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湖北宜昌)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
2.(2014·重庆)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酸奶
C.矿泉水
D.可口可乐
3.(2015·重庆)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4.(2014·安徽)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
B
C
D
X
金属
溶液
纯净物
化石燃料
Y
单质
乳浊液
化合物
石油
5.对长期放置在密闭玻璃瓶中的氯化钠稀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B.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C.瓶底有一定量的食盐固体
D.瓶内溶液的各部分密度相同
6.(2015·四川眉山)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混合经充分振荡后一定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单质
C.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溶剂的体积之和
D.长期放置后,不会出现分层现象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8.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锌粒有剩余,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 )
A.锌
B.硫酸
C.硫酸锌
D.硫酸铜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浸泡草药可溶解其中的有效成分
B.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10.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11.(2015·山东德州)要使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叫做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性质________,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久放置,不会________。
13.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写化学式,除汽油、煤油外):
溶液
碘酒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2mL汽油与3mL煤油混合
硫酸铜溶液
白酒
溶质
溶剂
14.(2014·辽宁大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里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除去。
(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________。
(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15.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某溶液中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________。
16.学完溶液知识,小松在思考一个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他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和水相互混合进行实验探究。
(1)在相同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除(1)中因素外,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________有关。
(3)一天,小松一不小心将碘酒洒在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这样________(填“能”或“不能”)洗掉斑点。小松给妈妈出了一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这与洗洁精洗油污的方法相比,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
水、NH4Cl、CaCl2、N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
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取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mL
NH4Cl
15
实验2
50mL
CaCl2
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mL
无
22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结论是__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___(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作业6
1.D
2.B
3.B
4.A
【解析】溶液与乳浊液是并列关系;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化石燃料包含石油。
5.D
6.D
7.D
8.C
9.D
10.D
11.B
12.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溶剂 相同 析出溶质
13.
溶液
碘酒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2mL汽油与3mL煤油混合
硫酸铜溶液
白酒
溶质
I2
Ca(OH)2
HCl
汽油
CuSO4
C2H5OH
溶剂
C2H5OH
H2O
H2O
煤油
H2O
H2O
14.(1)过滤
(2)氢、氧两种元素
(3)水
(4)乳化
15.(1)硫酸铜
(2)蒸馏水
(3)乙醇
(4)汽水中有柠檬酸、蔗糖等溶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6.(1)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2)温度
(3)不能 将有斑点的部分浸泡在酒精(或汽油)中 酒精(或汽油)除碘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形成溶液,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形成的是乳浊液
17.(1)50
(2)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或其他合理答案)
(3)NH4Cl
(4)AB
展开阅读全文