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在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种是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大特点.
二、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 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C.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 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
A.法国人 B.中国人 C.英国人 D.希腊人 E.印度人
3.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6.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7.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B型题]
A.生理性免疫防御 B.生理性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E.免疫防御作用紊乱,产生不适合生理需要的应答
1.超敏反应 2.清除病原微生物 3.病毒持续感染
4.自身免疫病 5.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
[C型题]
A. 特异性免疫应答 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 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 2后天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
3.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属于 4.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 5.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
[X型题]
1. 免疫细胞包括: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抗原递呈细胞 C.淋巴细胞 D.粒细胞 E.造血干细胞
2.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调节 E.免疫耐受
3.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4.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A.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B.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5.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A.特异型抗原受体 B.CD分子 C. 黏附分子 D. MHC分子 E. 各种细胞因子受体
一、 名词解释
1.免疫 2.免疫防御 3.免疫监视 4.免疫自稳
二、 问答题
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卫、致病)的理论基础。 3.简述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第二章 抗 原
一、 填空题
1.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___而无____的________物质称为半抗原。
3. ____________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为连续性决定基,必须经_______加工处理为小分子肽,然后与自己的_______分子结合后,才可被_______识别。
4. _____存在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又称为构象决定簇,不须加工处理即可被_______所识别。
5.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称之为_______,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属于此类抗原。
6.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称之为_______, 少数多糖、脂多糖物质属于此类抗原。
二、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 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2.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独特型抗原 D.Forssman抗原 E.合成抗原
3.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4. TD-Ag得名,是因为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
5.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TD-Ag
A.血清蛋白 B.细菌外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脂多糖 E.IgM
7. 用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卵清蛋白(BSA-DNP-OA)免疫过的动物,注射下列哪种物质,产生抗DNP抗体的量最少?
A. 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 B. 二硝基苯-卵清蛋白 C. 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卵清蛋
D. 鸡丙种球蛋白-二硝基苯 E. 鸡丙种球蛋白-苯胺
8. 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类脂 C.多糖 D.核酸 E.脂肪
9.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 B.TD抗原 C.TI抗原 D.半抗原 E.超抗原
10.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交叉抗原 C.超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类属抗原
11.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半抗原 B.抗体 C.抗原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
12. 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超抗原 B.半抗原 C.完全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类属抗原
13. 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二种抗原分子的
A. 特异性 B. 交叉反应性 C. 分子大 D. 异种性 E.化学结构复杂
14. 超抗原
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 B.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
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D.有严格的MHC限制性 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
[B型题]
A. B淋巴细胞决定基 B. T淋巴细胞决定基 C. BCR D. TCR E.CDR
1.需加工处理后方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2.无需经加工处理即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能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4.能识别载体决定基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肿瘤相关抗原
5.AFP属于 6.HLA-A抗原属于 7.ABO血型抗原属于
8.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胞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
A.ABO血型物质 B.金黄色葡萄球的肠毒素 C.二硝基苯酚 D.脂多糖 E.牛血清白蛋白
9.可用作半抗原载体 10.属于半抗原 11.属于超抗原 12.属于TI抗原
[C型题]
A.TCRa、b两条链 B.TCR Vb链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否
1. SAg与TCR结合的部位 2. 普通抗原与TCR结合的部位不完全佐剂
A.有免疫原性 B.有反应原性(抗原性)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3.卵清蛋白 4.青霉素
A.MHC限制性 B.需APC加工处理 C.两者均由 D.两者均无
5.T淋巴细胞与超抗原相互作用时 6.T淋巴细胞与普通抗原相互作用时
[X型题]
1. TD-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需Th辅助 B.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引起再次应答 D.有记忆细胞 E.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2. 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不引起再次应答 C.有记忆细胞 D.只产生IgM E.需Th细胞辅助
3. 半抗原-载体效应是
A.Th识别载体决定基 B. Tc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C.B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
D. B细胞识别载体决定基 E.Th识别半抗原决定基
4. 抗原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
A.颗粒性抗原间有相同的分子 B.可溶性抗原间有相同的决定基
C.可溶性抗原间有相似的决定基 D.抗原分子量大 E.抗原分子含有芳香族氨基酸
5.使自身成分变为自身抗原的因素,可能有:
A.大面积烧伤 B.大面积冻伤 C.电离辐射 D.药物 E.感染
6.隐蔽抗原包括:
A.神经髓鞘蛋白 B.眼葡萄膜色素蛋白 C.甲状腺球蛋白 D.精子 E.卵子
7.与抗原免疫原性有关的因素包括:
A.抗原的分子大小 B.抗原的化学组成 C.抗原的分子构象 D.抗原的异物性 E.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8.来源于马血清的破伤风的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抗原 B.半抗原 C.抗体 D.异嗜性抗原 E.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名词解释
载体效应 T细胞决定基 B细胞决定基
四、问答题
1. 试述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 2. 试述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区别?
