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K200+099吉琼特大桥.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4290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K200+099吉琼特大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K200+099吉琼特大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 建 铁 路 拉萨至日喀则线卡如至日喀则段 初步设计 DK200+099吉琼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铁 道 第 一 勘 察 设 计 院 2007年4月 西安 新 建 铁 路 拉萨至日喀则线卡如至日喀则段 初步设计 DK200+099吉琼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文 件 编 制: 文 件 复 核: 审核者: 审定者:   铁 道 第 一 勘 察 设 计 院 2007年4月 西安 目     录 一、工程概况(包括地形地貌、工程概况、勘察方法、手段及勘探工作量) 二、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三、地质构造 四、水文地质特征 五、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特征及评价 六、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七、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的内容及要求(包括环境评价、需要特别提出的问题、勘察工作中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点为跨泥石流及洪水冲沟。该处地势冲沟发育,相对高差达40m。线路在此以大桥形式通过。 据日喀则市气象站气象资料显示:该工点区属中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28.5℃,极端最低气温-25.1℃;年平均绝对湿度5.13mb,日最大绝对湿度16.3 mb,日最小绝对湿度0mb;年平均降水量469.9mm,年最大降水量752.1mm,年最小降水量210.4mm;年平均蒸发量2068.6mm,年最大蒸发量3051.7mm;平均风速14.7m/s(主导风向 SW),最大定时风速30.0m/s(主导风向 ESE);年最大积雪深度8cm;最大冻结深度建议取67cm。 工点处主要为泥石流及洪水冲沟,地下水埋深一般都在30m以下。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勘察阶段主要分为初测(2006年10月~2006年11月)和定测(2006年12月~2007年3月)两个阶段。初测阶段主要收集了区域地质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详细的沿线地质调查;定测阶段根据工程设置及技术要求,布置了7个钻孔,观测点2个。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钻孔 化验工作 静力触探 试坑 物探 附注 孔 米 标贯(次) 动探(次) 原状土样(组) 扰动土样(组) 岩样(组) 孔 米 孔 米 GDS点(个) 断面长度(m)   7 237.3 34 12 7 四、工程地质特征 (一)地形地貌 该桥经过地貌单元属低高山,地形较为起伏,地面高程约3940~3960m。 (二)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工点区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细角砾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页岩夹砂岩。按地层由新到老、由细到粗的原则,将各自工程地质特性描述如下: 1、第四系 粉质黏土(Q4pl1):不连续分布,以透镜体形式分布,厚0~9.1m,褐黄色,土质较均,硬塑,级普通土。σ0= 150kPa。 粉土(Q4pl2):连续分布于表层,厚0~40.4m,棕黄色,土质较均,潮湿,中密,级普通土。σ0= 120kPa。 粉细砂(Q4pl4):呈不连续分布,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粉土中,厚0~6.2m,褐黄色,砂质较均,潮湿,中密,级松土。σ0= 120kPa。 细角砾土(Q4pl6):分布于表层冲沟沟心,厚1~2.5m,褐灰色,成分以石英岩、页岩、砂岩为主,粒径2~5mm含量约占25%,5~10mm含量约占30%,10~20mm含量约占20%,余为杂砂充填,稍湿,松散,级普通土。σ0=300kPa。 页岩夹灰岩(K2Sh+Ss): 页岩,灰黑色,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岩层产状多变,局部有褶曲。砂岩,灰白色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薄层状,局部有石英岩脉,岩质较坚硬。根据钻孔分析,页岩约占95%,砂岩约占5%。 页岩夹砂岩风化不均匀,风化层厚2.6~16.2m,风化层σ0=300kPa,级软石;弱风化层σ0=500kPa,级软石。 (三)地质构造 线路走行于昂仁—日喀则构造带,介于多雄藏布断裂带与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之间,东端从大竹卡向东趋势于尖灭,在西端为细碎屑—粗碎屑岩之海退系列,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页岩、砂岩。该构造带岩浆岩活动微弱,雅鲁藏布江超基性岩带紧贴南侧分布,带内在大竹卡一带见有少数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 所在地区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印度板块在新生代早期(渐新世-中新世)完成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拼合后,仍在向北运动,使得本区仍存在整体抬升、斜掀和差异性的上升运动。 本次勘察隧道通过区未发现断裂构造,但褶皱构造发育,岩层多呈“S”形。 (四)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划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本工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45s。 五、水文地质特征 (一)地表水流特征 该大桥通过区冲沟发育,未见常年地表径流。 (二)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勘探过程中,未揭示地下水。 六、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一)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特征及评价 a)不良地质: 该工点冲沟发育,为泥石流沟,危害程度为轻微-中等。 b)特殊岩土 无特殊岩土。 (二)岩土工程特征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土石工程参数 根据土工试验、孔内测试等多种成果综合分析确定各岩土层力学参数,列表如下: 土层代号 岩土名称 岩土状态、厚度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岩土力学参数的建议取值 附注 c φ 压缩模量Es 基本承载力 (kPa) (度 ) (Mpa) (kPa) 1 粉质黏土(Q4pl1) 厚0~9.1m Ⅱ 120 2 粉土(Q4pl2) 厚0~40.4m Ⅱ 120 3 粉细砂(Q4pl4) 厚0~6.2m Ⅰ 120 4 细角砾土(Q4al6) 厚1~2.5m Ⅱ 300 5 页岩夹砂岩 (K2Sh+Ss) 强风化IV 弱风化IV 强风化300 弱风化500 七、路基工点工程措施建议 1、该场地覆盖层厚,且基岩岩体较破碎,褶皱较发育,建议采用摩擦基,其中粉土厚度大,建议桩穿透该地层。 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67cm。 八、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的内容及要求 由于地质条件在空间上多变性、复杂性且易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勘察成果不符的情况下,应由勘察设计单位确认是否进一步补充适当的勘察工作,查明对线路工程的影响。 附件:1、钻探岩心鉴定表 7份 2、观测点表 2 份     3、土工试验报告 1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