镇)财政的本级收入以乡(镇)总预算会计收到县级财政返回数额为准。
会计科目设置
• 会计科目表 序号 编码 科目名称
• 一、资产类
• 1 101 国库存款
• 2 102 其他财政存款
• 3 104 有价证券
• 4 105 在途款
• 5 111 暂付款
• 6 112 与下级往来
• 7 121 预拨经费
• 8 122 基建拨款
• 9 131 财政周转金放款
• 10 132 借出财政周转金
• 11 133 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会计科目设置
• 二、负债类
• 12 211 暂存款
• 13 212 与上级往来
• 14 222 借入款
• 15 223 借入财政周转金
• 三、净资产类
• 16 301 预算结余
• 17 305 基金预算结余
• 18 307 专用基金结余
• 19 321 预算周转金
• 20 322 财政周转基金四、收入类21 401 一般预算收入22 405 基金预算收入23 407 专用基金收入24 411 补助收入25 412 上解收入26 414 调入资金27 425 财政周转金收入五、支出类28 501 一般预算支出29 505 基金预算支出30 507 专用基金支出31 511 补助支出32 512 上解支出33 514 调出资金34 524 财政周转金支出
会计科目设置
• 四、收入类
• 21 401 一般预算收入
• 22 405 基金预算收入
• 23 407 专用基金收入
• 24 411 补助收入
• 25 412 上解收入
• 26 414 调入资金
• 27 425 财政周转金收入
会计科目设置
• 五、支出类
• 28 501 一般预算支出
• 29 505 基金预算支出
• 30 507 专用基金支出
• 31 511 补助支出
• 32 512 上解支出
• 33 514 调出资金
• 34 524 财政周转金支出
总预算会计的基本任务
• 1、正确、及时地办理各项日常核算工作
• 2、合理调度好各项财政资金
• 3、实施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
• 4、组织和指导预算会计工作
• 5、做好预算会计的事务管理工作
总预算会计的作用
• 1、通过会计信息,分析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有助于年度预算的顺利圆满实现。
• 2、通过对预算收支的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促进增收节支。
• 3、妥善调度资金,保证预算资金按计划及时供应。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1、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和结果。
• 2、总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预算法要求,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要求。
• 3、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4、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财政资金(包括一般预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周转金等)都应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管理。
• 5、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在预算执行报告中说明。
• 6、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7、总预算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 8、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 9、凡是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情况
• 近年来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等一系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避免了财政性资金按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间的层层转拨,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网络系统,使财政性资金主要滞留在财政国库部门,有利于集中资金办大事、办好事,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结余科目使用
• 1、本科目核算各级财政预算收支的年终在执行结果。
• 2、年终转帐时,财政部门应将“一般预算收入”、“补助收入”、“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科目贷方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将“一般预算支出”、“补助支出”、“上解支出”等科目借方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
• 3、本科目年终贷方余额,反映本年的预算滚存结余,转入下年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基础
• 指政府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帐户,集中收纳和支付所有的财政性资金。
• 由于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帐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所以这种制度一般又称作国库单一帐户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二、国库单一帐户体系
• (一)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的概念
• 以财政国库存款帐户为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帐户的集合。
• (二)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的构成
• 1、财政部门开设的国库存款帐户(国库单一帐户):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立的零余额帐户进行清算。
• 2、财政部门的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帐户的支出清算。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3、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政授权和支付,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 4、预算外资金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
• 5、特设帐户: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与国库单一帐户的清算在预算单位使用。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三、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 (一)支付方式
• 1、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帐户。如工资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出等。
• 2、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帐户。适用于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和零星支出。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二)支付程序
• 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 (1)预算单位申请
• (2)财政部门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开具支付令
• (3)代理银行划拨资金
• (4)资金清算
• (5)出具入帐通知书
• (6)会计处理
帐务处理
• 1、收到上级专款的处理,可以比照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处理。
• 借:银行存款
• 贷:拨入专款——明细专款
• 拨付使用单位时,
• 借:专款支出——明细专款
• 贷:银行存款
• 2、收到上级拨入调度款的处理
• 借:银行存款
• 贷:与上级往来
• 年底根据体制结算表,
• 借:与上级往来
• 贷:上级补助收入
• 3、年底转帐。
• 将收入类转结余。
• 借:一般预算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贷:预算结余
• 将支出转结余。
• 借:预算结余
• 贷:一般预算支出
• 补助下级支出
• 上解支出
• 土地收益返还的处理
• 返还给乡镇的土地收益属于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用于小城镇建设。
• 借:银行存款
• 贷:基金预算补助收入
• 借:基金支出——明细单位
• 贷:银行存款
• 年底结转时,将基金收支转结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