3. 试述超抗原的概念,特征,种类及生物学意义? 4.试述抗原决定基的类型
第三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 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B. 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定居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 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 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淋巴结和脾脏 B. 胸腺和骨髓 C. 淋巴结和胸腺
D. 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 淋巴结和骨髓
3.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 B. 法氏囊 C. 脾脏 D. 胸腺 E. 淋巴结
4.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 B. 腔上囊 C. 脾脏 D. 胸腺 E. 淋巴结
5. 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
A. 淋巴小结 B. 脾小结 C. 脾脏红髓 D. 胸腺皮质 E. 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淋巴鞘
6. 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 骨髓 B. 胰腺 C. 脾脏 D. 胸腺 E. 淋巴结
7. 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
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B.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缺乏D.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E. 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8. 脾脏和淋巴结生发中心主要由哪类细胞聚积形成?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粒细胞 D. 巨噬细胞 E. NK细胞
9. 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B.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黏膜免疫系统
C.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E. 胸腺和骨髓
10.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
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场所 B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C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 D清除异物 E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B型题
A. 外周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胸腺 E. 法氏囊
1.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为:C 2.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最主要场所是:C
3. 成熟的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在:A 4.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在:D
5.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在:A
C型题
A. 胸腺 B. 脾脏 C. 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 T淋巴细胞经过阳性和阴性选择的部位: 2. T淋巴细胞分布的部位在:
3. B淋巴细胞分布的部位在: 4. 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X型题
1. 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A. 胸腺细胞 B. 胸腺上皮细胞 C. 巨噬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2. 关于免疫系统的特点,正确的有
A. 在人体内分布广泛 B. 能精确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
C.所有免疫细胞在清除抗原中都需要大量增殖 D.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调节网络
E. 有免疫记忆功能
3. 人类的外周免疫器官有:
A. 脾脏 B. 胸腺 C. 骨髓 D.淋巴结 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免疫细胞包括:
A. T细胞 B. 巨噬细胞 C. 红细胞 D. 抗原递呈细胞 E. B细胞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2.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A型题1.C 2.B 3.D 4.A 5.E 6.C 7.E 8.B 9.D 10.A
B型题1.C 2.C 3.A 4.D 5.A
C型题1.A 2.C 3.B 4.A
X型题1.BCDE 2.ABDE 3.ADE 4.ABCDE
二、名词解释
1.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2.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3.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三、问答题
1.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根据功能分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胸腺微环境主要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组成。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阳性和阴性选择;细胞外基质主要介导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相互接触;细胞因子主要调节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分化发育。
四.免疫细胞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NK细胞杀伤作用不依赖__________的存在,也不需__________的致敏,它是机体__________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2.对靶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B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T细胞表面分子中, ________的配体是MHC-肽复合物, _______的配体是MHC-I类分子, _______的配体是MHC-II类分子, ________的配体是B7-1/B7-2分子, _______的配体是IFA-3(CD58)分子.
5. T细胞在胸腺分化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表面标记为__________,称为双阴性细胞;第二阶段的表面标记为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的表面标记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6. T细胞在胸腺的选择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____________, 通过阴性选择排除____________.
