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邯黄铁路单元焊作业指导书001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8959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黄铁路单元焊作业指导书0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邯黄铁路单元焊作业指导书0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黄铁路工程1标段 有砟轨道单元焊 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邯黄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二〇一二 年八月 有砟轨道单元焊作业指导书 邯黄铁路工程1标段 有砟轨道单元焊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邯黄铁路一标段移动焊轨生产线作业的全过程。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 工程部下发本作业指导书,并组织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学习,并进行现场施工技术交底。 2.1.2 工程部组织现场技术人员、施工负责人认真学习移动闪光焊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2.1.3 安质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 相关人员做好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2.2.2施工前认真检查焊机等相关作业设备,确保能够正常施焊,并做好型式检验及数据记录工作。 2.2.3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及现场焊接原则 3.1《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05); 3.2《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 3.3《2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 3.4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铁路邯黄铁路施工图第二篇轨道》; 3.5应保证钢轨焊接质量和钢轨平直度的要求,不得随意减少焊接工序; 3.6尽量减少焊接时对其它工序的影响,采用合理方案以减少扣件拆卸次数及钢轨回工作量; 3.7焊接单元轨节以1000~1500m为宜。 4.施工内容及要求 4.1长轨焊接 4.1.1接触闪光焊 1、设备选型 采用UN5-150ZB集装箱型焊轨车进行现场长轨焊接,焊机机头由带有夹紧和顶锻装置的机体、焊接变压器、焊接电极、推瘤装置(集成式)、推瘤装置(液压式)等五个主要部件组成。 2、焊接 连续闪光焊的焊接过程一般需要120-160秒,在整个焊接过程中,消耗钢轨材料约40mm。焊接步骤如下所示: 1)焊前准备 焊机保养及维修必须符合焊机及附属设备保养维修规程,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焊接的各项参数经焊接型试试验确定后,经监理认可,不得随意改动。操作者在开机前,应对焊机主机、液压系统、冷却系统、发电机组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焊机一切工作正常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2)施焊 a、对待焊长轨全部松开扣件并进行滚轮支垫,保证焊轨机能拉动一根长轨条按照连续闪光焊的送进要求实现连续烧化和顶锻 b、当轨缝太大时用液压拉轨器拉轨。将钢轨头部用垫木支垫,对钢轨端头500mm范围内钢轨轨顶、轨底和端面除锈,轨腰打磨位置为距轨端100~350mm范围内,经打磨的表面要见金属光泽,不得有锈斑。如此范围内凸出的厂标、字母等符号必须用砂轮机磨平。钢轨焊接流水工位如图1所示: 图1 现场接触焊施工流水工位布置示意图 c、砂轮机应沿钢轨纵向进行打磨,严禁横向打磨,要保持轨头原曲线形状,对母材的打磨量不超过0.2mm。打磨时砂轮应与钢轨平稳接触,防止砂轮跳动。打磨时不得用力过猛,防止钢轨表面局部过热发黑发蓝。 3)焊机对位和接头对正 a、通过调车员联系和协调,将移动式焊轨机和工班作业人员运抵焊接作业区;根据轨枕和扣件形式类型,在钢轨下加楔子将两焊接轨端抬起一定高度,便于焊机对位夹轨;推进移动焊轨车初定位,载有移动式焊轨机的平板车第一个轮对距焊接位置3.2mm左右,并由设置在该车底板上的四个液压油缸顶起,使其车轮离开钢轨约150~200mm;移动式焊轨机对位完成后,作业人员应迅速打好车辆止轮器,并保证在焊接作业完成中车辆不会发生溜车现象。 b、利用自制吊轨支架吊起钢轨,利用吊轨支架上下、左右移动来完成钢轨的对正。钢轨对正后用机头钢轨夹紧装置夹紧钢轨,在夹紧钢轨的同时,对准系统能将两根钢轨沿钢轨中轴线对中,对准精度为0.3mm;操作人员用手摸的方式检查钢轨的上下方向是否对正,如没有对正,松开夹钳重新对正。 4)接头焊接和推凸 a、焊接前对焊机的供电电压进行检查,供电电压值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待焊钢轨进行入焊机后,对中时首先要保证钢轨顶面和工作面平顺;对中后,作用面错位偏差不大于0.5mm,非作用面错位不大于1mm,焊缝隙中心不得偏离焊机钳口中心。 b、钢轨可靠的夹紧、对中后,调整轨缝2mm左右,便可以开始焊接。焊接由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焊接电流、电压、位移、压力等参数,焊接时间约两分钟,焊接完成后由焊机自动完成推瘤。计算机组成的焊接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焊接过程的全部技术数据,绘出焊接参数曲线图,通过对技术数据进行分析,自动判断焊接是否合格。如焊轨不合格须重新焊接,焊接参数应通过打印及硬盘保存的方式,保证每个焊接接头数据的可追溯性。 c、焊机的导电钳口表面必须光洁、平整,发生烧伤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更换后方可进行焊接。