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035927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完整版)《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曹刿论战》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1、徧:同“遍”,遍及、普遍 2、狱:案件 3、伐:讨伐、攻打 4、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又何间焉 参与  5、鄙:鄙陋,这里目光短浅 6、弗敢加也: 虚夸,以少报多   7、虽不能察 即使   8、再而衰 第二次   9、必以信 实情    10、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11、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12、一鼓作气(公将鼓之) 名作动,击鼓(进军) 13、遂逐齐师 追赶、追击 军队   14、故克之 因此,所以 15、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15、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16、从: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17、既克 战胜   18、望其旗靡 倒下 19、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20、弗敢专也 独自享有、个人专有   21、三而竭 三:第三次 竭:衰竭 22、三鼓:三次击鼓进军 23、败绩 大败 24、必以情 (以)实情判断 25、彼竭我盈 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26、小信未孚 为人所信服 三、重点语句翻译 (注意句式及重点词语)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孚”“福"各0.5分)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打一仗.作战的时候,就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与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我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说实话。”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9、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奋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已经衰竭了。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走下车去察看齐军战车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远望齐军。 1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三、理解性默写(简答)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或理由)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 彼竭我盈 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 齐军辙乱旗靡 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四、问答题 1.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2.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他的爱国精神和深谋远虑(1分) 3.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3分) 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 鲁国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庄公善用人;曹刿善谋,选择了适当的作战时机和追击时机;鲁军善战. 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十年春)、参战的双方(齐国和鲁国)、战争的性质(对于鲁国而言是正义的)。 5.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2分) 鲁庄公以借小惠得到近臣的拥护,以小信得到神灵的庇护的想法都被曹刿否定。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6.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示例一:鲁庄公“不鄙"。(1分)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1分)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7.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示例: 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评分:3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8、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用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译,给1分。) 10.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12.有人认为,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 (1)回答曹刿三问时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广开言路、礼贤下士;(2)备战时尽职尽责,取信于民;(3)作战是时亲自参战,大胆任用曹刿,说明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4)战后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 13.本文都主要以 语言 描写来表现人物。 14。曹刿乃一介布衣,在国家急难时刻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15、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读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处事的什么道理? 16、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17、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