CD4+T、 CD8+T细胞都不是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差异,分别分为_______和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二、多选题
[A型题]
1.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特点是
A.杀伤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 B.杀伤作用依赖抗体C.杀伤作用依赖补体
D.杀伤作用不受MHC限制 E.与Tc的细胞毒作用一样有特异性
2. 能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
A.Th细胞 B.Tc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 机体内最先发挥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是
A.Tc细胞 B.NK细胞 C.LAK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4. 有关γδT细胞的阐述哪项是错误的
A.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少数 B.主要为CD8+细胞 C.表面标记为CD3+的细胞
D.杀伤作用的特异性不高 E.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5. T细胞特有的分化抗原是
A.CD3 B.CD4 C.CD5 D.CD8 E.CD19
6.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
A.TCR B.CD3 C.FcR D.CR2 E.smIg
7. 正常人外周血液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A. 10-15% B. 30 -35% C. 40 -55% D. 60 -80% E. 85 -95%
8. 正常人外周血液B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A. 10 -15% B. 20 -30% C. 40 -50% D. 70 -80% E.80 -90%
9.未成熟B淋巴细胞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是
A.SmIgA B.SmIgM C.SmIgE D.SmIgD E.SmIgE
10.在外周血中,成熟B淋巴细胞表型一般为
A.SmIgM+SmIgD+ CD5- B.SmIgM+SmIgD+ CD5+ C.SmIgM-SmIgD- CD5+
D.SmIgM+SmIgD- CD5- E.SmIgM-SmIgD- CD5+
12.按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在结构上的差异可将T淋巴细胞分为
A.Th1和Th2细胞 B.TCRdg+和TCRdg-T细胞 C.TCRba+和TCRba-T细胞
D.TDTH和Tc细胞 E.TCRba 和TCRdgT细胞
13.所有B淋巴细胞具有的分化抗原是
A. CD3 B. CD4 C. CD8 D. CD5 E. CD19
14.可分泌穿孔素的细胞、颗粒酶的细胞
A. Tc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B. Tc淋巴细胞和NK细胞
C. B淋巴细胞和 NK细胞 D. Tc细胞和巨噬细胞 E. 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15.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A. CTL杀伤肿瘤细胞 B. CTL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C. DC向Th细胞提呈抗原 D. 活化的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E. 巨噬细胞向Th细胞提呈抗原
16.CD4+T细胞的表型是
A.TCRba+CD2-CD3+CD4+CD8- B.TCRba+CD2-CD3-CD4+CD8-
C.TCRba+CD2+CD3+CD4+CD8- D.TCRdg+CD2+CD3+CD4+CD8-
E.TCRdg+CD2+CD3+CD4+CD8-
[B型题]
A. Th2 B. NK C. Tc D. Th1 E.巨噬细胞
1.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
2. 以细胞毒性作用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
3. 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
A. Th1细胞 B. Th2细胞 C. Tc细胞
D. B细胞 E. NK细胞
4. 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5. 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是
6. 表面既无TCR也无BCR的细胞
A. 细菌内毒素 B. PHA C. 干扰素 D. 抗生素 E. 淋巴毒素
7. T细胞有丝分裂原
8. B细胞有丝分裂原
A. 单核巨噬细胞 B. B细胞 C. 浆细胞 D. Tc细胞 E. 红细胞
9. 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
10. 既无MHC-I类抗原,又无MHC-II类抗原表达的细胞
11. 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
12. 能够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靶细胞的细胞
A. CD2 B. CD3 C. CD4 D. CD8 E. CD11
13. 与TCR形成复合物并参与识别抗原信号传递是
14. Tc细胞表面相对特异性的分化抗原是
15. Th1和Th2细胞表面相对特异性的分化抗原是
[C型题]
A. 胸腺 B. 脾脏 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
1. B细胞分布的部位
2. T细胞分布的部位
A. T细胞有丝分裂原 B. B细胞有丝分裂原 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
3. PHA是 4. LPS是 5. ConA是
[X型题]
1. Th1和Th2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是
A. CD4+ B.CD8+ C. CD3+ D. CD5+ E.CD16
2. 人B细胞的表面可表达
A. SmIg B. FcR C. C3dR D. HLA-I类抗原 E.HLA-II类抗原
3. 鉴定T细胞重要的表面标记是
A. CD3抗原 B. 有丝分裂原受体 C. CD2 D. C3bR E. SmIg
4. B1细胞可表达
A. IgM B. CD44 C.CD5 D.CD11 E.CD23
