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城区第二代导学案模板课题: 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2课时 (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 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重力及力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力的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4、知道弹力、重力,知道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难点:重点: 1、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重力和弹力的概念及大小难点: 1.、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现象 2.、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
2、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内容一:力的基础知识1. 力的概念:_ _对_ _的作用 ,力作用是 。 2. 力的效果:(1)_ _(2)_ _ 3. .影响力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1)_ _ _ (2)_ _; (3)_ _ 4. 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_ _的_表示力的三要素。_ _表示力的大小;_ _表示力的方向;_表示力的作用点。5. 弹力产生条件:物体发生_ _形变所产生的力。_ _、_ _都属于弹力。 2弹力的大小:与_有关。弹力的方
3、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垂直作用于受力面)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 _与_ _成正比 6. 弹簧测力计 构造:_ 使用:(1)观察_ _和_ _。(2)校正_。 (3)拉力方向要沿 ( 4)读数,_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7.重力产生原因:物体由于受到 的吸引 ,G=_(g=_),表示 的物理意义: 。 重力的方向 _。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_。(均匀规则的物体,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内容二:重力基础知识1物体的重力是由于_而产生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_。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都受到_ 的作用这种力是由于_ 而产生的,所以施力物体是_ ,物体所受到的这种力的大小与它的_
4、 成正比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_,表达式为_,一个质量是30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_ N。一只熊猫的体重是490N,它的质量是_。 4、 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 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 原理制成的。5、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的大小约为() A、0.49N B、4.9N C、0.49kg D、4.9kg 对学对子检查独学完成情况: 群学合作研讨重难点内容: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方案一:重点内容内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为_,物体间这种作用是_的,例如在跳板跳
5、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 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 C不存在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自己不受力的物体 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一定较大建议:1、强调两个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2、强调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方案二:拓展延伸内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的顺序应排列为:_(填字母) A读取数据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数时视线应通过指针并跟刻度盘垂直; B了解
6、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C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 D把物体挂在弹簧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E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观察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处,若不回,应检查原因或换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 4、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 _的大小的仪器,它是利用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的拉力_,弹簧的_就越长的性质制成的5、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 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A4.2N
7、 B4N C3.8N D无法判断3、图中,物体A的质量都是5kg,画出图中A物体受到的重力。3、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再称量时,测量结果 会()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变小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天平的测量结果不变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不变 D、天平的测量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建议:注意测量中对力学知识的运用及使用的规范性。等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基础落实1、把一个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它的( ) A 质量不变,重力变小 B重力不变,质量变小 C质量和重力都发生变化 D质量和重力都不发生变化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8、是( ) A 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3、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4、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火箭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
9、吸引而产生的5、关于弹簧测量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的大小 B. 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型号C. 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的每小格表示0.1kg D. 测量时,要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发展能力5、 有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5.88 N,这个物体能否放在称量为500 g的天平上去称?(用两种方法计算说明) 6、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物体重力G/N比值(G.m-1)/(N.kg-1)比值(G/m)的平均值物体10.10.999.9物体20.21.969.8物体
10、30.32.919.7(1)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2、甲、乙两个同学体重之比是54,其中甲同学质量为60kg,则乙同学的质量和体重各是 多少?提升素养4、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下(见框图) 。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的一种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cm;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则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