第焊完一个焊接接头应对钳口时行清理,不得留有尘渣。 d、班前应对焊接设定的参数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焊接作业。 5)焊缝正火 a、在钢轨下垫上短枕木头,将火焰加热器、流量控制箱、乙炔过滤器、乙炔瓶、氧气瓶和冷却水泵用胶管连接。 b、将正火架放置在钢轨上,将火焰加热器放置在正火架的圆柱形导杠上,调整加热器与钢轨表面间隙,使得间隙均匀、对称之后锁定。 c、启动冷却水泵。 d、调节加热器位置,使焊接接头处于加热器摆动中心,摆动幅度不小于60mm。 e、调节瓶装乙炔输出压力在0.15Mpa,调节瓶装氧气的输出压力在0.6Mpa,通过控制箱快速开关阀调节乙炔流量在3.8格(m3/h) ,氧气流量在4.2格(m3/h)。将氧气流量下调爆明点火,点火这后氧气流量恢复规定格数,摇火摆动频率控制在60次/S左右。达到正火温度后应同时关闭控制箱快速开关阀,但乙炔比氧气先关数秒。 f、正火加热起始阶段轨头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450℃以下,加热终了轨底表面中心线温度应为920℃左右。光电测温仪探头应垂直被测钢轨表面,每次测量接触时间≤3S。 g、正火结束,卸去正火设备后对焊缝进行喷雾或吹风处理,在焊缝温度降至550℃时停止喷雾(或吹风),在此过程中禁止用浇水的方式代替喷雾(或吹风)工作。 6)焊缝打磨、矫直及正火后处理 a、待焊缝正火完成后,温度降低到300℃以下时,对钢轨进行调直,要求在焊缝两侧各500mm范围内,水平及垂直方向的作用面直线度每米不大于0.3mm。 b、利用仿形打磨机打磨焊接接头的轨顶面、各侧面。轨头、轨底上圆角在1m范围内应圆顺,不允许横向打磨,母材打磨深度不超过0.3mm。焊头在轨底上表面焊缝两侧各150mm范围内及距两侧轨底角边缘各为35mm范围内应打磨平整。焊缝两侧100m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压痕、碰痕、划伤缺陷,焊头不得有电击伤。 c、打磨不得使钢轨“发蓝”。打磨时若温度过高,要适当暂停打磨,待温度适宜时再进行打磨。 7)焊缝探伤 a、钢轨冷却到50℃以下对钢轨焊头进行探伤。焊缝探伤分目测和仪器检测。焊缝表面的缺陷主要有电击伤、划伤、碰伤的,可以通过目测判断;焊缝内部的缺陷主要有过烧、灰斑、夹杂、未焊透等,通过仪器进行探伤。 b、探伤前,首先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表面无锈蚀、斑点、氧化层、油和焊接溅射物等污物存在,表面光洁度通常要求在▽6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探伤的准确度,并保护探头。 8)焊缝验收 焊缝探伤合格应检查其外观尺寸,用一米直尺测量钢轨焊并头的不平度应满足下表要求的规定。 焊缝不平度允许偏差 部位 轨顶面 轨头内侧工作面 轨底 平直度 0~+0.3mm 0~+0.3mm ~+0.5mm 所需人员:现场指挥1人、操作焊机4人、轨道车司机2人、焊缝除锈2人、探伤2人、精磨仿形2人、正火6人、起道垫滚轮20人、其他人员6人。 所需工具:正火设备2套、轨道车2台、端面打磨机2台、手持砂轮机2台、EGH2仿形打磨机2台、吊轨支撑架4件、CTS-9002型探伤仪1台、750直轨机4台、锯轨机2台、滚轮150件、MX2红外测温仪1台、起道机8台、吹风机(或雾化机)1台。 5.应提交的竣工资料 5.1施工小结 5.2铺轨线路调查表 5.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5.4施工日志 5.5各种轨料的出厂合格证(包括钢轨、配件、轨枕及扣件) 6.安全要求 6.1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安全生产规定。遵守施工“八不准”制度。加强管理,落实措施,严密防范,确保铺轨期间安全。 6.2施工前做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地点、范围、施工内容、防护范围、施工时间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项目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劳务人员等均应参加安全培训,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6.3施工前,制定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明确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做到人到位、职务到位、责任到位、业务水平到位。 6.4夜间作业时必须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6.5对氧气瓶、乙炔瓶等带压易爆器具,要按规定放置安全场所,严加保管。 6.6现场机具、设备及材料堆放牢固,符合限界的要求;建立健全与焊轨车、设备等管理部门的联系网络,确保联系安全畅通。 6.7施工中坚持统一指挥,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和卡控措施,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及批准的范围设置防护标志;坚持标准化作业;按计划掌握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焊轨安全。 6.8施工人员不得在轨道上行走、坐卧,来车时必须距列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 6.9行人、机械设备跨越线路时,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制度。 6.10雨天进行可靠措施,保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造成事故隐患。 6.11施工后坚持逐级复查制度,及时清理施工机具、路料等。 7.相关文件 7.1邯黄铁路无缝线路施工图 7.2邯黄铁路一标段长钢轨铺设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3邯黄铁路技术管理规定 中铁十七局集团邯黄铁路项目一标段经理部三分部 二〇一二年八月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