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设计艺术心理学:
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设计艺术活动过程中设计主体(设计者)、设计客体(消费者或用户)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旨在满足人们需要并提高设计效率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既是心理学与设计艺术学交叉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也是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人的心理机制 2设计师心理 3消费者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调查法 4 案例研究法
感觉阈限:
定义: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就是感觉阈限和感觉受性。
感觉适应:
定义: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
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知觉的种类:
1 空间知觉 2 时间知觉 3 运动知觉 4 错觉
知觉的特征: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
色彩感知:
物理效应、生理效应、心理效应。
记忆:
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种类: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与 抽象逻辑思维。
2发散思维、收敛思维 与 逆向思维。
3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4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
想象:
结合知识与实践经验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与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按照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活动可以分为 :无意想象 和 有意想象 。
情感:
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 3组织·· 4信号··
情感的种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指向性、灵活性 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能力的分类:
1 能力、才能、天才(按能力 发展的高低程度 分)
2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 构造 分)
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按 创造程度 分)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结构差异、早晚上的差异。
设计创意能力的提高:
设计师的设计创意能力是与设计活动密不可分的,设计艺术成果的质量被认为是设计师创造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设计师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1观察感知能力 2科学思维能力 3设计表达能力 4协调作战能力
设计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创意能力?
1培养把握信息的能力 2提高思维交错的能力 3充分尊重客观规律
4养成良好的习惯 5掌握延伸、综合能力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应。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 安全·· 社交或感情·· 尊重·· 自我实现需要
消费心理需要的在要表现:
1习俗 2同步 3优越 4趋美 5便利 6选价 7惠顾 8猎奇 9偏好 10求名心理需要
消费动机的成因:
消费动机的产生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即消费者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两类。
消费者的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是指在个体活动中,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当其中某个动机获得满足,而其他动机受到阻碍时,所产生的难以走出抉择的心理状态。
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内部因素:
产品的---- 功能、造型、规格、包装、商标、广告、价格、售后服务。
少年儿童的消费心理特点与设计:
消费能力逐渐提高 2消费的模仿性强,趋同心理明显 3消费需求日益复杂,情绪逐渐稳定。
青年消费心理特点:
1追求新颖时尚 2表现自我和体现个性 3容易冲动,注重感情
老年人消费心理特点:
1 富于理智,很少感情冲动 2 精打细算,富有主见 3 关注品牌信誉及方便易行 4 怀旧心态与传统观念
设计艺术审美:
审美活动称审美,指人对美的事物的观察、发现、感受、体验及审视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
创造:
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创建性的解决问题、做出新的成绩或有社会意义的产物。
设计艺术创造的过程:
清末 王国维 对创造的心理活动有著名的三境界学说,是创造心理过程最精辟、生动的描绘。
创造活动的---“悬想”、“苦索”、“顿悟”的3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