5. 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作用
A.Tc B.NK C.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 肿瘤组织浸润的T细胞
6. 能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有
A.CTL B.NK C.浆细胞 D.单核细胞 E树突状细胞
7.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
A.T细胞 B.NK细胞 C. B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8. NK细胞的特点为
A.来源于骨髓 B. 杀伤肿瘤细胞无MHC限制性 C. 需抗原致敏
D. 具有ADCC作用 E. 不表达CD3分子
9. B细胞具有的表面标记是
A.SmIg B.CD2 C.MHC-I类抗原 D.MHC-II类抗原 E.CR2
10. 促进NK细胞活性的免疫分子是
A.IL-2 B.补体 C.IFN-γ D.IL-4 E.IL-5
11. 人类T细胞的有丝分裂原是
A.LPS B.PHA C.BSA D.Con A E.SPA
12.T细胞激活后表达
A.IL-2R B.CD20 C.CD40L D.CD3 E.CTLA-4
13 能活化人B细胞的有丝分裂原是
A. ConA B. PWM C. PHA D. SPA E. LPS
14.关于NK细胞的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具有细胞毒作用 B.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 C.是机体抗肿瘤功能的第一道防线
D.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E.ADCC是发挥杀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15.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A.介导细胞免疫 B.辅助体液免疫 C.参与免疫自稳 D.ADCC E.CDC
16.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的生物学意义有
A.抗胞内微生物 B.抗肿瘤 C. IV 型超敏反应 D.某些自身免疫病 E.移植排斥反应
四、问答题
1.简述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2.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哪些?试述它们的杀伤机制有何不同?
3.试述T细胞的主要表面标记及其意义? 4.试述B细胞的主要表面标记及其意义?
5.简述T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抗体 抗原 抗肿瘤或抗病毒
2.Tc Th1 NK
3.BCR FcR CR1或CR2
4.TCR CD8 CD4 CD28 CD2
5.CD4-,CD8- CD4+,CD8+ CD4+,CD8- CD4-,CD8+
6.MHC限制性识别能力 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
7.Th1和Th2 CTL1和CTL2
二、多选题
A型题: 1 D,2 B,3 B,4 B,5 A,6 E,7 D,8 A,9 B,10 A,11 E,12 E,13 E,14 B,15 D,16 C
B型题:
1 A,2 C,3 D,4 A, 5 E,6 E,7 B,8 A,9 C, 10 E,11 A,12 D,13 B,14 D,
16 C
C型题: 1 B,2 C,3 A,4 B,5 A
X型题: 1 AC,2 ABCDE,3 ABC,4 AC,5 AE,6 ABD , 7 AC,8 ABDE,9 ACDE,10 AC, 11 BD, 12 ACE,13 BDE,14 ABCDE, 15 ABC 16 ABCDE
三、名词解释
1.Th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是TCRbaT细胞的一个亚群,其表型为CD3+CD4+CD8-,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谱的不同又可将Th细胞分为两类,即Th1细胞和Th2细胞。Th1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是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2.CTL:即细胞毒性T细胞,是TCRbaT细胞的一个亚群,其表型为CD3+CD4+CD8+,能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发挥细胞免疫应答作用。它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通过穿孔素,颗粒酶,Fas/FasL 使细胞坏死或凋亡。
3.TDTH细胞:即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属于Th细胞的一个亚类,亦即Th1细胞,是细胞免疫效应细胞之一。主要介导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渗出性炎症反应(即超敏反应),因此,此类细胞又成为炎性细胞。它的效应机制是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如IL-2、IFN-g、IL-12等)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
4.TCR:T细胞抗原受体。由异源二聚体组成,αβ或γδ,,与CD3形成复合物,与Ig有同源性,是T细胞特征性标记;编码V区的基因重排,形成TCR的多样性;TCR是T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基础,只能识别细胞膜上与MHC结合的抗原分子,其识别的是抗原肽中的线性决定簇。
5.BCR:是B细胞表面的SmIg,是B细胞抗原受体,是 B细胞特征性标记, 与Igα和Igβ组成复合物; BCR识别抗原的构象决定簇。
6.CD4+CD25+Tr细胞: 此类细胞为CD4+、CD25+ 双阳性细胞,其功能是
抑制CD4+T和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故被称为调节性T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抑制;表达CTLA-4、mTGF-b分子;下调APC表面的B7分子等
四、问答题
1. NK细胞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或自然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或免疫监视作用,无MHC限制性;其杀伤效应取决于KAR与KIR的平衡;具有ADCC作用;能分泌细胞因子如TNF/IFN-γ等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2.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Tc细胞、Th1细胞、NK细胞。它们的杀伤机制如下:
Tc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表达Fas /FasL 导致靶细胞凋亡。
Th1主要靠分泌淋巴因子,如IL-2、TNF、INF、LT等介导靶细胞坏死或凋亡。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能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还可A介导ADCC作用。
3.T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及其意义见下表:
标志
配 体
意 义
TCR
多肽-MHC复合物
T细胞抗原受体,特征性标记
CD3
-------
稳定TCR及抗原识别信号传递
CD4
MHC II 类分子
T细胞识别抗原的共受体、HIV病毒的受体
CD8
MHC I类分子
T细胞识别抗原的共受体
CD28
B7-1/B7-2
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
CD2
LFA-3(CD58)
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及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CTLA-4
B7-1/B7-2
提供活化T细胞抑制信号
CD40L
CD40
B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
LFA-1
ICAM
促进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丝裂原受体
PHA、ConA、PWM
促进T细胞增殖,用于检测T细胞的功能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
调节T细胞的功能
4. 试述B细胞的主要表面标记及其意义?
标 志
配 体
意 义
BCR
抗原肽
B细胞抗原受体,特征性标记
Iga/Igb
-----
稳定BCR及抗原识别信号传递
CD19
-----
与CD21、CD81结合共同组成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辅助B细胞结合抗原
CD21(CR2)
CD35(CR1)
C3d、EBV
C3b
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中的补体结合,辅助BCR结合抗原;EB病毒的受体
IgGFc受体
IgGFc段
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Fc段结合,辅助BCR结合抗原
CD40
CD40L
提供B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
MHC I类分子
MHC II类分子
CD8
CD4
抗原提呈
丝裂原受体
LPS、PWM
促进B细胞增殖,用于检测B细胞功能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
调节B细胞的功能
5.T细胞分类及其功能如下表:
按TCR肽链组成分类
按CD分子表达分类
按功能
分 类
按分泌的CK谱分类
功 能
TCRbaT细胞
CD4+T
细 胞
辅助性T细胞(Th)
Th1细胞
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Th2细胞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TDTH)
即Th1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亦称为炎性细胞
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
抑制T细胞功能
CD8+T
细 胞
抑制性T细胞(Ts)
细胞毒性T细胞(Tc);
特异性介导靶细胞裂解或凋亡
TCRdg T细胞
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3.抗体
四、问答题
1.简述Ig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试述Ig的生物学功能
答案:
1.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
在Ig分子N端,轻链1/2和重链1/4或1/5处,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称该区为可变区(V区),可特异性结合抗原。在可变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此部位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其构建了抗体分子和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而可变区中其它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变化较小,即为骨架区,它不与抗原分子结合,但对维持高变区的空间构型起重要作用。
在Ig分子C端,轻链1/2和重链1/4或1/5处;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定,称为恒定区(C区), C区虽不直接与抗原表位结合,但可介导Ig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CH1与CH2之间,因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称为铰链区,该区变构有利于Ig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点;该区对蛋白酶敏感。
2.Ig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有 ① 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介导体液免疫免疫效应; ② 激活补体 ③ 与细胞表面的 Fc受体结合,介导吞噬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 I 型超敏反应; ④ IgG可通过胎盘;sIgA可穿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参与粘膜局部免疫。 ⑤ 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
6.补体系统
一、选择题
1.可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成分是
A.C1q B.C2b C.C4b D.C5a E.C3b
2.补体经典途径中各成分的激活顺序为
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523678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